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作品的引導力從何而來?
--來自第六屆中國新聞獎高端研討會的思考
2012年04月10日15:24 手機看新聞
《中國記者》雜志供稿
2011年12月,在新聞戰線“走、轉、改”教育活動初顯成效的背景下,中國記協主辦、中國記協新聞培訓中心承辦的第六屆中國新聞獎高端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來自中央主要媒體和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新聞媒體有關負責同志、業務骨干和40位第二十一屆中國新聞獎獲獎者、12位中國新聞獎評委共120余人與會。本文作者結合研討會中的所思所想,提煉出新聞作品引導力從何而來的四個方面,有一定理論深度和見地。
新聞作品的引導力從實踐中來
新聞作為一種基於客觀現實的認知,其引導力首先來源於鮮活的社會實踐。任何脫離實踐、憑空編造的猜想都不是新聞;任何浮於表面,隻重形式不重內涵的報道,也無法滿足受眾對媒體的期待。當下,部分記者習慣於盲目搶抓新聞,作風浮躁。在此基礎上進行的採訪、寫作往往與現實脫離,把握不住時代的脈搏,也受到群眾的抵觸。因此,新聞作品引導力的實現,必須以廣泛的社會實踐為基石,以真實的群眾生活為源泉,隻有在此基礎上,報道才有可能達到時代的高度,展現出新聞從業者的專業水准;也唯有如此,其作品才能深入人心,為群眾所喜聞樂見,最終達到引導社會輿論的目的。
所有充滿故事性、新聞性,能反映時代變遷、社會風貌的新聞報道都不是記者坐在電腦鍵盤前憑空敲擊而成的,也不是從文學作品裡生搬硬套的,而是在深入基層、貼近百姓過程中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用自己的真心去感悟的。採編人員應堅持“用敏銳的眼光去發現新聞主題,用深厚的積澱去豐富新聞內容,用真切的感受去譜寫新聞篇章。”①
引用中央黨校在總結“走轉改”活動的文章中說過的話:“新聞工作者的位置應當是‘在路上、在基層、在現場’,在路上心裡才會有時代,在基層心裡才會有群眾,在現場心裡才會有感動”。綜觀此次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我們發現被專家學者們肯定的,具有強烈社會反響的新聞報道,都出自於記者編輯對社會實踐的深入探索。他們走出新聞編輯間,擺脫了固定的思維模式,深入到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中,將視野投向國家改革建設前沿。將人民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冷暖安危作為重點報道內容,結合黨的政策方針,用百姓聽得懂的語言,述說與百姓利益息息相關的故事,傳達群眾的真情實感。讓新聞真正走進了群眾的內心,最終達到了良好的傳播效果。
例如獲得本次中國新聞獎“國際傳播”一等獎的廣播專題節目《中國人的一天》就將報道的主體從社會名流轉向了普通中國老百姓。“基層的生活才是中國最鮮活的形象”,為此,記者編輯們精心選取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典型人物。他們中無論是紹興車夫,還是北京快遞員,或是街頭的藝人、世博會的志願者,都是我們身邊最熟悉的老百姓。記者們不遠千裡走近他們的生活,與他們聊家常聊工作,跟蹤他們一天的行程,找尋最具代表性和感染力的新聞事實,並將這些能夠體現普通中國人生活狀態的側面積聚起來,構筑成了節目所期待展示的中國人最原汁原味的面貌。此專題通過以小見大手法,將當下中國的社會現狀,人們普遍的精神思想淋漓盡致地呈現在聽眾面前,收到了良好的受眾反饋。
新聞作品的引導力從綜合素質中來
