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商務部南菜北運試點開展3年多 

“不再為賣菜發愁了”(新春走基層)

王 珂

2014年01月27日08:22    來源: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1月24日,記者來到海南省瓊海市博鰲鎮珠塘洋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放眼望去,1300多畝青皮冬瓜、800多畝青椒甚是壯觀。細看之下,冬瓜坐果、青椒待收,讓一片綠色增添了幾分豐收的喜悅。

  “冬瓜還有一個月左右就可以上市了,今年市場應該不錯。”正在為青皮冬瓜選果的農民魏有天說,冬瓜畝產1.5萬斤左右,目前的收購價是每斤1.05元,每畝冬瓜少說也能賺5000多元。

  “這兩年菜農的日子越來越好過。”魏有天說,前幾年種菜操心,賣菜揪心。每到豐收季節,最擔心忙活了半年的蔬菜,賣不上價格甚至賣不出去。“有一年,冬瓜產量太大,賣價抵不上人工費,很多農民干脆讓冬瓜爛在地裡,讓人看著心疼得很。”

  海南、雲南、廣西等南方省份蔬菜產量大,是我國北方地區的“菜籃子”。然而,蔬菜集中上市時,由於渠道不暢通、市場信息不對稱等原因,容易出現“南方蔬菜滯銷、北方蔬菜價高”的難題。

  為緩解農產品“賣難買貴”,商務部2010年起在海南、雲南、廣西開展了“南菜北運”農產品現代流通綜合試點工作,嘗試通過穩定產銷關系,減少流通環節,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試點開展以來,一批“上聯產地、下聯銷地”的產銷商流鏈條發展起來,一批依托冷鏈技術的集配中心建設起來,流通的現代化和組織化程度大幅提高。

  魏有天告訴記者,現在到豐收季節,上門收購的蔬菜物流公司比原來更多。在政府指導下,跟老客戶形成長期合作,穩定了產銷關系。實在不行,最后有集配中心收購“保底”,基本不會出現大面積滯銷。

  記者隨后來到瓊海市福鬆實業有限公司的集配中心。20多個冷庫門口停滿了來自山東、安徽、河南等地的物流配送車,工人正忙著搬運一箱箱包裝好的青椒。“出島辣椒先到我們這裡沖沖涼,然后才發往全國各地。”公司總經理韋林鬆介紹說,在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扶持下,公司目前建成了配套萬噸冷庫的集配中心,覆蓋周邊多個蔬菜生產基地。集配中心通過預冷處理,改善蔬菜運輸條件。以青椒為例,由於青椒保鮮期短,農民一次不敢收獲太多,即便通過加冰塊等原始冷藏技術,損耗也超過30%。而現在通過預冷處理,青椒保鮮期可以延長至30余天,運輸損耗降低到5%左右,不僅保証蔬菜新鮮到達北方蔬菜市場,還降低了成本,讓消費者和農民雙方受益。

  南菜北運試點還推動了產銷兩地企業交叉投資。在北京新發地投資建設的海南新發地供京農產品瓊海冷鏈物流中心,冷庫中整齊擺放著青椒、黃瓜等蔬菜,等待裝車發往北京。北京市新發地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玉璽介紹說,新發地冬季蔬菜供應中,南方蔬菜的比例超過50%。“目前,北京市場供應量足、價穩、品種全。蔬菜加權平均價格低於去年,品種也由去年的250多個增加到今年的280多個,可以放心消費。”張玉璽說。


  《 人民日報 》( 2014年01月27日 06 版)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