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中國面孔亮相國際主流媒體 中國聲音更加字正腔圓

2016年06月11日06:2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中國聲音在外媒更加字正腔圓

  中國人在海外 闡述中國立場

  ①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右)做客BBC。

  ②風險投資家李世默的演講《兩種制度的傳說》。

  ③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在美國彭博社網站發表文章《如何彌合南海問題上的分歧》。

  “中美關系如此重要,我們不能允許其被南海問題所綁架。”今年6月1日,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在美國彭博社網站發表題為《如何彌合南海問題上的分歧》的署名文章。

  近年來,越來越多“中國面孔”出現在國際主流媒體上。他們有良好的知識背景,熟悉西方社會的話語體系,主動向世界闡述中國立場、講述中國故事。

  大國外交家——

  對話外媒 自信開放

  事實上,今年5月11日,中國駐美國使館發言人朱海權也曾就南海問題發聲。他致函《華盛頓郵報》評論部,闡明中方關於南海問題的原則立場,對該報5月8日的社論《南海的“危險礁石”》予以驗証批駁。5月16日,信函在該報評論版刊登。

  而在英國廣播公司(BBC)的鏡頭下直播辯論,對於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而言已不是第一次。

  “如果真是為了和平,中國軍費需要保持如此之快的增長速度嗎?”面對BBC知名時政類訪談節目《新聞之夜》主持人羅伯特·佩斯頓的咄咄逼問,劉曉明從容不迫地回應:“請不要忘記,中國是一個大國。中國的面積是英國的40倍,人口是英國的20倍。而中國的人均軍費僅是美國的二十二分之一,是英國的九分之一。而且中國軍費佔GDP的比例逐年下降,今年是過去5年來最低的。”

  善於運用西方媒體發出中國聲音,已經成為許多中國外交官的特點。2016年5月,中國駐捷克大使馬克卿,就習近平主席訪問捷克、“一帶一路”倡議、涉藏問題等熱點問題,接受捷克最大政論網站《議會報》的專訪。隨后,專訪內容以《中國大使講述事實:達賴統治時期的西藏比中世紀的歐洲還要黑暗》為題全文刊發,在捷克引發廣泛關注,當日點擊量近2萬。

  這樣的例子很多。僅2015年以來,就有駐智利大使李寶榮、駐澳大利亞大使馬朝旭、駐德國大使史明德等外交官,主動接受駐在國主流媒體的採訪。他們以積極開放的姿態發出中國聲音,溝通中國與世界。

  “從不善言辭到有激辯能力,中國外交官不但態度更加開放,外語表達能力也早已提升。”在接受本報採訪時,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國際事務部主任鐘新教授直言,中國需要更多有國際對話能力的官員。“外交官是其駐在國媒體了解相關國家觀點和態度的重要消息來源,媒體無疑希望採訪到大使等高級外交官。”

  記者與專家——

  獨立思考 專業表達

  “過去40年中國隻打過一場仗,美國打了多少?”

  2015年11月,央視北美分台首席記者王冠以嘉賓身份登上了今日俄羅斯電視台。這位談吐流利的中國“80后”記者在與哈佛大學政治學博士理查德·韋茨的電視辯論中,巧用世界史揭穿了美國在領土“歷史性主權”和現存爭議海域問題上使用雙重標准的事實。

  在接受本報採訪時,王冠直言,身邊許多外國記者朋友都曾在美國媒體節目中擔任評論員,發出本國立場的聲音。“但是在華盛頓,能夠用英文談中美關系的‘中國面孔’並不是特別多,所以接到邀請時,我們欣然答應。”

  “目前國際媒體傳播的現狀依然是‘西強我弱’,幾乎都是由英文媒體特別是西方幾家主流媒體集團和通訊社在設置議程和議題,定義新聞事件。美國媒體雖有左有右,但在國際利益和國家戰略問題上一致對外。有不少外國友人告訴我,很難在美國主流媒體上聽到我表述的論點。”多年的旅美媒體經歷,讓王冠對美國的輿論場有著深刻的認識。

  “專家型的媒體人士是國際媒體非常需要的。”鐘新對於媒體工作者在國際傳播中的獨特作用很認可,“媒體不僅是時代的記錄者,也是時代的推動者、觀念的倡導者。”

  而中國具有專業素養的各領域專家,也在海外及時發聲,為中國帶來更多的國際認同。

  “在西方社會,有一種標准的假設:當一個社會不斷進步,它最終會成為一個資本主義、多黨制的民主社會,這對嗎?”曾先后求學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學等名校的風險投資家李世默,他在全球知名的TED演講大會上,以《兩種制度的傳說》為題,以親身經歷講述中國發展的兩個三十年故事,反駁了西方社會對中國制度的偏見。這一演講視頻被翻譯成29種語言,播放次數達到227萬余次。

  在世界舞台上,每一位中國人都能成為中國的代言人。正如鐘新所言,在公共外交參與者日趨多元化的今天,政府官員、媒體人士、企業人士等,都可以作為重要的行為主體,發出展現真實中國的各種聲音。(劉少華 王廣燕)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