3月27日,《2019,內容科技(ConTech)元年》白皮書正式發布,白皮書由人民網會同中國人民大學宋建武教授,中國傳媒大學趙子忠教授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撰寫,同時發布視頻版、網頁版簡版以及電子書完整版。

  《2019,內容科技(ConTech)元年》白皮書闡述了內容科技的內涵、特征與應用現狀,內容科技的目標與任務,梳理了內容科技應用的14個典型案例,並對未來發展提出了6大展望。
精彩視頻
《2019,內容科技(ConTech)元年》白皮書發布儀式

《2019,內容科技(ConTech)元年》白皮書發布儀式

《2019,內容科技(ConTech)元年》白皮書(簡版)

前言


  人類歷史上經歷過四次傳播革命:文字的發明,讓信息突破時空阻隔,標志著人類真正進入文明時代﹔印刷術的發明,讓信息生產和傳播實現批量化,人類進入大眾傳播時代﹔電信技術的發明,催生了電報、電話、廣播、電視,人類擁有了“千裡眼”“順風耳”﹔第四次就是我們正身處其中的互聯網革命,將前三次的成果融為一體,讓我們走進了全媒體時代,不僅滿足多媒體內容遠距離實時傳輸,也模糊了傳者與受眾間的區隔,引發了內容生產、分發與消費全鏈條的變革,讓傳播方式、媒體格局、輿論生態發生了深刻變化。


  由於信息技術革命突破了人類大腦及感覺器官加工處理信息的局限性,使得媒體加工、利用信息的能力極大增強。媒體發展的驅動力從以內容為主轉變為以內容和技術雙輪驅動,技術和內容越發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技術在媒體發展中的作用變得空前重要,技術決定了媒體內容的呈現形式、抵達用戶的速度和廣度,改變了與用戶交互的方式。在信息化時代,內容更多依托數字技術、網絡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信息化手段進行生產、傳播,全流程與技術交融。全球巨型互聯網平台的相繼崛起不斷上演著技術與內容產業的聯姻。這些都說明,技術與內容深度融合正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內容產業比拼的不再是掌握內容資源的簡單數量,而是用技術統合調配各種內容資源的能力。“適應社會信息化持續推進的新情況,加快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充分運用新技術新應用創新媒體傳播方式,佔領信息傳播制高點”,成為順應這一趨勢的必由之路。


  科技作為生產力,與內容深度融合的同時,正在推動內容生產關系變革。“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內容科技作為新型生產力,必然需要新的生產關系與之相適應。媒體隻有形成順應生產力新要求的新型生產關系、加入到更加廣泛的社會化大分工之中,才能找到正確的發展方向。相較其他部門和產業,內容產業具有信息服務屬性和意識形態屬性雙重屬性。因此,內容科技的發展應本著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不斷發現規律、掌握規律,在為社會提供大規模個性化信息服務的同時,成為傳播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凝聚社會共識、推動進步發展的支撐力量。


  黨的十九大以來兩年時間內,中央政治局舉行的集體學習中有4次主題涉及互聯網領域最前沿、最關鍵的科技或應用:2017年12月8日,就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舉行第二次集體學習﹔2018年10月31日,就人工智能發展現狀和趨勢舉行第九次集體學習﹔2019年1月25日,就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舉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2019年10月24日,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每次集體學習既強調了新技術新應用的快速發展態勢,更強調其對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的全方位影響,高度重視技術與涉及內容的各個領域的結合。在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全媒體不斷發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四全媒體”的理念,全面突破了信息傳播的時空尺度、物理尺度、主體尺度和功能尺度,不僅是針對信息傳播技術發展這一新型生產力的准確判斷,也是對全媒體時代的媒體格局、輿論生態、信息生產傳播方式等生產關系層面的重要論斷和改革部署。內容科技是建設“四全媒體”的重要手段和路徑。由此,2019年也成為內容科技元年。


