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十一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人民網>>傳媒>>正文

[學子論文]英斂之的宗教觀對早期《大公報》評論思想的影響【2】

鄒悅

2015年04月02日10:57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四、新聞評論中的宗教救國說

但同樣英斂之也是一個有救國抱負的文人,他同樣在為中國的出路做著自己的探索。他篤信西方宗教可以拯救中國,這也是他努力地將自己的這兩種身份融為一體的表現。當這兩種社會角色發生沖突的時候,他有時傾向於遵循獨立的“士”的道德品性,而不願讓信仰壓倒一切,有時候又會將信仰置於非常重要的位置,加以維護和弘揚。當其他報紙登載不利於天主教的新聞時,英斂之會寫文章進行反駁。曾有一家報紙發表文章說“保定、高陽一帶,教民無故逼民入教,民間不服,互相斗毆。”英斂之隨即在《大公報》上發表評論《駁商報論逼民入教事》,在文中,他這樣寫到:夫教理無論為天主,為耶穌,最貴信仰自由,尤貴心誠志篤,斷無逼人入教之理。查教中戒律雖多,要以愛主愛人為總括,教士等雖不才,安有以朝乾夕惕,口誦心惟之宗旨,而顯相違背,以害人擾世為樂乎?這很明顯是在為天主教辯護,《大公報》甚至還為此曾被扣上“名為公,實則不公”的帽子。時至今日,我們對於這篇報道的真實性已無法考証,但是天主教對於英斂之的影響,對於《大公報》本身評論風格和內容走向的影響可見一斑。

英斂之的宗教觀並非只是在維護天主教上,也體現在他的“宗教救國說”上。而“以宗教救中國說”也從反面維護了天主教。它們二者並非脫節,而是相輔相成的。在英斂之眼裡,中國民眾為何無知,為何麻木不仁,原因就在於沒有信仰。所以他在《以宗教救中國說》的評論中說:何以無中國?中國國魂喪失也。國魂胡以喪失?民群無愛國思想也。民群胡以無愛國思想?自固其靈魂而未曾釋放也。靈魂何以不能釋放?無文明教化也。何謂文明教化?宗教是也。所以哪怕是一個教徒,他的思想核心依舊沒有發生過根本的變化,依舊是拯救國民思想,喚起民智。一連串的問句能夠很好地吸引讀者的注意力,起到當頭棒喝的效果,而且慷慨激昂的語氣,很能夠喚起普通群眾和知識分子的共鳴。

五、抑中揚外的評論走向

以西方宗教為參照物,英斂之將天主教與中國民眾普遍的“信仰”進行對比,從而認為自己找到了中國社會出現問題的根源。他在評論中越來越偏向於一種基調,那就是“抑中揚外”。1907年5月9日的《大公報》發表評論說:文明者何?順乎公理而日益進化之謂也。野蠻者何?悖乎公理而不能進化之謂也。各國之發達進步,日臻富強者,皆宗教之導其源,斷非誣語,而中國之所不治者,因事事無不與西洋相反。由於英斂之是《大公報》的主編,也就是所謂媒體的“把關人”,信息的選擇都要經過他的過濾,所以《大公報》呈現出的報道幾乎都和他個人的觀點不沖突,也就是符合宗教氣息濃厚的媒介氛圍。因為在英斂之眼中,西方宗教才是治療中國痼疾的良方。

一直以來,英斂之對於中國民間信仰的認知都比較固定,那就是愚昧、落后和迷信。他不遺余力地對傳統民間信仰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批判。在《大公報》上曾刊載過這樣一篇評論文章,雖不是出自英斂之之手,但是卻與他的觀點不謀而合。這篇文章這樣寫道:“故此信佛媚神的習氣,深入中國人的腦子了。婦女們更不用說咧,我嘗見,初一十五,婦女入廟燒香,拴娃娃的,還願的,賽會獻戲酬神的……再說那天主、耶穌、回回這三教都是勸人為善,宗旨也有不同。近數十年,這迷途的愚民,被天主、耶穌二教,教化醒了不少。”《大公報》的評論風格到此已經呈現的非常清楚。到后來,八國聯軍侵入天津時,竟有人奮不顧身保護城隍塑像,待天津回歸中國人之手后,又歡天喜地將城隍泥像迎回。英斂之為此事奇怪不已,便在報上登載評論《論天津收復城隍廟事》。該文連用五段“嗚呼!噫嘻!”開頭,極盡悲憤之言論。后又有慈禧太后做夢,夢見為清朝自縊盡節的大臣成了都城隍和都土地,便要大興土木修建廟宇,1903年9月13日的《大公報》頂著政治壓力,大膽嘲諷道:噫!真可謂說夢話矣。后來補充評論說:中國人信邪之心,至死不悟。類似這樣的評論還有很多,反對迎神賽會的《祈年辯》、反對天津皇會的評論、對谷神信仰的批判和反對定海縣“三月東岳會”的報道比比皆是。但《大公報》最為出色的一點就是也並非完全一竿子打死,它仍然認為:中國舊有的好風俗真不少,外國新添的好風俗也很多,所以不能一概而論,要常常比較。

