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與寫作》>>2014年·第8期

學會做“第二種翻譯”

詹國樞

2014年08月12日14:09    來源:新聞與寫作    手機看新聞

搞了幾十年經濟報道,積累了一些心得體會。體會最深的就是,作為經濟記者,要善於做“第二種翻譯”。

什麼叫“第二種翻譯”?各位知道,日常生活中的“第一種翻譯”,就是把中文翻譯成外文,或者把外文翻譯成中文,這是外交部新聞司或者外文局翻譯們干的活兒。咱們新聞記者干的是什麼呢?從一定意義上說,我們也一樣,也從事著“翻譯”工作,不過,不是把中文翻譯成外文,把外文翻譯成中文。而是把日常生活中讀者很想知道但又不一定搞得清楚、弄得明白的事情,通過我們的採訪、寫作,“翻譯”成他們搞得清楚、弄得明白的各種報道。

第二種翻譯,其實就是報道的通俗化。為什麼新聞報道,尤其是經濟報道應當追求通俗化呢?我認為有兩個原因。

首先,從報道內容看,當今世界,各種各樣的經濟現象、經濟行為和經濟理論,五彩繽紛、紛繁復雜,如果這些現象、行為、理論,不通過記者的提煉、整理、加工,把它通俗地翻譯出來,一般讀者不可能具備那麼全面的知識,因而也是很難看懂這些報道的。記得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有位制片人曾說過,不管什麼人,哪怕是專家學者,隻要跨出所學的學科,在其他領域也就是初中生水平。比如,你是學物理的,歷史對你來講,就是初中生水平。此話很有見地。

其次,從讀者對象看,現代社會,大家工作非常緊張,生活節奏很快,加之信息渠道拓寬、資訊來源豐富,所以,人們對新聞報道有了快餐式、通俗化的迫切要求,也就是說,新聞必須簡潔明了,通俗易懂。如果寫得深奧晦澀,曲裡拐彎,他們就沒有那份閑心也懶得去看。

我信奉這樣一句話:真有本事的人,不是把簡單的事情說復雜,而是把復雜的問題說簡單。

的確,真正的經濟學大家,也正是那些能把復雜的經濟現象用最簡單的語言表達出來的人。比如,上世紀末,中國經濟由賣方市場歷史性地轉向了買方市場,短缺經濟變成了過剩經濟,東西多得賣不出去了。於是,中央提出,要千方百計擴大內需,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什麼叫積極的財政政策呢?有經濟學家把它通俗地概括成兩句話,一句話叫做“百姓不買政府買”。另一句叫做“現在不買將來買”。

“百姓不買政府買”是什麼意思呢?既然老百姓不掏錢買東西,那就由政府掏錢買吧。買什麼呢?當然不是買日用百貨,而是修公路、拉電網、搞建設。

“現在不買將來買”又是什麼意思呢?政府不是掏不出那麼多錢嗎?不要緊,現在沒錢,可以借嘛。從哪裡借?從銀行借。發國債就是從銀行借款,拿將來的錢,辦現在的事。

短短兩句話,把積極的財政政策說得清清楚楚。

再舉個自己的例子,經濟日報主辦的《經濟》月刊開始創刊時,曾約我給他們開一專欄“深意淺析”,意思就是,用淺顯通俗的語言,講一些經濟學的基本理論。我認為,時下中國,經濟學理論被一些人有意無意地弄得太高深、太復雜了,我就試著用“第二種翻譯”的方法,通俗簡單地“翻譯”出來。每篇文章,1400字左右,講一個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專欄開了兩年多,大約講了近40個經濟學基本原理,很受讀者歡迎。后來,自己覺得江郎才盡,而且基本的經濟學原理,也實在沒太多好講了,就自動停了業,但編輯不干,非讓我再寫。盛情難卻,我又為雜志開了個“浮生偶得”專欄,談所謂人生感悟,心靈雞湯。這又重操舊業,陸續寫了幾十篇。其中一篇叫《幸福公式》,寫得比較通俗明白,把人們很感興趣卻又不太明白的幸福到底是怎麼回事,通俗明白地給講清楚了,發表之后,頗獲好評。

