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浙江教育出版社主動擁抱新技術 沖擊帶來新機遇

2016年05月23日13:15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當出版業遇到新技術

“作業本”二維碼頁面圖。浙教社 供圖

在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國傳統出版業正經歷深刻變革。多種媒體相融的媒介生態環境在對紙質載體為主的傳統圖書出版產生沖擊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機遇。傳統出版業必須以主動積極的姿態迎接這樣的變化,浙江教育出版社也在積極將各種新技術融入出版實踐。

“作業本”:

掃碼進入在線教育平台

在互聯網時代,有較好市場基礎的傳統優勢圖書產品,做好“+互聯網”文章,是實現內容傳播效用最大化的重要途徑。所謂“+互聯網”模式,就是那些久經市場檢驗的優秀圖書,主動“嫁接”互聯網技術和手段,使得讀者的閱讀從線下延伸到線上,從而實現新的價值。

浙教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准教材作業本”系列便是“圖書+互聯網”的嘗試。由於受定價限制,“作業本”系列圖書紙質書隻有5~6個印張,編寫的內容受到了限制,在內容提供上拓展學習方面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要解決這個問題,隻有將內容在線上進行補充延伸,而互聯網具備信息存儲的海量性和延伸性的優點。為此,“作業本”系列圖書利用在線教育平台微信公眾號,通過在紙質圖書相應界面插入二維碼,用戶掃碼就可關聯相關內容,使得各個學科、板塊的內容在線上得到了較大幅度的補充和完善,有效補足了紙質書內容受限的“短板”,加強了圖書內容的“有效供給”。二維碼技術在傳統紙質出版物上的應用是紙質媒體和數字媒體融合較為直接的方式。

幼兒園教材:

用光盤深挖內容資源

從技術和圖書市場發展趨勢研判,線上讀物必定雄霸天下,但紙質讀物因其特性仍將長期存在。因此,圖書出版的創新也必須著眼於“互聯網+”模式的探索。圖書的“互聯網+”模式,也就是開展數字內容信息服務。要實現有價值的數字內容信息服務,不是簡單地把紙質圖書的內容“平移”到數字平台上去。

浙教社出版的幼兒園課程系列用書“幼兒園體驗·探究·交往課程”,就選取了“互聯網+”模式,做了大量的內容網上延伸的探索。針對幼兒教師和幼兒這一特殊用戶群體的教學與使用需要,編輯通過從課程中選取內容和組織優質課評比等培訓研討活動,以相較於紙質圖書更豐富的內容資源,出版了多媒體教師教學與幼兒操作光盤。光盤中的多媒體內容,在原有內容資源基礎上進一步加工,重新組織編排,豐富了紙質圖書活動設計案例,形成互動性、游戲性、自主性更強的內容形式,為教師提供了一套內容豐富、形式活潑、能有效運用於教學的多媒體課程資源。

該套課程資源受到了幼兒教師和家長的好評和歡迎,獲得了較好的銷售成績,同時也帶動了課程紙質圖書的銷售。

校園小說:

開發客戶端軟件增強互動

在媒介融合的趨勢下,出版業必須面對現實,學會“互聯網生存”。所謂“互聯網生存”,就是要時時處處用互聯網思維來考慮圖書的選題、編輯、出版和營銷。編輯對於圖書內容的呈現方式應有新的理解和更廣闊的思路。根據適讀群體的特點,從選題策劃開始挖掘內容與受眾需求的結合點,借助新媒體改變平面閱讀的單一呈現方式。

浙教社出版的幻想寫實校園小說系列圖書“功夫班長苗一棵”,是原創系列作品,用校園內的若干小故事講述大道理,非常適合兒童閱讀。在策劃編輯這套系列圖書的同時,編輯就從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傳播的角度考慮了整個運營方案。專門開發了“功夫班長苗一棵”客戶端軟件,在手機、iPad等移動終端上呈現一部互動性強、閱讀體驗豐富的小說。在客戶端上,除了紙質圖書的文字和插圖,編輯還專門制作了圖書主題曲,閱讀和各項功能體驗的背景音樂,以及模擬情節的游戲。(程曉霞 作者單位:浙江教育出版社)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