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微博的地方嵌入與平台聚合的發展趨勢研究--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人民網獎學金>>武漢大學

政務微博的地方嵌入與平台聚合的發展趨勢研究

張夢潔

2012年11月07日14:29    來源:人民網研究院    手機看新聞

點擊進入人民網獎學金專題

●2012年度“人民網優秀論文獎”獲獎名單揭曉

2012年度“人民網優秀論文獎”獲獎名單10月30日揭曉,武漢大學張夢潔同學的論文《政務微博的地方嵌入與平台聚合的發展趨勢研究》獲得三等獎,以下是論文全文:

摘要:微博由於具有強互動性、親民性以及短小精悍的特點,在近兩年在政治溝通領域得到了迅速的推廣。在信息溝通功能上,政務微博發揮了其他信道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時,由於迅猛的發展速度,政務微博相應管理制度的建設出現了滯后於現實應用的狀況,其發展趨勢也由於政治環境與應用技術的不斷變化而難以做出十分准確的預計。本文選擇了政務微博平台較為成功的騰訊微博網站所開通的政務微博為研究對象,結合湖北省的具體運營情況做分析,得出政務微博地方嵌入與平台聚合發展的兩大趨勢,結合嵌入理論與結構功能主義理論進行了相關論証。

關鍵詞:政務微博、地方嵌入、平台聚合

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極大的擴展了信息流動的領域,在人們獲得更大的信息自由時,信息內容與地理空間的脫離已經成為被人們熟視無睹的現象。但信息游走范圍的極大延展與人類生存發展要被固定在一定的地理空間又構成了現實中不可調和的矛盾。在技術還未能發展到允許人類也如同信息一樣能夠不受空間限制隨意游走之前,要解決信息自由與空間限制之間的矛盾,隻能將信息重新固定在特定的地方空間上。由此,當問題需要深入解決時,必然涉及到地方嵌入的問題。在信息的地方嵌入之后,互聯網所造成的信息的海量與碎片化特點又要求以地方為場域的信息能夠有效的匯聚與整合,從而減少信息龐雜所造成不必要的時間與精力的損耗。本文從政務微博的發展趨勢問題出發,就這兩方面發現有益的結合點,依據相關學科理論探究政務微博的發展趨勢。

一、政務微博的地方嵌入性發展

“嵌入性”曾經是經濟領域研究的基本范式,最早出現於經濟史學家卡爾•波蘭尼(Karl Polanyi)的《大變革》一書中,是審視社會經濟生活及與之相關的社會結構的基本理論。“嵌入性”(embeddedness)在漢語中,有時被譯成“鑲嵌”、“根植”、“深埋”,就字義而言,指一事物內生於或根植於他事物的一種現象,是一事物與他事物的聯系以及聯系的密切程度。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新經濟社會學的代表人物格蘭諾維特(Mark Granovetter)在他的《經濟行動與社會結構:嵌入問題》中將“嵌入”的概念引入社會學,使其成為研究人類行為與制度是如何受到社會關系影響的跨學科話題。本文進一步深化格蘭諾維特在社會結構領域的嵌入研究,從政務微博在地方場域對於公共空間政治環境的影響的角度進行考察,進而得出政務微博地方嵌入的發展趨勢。

微博在地方發展的嵌入趨勢是建立在互聯網的發展改變了人類社會生活結構的基礎之上的。曼紐爾•卡斯特的網絡社會理論認為。互聯網的“脫域”(disembedding)作用,將人們聚集於流動空間內,使互動距離與物理距離分離,將社會關系從現實的互動場景中“挖出來”(1ifting out)。互聯網等現代技術條件,使時空得以分離,互動距離不再等同於物理距離。地方因此脫域,世界成為被移除了“地方”的地球村。但同時卡斯特也指出,流動空間並沒有滲透到網絡社會裡人類經驗的全部領域,因此,地方空間依然無法回避。卡斯特認為,與流動空間的擴展性和延伸性不同,地方空間的形式、功能和意義都自我包納在其物理邊界之內。事實上,無論在發達國家還是傳統社會,絕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地方空間裡,其感知到的空間,也都是以地域為基礎的空間。微博作為一種互動性很強的媒體,成為重新將人們從流動空間定位與地方空間的有效工具,使得許多流動於公共空間的信息盡快的在地方場域得到解決。

在我國上世紀80年代提出的電子政務的理念提出后,政府網絡辦公經過了辦公自動化、“三金工程”實施、“政府上網”和電子政務四個階段的發展。在社會化媒體蓬勃發展的時代,政務微博的出現為政府的網絡問政,公民的參政議政提供了真正可用的信息通道,逐步推動著我國民主政治的發展。