沒有好記者就沒有好新聞。“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中國古來家喻戶曉的一句名言。它著重強調了知識結構和綜合素養對人類實踐活動尤其是創作活動的重要性。新聞作品往往包含著新聞主體對新聞客體在主觀認識基礎上做出的陳述、評價或是分析。因此,“新聞雖然來源於事實,但新聞卻不是實施單一要素的簡單呈現,具有怎樣的知識結構,運用什麼方法來認識和挖掘事實的本質及價值內涵,傳遞怎樣的價值主張和社會責任,通過什麼樣的創新形式來表現作品,這無不與新聞工作者的知識、技能、道德責任和創新能力等綜合素質息息相關。可以說任何一個素質結構的缺位或是缺失,都不可能創造出優秀的新聞作品。”②
新聞採編人員作為精神產品的創造者,其職責不僅在於傳遞信息,使民通曉,更重要的是引導受眾正確、理性地判斷新聞事實,理解事件背后的深層意義。這就要求新聞從業者具備深厚的理論素養、精湛的專業技能、高尚的職業道德和突出的創新能力。北大新聞學院陸地教授在研討會中提出,好記者必須具備“膽、才、學、識”四項基本素質。新聞採編者不僅要有服務社會的責任心,全面精湛的理論學識,更要有還原真相的膽量,抨擊不公的銳氣。惟有如此,才不枉社會對新聞人“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美贊。
回顧歷年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我們發現這樣一條不變的定律,那就是:擁有全面素質的好記者更能挖掘出承載時代理念、展現社會變遷的好新聞;也更能深入“世界的痛楚之地”,觸碰“國家的敏感之處”,發現“自然的非常之形”。在本屆中國新聞獎中,我們不僅看到大量具有時代洞見的優秀新聞作品,更看到了作品背后新聞採編者自身的素質與風採。
沒有好記者就沒有好新聞。記者知識的寬度決定了新聞作品的深度,記者素質的高低決定了新聞媒體的實力。因此,在以科技和知識為主導的今天,更應積極開展對新聞採編人員的培訓,拓展其知識結構和理論視野,提高專業技能與社會責任,培育創新能力與綜合素質。當前,由中國記協新聞培訓中心承擔的《科學建立新聞工作價值體系與有效提升我國新聞媒體傳播能力研究》課題及其配套相關培訓已經在內蒙古等八個少數民族地區進行了試點。這種以新聞採編人員的綜合素質為邏輯起點的理論建構,不同於傳統新聞學與傳播學教育思路,受到了參加培訓的新聞從業者的廣泛好評,階段性效果顯著。
【1】 【2】
ceshi
2011年12月,在新聞戰線“走、轉、改”教育活動初顯成效的背景下,中國記協主辦、中國記協新聞培訓中心承辦的第六屆中國新聞獎高端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來自中央主要媒體和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新聞媒體有關負責同志、業務骨干和40位第二十一屆中國新聞獎獲獎者、12位中國新聞獎評委共120余人與會。本文作者結合研討會中的所思所想,提煉出新聞作品引導力從何而來的四個方面,有一定理論深度和見地。
新聞作品的引導力從實踐中來
新聞作為一種基於客觀現實的認知,其引導力首先來源於鮮活的社會實踐。任何脫離實踐、憑空編造的猜想都不是新聞;任何浮於表面,隻重形式不重內涵的報道,也無法滿足受眾對媒體的期待。當下,部分記者習慣於盲目搶抓新聞,作風浮躁。在此基礎上進行的採訪、寫作往往與現實脫離,把握不住時代的脈搏,也受到群眾的抵觸。因此,新聞作品引導力的實現,必須以廣泛的社會實踐為基石,以真實的群眾生活為源泉,隻有在此基礎上,報道才有可能達到時代的高度,展現出新聞從業者的專業水准;也唯有如此,其作品才能深入人心,為群眾所喜聞樂見,最終達到引導社會輿論的目的。
所有充滿故事性、新聞性,能反映時代變遷、社會風貌的新聞報道都不是記者坐在電腦鍵盤前憑空敲擊而成的,也不是從文學作品裡生搬硬套的,而是在深入基層、貼近百姓過程中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用自己的真心去感悟的。採編人員應堅持“用敏銳的眼光去發現新聞主題,用深厚的積澱去豐富新聞內容,用真切的感受去譜寫新聞篇章。”①
