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轉改"中激活會議新聞的活力--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

在"走轉改"中激活會議新聞的活力

--2012全國兩會幾家中央媒體報道觀察

王清穎

2012年04月10日16:33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推薦
  • 字號
《中國記者》雜志供稿

  2012年全國兩會是本屆政府任期內的最后一次兩會,也是黨的十八大召開前中國最重要的一次政治會議,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意義。而信息的傳播手段也正在完成從論壇時代、博客時代到微博時代的轉換,處在這一特殊歷史節點和傳播時代的媒體,如何在兩會中引領積極健康的主流輿論?又如何把握兩會這樣一個重要的外宣時機?成為今年兩會報道所必須肩負的職責。於是,中央媒體和各大報紛紛將“走轉改”精神延伸到兩會報道中去,為兩會報道開辟了新的探索,提供了新的經驗,可圈可點。

  走基層,在兩會中發出基層的聲音

  “滿腔熱血進兩院,執法為民樹信念。矛盾糾紛是風口,理解兩院是關鍵。”3月12日下午,審議兩高報告時,章聯生代表的打油詩讓會場一時熱鬧起來。

  ——選自新華社3月13日在“兩會基層聲音”欄目中播發的稿件《章聯生代表:“打油詩”裡履職忙》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層有鮮活的經驗,基層有解決的辦法。今年兩會,讓廣大人民群眾發出來自一線的聲音,讓基層代表委員情真意切的鼓與呼以最鮮活的方式呈現,成為中央媒體和大報傾力打造的重點。

  “兩會召開之際,《人民日報》深度報道欄目‘人民觀察’推出了‘走基層 說變化’特別報道。比如《生活每天都在變》記錄了四個普通家庭的民生賬本,這些賬本,見証了生活的點滴變化,也承載著他們的夢想和期待,並讓代表委員對此進行點評。為此,兩會之前專門制定策劃方案,派出記者深入田間地頭、城市社區、尋常人家,尋訪在一線工作的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傾聽履職故事,分享履職感悟;走訪基層干部群眾,感受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感觸夢想與期待。這些從生活中採來的鮮活故事,有血有肉,生動感人,充分體現了‘走轉改’的精神和思路。”《人民日報》新聞協調部主任曹煥榮說。

  為此,《人民日報》兩會期間在1版開設了“一線代表委員議國是”欄目,集中反映基層聲音,讓基層代表委員在此亮相。特刊7版開設“履職檔案”欄目,集中報道代表委員、特別是來自基層的代表委員近年來尤其是近一年間的履職作為,反映其履職為民的風採。

  新華社則以“基層”當家,整合欄目資源,在原有品牌欄目的基礎上增加“基層聲音”,讓重點欄目和新設欄目形成合力,營造報道感染力。

  新華社國內部副主任陳芸介紹:“與去年相比,‘兩會新華視點’的創新體現在突出民生主題,首推‘基層聲音’子欄目。按‘基層和需求’定位,強調將基層代表、會議現場、議案提案、記者行蹤、會外呼聲等多種“貼近性”元素寫進報道。如《“校車安全”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之后——基層代表委員“支招”校車安全三大難題》等稿,通過代表委員、社會各界對焦點問題的充分表達,既體現民主氛圍,也開闊了公眾視野,社會反響好,也受到代表委員好評。”

  同時,新華社今年新開設的“兩會基層之聲”欄目,用代表委員言之有物的話語,充分表達了民意。欄目共播發稿件40條,掀起了清新的民主之風。類似,“兩會新聞人物”欄目,突出新聞性和貼近性,播發了一批生動的兩會人物速寫;“兩會特稿”也增加了子欄目“兩會特稿·熱點觀察”,將報道的著力點放在基層代表和會外群眾普遍關心的現實問題上。陳芸說:“今年兩會,從用戶反饋來看,稱新華社的重點欄目和創新欄目與百姓的關注點契合得很好,分析細致透徹,觀點富於洞見,體現了新華社在深度報道和貼近報道上的特長。用《新華每日電訊》編輯的話來說,就是稿子好用了。”

  《光明日報》在頭版開設了“基層代表委員聲音”欄目,採取同一主題集納刊出的形式,也有分散表述。在寫作上,要求用基層視角看身邊事,用百姓語言寫家國情,要言之有物,鮮活可讀。“這個欄目的開設就是要開宗明義地對基層聲音給予高度重視,選擇來自最基層的代表和委員,特別是要反映來自知識界一線知識分子的呼聲、願望和要求,把他們對民生、文化、經濟、社會發展的建言獻策醒目地報道出來,搭建黨和政府與群眾溝通的橋梁。”《光明日報》總編室主任沈衛星坦言。

  沈衛星說,山東濟南讀者王皇給《光明日報》來電表示,《光明日報》開設的兩會基層報道,如3月5日的報道《我的建議帶著農民工的體溫》,對廣大農民工的實際問題相當了解,提出的議案切實關注底層民生問題。這組報道實現了“我家小事和國家大計相連接”,我們讀者非常喜歡。”

  【點評】“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走基層,走到了兩會,走進了代表委員,編輯記者們以實際行動探尋“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真諦。雖然中國的經濟規模已位居世界第二,但城鎮化、工業化、信息化等不同時期的問題交錯於當下這一新的歷史發展階段。這些欄目和報道,用基層的聲音揪住受眾的心,一起思考,一起分擔,鮮明而負責地回應了時代的關切。

  轉作風,在兩會中掀起捕捉新聞“活魚”的浪潮

  我們發現,由於兩會均在大城市,在賓館和會議室中進行,這就容易流於空泛和慣常性,最近網上流傳有關評論兩會報道千篇一律的段子,的確讓媒體人有很強的刺痛感。兩會報道的確到了需要深刻反省和改觀的時候了。

  ——《光明日報》總編室主任 沈衛星

  “兩會召開前,新華社國內部主任張宿堂就明確提出,今年要把‘走轉改’精神延伸到兩會報道中去,抓作風,改文風,調結構,壓篇幅,記者報道的重點要放在會議現場,鼓勵記者採寫生動鮮活的新聞。”陳芸介紹。

  “我們有一個年輕的記者叫林暉,第一次上兩會,大會小會聽了近10場,寫出了《“財政部的同志,我先請教一個問題”》《“這事兒管好了,絕大多數人都高興!”——一場關於“三公消費”的熱烈討論》等5篇‘兩會第一現場’的稿件,將人大代表審議、討論乃至爭執的場面真實傳達給了讀者,這樣的報道不聽會是寫不出來的,媒體評價讓百姓實現了與兩會的零距離。”陳芸高興地說:“這次國內部一大批年輕記者上會,在聽會、抓新聞中,我們收獲了隊伍的成長。”

【1】 【2】 

 


ceshi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 傳媒推薦
  • 精彩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