內容科技的內涵、特征與應用現狀


  在一般意義上,內容科技(ConTech)是指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為內核,對內容產品的生產與消費鏈條、內容產業的組織與分工模式產生重大影響,包括區塊鏈、物聯網等在內的一系列數據與信息採集、存儲、加工、傳輸的新技術,這些技術催生了內容產業領域的新應用、新服務。


  當前的內容科技主要包括數字技術與數據技術兩大類。其中數字技術的應用是在信息數字化(數碼化、數位化)基礎上,進行內容生產加工的技術﹔而數據技術的應用強調了對信息分解與綜合運用的過程,即找到一個信息所包含的各種元素,從而發現不同信息之間更深層的聯系和區別。因此,內容科技經歷了從信息處理技術到數字技術再到數據技術的發展。


  如今,人們對客觀事物矛盾運動所發散出的各種訊息和信號的採集,由於傳感器的大規模使用,已經發展到了“數據”層面。而大數據技術使人們能夠打破信息的外殼,發現信息背后事物更本質的聯系,從而使信息的生產、分發、接收和反饋能夠借助智能化工具,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由此我們看到,信息化時代的內容科技使得“內容即數據”,信息傳播得以智能化。


  (一)當前的內容科技,是以人工智能技術為核心的新的技術體系,表現出以人工智能驅動內容生產、消費全鏈條,以數字化生產、網絡化傳播為主要應用場景,以主流價值和意識形態引導與社會共識達成為重要指向的特征,具體表現在以下四方面:


  第一,數字形態。內容科技將復雜的信息轉變為可以度量的數字、數據,再將這些數字和數據建立適當的數字化模型,並把它們轉化為一系列二進制代碼,引入到計算機系統中進行處理,這就是信息的數字化過程,是為了使解構化的信息能夠被計算機所識別和加工。同時,數字形態更便於信息的傳送、存儲和復制,可實現多種渠道的線性或非線性傳播。數字化促生了信息傳播網絡和終端的融合,導致內容產品格式及其生產過程和組織的融合。


  第二,數據處理。內容科技將數據處理貫穿於信息生產和傳播的全流程中。智能化採集的數據來自機器的智能採集和來自人體感官所獲得的信息進行解構、並經機器識別和處理后形成的數據。智能化生產是對採集到的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和加工,並根據功能設定指定相關應用所遵循的規則和標准,研發相應算法和程序,對機器學習中的模型進行訓練。智能分發是對內容數據與用戶數據標簽化處理后的相互匹配。智能接收是通過智能終端設備實現用戶行為數據的收集。智能反饋是通過智能終端入口自動化獲取反饋數據。


  第三,網絡傳播。當前內容科技的主要傳播載體為互聯網平台和移動互聯網終端。信息傳播特征表現為信息資源的極度豐富,信息傳播的強時效性,信息表現形式的多元化,信息傳播模式的強交互性。內容科技將進一步推動互聯網向平台化、智能化和移動化轉型。平台化表現為數據總匯在同一平台上分享、交流信息和資源,多種垂直應用聯結成為生態級平台﹔移動化表現為完善基於移動傳播體系的精准傳播﹔智能化表現為大數據與算法結合的人工智能的進一步發展。


  第四,對社會成員價值觀形成的外部性影響顯著。新興內容科技所形成的虛擬網絡環境,與現實社會共同構成了現代人類生活的主要空間。伴隨公眾使用智能終端設備時長的增加,內容科技對個體價值觀的影響日益凸顯。信息分發方式的轉變主要表現在信息所表征的事務與個人利益相關聯的深度和廣度上,一定意義上體現為信息對個人社會化程度的影響,即特定個體與所處的社會環境建立一致性的影響。作為社會關系總和的個人,其利益的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該個體是否適應其所處的社會環境,尤其在涉及社會交往和公共事務方面。依托內容科技,能夠促進個人的社會交往關系建立,同時,基於用戶需求分析的主流價值觀引導,能夠實現個體利益與公共利益的平衡和統一,有利於社會共識的形成和社會決策的制定。


