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日報:社區服務團搭建平台、服務居民--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

紹興日報:社區服務團搭建平台、服務居民

王友仁

2012年04月11日17:21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推薦
  • 字號
《中國記者》雜志供稿

  有人為紹興日報社區服務團作過一個形象的比喻:三年來,它等於向社區輸送了1萬多名“雷鋒”,讓15萬群眾直接接受了“雷鋒式服務”,幾十萬人親身感受了“雷鋒精神”。  

  簡而言之,紹興日報社區服務團的運作模式是:發揮黨報優勢,在政府部門、社會力量和社區、市民之間,搭建一個服務平台,引導各種社會力量,整合各種社會資源,奉獻社區,服務居民。

  受益群眾:15萬余名

  2009年3月5日,毛澤東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紀念日,紹興日報成立了“紹興日報社區服務團”,首次組織紹興市個體勞協、浙滌集團團委、水務集團、第六醫院、市質監等10余家單位的近百名志願者,進入社區開展服務活動。

  這天大清早,在羅門公園門口,我們擺起了一長溜的“服務攤點”,免費為社區居民開展家電維修、健康檢查、理發修剪、珠寶鑒定、寵物門診等10余項活動。許多居民拿著家裡失修多年的電視機、收音機、鐘表、壓力鍋等舊家什,在修理攤前排起長隊。其它攤點前,同樣門庭若市。許多居民說,這樣的上門免費服務,學雷鋒做好事,好多年不見了。

  首戰告捷,始料不及的,不僅是社區居民,還有我們:為什麼做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竟會受到市民如此歡迎和好評?

  確實,很長時間裡,學雷鋒被許多人認為過時了,與之相應的,似乎是所謂的“金錢、效益、成功”至上,道德缺失。從中,更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機遇”,一個“市場”,那就是:社區雖小,也最草根,卻是黨報服務的大舞台,也是黨報進萬家的一篇大文章。據不完全統計,三年間,服務團共開展了150次進社區服務活動,有近100個部門和社會團體參與,直接參加服務的人數達到1萬余人次,共有15萬余名群眾受益。

  三年來,紹興日報社區服務團不僅越來越受到社區居民的歡迎,還受到紹興市領導的關注和肯定,更有越來越多的政府部門、社會團體和愛心人士紛紛要求加盟。可以說,它已在社區生根開花,在紹興產生了越來越廣泛的社會影響。居民們親切地稱之為服務社區的“同一首歌”,活躍在社區的“服務大篷車”。

  紹興市文明辦為此專門推出一期簡報,介紹推廣這一做法,認為它促進了社區和諧,推進了城市文明。2011年,它被中共紹興市委宣傳部、紹興市文明辦評為“精神文明建設優秀宣傳活動”。

  從辦報角度而言,經調查,三年來,《紹興日報》在普通市民中的關注度在明顯提高,自費訂閱也隨之增加,可以說,黨報進社區、進家庭這個“老大難”有了新突破,黨報在群眾中的影響力在提升。這其中,有紹興日報社區服務團的一份功勞。

  社區服務的運作模式

  三年來,紹興日報社區服務團在摸索中不斷創新服務模式,豐富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尤其是對社區及居民的服務需求,逐步實現“精確制導”,盡量做到“貼肉、貼心、暖心”。

  一句話,社區百姓的需要,就是我們的“服務菜單”。

  鄰裡家庭難免有糾紛,怎麼辦?我們推出了“紹興日報社區服務團十大老娘舅”,頒發証書,報紙“公示”。至今,老娘舅們已調解了數十起糾紛。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可是,兒女變成“剩男剩女”,愁煞了父母。於是,報社推出了“紹興日報社區服務團十大紅娘”,在報紙上“挂牌公示”,免費牽線;同時,不定期推出“相親進社區”活動。想不到,此舉受到“熱捧”,紅娘熱線不斷,每次活動“盛況空前”。至今已成功撮合了數十對男女。

  一年一度的高考到了,路遠家貧的考生誤時怎麼辦?紹興日報社區服務團及時開出了一輛輛的“高考愛心接送車”,解了這些家庭的燃眉之急,更讓他們感受到了社會溫暖。

【1】 【2】 

 


ceshi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 傳媒推薦
  • 精彩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