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青年編劇人才培養模式觀察 編劇荒劇本荒能否破解

2016年07月27日07:32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編劇荒、劇本荒能否破解

  從7月初開始,田沁鑫、萬方、劉和平、濮存昕等知名編劇、演員、導演,紛紛來到北京東南郊的北京雜技學校。他們和30位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年編劇一起,正在進行一次有關編劇人才培養模式的實驗。這個實驗項目的名稱叫“青年編劇創作人才培養計劃”,是國家藝術基金2015年資助項目,具體由北京演藝集團《新劇本》雜志承辦。

  編劇人才都去哪兒了

  “《新劇本》雜志為雙月刊,每期刊發3∼5個劇本。即便這樣,仍然十分缺稿,我們希望通過這個項目可以多搜集一些作品,多發展一些作者。”《新劇本》雜志執行主編林蔚然說。

  看似簡單的目的,卻揭示出當下文藝創作中一個尷尬的現實:編劇隊伍青黃不接,劇本尤其是優秀原創劇本十分缺乏。以話劇為例,原總政話劇團團長、編劇孟冰曾這樣描述編劇匱乏的現狀:“新中國成立初期,話劇作者全國有一千多人,軍隊有五百多人。‘文革’前還有四五百人,軍隊一百多人。‘文革’后一段時間,話劇編劇也有五六十人。但今天,全國不過二十幾人,全軍不過十人。這些人大都是五十歲上下的年齡,年青一代的編劇除上海有幾位已經走向成熟,全國能數出多少?我們軍隊能數出來的隻有五位,其中四位還不能完全按照編劇的寫作計劃進行工作,大量的時間用於寫小品和歌舞晚會的串場詞。”

  與此相矛盾的另外一個情況是,全國每年有大量編劇專業的畢業生走出高校,比如“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的高校畢業生現在每年多達四五千人。隻不過,這些“專業對口”的畢業生,僅有極少一部分從事專業對口的工作。從某著名電影學院編劇專業畢業的張斌告訴記者,他們班28名同學,畢業5年后的今天,僅有1名同學還在從事編劇工作,其他人有進企業做宣傳的,有考公務員的,還有創業的,“總之,就是沒有干編劇的”。

  跳出編劇行業看編劇

  一邊是劇本荒,另一邊是編劇專業畢業生的過剩,原因何在?

  “可能是我們學院派的人才培養模式出了問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藝術處處長陸亮說。以電影為例,電影現在不僅是文藝作品,還是工業化產品和市場化商品,這就要求作為創作環節的編劇必須把個體化表達有機融入工業化的生產流程中。可高校仍然按照傳統文藝片對編劇的要求培養學生,“當然難以滿足行業的需求”。

  林蔚然已從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畢業了十幾年,她畢業后先在雜志社做編輯,后來專門從事劇本創作,再后來又回雜志社做了編輯,同時也逐漸成長為一名優秀的編劇。在她看來,學校的培養教育會為一個編劇的職業生涯打下很好的基礎,但從編劇專業的大學生成長為一位成熟的編劇,還需要社會和行業進一步孵化,而現在社會缺乏孵化的環境,行業也缺乏孵化的機制。

  “‘青年編劇創作人才培養計劃’就是想彌補社會和行業在人才孵化上的短板,在編劇人才培養模式上進行一次嘗試。”林蔚然說。

  培訓主辦方請來了劉和平、林蔭宇、濮存昕等一線編劇、導演、演員,還請來了北京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王海平、中國戲曲學院教授傅謹、上海文廣演藝集團副總裁喻榮軍等官員、學者、文藝機構的管理者,此外還有“網紅”編劇史航、心理學家韓杰梅等,師資構成可謂“各行各業,五湖四海”。

  林蔚然說,青年編劇一是缺生活閱歷,二是缺編劇經驗,三是缺寬闊的思維和視野。生活閱歷和編劇經驗都可以慢慢積累,唯獨思維和視野,很難通過自身改變,必須有外力進行推動。“青年編劇創作人才培養計劃”邀請不同行業、不同學科的專家為青年編劇們授課,就是想讓他們跳出編劇行業看編劇,從而拓寬自己的視野,開闊自己的思維。

  要建立青年編劇的后續培養機制

  傳統的編劇培養模式是,在大學學了四年編劇專業的學生,剛剛入了門,就被送出了學校,缺乏后期的接續培養。這導致很多青年編劇都是“半成品”,影響了青年編劇人才的繼續成長,從而導致編劇人才青黃不接。本次“青年編劇創作人才培養計劃”,30位青年編劇一共提交了14個話劇劇本、6個兒童劇劇本以及10個戲曲劇本。培訓通過集中上課與專家課下指導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學員完善劇本的內容結構,並完成劇本創作。其中,優秀作品將被推薦給北京演藝集團旗下的文藝生產單位,由他們將其搬上舞台。

  上海戲劇學院戲文系教授陸軍指出,要盡快建立青年編劇的后續培養機制。他認為:“戲文系的學生讀四年大學,等他們畢業了,就應該有一個科學模式,讓他們繼續成長。”(本報記者 韓業庭)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