  (二)當前,內容科技以大數據為基礎,依托各種智能算法模型,在智能識別、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數據可視化處理、算法推薦等方面已形成相應的技術應用能力[1],圍繞著信息採集、生產、分發、接收、反饋五個環節的智能化展開其應用,推動著內容產業全鏈條的變革和重塑。


  1、內容採集智能化:從採集內容到採集數據。區別於普通的內容採集,智能採集以數據為採集對象,即通過數據的採集和分析,拓寬內容素材的來源途徑和內容採集的維度。在傳統的內容生產中,素材的挖掘和信息的獲取多有賴於內容生產者身體可到達的邊界,而數據的採集則大大突破感官採集的限制,為智能化內容生產創造條件。


  數據是人類表征外部世界的初始化的符號,是記載客觀事物的性質、狀態以及相互關系等的物理符號或這些物理符號的組合,是內容的數位化表現形式和載體。內容採集智能化的核心即在於數據化(datafication),具體包括機器採集數據的“結構化”和感官採集內容的“解構化”。例如,攝像頭、傳感器等設備可以在更廣范圍、更大程度上擴充來源與環境信息﹔圖像和視頻識別技術可以基於深度學習進行大規模數據訓練,實現對圖片、視頻中物體的類別、位置等信息的識別,實現場景信息實時採集﹔而語音識別和轉化技術則可將現場的語音報道生成文字版或將音視頻內容轉化成為文本素材,提升了內容素材生成和管理的效率。內容“解構化”的關鍵技術是自然語言理解技術(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NLU),旨在通過句法分析、語義解釋和上下文推理,使計算機能夠理解人類自然語言的文本意義和深層意圖,完成從文本到意義和意圖的映射,進一步實現內容的“標簽化”。


  2、內容生產智能化:從人工生產到機器生產。在智能採集數據並對數據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內容科技助力內容生產智能化,即根據人類生產生活的各種場景需要而展開內容生產,具體包括自動生產、智能聚合、制作增強、內容審核等多個層面。自動化生產指利用智能算法工具自動生產內容的新型生產模式,基本特點是從數據源自動獲取數據、使用算法進行內容整合,並完成擬人化的內容生產。其中實現自動生成的程序也被稱為“寫稿機器人”(包括文字和視頻創作)。制作增強,指依托內容科技的海量內容搜集能力和智能分析能力,可為碎片內容的整合提供新的可能,協助內容生產者快速建立碎片化信息間的聯系,進一步強化內容生產力。智能化的內容核查系統可以自動幫助用戶檢測和過濾潛在的虛假信息,並為內容生產者核查事實提供輔助,成為一種新型“把關者”,以人機力量的協同來更多地對抗虛假信息、不良內容的風險。


  3、內容分發智能化:從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內容科技助力內容分發智能化,即通過內容與應用場景的智能匹配,提升內容分發效率,充分實現內容價值。當前,海量內容供給與大規模且個性化內容需求的精准匹配,是移動傳播時代的內容服務商必須完成的命題,而基於算法推薦技術的精准分發為這一命題提供了高效率、低成本的解決方案。當前的智能分發主要表現為智能化的內容分發和智能化的社交分發兩類模式。


  智能化的內容分發,指基於內容標簽來響應用戶不同場景下的內容需求,以提高分發的適配度和傳播效率。智能化的社交分發,以公眾廣泛參與為背景,通過算法促進社交關系的建立,依托智能化的社交關系提高信息分發效率。當前的主流推薦算法中,算法與社交結合已成大勢所驅,主要應用包括親密關系加權算法、重要關系加權算法、互動加權算法等。在“全員媒體”時代,大規模的用戶參與、集聚必將形成用戶關系網絡,但用戶之間的關系並非具有同等的價值,因而,通過對關系的建立和篩選實現內容篩選成為智能化社交分發的重要思路。