(一)、締造新型公共空間 促進地方直接民主發展

由於互聯網的出現,地方政府對傳統的“公共空間 ”的把控能力必然降低。政治信息傳播系統中的各級把關人的作用也隨之“虛化”。當傳統媒體幾近失語,僅有的傳統表達渠道受阻之時,微博這種社會化媒體打破了僵局,市民在各級政務微博的平台上,傳播和討論與其利益切身相關的事務,最終促成問題在地方層面的解決。這一有效的互動平台為公眾參與利益博弈提供了可能性。政務微博渠道的通暢,可以使各級政府之間的“可互相觀察性”得到了改善和提高,中央政府的政策效果的“能見度”也得以增強,政府間的溝通更具有透明性。這也使得低層級政府(與百姓打交道的政府和執行政策的政府)和高層級政府(管理政府的政府和決策的政府),即決策監督型政府和反饋執行型政府之間的可觀察性大大提高。它們之間不再是一種金字塔形的等級關系,而是一種可以互相“看得見”的網絡關系。微博的出現使得一度被移除的“地方”再次出現。政務微博的地方嵌入式應用也成為解決以往電子政務實施過程中,地方脫節與信息滯后的有效途徑。人類在虛擬空間的行為與在物理空間的行為交織一起,真實的“地方”被政務微博上所反映出的鏡像嵌入,並影響、作用和重構。空間上貼近的鏡像信息同時反過來影響著地方政府的各項決策與行動。從這個角度而言,政務微博為公民參與政治生活,與政府進行有效的互動創造了一個新的“公共空間”。在這個公共空間中,公民在虛擬的公共社區中自由交流意見,表達觀點。由於在政務微博平台上,帶有討論性質的表達中本身就帶有很強的互動性,這種互動性促進了直接民主在“深度”、“廣度”、“效度”三方面的發展,進而促進了由於時空等諸多因素限制而無法實現的直接民主在地方層面的發展。

例如,政治領域的“微博上牆”,就為公眾參與地區民主政治生活提供了有效的公共場域。“微博上牆”最初產生於企業以商業目的的企業方與受眾方互動的活動中,其良好的社會效果很快被引入到民主政治建設領域當中。所謂“上牆”,是指在活動發生的過程中,網友通過微博平台,發布互動信息,提出意見建議,發送良好祝福的網絡行為。在政治領域,微博平台便充當了介於國家和社會之間的公共空間,由於信息發布主體的自由性,國家政治體系更多是從微博平台上獲取信息而非直接干預,這樣便提高了民主的自由度,在直接的民主意見表達過程中也更有意義。2011年湖北省兩會中,政協會議首次通過微博上牆的形式在會議期間征集民意,讓公民參與到與自身政治生活息息相關的政策法規的制定當中。自2011年2月9日起,騰訊大楚網•楚天都市報微博直通2011年全國兩會的聯合報道過程中,在騰訊微博平台上發起的#楚天兩會#號召公民在微博上為兩會獻言獻策的話題,在數量參與上共發布647條廣播,相關話題101243,內容涉及到駕馭改革、退休制度、交通管理等涉及公民切身利益的方方面面。2012年兩會繼續利用政務微博平台,進行“兩會微訪談”“捎話上兩會”等多種政府與公民互動形式,就地方關心的食品安全、電網建設、民辦教育等多個話題進行了熱烈討論,並制作了“微博達民意 網絡聚民聲”的兩會報道專題。這種信息收集方式這正突破了以往公民有聲無處傳,有意無處說的民主局限,在便捷公開的平台上形成民主的討論參政之風,公民可以就關乎切身利益的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增加了直接民主的參與深度,幫助兩會提出的建議更能服務群眾,惠及大眾。由於參與主體范圍的擴大,公民提出的問題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極大的拓寬了直接民主的廣度。充分的信息溝通也掃除了以往信息不對稱造成的盲點,提高了政府制定政策法規,更好執政為民的效果,從效度方面推進直接民主的建設。

