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視聽界》>>2014年第4期

電視談話節目主持人的真善美

徐平

2014年08月14日13:41    來源:視聽界    手機看新聞

電視談話節目是以面對面人際交流的方式,通過電視或網絡等大眾媒介再現或還原日常談話狀態的一種節目形態,通常由主持人、嘉賓,有時還有現場觀眾,在演播現場圍繞話題或個案展開即興、雙向、平等的交流,本質上屬於大眾傳播活動。從內容上,談話節目可以分為新聞類談話節目、人際關系類談話節目、綜藝娛樂類談話節目、專題對象類談話節目等﹔從形式上可分為聊天式談話、訪談式談話、論辯式談話、綜合式談話等。

作為大眾傳播工具, 電視最適合以面對面形式進行人際交流,而電視談話類節目則較好地發揮了電視的這項優勢,這給談話節目主持人提出了一個較高要求:如何駕馭現場?如何與嘉賓和電視機前的觀眾進行交流?如何突出人際交流情真意切、將心比心的效果?如何使原本是大眾傳播的電視節目充分汲取人際傳播的長處,達到理想的傳播效果?這既是對主持人綜合素質的考驗,也是檢驗電視談話節目成功與否的關鍵。

在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競相發展的背景下,電視談話節目主持人的外形、語態、表達等,呈現出百花齊放、不拘一格的態勢。什麼是談話節目主持人一以貫之的素質要求?真實,真誠,真情。真實,是交流和傳播的基礎,是真意的傳遞,屬於事實層面﹔真誠,是善意的表達,屬於價值層面﹔而真情,是美意的流露,是真善美的統一,屬於美學層面,是談話節目的終極追求。

一、真實:真意的傳遞,交流和傳播的基礎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是傳播的基礎。真實,不僅僅是眼見為實,還包括事實真實、觀念真實、抽象真實、本質真實等層面。對於主持人來說,真實意味著體態、語態和心態的真實。

談話節目除了主持人和嘉賓,現場常常還有幾十位觀眾。有的主持人一看現場來了那麼多人,很職業地興奮起來,不自覺地將音量提高了一個八度,表情神態也明顯地帶著表演痕跡。絕大多數嘉賓和觀眾都沒有上鏡的經驗,面對攝像機、燈光和陌生的環境,本來就容易緊張,再看看主持人,還以為鏡頭前就得表演呢。在這種狀態下,他們怎麼可能流露出自己真實的想法呢?說些空話、大話也就不足為奇了。主持人和嘉賓不能進入真實的狀態,這是談話節目最忌諱的。主持人如何營造一個輕鬆、自然、真實的談話氛圍?

首先,在談話節目現場,主持人應淡化主持意識,以本真的形象融入談話中,以真實的體態、語態和心態,表達真情實感。這種率先進入常態的表現會給現場來賓一種感應,對方也容易放下上電視的感覺,恢復常態。崔永元曾遇到這樣的情境:有次節目剛開始,當他走進現場,觀眾就熱烈鼓掌,眼神普遍流露出崇拜之意。他意識到這種氣氛不利於平等交流和共同參與話題討論,於是,他有意識地談到自己如何普通、平凡,甚至還談到一些自己的壞毛病,有意向觀眾靠攏,直到大家感到主持人與他們沒有什麼不一樣、完全可以進行輕鬆自在的交流時,才開始進入話題。

其次,由於嘉賓的地位、身份、職業、年齡、性別、學識各不相同,要求主持人以不同的方式和手段來營造一個令嘉賓容易接受的環境氛圍。這個氛圍可以由一個點切入,或與談話主題直接關聯,或與談話主題間接呼應。

總之,好的談話節目應該盡量拋開角色的面具,選擇好話題與節目形態,還原主持人與談話者的個性與本真,消除主持痕跡,實現人際傳播與大眾傳播的良好結合。

二、真誠:善意的表達,談話節目的價值導向

黑格爾認為,對於藝術的內容,不僅要求真,而且要求善。談話節目主持人善意表達的關鍵在於真誠。研究表明,他人對於自己的態度,往往是自己對他人態度的映射反饋。如果節目主持人讓人感覺是在做秀,即暗示這是一種角色關系而非人際關系,那麼談話參與者也必然將彼此的關系定位在角色的層次,跟著主持人做秀,也就難以實現良好的人際交流。正如白岩鬆所說:“把‘主持’縮得更小,把‘人’放得更大。”談話節目過程中,主持人應以真誠的狀態感染談話參與者,以得到積極的回應。