  4、內容接收智能化:從傳統渠道到智能入口。智能接收主要通過終端設備信息接收系統的智能化來實現。終端是指使最終的內容產品得以呈現的物理設備。當前傳播體系中的主流終端主要包含個人移動終端(如智能手機)和家庭終端(如家庭大屏),而伴隨著5G技術的逐步普及,信息接收終端的智能升級也迎來多重機遇。首先,5G的廣接入帶來萬物互聯,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智能汽車等均有可能形成新的人機界面和交互方式﹔其次,5G的低時延使得端雲協同變得觸手可及,意味著邊緣設備(即終端)也能夠實現更多的計算能力,終端信息接收系統的信息分析、過濾與呈現等將得到進一步升級。


  5、內容反饋智能化:從延時模糊到即時精確。內容科技也將助力內容反饋的智能化,使內容生產者和運營者及時了解其生產內容的傳播效果及傳播路徑,從而對生產、分發等各個環節進行調整,提升內容生產和運營效率,並為其維護版權利益提供依據。當前,人臉識別、聲紋識別、圖像識別、數據挖掘等技術均被用於用戶互動環節之中,移動終端用戶的每一次內容消費行為都可以被實時記錄下來,成為對其生產內容的反饋。內容生產機構或內容聚合平台可通過數據技術,對大量的用戶反饋數據進行智能化分析,進一步指導后續的內容生產、分發等各環節。同時,用戶的消費數據可能也伴隨著新的數據內容(如轉發、評論、點贊等)產生,這些內容也將回到採集環節,成為另一個循環的開始。


內容科技的目標與任務


  2019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構建網上網下一體、內宣外宣聯動的主流輿論格局,建立以內容建設為根本、先進技術為支撐、創新管理為保障的全媒體傳播體系。“內容科技”不僅將成為內容產業向更廣闊空間發展的引擎,更是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具體而言,內容科技的目標和任務有三個方面:


(一)更高效、精准地創造分發更豐富、優質的內容以服務人民。


  內容科技將加速內容業態重構,催生新的社會化大分工。內容科技致力於將新技術應用到新聞產品的採集、生產、分發、反饋等環節,賦能媒體產業、社會創作力量、聚合分發平台以及各類內容觸達終端,讓內容安全可靠、有趣有用,讓普通大眾能夠獲得便捷的生產、傳播工具,盡可能滿足海量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1、內容採集高效便捷。傳統媒體時代,數據的記錄大多存儲在本地,不作為公開數據資源,例如音樂、照片、視頻、監控錄像等影音資料,數量雖然巨大,但無法將其進行更深入的數據分析,社會對數據分析需求也不夠強烈。伴隨著5G的發展,5G技術“廣接入”技術特性,將使人類的大數據採集能力發生革命性變化,在全面部署傳感器並接入5G 網絡的基礎上,全程、全息採集數據。在技術的加持下,利用傳感器採集新聞將得到進一步發展。作為人感官的延伸,傳感器可以拓寬內容採集的維度,採集到人所無法涉及的內容。2015年10月,央視推出的“數說命運共同體”專題中,5位數據分析員用了21天分析從GPS系統獲得的“全球30萬艘大型貨船軌跡”,他們發現,過去一年裡,途經“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的海上貨運量增加14.6%,而同期全球航運總量隻增加3.8%。對於這個專題中核心數據的挖掘來說,GPS系統至關重要,而GPS系統就是一種與地理位置相關的傳感系統。


