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留守兒童報道如何改進、提升
2012年04月11日16:08 手機看新聞
《中國記者》雜志供稿
關注留守兒童生存、成長是當前媒體報道的一個熱點領域,存在哪些不足和誤區,如何提升報道品質和整體效果?
隨著近期爆發的農村校車慘痛事故、系列留守兒童成長環境惡化與人身傷亡案例發生,關愛教育缺失引發農村少年犯罪等觸目驚心狀況披露,在社會產生強烈反響。我國留守兒童生存發展困境一時成為媒體報道熱點,這本是凝聚社會合力推促問題解決的起始,但報道不善取向和不佳表現卻帶來負面效果,需要及時改進規避,以提升報道品質和整體效果。
推廣幫扶有效經驗 實現事前監督價值
翻看相關報道,多是政府部門機構和社會團體、大學生、愛心人士等組織的正面活動,圍繞“溫情關愛、幫扶救助、反響良好”大做文章,展示幫助留守兒童生活學習已取得很大成績,表達他們關懷中的付出與收獲。利用正面成就性報道倡導傳統助人為樂的美德和弘揚濟困救難的義舉,推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慈善理念和引領參與行為,無疑值得肯定,也是必要的,但負面效果需規避:過多報道有“自我表揚”之嫌,讓受眾產生抵觸反應——其結果難以激發更多人投注愛心,大大削弱社會效應;不能如實反映留守孩童心靈希冀,達不到聚集力量解決難題的目標;報道局限部分地區關愛活動不能代表整個工作態勢,一葉障目選擇發達地區或先富農村做法不一定適合貧困地區。諸如此類偏頗取向既違背新聞職業全面客觀要求,又不利於其他地方現狀改善。記者要眼觀全局挂懷更多農村留守兒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選擇更具有推廣價值的關愛操作機制和方式,進一步提煉幫扶、教育、心理安撫等經驗,推促各地舉一反三、因地制宜積極實踐,由此惠及更廣泛群體,也更具報道傳播價值。
還應注意“報喜不報憂”模式中,比例失當地傳播幫扶事跡成效顯著,卻有意無意掩蓋深層次矛盾,造成視線轉移,蒙蔽公眾和決策者;忽略報道對象真正的需求願望,有些本末倒置和主次不分,根本起不到告知和推動改進的職能。因此,記者報道視角應轉向因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導致“情感缺失”“精神弱勢”兒童的真正痛苦;因教育不到管理不周而性格孤僻和交流有障礙孩子的心理煎熬,由此積聚的現實威脅和潛在隱患等危機之重,盡到媒體反映職責。此外,媒體應全力發揮監督功能,到廣袤非發達地區,審視造成留守兒童現象的社會原因,曝光職能部門作壁上觀或當甩手掌櫃不聞不問的失責——保証兒童受到良好教育是各級政府不能推卸的法律責任。真正有憂患意識和悲天憫人情懷的記者要有智慧和勇氣敦促政府帶頭負責,深入事件實質激發民眾的善良熱情,召喚全社會重視並行動解決,完成報道守望社會、警示推進的事前監督大善目標。
走出評判偏頗誤區 擴延媒體人文精神
有些報紙報道和電視畫面中充滿責怪埋怨留守兒童父母的情緒傾向,如批評他們隻知打工賺錢卻不顧親情,把嗷嗷待哺小孩留給長輩或親戚料理,放棄自身責任有生無養無教育。媒體可憐無辜孩童之心情有可原,也彰顯媒體人文大愛精神,但暴露記者對打工家長沒有同情和理解的冷漠。現實生存的艱辛與無奈,改變命運的內在追求,使得他們不得不割裂天倫之樂,舍棄孩子遠離故土到城市異鄉謀生。有報道從打工父母平時打電話很少,據此評說他們不關心孩子,並表示非常不理解,此種話語取向說明記者不了解這個群體的節儉(電話資費是付出,何況有偏僻地方不便聯系)。不加客觀分析的言辭是精英意識作怪還是其他?沒有設身處地為打工父母心理情感著想,沒有深入一步換位思考體諒,反加重他們的愧疚感和精神負擔。不解人意的不當評判和亂貼標簽現象要規避糾正。