我曾兩度採訪歌者龔琳娜。第一次是在《忐忑》火了之后。我事先做了大量功課,並同編導一起去北京看龔琳娜個人專場音樂會的彩排。節目一上來,我首先談的是對彩排的印象:“昨天去聽你彩排啊,你那聲音一出,刷,我眼淚就在眼眶裡了。你知道嗎?我覺得你的音樂是那種有生命、有靈魂的感覺。” 接著我話鋒一轉,談到自己最早聽《忐忑》並不以為然,覺得它很具有喜感,但是一點美感都沒有。因為我的真誠,龔琳娜毫不介意,也坦率地說創作時就沒有打算讓它有美感,而是反映當下人的各種心理狀態。真誠的談話場一旦建立,她的講述就像大江奔涌般一瀉千裡。那期節目,我們聊了音樂、聊了成長、聊了愛情,還原出了一個真實的龔琳娜。盡管在筆者採訪之前,龔琳娜已接受過包括楊瀾的《天下女人》在內的多家媒體專訪,但在此片中,仍有百分之六十的內容是獨家的。

第二次專訪,龔琳娜因為《金箍棒》等三首神曲再次受到了公眾關注。由於有了第一次的愉快經歷,龔琳娜很爽快地答應了筆者專訪的邀請,並在節目裡深情地說:“因為我一直都記得,在兩年前跟你的交流,真的很真誠。深深地聊,聊得心動、聊得舒坦,所以我很願意上你的節目。”可見,主持人以極大的誠意“走心”,才會與嘉賓和觀眾達到心靈的共鳴。

主持人除了用心准備、用心體驗、用心交流外,更為關鍵的是用心傾聽。對於主持人來說,要緊的不是自己說了什麼、展示了多少口才,而在於能使嘉賓、觀眾真實地進行意見表達與感情交流。最好的主持人是最恰當的傾聽者,而不是一個說話最多的人。

另外,要營造一個平等交流的氛圍。無論談話對象是權貴還是平民,主持人都應該不卑不亢,以平視的眼光對待每一個人。這種平視源於內心的平等意識。崔永元在介紹現場嘉賓時,隻會說演員某某、作家某某、老師某某,從來不說著名演員、著名作家之類的話。這樣一來,觀眾同嘉賓的距離也就縮短了,從而為談話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心理基礎。

三、真情:美意的流露,談話節目的終極追求

優秀的藝術作品,必須是求真、趨善,最后旨歸於美。

對電視談話節目來說,真情,是美意的流露﹔真情,既是真的(合規律性),也是善的(合目的性),是真善美的統一,是談話節目的終極追求。對談話節目主持人來說,真情,意味著感同身受、將心比心,是主持人悲憫情懷和人本精神的集中體現。

電視談話節目不能為了達到認知的目的,而強行說教和灌輸,優秀的談話節目應該在觀照和共振中達到移情,在有效傳遞信息的同時盡可能地給觀眾以審美享受,從而產生乍聽不凡、引人入勝、細聽有味、令人動情、難以忘懷的效果。

我主持的《青春萬歲》欄目是江蘇教育頻道的一檔勵志人物談話節目。廖智是我訪談過的一個嘉賓,她在2008年“5•12”汶川地震中失去了未滿周歲的孩子、會跳舞的雙腿以及婚姻,那年她才23歲。看起來,那些黑暗將牢牢把她吞噬,但她卻笑著站了起來,重新站在了舞台上,收獲了新的愛情,成為中國最美的志願者。

編導在稿本創作之初,為我設計的第一個問題是這樣的:“你還記得‘5•12’那天發生的事情嗎?”在“備課”時,我覺得一開場這樣問有點生硬、有點冷漠,於是,錄制時我做了改動。面對這個美好的女孩子,我由衷地說了第一句話:“見到你的第一眼,我挺驚詫的,因為無論是歲月還是災難,都沒有在你的臉上留下痕跡。”廖智聽了這話,甜甜地笑了:“可能是因為我喜歡笑的緣故吧。”這樣的對話,把嘉賓鮮明的個性色彩展露無遺,也拉近了嘉賓和主持人的距離,一下子進入了真情互動中。接下來,按照編導稿本意圖,筆者該問關於“5•12”的事情了,對這個問題我也略作了改動:“如果今天讓你回憶‘5•12’那天發生了什麼,你會為難嗎?”完全站在嘉賓的立場上發問,既完成編導要求,又不強人所難,真情實感水到渠成。

(徐平: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教育頻道主持人) 

分享到:
(責編:董慧(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