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與寫作》>>2016年·第5期

如何建構當代中國新聞輿論生態

胡 鈺
2016年06月08日11:18 | 來源:新聞與寫作
小字號

【摘 要】在當代中國,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性愈發突出,已經成為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本文提出建構當代中國新聞輿論生態的目標是形成對中國經濟發展的穩定社會預期、形成植根中國的主流價值觀、形成面向全球的良好中國國家形象,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要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指導思想,以變革新技術條件下的新聞生產手段和機制、確立新媒體傳播中的新聞倫理、建設中國特色的新聞學學科作為主要著力點。

【關鍵詞】新聞輿論生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新聞生產﹔新聞倫理﹔新聞學

【中圖分類號】G21 【文獻標識碼】A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新聞輿論工作,多次做出重要部署,尤其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對新時期新聞輿論工作提出了綱領性的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在當代中國,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性愈發突出,已經成為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新聞輿論生態的影響力愈發突出,已經成為執政黨執政能力和國家發展實力的重要體現。對新聞輿論戰線來說,如何建構明朗、積極的新聞輿論生態,已經成為一項重大歷史使命。

一、建構支持中國發展的新聞輿論生態

當代中國的發展進入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一方面,中國的經濟水平、物質條件更加雄厚,提出了“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和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正在邁上新的征程﹔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傳播自主化帶來社會思潮的空前多樣、活躍,不同的意見聚集在中國大地上,形成影響社會發展的不同力量。在當代中國,要實現國家的偉大發展目標,必須有強大、正面的輿論支持。新聞報道形成新聞輿論,新聞輿論引導社會輿論,社會輿論影響社會行為。對於新聞輿論業界和學界來說,要意識到自己在推動中國發展中的重大使命,把建構支持中國發展的新聞輿論生態作為核心目標。

1.形成對中國經濟發展的穩定社會預期

在經過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長后,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與此同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結構性矛盾、發展動力缺失等問題也逐步顯露。在當代中國,說好的方面,可以說出無數好的事實來﹔說不好的方面,也可以說出許多不好的事實來。在這種情況下,新聞輿論工作的力量就在於能夠提供給公眾全面的信息,引導公眾理性地看待形勢,形成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穩定預期。

社會預期在當代社會的經濟發展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樣的形勢,不同的觀察角度,形成不同的社會情緒,就會引發不同的社會反應。比如對於傳統產業中的落后產能問題,從消極面看,就會認為是中國經濟下滑的標志,而從積極面看,就會認為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選擇,兩種判斷引發的社會輿論不同,帶來的社會預期不同,形成的行為效果也不同。

當代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征是信心經濟,社會輿論對於經濟前景的信心決定了公眾的消費行為,也決定了投資者的投資行為。這種信心在很大程度上來自於新聞輿論的引導。當前,在全球經濟下行大勢下,國際上存在著“唱衰”中國經濟的輿論,更需要國內新聞輿論及時矯正、引導。這種新聞輿論引導要及時、有力,既立場鮮明,又以事實說話,平衡消極輿論,形成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市場信心和穩定預期。

2.形成植根中國的主流價值觀

一個社會的凝聚力從深層次上看源於全社會形成具有最大共識度的主流價值觀。這種共識的覆蓋面越廣、穩定度越高,社會的凝聚力就越強、穩定度就越高。不容回避的是,當代中國的社會價值觀的多樣化越來越強,反映在社會思潮中的對立也屢見不鮮。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這種價值形態差異的根子在於經濟形態的差異,加之西方各種非社會主義、反社會主義思潮的滲透,更加劇了這種多樣化的價值取向。

新聞輿論作為社會意識形態、上層建筑的重要組成,對於引導全社會形成主流價值觀、認同主流價值觀極端重要。越是價值觀多樣化的社會形態,越需要新聞輿論發揮“定盤星”作用。面對喧囂繁雜的社會思潮,新聞輿論工作的導向意識時刻不能放鬆。這種導向應是全方位覆蓋新聞輿論工作的,應是全體新聞輿論工作者應該遵循的。

當代中國的主流價值觀就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扎根於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廣泛吸收西方文明形成的當代中國價值觀,具體來看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這種價值觀,新聞輿論工作者要有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最重要的在於價值觀自信。對這種價值觀,新聞輿論工作要始終堅持,善於引導,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潛移默化地滲透在各類新聞報道中。

3.形成面向全球的良好中國國家形象

當代中國的發展已經不是囿於一國的發展,而是深度參與全球化、融入全球的發展。在全球舞台上實現中國發展,不僅需要中國的經濟、科技等硬實力,還需要文化、傳播等軟實力,后者集中表現為國家形象。值得關注的是,由於國際傳播體系中長期的“西強我弱”局面,中國的國家形象還沒有很好地在國際上樹立起來,中國在國際上的美譽度與貢獻度嚴重不匹配,模糊、負面還是許多國際公眾對中國國家形象的認識。

新聞輿論工作在樹立國家形象中具有重要作用。國際公眾對中國的印象可以通過親身接觸等直接渠道獲得,也可以通過新聞傳播等間接渠道獲得,而后者是主要的方式。國際新聞傳播的重要功能,就是為國際公眾描繪出良好的中國形象。

在新媒體時代,國內的新聞報道可以成為國際輿論關注的熱點,國際的新聞報道可以成為國內輿論傳播的依據。這種無國界的新聞傳播格局,要求當代中國新聞輿論工作者樹立全球視野下的國家形象意識,以具有時代感、國際化的思維方式、表達方式來贏得國內外受眾。中國不缺好的故事,缺的是如何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責編:霍昀飛(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