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中國青年報:輿論場裡的塵埃可以匯聚成風暴

楊鑫宇
2016年08月26日07:13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輿論場裡的塵埃可以匯聚成風暴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這是17世紀英國詩人約翰·多恩的著名詩句。在大千世界中,每個人都和其他人通過種種社會關系彼此相連。個人的命運,可能會令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他人與其同喜同悲。當別人遭受不公,面臨困境的時候,如果獨善其身,同樣的命運將在更多人身上重演,甚至落到自己頭上,伸出援手才是更好的選擇。

  最近,一個年輕生命的逝去,讓我們感受到這種每個人願意伸出援手的情懷。女教師劉伶利在罹患癌症之后,不僅沒有得到供職單位的關照,反而被無理解雇,最終在困病交加中不幸逝世,這個悲劇激起了整個社會的同情。媒體曝光后,無數普通人在社交網絡上投入了大量時間和精力,表達他們對劉伶利遭受的不公待遇的憤慨,追問涉事學校的責任。

  絕大多數網友人微言輕,只是輿論場中一粒無足輕重的“塵埃”。然而,無數塵埃匯聚到一起,就可以形成一場風暴。普通人的憤慨和追問,將這一事件發酵成了一場輿論風暴,這場風暴最終讓涉事學校看到了事態的嚴重性,恢復了逝者與學校的勞動關系,並作出了有關賠償。雖然劉伶利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但是她不是一座和我們毫無關聯的孤島。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低估普通人形成的合力。當個體遭遇不公與不幸時,往往會覺得自己的力量太弱,不可能和強權與命運相抗衡。但是,積土成山,積水成淵,互聯網讓素不相識的普通人彼此聯結。無數普通人的力量通過網絡疊加起來,由量變產生質變,成為一種強大力量。

  在21年前的1995年,互聯網剛進入中國,清華大學在校女生朱令患上了一種離奇的怪病,真正的病因一直未能確診,治療幾乎毫無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她的同學們想到在互聯網上求助。他們把朱令的症狀翻譯成英文發布在幾個較大的國際醫療論壇上,沒想到,這一求助信息竟然能傳播得如此廣泛,上千封來自全世界熱心醫護人員的回信接踵而來。

  一時間,如何對朱令開展治療,成了全球醫療界共同關注的一件大事,“地球村”的寓言似乎在這一刻成了現實。最終,參考了網上多數醫療專家的意見之后,朱令被確診為鉈中毒,並得到了相應的解毒治療,在瀕死的邊緣活了下來。可以說,是普通人的愛心接力,拯救了朱令的性命。

  近年來,類似的“愛心接力”越來越多。一方面,社交網絡出現后,人們越來越容易接觸到需要幫助者的信息,並參與到接力中﹔另一方面,社會的共情心變得越來越強,人們對身邊其他人的命運有了更多的關懷和責任心。有些“愛心接力”為身患重病的窮人募集到了善款,有些則讓和家人失散的孩子重新回到父母身旁,有些為急需特殊幫助的人找到了能幫上忙的“高人”,有些則幫助遭受不公的人討回公道。

  互聯網讓需要幫助的人獲得了“自救”的機會,他們不再需要獨自承擔一切痛苦,而可以向社會大眾求助。而無數普通人也願意利用自己的閑暇踐行“他救”,幫助別人。互聯網時代的這種自救和他救,讓人類成為真正的命運共同體,並且在命運遭遇不公時,可以團結在一起拼搏,不再因個體渺小和脆弱而手足無措。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