(作者系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人民日報海外版原總編輯)

附原文:

幸福公式

上海有家雜志,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漢、成都、杭州作調查后,推出了一個“六城市居民幸福指數”。六城市中,收入最高的上海,幸福指數排在倒數第二。收入最低的成都,幸福指數卻較高,位居六城市亞軍。收入居中的杭州,幸福指數最高,在六城市中奪得第一。

這是怎麼回事?難道幸福和金錢沒有關系嗎?中央電視台摘播此新聞時,年輕漂亮的女主播一臉天真地發問:如果幸福和金錢沒有關系,那它又和什麼有關系呢?

女主播的發問,乍聽起來,很難回答。不過以經濟學理論分析之,問題就簡單多了。回答之前,我們不妨先把幸福的內涵界定清楚。究竟什麼叫幸福呢?筆者以為,所謂幸福,就是需求的滿足。換句話說,需求的滿足就是幸福。

日常生活,太多太多的事例,証明了這個道理。比如,炎炎夏日,沙漠跋涉,又干又渴。此時,你最需要什麼呢?當然是水。而恰恰此時,一位帶足了水的同行趕上來,把一壺水遞給你,你脖子一仰,咕嘟咕嘟,喝了下去。此時你是什麼感覺?當然非常幸福!因為此時此刻,你對水的需求得到了充分滿足。然而,同樣是水。當你到朋友家作客,剛喝了不少茶,別人再遞過水來讓你喝時,你還會有幸福感嗎?沒有,肯定沒有了。因為,此時此刻,你已經沒有了喝水的需求。類似例子,還有很多。

需求的滿足就是幸福——按照這個界定,筆者設計出一個經濟公式,用以衡量一個人究竟幸福不幸福。這個公式就是:幸福=供給/需求。這裡說的供給,是指一個人在衣食住用行等物質生活以及在安全、歸屬、尊重、自我價值實現等精神生活方面的各種供給。這裡說的需求,則是指對於以上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

按照幸福公式,我們可以得出兩個結論。

其一,幸福與供給成正比。即,在人的需求大體穩定的情況下(分母不變),你所能得到的東西(包括物質的、精神的)越多,供給越是充分,你就會感到越是幸福。

其二,幸福與需求成反比。即,在人的供給大體穩定的情況下(分子不變),你的需求和欲望(包括物質的精神的)越是強烈,你就會感到越是不幸福。

這就是筆者“發明”的幸福公式。用這個公式分析六城市幸福指數,女主播的問題就不難解釋了。為什麼上海居民收入最高,其幸福指數卻較低呢?因為,上海居民的供給雖然最為充足,分子最大,但是,他們對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是六城市中最強烈的,其分母也非常大,所以,其幸福指數較低。同樣道理,成都居民雖然供給最不充足,分子較小,但其需求不高,分母並不大,所以,其幸福指數較高。

按照幸福公式,一個人要想得到(准確說是“感到”)幸福,使自己的幸福“最大化”,怎麼辦呢?很好辦,擺在面前的,無非兩條路。第一條路,在你對生活的需求大體穩定的情況下,就在供給上好好使勁,多掙一些錢,多創造一些享受吧。你所能得到的物質和精神的供給和享受越多,你就會感到越是幸福。第二條路,在你的供給相對穩定或一時很難改變的情況下,就往自己的需求上多下功夫,少一些欲求,少一點奢望吧。你對欲望調節和控制得越好,使自己的需求越是淡泊,你就會感到越是幸福。

一般說來,以上兩條路,西方人較多地在供給上使勁,拼命掙得多些再多些﹔東方人則更注重調節心理,想辦法克制欲求。兩條道路,都是為了追求幸福。手段不同,體現了中西文化的差異。

鞋子舒服不舒服,隻有腳趾頭知道。你想得到幸福嗎?不妨試試幸福公式。

(本文刊登於《經濟》月刊2004年第8期)

分享到:
(責編:董慧(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