  2、內容生產有用有趣。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5G等技術的應用,內容生產環節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改變,機器人寫作等正在成為趨勢,“人機協作”將是未來新聞生產的主要方式。媒體行業對AI的期待是提高效率,將記者從基礎工作中解放出來,讓他們完成更復雜的選題,講述隻有人能講述的故事。全媒體時代,我們不僅能夠運用音視頻、動畫動漫等各類表達方式,還產生了VR新聞、移動短視頻、H5交互式新聞、無人機新聞等全媒體的表達手段。新聞生產從“可知”邁入了更具豐富性的“可感”。數據新聞是在大數據時代興起的另一種新聞生產方式。它基於對碎片化的數據進行挖掘、抓取、統計、分析來發現新聞線索﹔通過文本、圖表、圖形、色彩等可視化技術將新聞內容呈現出來,增加了內容的趣味性和視覺沖擊力。


  3、聚合社會創作力量。技術降低了內容生產門檻,使內容傳播主體更加多樣,觀點更加多元,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接收者和發布者。內容科技的發展,能夠構建社會創作力量集合平台,通過政策引導、創作指導、創作賦能與商業賦能等,驅動社會創作力量的內容生產導向正確、高效便捷。人民網自主研發了“人民智作”平台,集聚人民網自有資源及黨政、媒體、渠道、產學研用等資源,為社會創作力量提供選題參考、熱點搜集、素材資源、創作工具、渠道傳播、運營培訓、內容創業等於一體的服務,引導社會創作力量規范創作和有序發展,為平台的全體參與者創造價值。


  4、精准分發優質內容。互聯網時代,面對海量數據,如何選擇自己需要的內容是每個用戶面臨的問題。搜索引擎雖然被人們廣泛使用,但並不能解決信息過載這一信息時代的核心問題,原因在於某些陌生領域,用戶很難用恰當的關鍵詞描述自己的需求。而隨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催生了內容精准分發,即根據用戶的歷史數據主動推薦給用戶滿足他們興趣和需求的信息。在這個以“人”為中心的社會化時代,精准分發得到廣泛發展。


  5、全面接收用戶反饋。傳播學“使用與滿足”理論指出,傳播學研究不應當僅僅關注“媒體對人們做了什麼”,還應該仔細研究“人們對媒體做了什麼”。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受眾的主動性不斷增加,在傳播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迅速提升,面對豐富多樣的傳播媒介、信息內容、獲取終端等,用戶掌握了選擇權和主動權。用戶對內容形式和質量的期待也在不斷提升,隻有了解用戶,才能更好的進行內容生產。通過數據算法、推薦引擎等方式,美國著名視頻網站Netflix可以推斷出觀眾偏好,成功翻拍《紙牌屋》。今日頭條根據用戶的閱讀行為、閱讀興趣等建立用戶個人模型,為用戶進行精准的“個性化推薦”。


  6、增強國際傳播能力。回顧人類歷史上國際傳播的每一次飛躍,事實上都建立在技術革新的基礎上,要借助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人工智能等內容科技及其催生的新應用,突破國際傳播中語言、時空、跨文化的阻礙,豐富國際傳播場景,傳播中國聲音。要綜合運用各種對外傳播載體,創作各類適合新媒體平台傳播的內容和產品,根據渠道特點和受眾接收習慣展開全媒體傳播。通過中國智造構建全場景、全聯接、全產業的全球價值內容生態圈,引導全球資源,增進國與國之間的民心相通。


(二)以場景化的內容產品、便捷化的內容工具、智能化的內容平台賦能產業。


  借助科技的力量,以內容為介質,同其他產業進行橫向關聯、廣泛融合,催生出全新的內容產業,其價值將會無限放大,從有限走向無限。內容科技的目標就是用科技“橫向”打通內容產業與其它產業,成為一項生產要素,成為其它產業的賦能者。


  1、內容賦能制造業,助推中國制造邁向“中國智造”。毛絨玩具、手機、音箱等本身只是一個載體,但是在內容的加持下,它的服務得到升級,用戶體驗更好,產業取得快速增長,這就是內容產業賦予制造業的價值。隨著5G、AI、IoT技術逐步普及和場景化應用,內容與人、機、物的全效能、全場景鏈接,賦能中國制造邁向“中國智造”將成為趨勢。中國制造的各類產品在出廠時可以搭載全球各國的精品內容,在不同國家的售賣渠道上進行本地化傳播,伴隨中國制造的全球化銷售實現全球內容的精准分發和觸達﹔而音箱、手機等智能硬件也可以在傳播內容的同時收集用戶數據,反哺內容產業,構建內容生態圈。