引用中央黨校在總結“走轉改”活動的文章中說過的話:“新聞工作者的位置應當是‘在路上、在基層、在現場’,在路上心裡才會有時代,在基層心裡才會有群眾,在現場心裡才會有感動”。綜觀此次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我們發現被專家學者們肯定的,具有強烈社會反響的新聞報道,都出自於記者編輯對社會實踐的深入探索。他們走出新聞編輯間,擺脫了固定的思維模式,深入到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中,將視野投向國家改革建設前沿。將人民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冷暖安危作為重點報道內容,結合黨的政策方針,用百姓聽得懂的語言,述說與百姓利益息息相關的故事,傳達群眾的真情實感。讓新聞真正走進了群眾的內心,最終達到了良好的傳播效果。
例如獲得本次中國新聞獎“國際傳播”一等獎的廣播專題節目《中國人的一天》就將報道的主體從社會名流轉向了普通中國老百姓。“基層的生活才是中國最鮮活的形象”,為此,記者編輯們精心選取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典型人物。他們中無論是紹興車夫,還是北京快遞員,或是街頭的藝人、世博會的志願者,都是我們身邊最熟悉的老百姓。記者們不遠千裡走近他們的生活,與他們聊家常聊工作,跟蹤他們一天的行程,找尋最具代表性和感染力的新聞事實,並將這些能夠體現普通中國人生活狀態的側面積聚起來,構筑成了節目所期待展示的中國人最原汁原味的面貌。此專題通過以小見大手法,將當下中國的社會現狀,人們普遍的精神思想淋漓盡致地呈現在聽眾面前,收到了良好的受眾反饋。
新聞作品的引導力從綜合素質中來
沒有好記者就沒有好新聞。“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中國古來家喻戶曉的一句名言。它著重強調了知識結構和綜合素養對人類實踐活動尤其是創作活動的重要性。新聞作品往往包含著新聞主體對新聞客體在主觀認識基礎上做出的陳述、評價或是分析。因此,“新聞雖然來源於事實,但新聞卻不是實施單一要素的簡單呈現,具有怎樣的知識結構,運用什麼方法來認識和挖掘事實的本質及價值內涵,傳遞怎樣的價值主張和社會責任,通過什麼樣的創新形式來表現作品,這無不與新聞工作者的知識、技能、道德責任和創新能力等綜合素質息息相關。可以說任何一個素質結構的缺位或是缺失,都不可能創造出優秀的新聞作品。”②
新聞採編人員作為精神產品的創造者,其職責不僅在於傳遞信息,使民通曉,更重要的是引導受眾正確、理性地判斷新聞事實,理解事件背后的深層意義。這就要求新聞從業者具備深厚的理論素養、精湛的專業技能、高尚的職業道德和突出的創新能力。北大新聞學院陸地教授在研討會中提出,好記者必須具備“膽、才、學、識”四項基本素質。新聞採編者不僅要有服務社會的責任心,全面精湛的理論學識,更要有還原真相的膽量,抨擊不公的銳氣。惟有如此,才不枉社會對新聞人“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美贊。
回顧歷年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我們發現這樣一條不變的定律,那就是:擁有全面素質的好記者更能挖掘出承載時代理念、展現社會變遷的好新聞;也更能深入“世界的痛楚之地”,觸碰“國家的敏感之處”,發現“自然的非常之形”。在本屆中國新聞獎中,我們不僅看到大量具有時代洞見的優秀新聞作品,更看到了作品背后新聞採編者自身的素質與風採。
沒有好記者就沒有好新聞。記者知識的寬度決定了新聞作品的深度,記者素質的高低決定了新聞媒體的實力。因此,在以科技和知識為主導的今天,更應積極開展對新聞採編人員的培訓,拓展其知識結構和理論視野,提高專業技能與社會責任,培育創新能力與綜合素質。當前,由中國記協新聞培訓中心承擔的《科學建立新聞工作價值體系與有效提升我國新聞媒體傳播能力研究》課題及其配套相關培訓已經在內蒙古等八個少數民族地區進行了試點。這種以新聞採編人員的綜合素質為邏輯起點的理論建構,不同於傳統新聞學與傳播學教育思路,受到了參加培訓的新聞從業者的廣泛好評,階段性效果顯著。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