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強在劇中飾演志願軍戰士。小燕供圖
抗美援朝電視劇《三八線》開機
由王海平編劇,知名導演夢繼、朴柱天聯合執導,張國強、王挺、王學圻、曹曦文等主演的抗美援朝題材電視連續劇《三八線》於近日在黑龍江牡丹江開機拍攝。4月12日,京華時報記者前往《三八線》拍攝地探班,導演夢繼在採訪時稱,他試圖用鏡頭還原歷史,致敬那些為國家作過貢獻的志願軍英雄。
從小人物切入再現史實
《三八線》講述了1950年鴨綠江上的漁民遭美軍戰斗機轟炸后,村裡兩位年輕小伙懷著國恨家仇參加志願軍奔赴朝鮮、保家衛國的故事。在朝鮮戰場上,志願軍與敵人展開了殊死較量,數次浴血戰役之后,漁村青年從沖動的年輕人成長為智慧果敢的愛國戰士。與此同時,經過幾輪戰略戰術調整,中國志願軍在戰場上逐漸掌握主動。在最后的上甘嶺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以生命代價贏得了最后的勝利。
據編劇王海平的介紹,他在幾年前就開始構思劇本了,他認為這是值得紀念的一段歷史,“兩年前開始動筆,去年上半年最終完成”。讓王海平欣慰的是,劇本寫完后不久,2014年3月28日,搭載著437具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的專機降落在沈陽桃仙國際機場,離開祖國60多年的英靈終於魂歸故裡。王海平表示,“中國周邊環境的變化,也加速了劇本的問世”。
至於創作的初衷,王海平稱,抗美援朝戰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立國之戰,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奠基之戰,“65年前,志願軍戰士滿懷赤誠,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面對強敵凜然不懼,將青春熱血拋洒在異國土地上,捍衛了新中國,奠定了中國在世界舞台上的大國地位”。王海平說,還原歷史不僅是對志願軍老兵的致敬,也是想通過電視讓年輕人知道和平的來之不易。
用鏡頭致敬志願軍老兵
電視劇《三八線》以全新的藝術視角,首次在電視熒屏上全景展現了那段鐵與血鑄就的英雄往事。劇中既有宏大的戰爭場面,也有細膩的人物情感。總體來說,這是一部弘揚主旋律、宣揚正能量的電視劇。
導演夢繼在採訪時稱,希望通過嚴肅的創作態度,為觀眾獻上一部正能量的電視劇。他還氣憤地表示,“很多年前我就公開批評那些手撕鬼子式的神劇了”。
在該劇中,夢繼試圖用鏡頭去觸碰一段塵封60多年的歷史,致敬那些為國家作過貢獻的志願軍老兵。
飾演劇中男主角李長順的張國強表示,“雖然我是東北人,但最開始我並沒有打算接這個劇”,因為他家裡沒人當過志願軍,“怕立不起來”,擔心自己詮釋不好角色。后來讀到劇本后,他半夜看資料,感動得淚流滿面,“這些前輩太了不起了,完全靠頑強的意志和愛國主義精神打下一場場硬仗,應該讓更多年輕人知道這一段史實”。主創們一致表示,在這部劇中,不會有所謂的藝術符號,也沒有雷劇的低級噱頭,而是滿懷對先烈的追憶和敬仰,盡全力塑造出真實可信、有血有肉的人物。
據悉,近兩年我市大力實施文化精品工程,特別是加大愛國主義題材作品的規劃創作,除策劃制作《三八線》外,今年還將推出電影《百團大戰》、電視劇《巨浪》等抗戰題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