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我們是一家人!”(走基層·藏區行)

——喇嘛嶺寺駐寺干部與僧人共創和諧寺廟小記

韓俊杰  西藏日報記者  崔士鑫  麥正偉  王開波

2013年12月11日08:07    來源: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林芝縣政協副主席、喇嘛嶺寺住持白瑪赤列(左一)和寺管會主任平措(左二)一起討論寺廟的建設和管理。
  西藏日報記者 麥正偉攝

  凡來到喇嘛嶺寺的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潔淨”。黑亮平展的柏油路,一直通到半山坡綠樹環繞的停車場﹔寬敞規整的停車場兩邊,矗立著具有民族風格的嶄新房屋﹔繪有八吉祥等藏式圖案的白色圍牆下,綠草茵茵,不見一絲雜物﹔綠色柵網圍起來的樹叢、花壇,花繁葉茂,生機盎然﹔甬路兩側各色鮮花編織成的“花牆”,爭奇斗艷,溢彩流光。宛如精致盆景,堪稱“世外桃源”。

  “2002年我剛入寺的時候,可沒有這麼好的條件。”來自日喀則的僧人仁青朗加頗多感慨,“后來政府關心寺廟建設,把路修好了。特別是駐寺干部來了以后,更有全方位的變化。”這幾年隨著林芝旅游逐年火爆,作為林芝縣最大、最有特色的寧瑪派寺廟喇嘛嶺寺,名氣也越來越大,游客越來越多。來的人多了,環境問題也不免隨之而來,僅大量垃圾的處理就很困難,加上寺廟基礎設施本就落后,寺裡的僧人感覺難以應付。

  “駐寺干部來了以后,建了垃圾處理池和公廁,雇了清潔工,衛生情況完全變了樣。”僧人米究次仁補充道,“他們還建了寺廟澡堂、溫室大棚、寺廟書屋。”仁青朗加與米究次仁說,現在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學經,到寺廟書屋學藏文、學習其他知識,“去年給每個僧人發了一個‘小鍋蓋’(天線),看電視也方便了。”

  原來這潔淨舒適的景致背后,有一幫專門為此操心的人。2011年11月入駐喇嘛嶺寺的管委會主任平措,見到記者時,正忙活著寺廟引水工程:“雖然以前也有自來水,但水源小,夏天六七天不下雨就沒水了,如果接連下十幾天雨,水質又太混濁。這是個大難題。剛剛請地區水利局來過,新水源找到了,現在正忙著想辦法把新水源引到寺中。”

  喇嘛嶺寺現任住持、年輕的白瑪赤列活佛特地趕過來告訴記者:“駐寺干部做的好事,幾句話說不完。地區寺廟建設‘九加六’的要求,他們落實得特別用心。自己種的菜,不少都送給寺裡﹔看僧人坐的卡墊舊了,集資4000多元給更換成新的。他們是在真心幫助我們。現在駐寺干部與僧人的關系,不只是朋友,而是兄弟哥們,一家人!”

  寺管會副主任建則很認可白瑪赤列的說法,去年僅建垃圾處理池、公廁、澡堂等,林芝地區就投入了1000多萬元。后來還給駐寺干部配備了工作用車,僧人們有時外出或去購買必需品,也可以搭寺管會的車﹔甚至有的僧人不方便外出,連電話費都可以請駐寺干部幫他們代交。

  “僧人們沒有了后顧之憂,就可以安心學經、修行了。”白瑪赤列說。他特別滿意的就是寺廟書屋,“裡面書的種類很多,像一個小圖書館,佛教傳承、宗教文化、法律、文學等等,想看的書都能找到。”圖書、報刊看多了,很注重學習新知識的白瑪赤列活佛也有了心得,給記者提起了建議:有些新聞要把背景材料多提供一些,比如提到相關的政策、法律,再在旁邊配點背景資料、或圖片圖表,讓不大了解背景的僧人們也看得明白。“這樣開會我給大家講的時候也好講了。”白瑪赤列的笑容很燦爛。


  《 人民日報 》( 2013年12月11日 06 版)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