六、觀點整理與歸納總結

英斂之時期的《大公報》的評論,從標題到內容都有著比較統一和格式和風格。標題往往清晰簡潔,論某某事,或是駁某某事,立場鮮明而堅定。在寫作手法上往往喜用排比、疑問、反問、驚嘆等情感力量極為豐富的符號,來使得自己的觀點更加有力。內容雖然龐雜,但是無非也就是批判傳統迷信習俗、渴求君主立憲,反對暴力革命、倡導男女平等和教育平等、傳播天主教思想等。但就是由於《大公報》的“敢言”,才能夠啟發更多的民眾和知識分子走上救亡圖存的道路。英斂之創作的評論,感情豐富,言辭擲地有聲,充滿著悲憫的氣息。這一方面是文人知識分子的常態,另一方面確實與他自己一直篤信的天主教思想分不開。西方宗教帶給英斂之的不僅僅是信仰,而且是一種對於平等,對於自由,對於博愛的堅定。英斂之是不帶功利色彩的信仰者,所以這些特質在日復一日的宗教活動中融入了他的血脈,又通過他融入了《大公報》的血脈。他能夠看到中國人的信仰缺失,並不停通過發表評論的手法試圖喚醒中國人的信仰,雖有傳教的成分,但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中國的不再受辱和繁榮富強。一個國家的崛起少不了一群獨立自主的國民,英斂之看到了新聞評論登高一呼的作用,也看到了一篇好的新聞評論究竟能帶來怎樣令人驚嘆的效果,所以他在自己選定的這條路上一直堅定地走著,雖然艱難,但從未選擇放棄。哪怕后來是由於身體原因,英斂之無法再繼續維持《大公報》的日常運轉,他也依然致力於創辦靜宜中學、培根小學、輔仁社和“公濟”印刷廠(也就是后來的“新華”印刷廠),繼續傳播他的宗教觀和他的救國思想。

以上所有的內容並不是用來証明《大公報》早期的評論完美無缺。在它的發展歷程中,尤其是在《大公報》的后期,比起清末剛剛創辦的時候,過於空泛的議論、對批評對象不點名、冷嘲熱諷多,正面抨擊少,顯得含混而模糊都是實實在在出現了的問題。而且時代的局限性在英斂之時期的《大公報》上也體現的非常明顯,以宗教救中國依舊是走不通的,已經腐朽的制度並不是通過修補就可以根治的,必須要來一次完完全全的顛覆才有可能重生。但英斂之帶領下的《大公報》所進行的探索依舊是那個黑暗時代的一縷曙光,起碼中國報界還有良心尚存,中國文人還有熱血尚存,還有救國報國之心尚存。

(作者系:西南交通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傳播學專業)

參考文獻:

[1].方漢奇等著.《大公報》百年史(1902.6.17-2002.6.17).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出版.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03)第120938號

[2].侯杰.《大公報》與近代中國社會.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年出版.ISBN:7310025253

[3].杜新艷.《大公報》英斂之時代與法國天主教.國際漢學.2009年01期

[4].侯杰、辛太甲.英斂之、《大公報》與中國近代社會文化變遷.天津社會科學.2003年01期

[5].唐琪.論《大公報》創始人英斂之的新聞思想.新聞世界.2010年08期

[6].何炳然.《大公報》的創辦人英斂之.新聞研究資料.1987年01期

上一頁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