(二)、改善各級政治監督 推動地方民主政治進步

政務微博的地方嵌入式發展讓長久以來“上級監督遠,同級監督軟,下級監督難”的監督窘況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在公權力的組織結構中,層級越高的組織規模越小、人員越少,難以承擔龐大的監督任務,在信息收集以及注意力聚集方面都有很大的難度。但公民可以將自己關注的地方性熱點在網絡空間內形成輿情映射,使以前難以捕捉的街頭巷議以文字形式較為真實的記錄下來,形成聚眾效應,有效到達權利層級,使問題得以關注和解決。通過這種方式縮小上下級監督之間的距離,讓以前“天高皇帝遠”僥幸心理得到糾正,上級監督可以無處不在,使嚴重科層化的等級制度扁平化,打破了輿情流動上嚴格的層級體制,讓上級監督更為有效有力。

同時,在網絡監督日益成熟的情況下,政府政務好似被放在無影燈之下,政務微博的互動性,讓公民廣泛的參與到政治問題的討論當中,來自於各個角度的多元價值觀針對同一地方問題相互碰撞,呈現出真理越辯越清的態勢。面對這種監督形式的發展,政府相應的做出調整,加快政務公開,提高政務信息的透明度,強化自身的被監督意識。權利監督在背后輿論監督的壓力下不得不由軟變硬,變得更加透明,便於政府同級權利機關、執政部門,乃至同一層級不同地域的政府之間相互比較參照。保証社會公權力行使機關所擔負的權力在正當法制的軌道上運行。

在變革最為深刻的大眾層面,地方性政治話題討論讓大眾的監督困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首先,微博作為短小精悍的網絡媒體,在有限的時間內更容易獲取大量社會信息,地方民眾在政務微博平台上共同貢獻資源線索,往往能夠最快取得政治事件的真實面貌,產生更加知情的大眾。微博的操作簡單,相對提高了公民的政治技能,在處理政治事物的技巧、能力,它包括了一些能力如政治見解、形勢分析等方面都起到了教育普及的作用,解決了公民“不會參政”的困境。鼓勵公民表現出更為積極的參政姿態。

其次,政務微博影響到公民的監督文化。對政府的監督政治文化大致可以分三大類型:第一是蒙昧型政治文化,處於這種文化之下的公民,既不關心政府的執政行為,也不向政府表達自己的利益要求﹔第二是服從型政治文化,其特點是在公民心中,政府頒布的各項法律法規是至高無上的,公民隻負責執行,並不參與決策的制定,幾乎沒有政治參與﹔第三是參與型政治文化,在這種文化中,公民參政意識覺醒,擺脫了以往“不知參政”和“不想參政”的兩種困境。同時,政務微博的地方嵌入發展,有利於政治問題在地方層面的有效解決。一旦公民發現自己的參政行為在地方區域內能夠引起社會關注,並且造成了社會影響,便會極大激發參政熱情,再次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

最后,政務微博上輿情的自由性,交互性,多元性的特點讓各種觀點在輿論的公共空間自由碰撞,在這個公共空間上,公民之間相互激發。並且“多種聲音共同表達”的參政情況也為公民在政治議題方面“壯膽”解決了政治監督中“不敢監督”的困境。

可以作為電子政務的新平台,政務微博一方面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增強政府的透明度、節約政務成本、改進公共政策的質量和決策的科學性,建立良好的政府之間、政府與社會、社區以及政府與公民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贏得地方民眾的廣泛參與,加強社會民主政治監督,促進社會政治文明的發展。

微博在政務網絡問政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因此也得到了迅速是發展。截至2011年12月31日,以行政區域和微博主體為劃分標准,騰訊微博中的政務微博達21000個,包括13000個政府機構微博和8000個公務人員微博。

圖1-1 中國政務微博區域分布統計

如此龐大的信息平台使得微博成為匯聚民意、反應民情的重要通道,同時也為政務微博的又一發展趨勢——平台聚合,提供了足夠的用戶條件。

二、政務微博的平台聚合性發展

美國政治學家加布裡埃爾•阿爾蒙德的結構-功能主義主張:政治發展就是政治功能的發展,強調政治結構與功能的相互適應。把結構分化當作政治功能發展的基本方式,通過結構分化調整,達到社會政治的體系、過程和政策三個層次功能的完善,最終實現整個政治體系的發展。在結構功能主義理論框架下,政治發展的問題被歸結為結構如何適應功能的需要,並不斷調整自身以實現功能的問題。

政務微博發展過程中平台聚合的發展趨勢,很好的印証了結構需要不斷適應功能的發展而做出調整,以促進社會政治的發展這以理論。政務微博在地方化嵌入之后,局部區域的功能聚合與重組是執政工具結構專業化的表現。這種專業化某種程度而言也是政治溝通工具的獨立與細致分化的表現,體現出結構功能注意理論中的結構調整過程。在該過程中,結構分化有兩層含義:一是新角色和新結構的出現。在結構分化層面,新分化出的角色發生變化,變得更加專門化,出現或創造新的專業部門以及專門化的結構和次體系。二是結構或者角色之間的自主水平的提高。在政務微博的應用中,更多的是表現出結構分化的第一個層次。

