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實踐》>>2013年第9期

數字化時代如何保持副刊的生命力【2】

鄒瀅穎

2013年11月18日14:57    來源:新聞實踐    手機看新聞

內容為王,提供網絡時代深度報道的樣式

站在網絡的最前沿,做有新聞性的副刊報道,這是副刊生命力的源泉。

我們的《城紀》欄目,關注大變遷中的城市人文地理,用新聞手法觸摸城市的前世今生。寫《城紀》,不僅僅需要收集大量的資料,它更需要記者立足現場,立足事實,左右延伸縱橫兼顧,從對當事人的採訪中,從歷史的細節中,復原出一條巷子一座宅子曾有過的面貌。那些你從未可能領略過的人和事,對讀者而言就具有新聞性。《城紀》的文章甚至還促動了城市的相關管理部門,及時地恢復和修復了城市的部分歷史遺存。像南高峰下的血園陵,《城紀》於2009年首次關注了這座杭州唯一的北伐戰爭陣亡將士陵園,引起社會關注,2011年,市園文局在幾次開會和實地踏勘后,啟動了遺址修復工程,並於2013年元月對外開放血園陵遺址公園。我們最后還為血園陵的報道配了視頻和圖片。這樣的深度報道,看上去沒有很大的時效性,但它的新聞價值不言而喻。

西湖副刊另一個做深度報道的欄目是《傾聽·人生》,它關注大歷史中小人物的悲歡,用口述歷史的方式紀錄大時代中的個體。《傾聽·人生》至今已做了13年,每年紀錄50個左右的人生故事,因其口述實錄而使每一次講述都真實可信,讀者說它“真事真話真感情”。650多個人的人生經歷各不相同,雖是“小人物”,但全部與大時代相呼應,有著人類的共同命題。我們做過《汶川,打開生命通道的尖刀軍長》、《我是海嘯幸存者》、《亂世佳人在吉爾吉斯撤僑行動中》等按傳統標准來說也具有一定時效性的報道,這些報道細節充實,非常抓人,尚在新聞事件的熱輻射范圍內。還有更多的報道,我們展現的是從未揭示過的,很少具體過的人和事,像《父親的紀錄片》、《涉外導游》、《烈士的戰友》、《重返1976,我所經歷的“總理遺言案”》等等,都將讀者帶回真實的歷史現場和心理現場,讓人感到震撼,同時傳達了這個欄目自身的價值觀——以民為本,紀錄歷史。

現在借助網絡,有微信、微博的助力,《傾聽·人生》尋找新聞線索和新聞人物越來越方便,但同時對編輯記者把握事件的新聞價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麼多題材都寫過了,那麼多人物都登場過了,接下去是什麼,那一定是不停變動的時代要帶給我們的興奮點,那一定是不遠處的某一個人某一件事注定和我們的心靈發生碰撞。永遠保持新聞敏感,這是《傾聽·人生》活下去的必需,也是副刊所有欄目的必需。

分享到:
(責編:王立娟(實習生)、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