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重塑新聞與重振報業 記者應該是講故事的人

趙新樂

2014年03月05日19:15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重塑新聞與重振報業

  “我們不想以一種保護主義者的方式保衛報紙這種信息載體。為什麼不?因為這是一場永遠都打不贏的仗,也因為這樣的仗不應該贏。更明智的做法是保衛我們的未來,而不是保衛我們的過去。”

  在《2013世界報業創新報告》的前言中,阿克塞爾—施普林格公司首席執行官馬提亞斯·多普勒的這句話,似乎為當前報業的所有嘗試做了一個最好的注腳——我們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繼續為報紙的發展用盡所有的努力,不是為了留住過去的輝煌,而是在探尋未來的無限可能。

  的確,我們不得不承認,印刷媒體作為一種傳播渠道在當下確實遇到了多重挑戰。新技術、新媒介、新傳播方式的改變讓這種境況愈加艱難。但是,我們同樣需要肯定,對於新聞業來說,這同樣是一個美好的時代。

  即時互動、隨時交流、多平台多渠道的信息整合以及多樣化的呈現方式……這一切,也告訴我們,技術變革給傳播帶來的影響不可抗拒,而我們需要面對的未來卻是充滿不斷變化的未知。這種不能預知的發展,究竟會帶來怎樣的改變沒有人能夠知曉,能夠明確的是,對於新聞品質的追求將會繼續。

  在採訪創新媒體咨詢集團美國區負責人、國際會議主講人約翰·威爾普斯時,對於當前報業最需要改變的東西,他認為是從業者應該弄清楚自己工作的真正含義。“記者應該是講故事的人,而不是職業寫手。他們應該思考究竟用什麼樣的方式讓故事更精彩。”聽到這句話的時候,記者不由感慨:有多少人真正思考過,如何將自己所講的故事通過何種方式能夠更好地呈現給受眾。音頻、視頻、圖片,還是文字?深度分析、多方解讀,還是僅僅提供一個簡單的消息?又有多少人真正思考過,如何讓受眾對所接受的故事感到滿意,甚至情願為此掏腰包?

  歸根結底,還是要回到新聞的品質。無論我們使用什麼樣的媒介、怎樣改變工作流程、如何形成更好的協作,最終目的還是希望提供有吸引力的內容,以此實現說服讀者購買的目的。

  還記得那句話嗎——也許有一天紙沒了,但報仍存,新聞的生命依舊會繼續。(趙新樂)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