在政務微博地方嵌入發展之后,在地方場域出現了在各部門政務微博以及從政人員政務微博平台聚合的現象。這類平台既是一種新角色,同時也相應的帶來的政治溝通領域的新結構的變化。在聚合性的發布平台上,信息的傳遞與接收表現得更加專業化,有效的提高了政治要求轉化成政治政策的能力,最終推動政治體系、過程功能的發展完善。

依舊以騰訊微博的政務平台為例:截止2012年2月,騰訊微博已經先后建立起十余個區級、市級和省級政務微博聚合平台。

其中,以首個省級政務微博發布平台——湖北省民生微博服務廳為例。該服務廳是湖北省委宣傳部於2011年12月13日召集湖北省各行政部門以及主要媒體,總結湖北省政務微博運用過程中有益經驗與出現的問題,對湖北省政務微博進行更為規范專業的的整合。在此之前,武漢市交管局就已經在小范圍對其下的24個交通大隊進行整合,在“交管微博圈”的公共平台上集中呈現武漢市交通實時信息和階段性熱點話題,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針對湖北省政務微博平台開通規模不斷擴大,但發布內容不夠規范,信息聯通不夠有效的情況,湖北省宣傳部聯合新浪、騰訊兩家大型微博平台搭建統一管理,關注民生的湖北省民生微服務廳,成立專門的政務平台對湖北省各級政務微博進行專業化的管理。截止2012年5月,湖北省民生微博服務廳共計入駐233個官方微博賬號,聽眾310124,其中關乎公民政治權利、社會生活利益的“湖北發布”、“健康湖北”、“民生湖北”所佔比例靠前。這很好的說明了結構的調整是出於功能的需求。

平台聚合能有效的形成多方聯動,包括:政府機構間的微博聯動、政務機構之間上下聯動、政務機構與政府官員的聯動、政務機構與意見領袖的聯動、政務機構與媒體的聯動和政務機構與草根之間的聯動。無論在信息傳遞還是在問題解決方面都能最大程度上利用信息共享平台,盡量避免信息分散所造成的時間和精力的損耗。湖北民生微博服務廳成立過程中的2011年“12•1”惡性爆炸案件的迅速偵破就能夠說明這一點。在惡性爆炸案發生后,武漢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武漢”利用微博平台發布犯罪嫌疑人通緝照片以及現場監控視頻,傳播犯罪嫌疑人的體態相貌特征。當天就在“武漢消防”“武漢交警”等多個政務微博平台傳播,有效轉發17151次。並在全民動員下於12月16日12時在廣州軍區武漢省醫院成功擒獲犯罪嫌疑人王海劍,大大提高了提高案件偵破效率,可作為平台聚合優勢的典型體現案例。

小結:

政務微博在發展過程中由於應用環境與技術條件的不斷變化存在時刻進行調整的可能,並且由於應用過程中所要解決的問題各有不同,必然會有更多的發展趨勢值得探索。筆者僅從地方嵌入與平台聚合兩方面對政務微博的發展進行研究與論証,並且受到個人對政治傳播的理解以及政務微博現實發展程度的限制,提出有限的發展趨勢預見。

參考文獻:

[1]《政治學導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楊光斌主編,2004年北京。

[2]安東尼• 吉登斯:《社會的構成》,三聯書店1998年版,第60-61頁

[3] [英]紐博爾德《媒介研究的進路》汪凱,劉曉紅譯,新華出版社2004版

[4]熊萬勝. 分工網絡與人際網絡的相互”嵌入”---- 對“弱嵌入性”命題的轉換和証明[OL].社會學視野,

http://www.sociologyol.org/yanjiubankuai/fenleisuoyin/shehuixuelilun/2007-05-20/1936.html.

[5]王建民.從主客二元論走向互構的嵌入性——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問題的社會學考察[OL].中國社會學網,http://www.sociology.cass.cn/shxw/shll/t20050414_5668.htm.

[6]潘祥輝.去科層化:互聯網在政治傳播中的功能[N].中國社會科學報,第148期8版.

[7]G•Almond&James Coleman.The Politics of the Developing [8]Areas[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0.

[9]Steele F.The sense of place[M].Boston:CBI Publishing,1981. 

分享到:
(責任編輯:李曉越、趙光霞)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