  2、內容賦能服務業,促進服務業態創新。根據2018年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服務業即第三產業包括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金融業、房地產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服務業創新發展大綱(2017—2025年)》提出,鼓勵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改造提升服務業,創新要素配置方式,推動服務產品數字化、個性化、多樣化,推動服務網絡化、智慧化、平台化。服務業的數字化轉型離不開信息、離不開內容,內容賦能服務轉型是大勢所趨。人民網自主研發的智慧聚發平台,能夠面向 B端、G端等各類內容需求場景提供精准的精品內容分發及運營服務。可以精准地為金融業提供財經內容,為旅游業提供文旅相關內容,提高用戶使用相關服務的時長和活躍度,增強服務粘性,延伸服務行業的上下游。內容+服務必將成為服務業轉型升級的新業態。


  3、打造智能化內容平台,為各行業提供知識圖譜服務。內容科技的目標是建設一個全媒體智能平台,依靠人工智能等技術,使信息內容、技術應用、平台終端和管理手段共融互通,滿足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的需要。智能化內容平台將建立一套對常規音視圖文數據進行知識生產、管理、利用、服務的體系,以知識為基礎,通過知識獲取、知識驗証、知識表示、推論、解釋等核心環節,改造現有內容平台基礎框架,全面提升內容為媒體行業及其它行業服務的能力和效率,讓內容成為各行各業場景應用的“鹽”,實現媒體行業與各行業“橫向”融合提供基礎平台。


(三)在生產、聚合、分發、用戶參與、底層數據等環節有效服務於黨管意識形態。


  意識形態是系統地反映社會經濟形態、政治制度和文化模式的思想體系。做好意識形態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內容科技以主流意識形態引導和社會共識達成為重要指向。在數據成為國家間競爭核心戰略資源的信息時代,內容科技要支撐從“黨管媒體”拓展到“黨管數據”,更加直接、深度、精准地把握社情民意的走向,成為治國理政、改善民生、團結群眾的重要手段。在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革命潮流中,前端應用和主體日益多元化,呈現出去中心化、個性化等特征,但實際在后台形成了集中化的平台,形成了新的中心。集中化成為去中心化、個性化的基礎。從戰略高度把握基礎性和關鍵性技術應用,增強對內容中后台的把控能力,成為內容科技的重要使命。要在集中審核管理的基礎上,匯聚內容生產、聚合、分發、用戶參與等各環節底層數據資源,為社會提供大規模個性化服務,成為全媒體傳播體系的樞紐和閘門,形成前端去中心化、后台集中化相統一的現代傳播體系,再造傳播體系新中心。


  1、建立內容審核與風控管理平台。針對前端內容形態多樣、傳播者眾多,亟需強大后台技術支撐的情況,應該以主流媒體為中心搭建內容審核與風控管理平台,使“內容生產大腦”與“風控大腦”相輔相成,為各網站、移動客戶端、社交媒體平台以及區塊鏈等新型傳播平台提供內容管理服務。通過多源異構數據的深度學習和圖像分析、語義理解、情緒分析等,實現主流媒體內容審核與風控管理經驗與能力的社會化分享,提高全社會全媒體內容風險管控能力,確保國家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


  2、建立輿情大數據分析與研判系統。在內容風控管理平台的基礎上,媒體可對已發布和未審核通過的文字、圖片、視頻、音頻進行全內容、全要素分析,綜合應用傳感器、通信技術、定位技術、高通量計算技術,借助5G的超高傳輸速率,採用分布式雲存儲,實現在任意時間訪問和分析數據,增強對網絡輿情風險的全面感知能力,提升輿情智能研判水平,為輿情應對、議程設置提供科學支撐。


