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採訪很難 積累更不易--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

兩會採訪很難 積累更不易

齊繼革

2012年04月12日08:48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推薦
  • 字號
《中國記者》雜志供稿

  連續三年參加全國兩會報道並主要跟蹤報道澳門代表團之后,我感覺兩會報道要出彩確實不易,但相比在會議期間尋求採訪機會之難,平時有意識的積累更不易。僅以我三年來跟蹤採訪澳門特別行政區全國人大代表劉藝良先生的經歷談兩點心得。

  對重點人大代表的工作動態,一定要保持長期密切關注。

  三年來,我多次在有關會議上接觸劉藝良,感情逐漸貼近,並得以了解他的工作,也對他的人品更加認同。記得2010年全國兩會期間,我是第一次近距離地接觸澳門人大代表團。期間,結識了劉藝良先生,他當時是澳門人大代表團的副團長,沒有架子,常常耐心解答內地記者及港澳記者的提問。

  2010年11月1日,在澳門綜藝館出席澳門創意產業協會成立慶典,我因為對澳門的文化傳媒的一點小貢獻,有幸成為協會常務理事,恰好再次遇到劉藝良先生,得知澳門創意產業協會會長劉雅煌先生就是劉藝良先生的胞弟。這進一步印証了劉氏兄弟踐行澳門產業適度多元的精神,也使得我們之間的信任更進一步。

  對最關注的新聞爭取做深度報道,並及時准確地發給受採訪人。

  2011年12月,我獲得國務院台辦的例行記者會議証件,對港澳涉台的政策尤其關注,而劉藝良先生恰好是澳門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的會長,因此2012年兩會就此採訪他的應該是個好的話題。3月6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開幕的第二天,由於過去幾年的積累,在多次協調確定採訪之間之后,我終於在當天深夜採訪到他,並及時整理採訪稿件交給劉先生請教,給他留下敬業的印象。

  作為澳門媒體的記者,能在兩會期間採訪到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劉藝良先生,也許不算難度最大的報道。但我認為,採訪能夠成功的關鍵,不在於會議期間的不懈努力,而是平常有針對性的人脈積累和感情培養。(作者系:澳門新聞通訊社記者)

ceshi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 傳媒推薦
  • 精彩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