人文精神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切實維護人生存狀況,密切關注生存利益,充分肯定人格尊嚴價值,以人為本凸顯人性光芒。一字一句總關情。關愛留守兒童主題的善心良願報道不能顧此失彼,不能丟掉人文精神的深度與廣度。《南方日報》報道2011年11月28日調研范圍涵蓋全國31省的《中國農民狀況發展報告》出爐,稱在貧富差距、城鄉差距逐步拉大等情況下,農民的尊嚴感或繼續下滑。盡管中央加大三農扶持力度,新農村建設初見成效,但長期實行的戶籍制度、抽鄉補城稅費剪刀差、再次分配不均等,造成了我國農民弱勢境遇,也是形成留守兒童、進城務工潮和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的根源。媒體應從系統看問題,站在延伸提升人文精神和追求社會公正的高度,挖出現象背后實質,以富有力度和效度的報道鳴不平,呼吁督促政府盡快改善農民狀況,因為他們的發展與社會整體發展息息相關。
堅持追求標本兼治 凝聚社會合力行動
關愛留守兒童身心健康成長問題應是長期行為,期望“畢其功於一役”,依賴少部分有人文精神和責任意識的媒體一陣風報道,就獲得立竿見影理想成果是不現實的。
圍繞長遠目標的持續性介入報道要步步為營,不能忽冷忽熱,不能隨時隨事而變;或將嚴重問題的表象匆匆擺到桌面,草草發出幾句簡單警示就萬事大吉。當前媒體報道可抓主要矛盾,即千方百計呼吁和監督各界齊心協力維護留守兒童的各項權益,為他們創造健康成長環境;同時不能忽略次要矛盾,也要關注留守老人婦女和進城務工父母的生存境況,這是社會良知存續與人文精神發展的要求,也是我們共富原則的要求;最終落在解決根本矛盾之上,即推進縮小城鄉差距的措施政策出台和落實,打破城鄉兩重天的失衡發展,加快小城鎮和新農村建設步伐,提高農民收入和社會地位,平衡教育資源改觀農村精神文化風貌。顯然,如此重大的歷史目標實現僅靠媒體一家之力遠遠不夠,除了媒體形成集體共識並一致行動外,還要與社會良性互動,與關懷三農問題所有仁人志士一道,汲取聯合教育界、共青團、婦聯、慈善機構、社會愛心人士的廣泛力量,發起規模性運動,以媒體的耐心公心和不懈努力,以與農民命運休戚與共執著精神,持久聚焦現實問題解決,帶動更多的人關懷國事,熱心助人,反哺農村,為共同進步作出最大貢獻,為媒體自身發展創出新空間,為報道價值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ceshi
關注留守兒童生存、成長是當前媒體報道的一個熱點領域,存在哪些不足和誤區,如何提升報道品質和整體效果?
隨著近期爆發的農村校車慘痛事故、系列留守兒童成長環境惡化與人身傷亡案例發生,關愛教育缺失引發農村少年犯罪等觸目驚心狀況披露,在社會產生強烈反響。我國留守兒童生存發展困境一時成為媒體報道熱點,這本是凝聚社會合力推促問題解決的起始,但報道不善取向和不佳表現卻帶來負面效果,需要及時改進規避,以提升報道品質和整體效果。
推廣幫扶有效經驗 實現事前監督價值
翻看相關報道,多是政府部門機構和社會團體、大學生、愛心人士等組織的正面活動,圍繞“溫情關愛、幫扶救助、反響良好”大做文章,展示幫助留守兒童生活學習已取得很大成績,表達他們關懷中的付出與收獲。利用正面成就性報道倡導傳統助人為樂的美德和弘揚濟困救難的義舉,推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慈善理念和引領參與行為,無疑值得肯定,也是必要的,但負面效果需規避:過多報道有“自我表揚”之嫌,讓受眾產生抵觸反應——其結果難以激發更多人投注愛心,大大削弱社會效應;不能如實反映留守孩童心靈希冀,達不到聚集力量解決難題的目標;報道局限部分地區關愛活動不能代表整個工作態勢,一葉障目選擇發達地區或先富農村做法不一定適合貧困地區。諸如此類偏頗取向既違背新聞職業全面客觀要求,又不利於其他地方現狀改善。記者要眼觀全局挂懷更多農村留守兒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選擇更具有推廣價值的關愛操作機制和方式,進一步提煉幫扶、教育、心理安撫等經驗,推促各地舉一反三、因地制宜積極實踐,由此惠及更廣泛群體,也更具報道傳播價值。