  3、加強內容后台技術標准制定和數據共享。由相關部門牽頭制定統一的技術標准和規范,研發統一的內容標簽庫以及核心算法,構建大規模跨平台的海量敏感數據特征庫、特定用戶名庫、社交關系庫等,挖掘面向智能化內容審核的知識圖譜,使分散的內容審核和輿情研判等中后台能夠互聯互通,形成對社會整體的意識形態風險感知和應對能力,為信息傳播影響力的最大化或信息傳播的高效阻塞提供技術方案。


內容科技案例


·人工智能推動新浪新聞實現智媒平台轉型
·從效率到創意:微軟人工智能EQ與IQ的均衡發展
·人民網內容的大數據梳理和監控
·《紐約時報》大數據分析系統Stela
·今日頭條的“大數據+算法”
·人民在線:區塊鏈在版權保護方面的應用
·區塊鏈技術在內容安全方面的應用
·媒體融合實戰——媒體雲平台
·阿裡雲平台
·自然災害新聞的傳感器應用
·車聯網的實際應用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5G直播
·“我的豐收我的節—70地慶豐收全媒體聯動直播”活動
·氣味王國帶動電影消費升級


內容科技展望


  依托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內容科技的新應用與新服務正在突飛猛進地發展,由此帶來的理念革新也將在內容產業中產生深刻且持久的影響。內容科技正在迎來新的爆發期,內容領域的生產者想要在這輪科技革新中佔得先機,就務必加強技術預判,做好部署,激發智能技術與內容產業相結合的想象力與創造力。這一部分試圖描摹內容科技的未來願景,為行業實踐與發展提供指引。


(一)數據採集:5G時代的認知方式革命


  5G技術引發的傳感器的普遍部署和應用,將帶來人類對外部世界認識方式的一場革命,這將是內容科技發展的顯著趨勢之一。在5G技術支持下,傳感器能夠將信源從人體拓展到世界萬物:無人機以“上帝視角”獲取多維數據,物聯網實現萬物互聯和廣泛接入,技術應用延展了信息獲取的深度和廣度。5G技術和傳感器、存儲器的結合,極大拓展數據採集方式、採集維度和採集能力,使數據採集范圍更廣、速度更快,各類客體的存在狀態均以數據化形態進入網絡,成為可被運算的對象,這將大大有助於人類更准確地分析事物的內在聯系,判斷外部環境變化。


(二)知識圖譜:發現內容的內在聯系


  當前,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為支撐的智能技術,已經在語音識別、圖像處理、機器翻譯等領域實現了較大突破,但這些本質上仍是為實現特定功能的專用智能工具,其更大范圍的實際應用,還要在強大的算力、算法的基礎上,依托已經被精細標注過的大數據來實現。知識圖譜就是系統化、精細化標注數據的工具。


  實現跨領域知識圖譜的突破,可進一步幫助機器跨越模態理解數據,學習到最接近人腦認知的“一般表達”,從而獲得類似於人腦的多模感知能力。因此知識圖譜技術將成為智能技術發展的核心趨勢之一。這一關鍵性技術在內容領域的應用,有望帶來內容數據庫能力的革命性提升,從而創造嶄新的內容價值。


(三)智能生產:“視頻轉向”的技術需要


  當前,互聯網短視頻平台正在改寫著傳統的視頻內容敘事方式、傳播形式與傳播關系,使得互聯網從“閱讀網絡”逐步演變為“收視平台”。而伴隨著5G技術的普及與應用,其高速率、低時延等技術優勢,將極大提升視頻內容的傳輸效率、降低傳輸成本、改善用戶體驗。因此,以“視頻數據”為主的數據量將會迎來爆發性增長,並重構當前的內容生態。


  在這樣的背景下,視頻內容的智能生產正在成為內容行業智能化的關鍵環節。在視頻內容制作層面,計算圖像技術、短視頻合成等技術的應用將會大大提升視頻內容生產的效率,並推動精品內容的產生﹔在視頻內容分發及營銷層面,個性化推薦技術也將提升視聽內容投放的場景化水平,建立更加緊密的用戶與信息和資源的個性化關聯機制。


(四)智能審核:平台時代的“把關人”


  互聯網技術賦能,導致匯聚了海量用戶的互聯網平台的產生。微博、網絡直播、短視頻等自媒體形態的出現,一方面使普通用戶獲取了更多元、更便捷的表達工具,使得傳播主體呈現出爆發式擴張和全民化態勢﹔另一方面,隨之而來出現了表達權濫用的問題,造成內容生產的門檻大大降低,導致互聯網平台上內容質量參差不齊、魚龍混雜。因此,對於互聯網平台上的內容尤其是視頻內容的審核,成為互聯網治理的關鍵問題之一,也成為內容科技必須突破的關鍵領域之一。因此,基於對多模態視頻數據的智能化理解,提高視頻審核和內容管控的及時性和准確性,以實現對海量內容的高效率的智能識別和審核,也將成為內容科技的未來趨勢之一。


(五)科技支撐:以內容科技賦能社會治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生產生活的新空間。互聯網的發展不僅重構內容生態,重構用戶連接,而且也正在重構整個社會結構和社會運行方式。在此背景下,現代社會治理的方式和方法也在發生深刻變革。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以科技支撐賦能社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擴展了內容科技更加廣闊的應用領域。通過內容科技的應用,將能進一步提升多方共同參與模式下社會信息交互的效率和質量,促進社會共識的達成。


  在基礎數據層面,人工智能、傳感器等新興技術,可對社會治理數據進行全程、全息的採集、挖掘、分析與應用,以使社會治理共同體能夠及時發現異常,捕捉新的變化,大大拓展消息來源和內容資訊,促使內容生產機構嵌入社會治理體系。在信息傳遞層面,具備公信力和權威性的主流媒體機構,應當依托內容科技,在事實核查、真相還原中發揮關鍵作用,提供更加准確、全面、權威的信息,及時糾偏,引導輿論。在對話協商層面,各類開放平台也應依托內容科技,為多元主體呈現訴求、利益博弈創造空間,發掘利益的交集點,促進社會主流價值的凝聚,以最廣泛的連接、最充分的信息交互,來提升社會各方面的溝通協商水平。


(六)科技向善:引領內容科技的未來


  伴隨著內容科技的突飛猛進,智能技術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愈發不容忽視。一方面,內容制作與編輯技術的門檻降低,使得過度編輯、蓄意造假、AI換臉等負面事例層出不窮,分布在內容採集、生產、分發、接收和反饋的全過程中,令公眾不得不對內容科技智能化應用背后的倫理風險,始終保持警惕。另一方面,智能化技術在應用過程中,採集和使用用戶數據的邊界仍然模糊,使得用戶的隱私權、知情權難以保障。


  當前,在智能化內容生產中,數據已經成為了一種基礎資源,平台也成為一種權力架構。對掌握核心數據及處理能力的互聯網平台企業而言,在數據與技術應用中的自我克制與制度約束,對於保障這種基礎設施和權力的合理使用至關重要。政府、互聯網平台、行業協會、用戶等多元主體均應在內容科技發展中發揮作用,以相關的法律法規維護市場環境,以主體自覺約束自身行為,以制度規范增強行業自律,有效應對潛在的法律問題與倫理風險,形成權責利清晰的協同治理格局,共同推動內容科技向促進人類共同福祉的方向發展。


注釋:


[1]中國電子技術標准化研究院. 人工智能標准化白皮書(2018版)[EB/OL]. http://www.cesi.ac.cn/201801/3545.html, 2018-01-24/2019-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