還應注意“報喜不報憂”模式中,比例失當地傳播幫扶事跡成效顯著,卻有意無意掩蓋深層次矛盾,造成視線轉移,蒙蔽公眾和決策者;忽略報道對象真正的需求願望,有些本末倒置和主次不分,根本起不到告知和推動改進的職能。因此,記者報道視角應轉向因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導致“情感缺失”“精神弱勢”兒童的真正痛苦;因教育不到管理不周而性格孤僻和交流有障礙孩子的心理煎熬,由此積聚的現實威脅和潛在隱患等危機之重,盡到媒體反映職責。此外,媒體應全力發揮監督功能,到廣袤非發達地區,審視造成留守兒童現象的社會原因,曝光職能部門作壁上觀或當甩手掌櫃不聞不問的失責——保証兒童受到良好教育是各級政府不能推卸的法律責任。真正有憂患意識和悲天憫人情懷的記者要有智慧和勇氣敦促政府帶頭負責,深入事件實質激發民眾的善良熱情,召喚全社會重視並行動解決,完成報道守望社會、警示推進的事前監督大善目標。
走出評判偏頗誤區 擴延媒體人文精神
有些報紙報道和電視畫面中充滿責怪埋怨留守兒童父母的情緒傾向,如批評他們隻知打工賺錢卻不顧親情,把嗷嗷待哺小孩留給長輩或親戚料理,放棄自身責任有生無養無教育。媒體可憐無辜孩童之心情有可原,也彰顯媒體人文大愛精神,但暴露記者對打工家長沒有同情和理解的冷漠。現實生存的艱辛與無奈,改變命運的內在追求,使得他們不得不割裂天倫之樂,舍棄孩子遠離故土到城市異鄉謀生。有報道從打工父母平時打電話很少,據此評說他們不關心孩子,並表示非常不理解,此種話語取向說明記者不了解這個群體的節儉(電話資費是付出,何況有偏僻地方不便聯系)。不加客觀分析的言辭是精英意識作怪還是其他?沒有設身處地為打工父母心理情感著想,沒有深入一步換位思考體諒,反加重他們的愧疚感和精神負擔。不解人意的不當評判和亂貼標簽現象要規避糾正。
人文精神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切實維護人生存狀況,密切關注生存利益,充分肯定人格尊嚴價值,以人為本凸顯人性光芒。一字一句總關情。關愛留守兒童主題的善心良願報道不能顧此失彼,不能丟掉人文精神的深度與廣度。《南方日報》報道2011年11月28日調研范圍涵蓋全國31省的《中國農民狀況發展報告》出爐,稱在貧富差距、城鄉差距逐步拉大等情況下,農民的尊嚴感或繼續下滑。盡管中央加大三農扶持力度,新農村建設初見成效,但長期實行的戶籍制度、抽鄉補城稅費剪刀差、再次分配不均等,造成了我國農民弱勢境遇,也是形成留守兒童、進城務工潮和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的根源。媒體應從系統看問題,站在延伸提升人文精神和追求社會公正的高度,挖出現象背后實質,以富有力度和效度的報道鳴不平,呼吁督促政府盡快改善農民狀況,因為他們的發展與社會整體發展息息相關。
堅持追求標本兼治 凝聚社會合力行動
關愛留守兒童身心健康成長問題應是長期行為,期望“畢其功於一役”,依賴少部分有人文精神和責任意識的媒體一陣風報道,就獲得立竿見影理想成果是不現實的。
圍繞長遠目標的持續性介入報道要步步為營,不能忽冷忽熱,不能隨時隨事而變;或將嚴重問題的表象匆匆擺到桌面,草草發出幾句簡單警示就萬事大吉。當前媒體報道可抓主要矛盾,即千方百計呼吁和監督各界齊心協力維護留守兒童的各項權益,為他們創造健康成長環境;同時不能忽略次要矛盾,也要關注留守老人婦女和進城務工父母的生存境況,這是社會良知存續與人文精神發展的要求,也是我們共富原則的要求;最終落在解決根本矛盾之上,即推進縮小城鄉差距的措施政策出台和落實,打破城鄉兩重天的失衡發展,加快小城鎮和新農村建設步伐,提高農民收入和社會地位,平衡教育資源改觀農村精神文化風貌。顯然,如此重大的歷史目標實現僅靠媒體一家之力遠遠不夠,除了媒體形成集體共識並一致行動外,還要與社會良性互動,與關懷三農問題所有仁人志士一道,汲取聯合教育界、共青團、婦聯、慈善機構、社會愛心人士的廣泛力量,發起規模性運動,以媒體的耐心公心和不懈努力,以與農民命運休戚與共執著精神,持久聚焦現實問題解決,帶動更多的人關懷國事,熱心助人,反哺農村,為共同進步作出最大貢獻,為媒體自身發展創出新空間,為報道價值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