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少兒報刊陪伴是最大魅力 孩子最不可替代的"營養"

2016年09月27日13:43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少兒報刊是孩子最不可替代的“營養”

  嘉賓:李學謙 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社長(右二)﹔孫雲曉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專家、研究員、教育專家(左二)﹔王娟 武漢市武昌區教育局小教科科長(右一)

  主持:董宏猷 湖北省作協副主席(左一)

  本報記者 王毅 攝

  少兒報刊會給孩子的一生帶來怎樣的影響?少兒報刊出版現狀如何?怎樣進行少兒報刊的閱讀推廣……9月24日上午,在2016年刊博會“紅沙發”系列訪談現場,以“我的報刊我的童年”為主題,在兒童文學作家董宏猷的主持下,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社長李學謙,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孫雲曉,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教育局小教科科長、蒲公英悅讀小鎮發起人王娟就上述問題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議。

  陪伴是少兒報刊最大魅力

  “李社長,謝謝你,我是讀著《中國少年報》長大的。”這是在2011年《中國少年報》創刊60周年活動上,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對李學謙說的一句話。當這位老者像親人一樣握住李學謙的手時,他明白,“他們不是感謝我,而是感謝陪伴他們成長的報紙”。但從來沒有人跟他說過,李社長我是讀著哪一本書長大的。這就是報刊與其他閱讀載體的不同之處。

  在李學謙看來,少兒報刊由於是連續性出版物,它的陪伴性非常強,可以陪伴一個人在一定年齡階段的成長和發展,然后通過對這份報刊的持續關注,挖掘培養出某一個興趣來。這個興趣引導孩子發展自己的特長,這個特長如果再進一步發展會成為自己的專業。“如果這樣建立起一個職業軌跡,我覺得這對一個孩子來說會非常幸福。”李學謙如此表示。

  “我與少兒報刊有奇緣。”孫雲曉的故事,完全印証了李學謙的說法。上世紀70年代,17歲的孫雲曉在塵封多年的圖書館故紙堆中發現了布滿灰塵的《兒童文學》時,他驚喜地在屋子裡看了一本又一本。1978年他回到北京面臨團中央機關和《中國少年報》兩個工作選擇時,他毫不猶豫地選了后者。“讀了《兒童文學》后,我就喜歡上了兒童文學,所以做出了這樣的選擇。”孫雲曉在《中國少年報》工作了9年,這9年使他成為兒童文學作家、教育研究者。

  對於少兒報刊作為連續性出版物的特殊魅力,孫雲曉還有理論作為支撐。他曾經主持研究了教育部關於少年兒童行為習慣的國家課題。分析顯示,當一個人的行為或者動作持續21天,就可能初步養成習慣﹔如果這個動作和行為持續90天以上,就可能養成穩定、成熟的習慣。孫雲曉說,少兒報刊是一期接一期、一年接一年地出版,這種日積月累最有助於養成閱讀的習慣。而他覺得養成閱讀的習慣,等於在人的心裡裝了一台成長的發動機,終身受益。此外,孩子長大的過程是一個由自然人變成社會人的過程,出於社會化的需要,孩子要看報刊,要關注國內外的事情、社會、群體和人生,這樣會非常有助於他們社會化的提高。另外對孩子確立現代的理念、平等意識、國際意識也會幫助很大。因此,孫雲曉認為,從社會性、現代性和習慣養成這3個角度來看,少兒報刊都是最不可替代的“營養”。

  少兒報刊互動性很強,李學謙認為,這是少兒報刊優於少兒圖書的另一個特點。每種報刊都會舉辦很多活動,還有讀者往來的欄目,和讀者交流起來很方便。報刊往往還會按照年齡段來定位欄目,在一本刊物裡小讀者總會找到自己喜歡的作品。

  在互聯網時代,孫雲曉認為,少兒報刊的作用更加不可替代。因為未成年人辨別能力比較低,網絡則像個雜貨店,真假難辨,色情、暴力很容易讓孩子中毒。少兒報刊是由強大的團隊精心編輯的,相對來說是精品。“你是要給孩子精品還是雜品?”孫雲曉如此反問,答案自然不言而喻。

  少兒報刊仍將穩定發展

  在今年刊博會期間,中少總社的《嬰兒畫報》《幼兒畫報》成功輸出美國,實現了我國少兒期刊走出去零的突破。互聯網時代,報刊生存如此艱難的今天,少兒類報刊卻能夠走出國門,這無疑令業界振奮。在同時身兼中國出版協會少兒讀物工作委員會主任一職的李學謙看來,事實上,與其他大眾報刊相比,少兒報刊的確受到新媒體的沖擊更小些,有的甚至還逆勢上揚。新聞出版產業報告也顯示,2015年,平均期印數超過百萬冊的前10名期刊中,《讀者》《小學生時代》《知音漫客》《青年文摘》等文摘類、少兒類期刊超過半數。

  相較於成人類、時尚類和科技類期刊,少兒期刊之所以受新媒體的沖擊、影響相對較小,李學謙認為,這和兒童閱讀的特點有關系。雖然現在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取資訊、進行娛樂,但是對於嚴肅閱讀來說,更多的家長和老師還是希望孩子們選擇紙質媒體。因此,少兒紙質出版物出版、銷售仍呈現增長趨勢。不僅中國是這樣,美國以及歐洲等主要市場的兒童紙質出版物也處在增長過程中。李學謙列舉了一組數據:2014年中國少兒圖書零售市場增長率是11%,美國是13%,美國這樣一個成熟的發達國家的少兒圖書增長還高於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由此可見,互聯網時代紙質媒體對於少兒閱讀來說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巨大的市場是少兒出版物能夠增長的另一原因。中國有著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沒有的巨大兒童讀物市場,我國未成年人有3.67億,比美國全國人口還要多。而且,總供給還沒有被充分滿足。

  市場空間大,在互聯網時代又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基於這兩個原因,李學謙認為,這決定了中國的少兒報刊還會處在比較穩定的發展階段。而且,“十三五”時期國家更重視全民閱讀,現在在推廣全民閱讀過程中也更加重視少兒報刊的作用,少兒報刊的發展前景值得期待。

  但幸福並不會自己從天上掉下來,並不是任何一份少兒報刊都會受到穩定性比較強、成長性比較高的關照。李學謙認為,這取決於質量的高低,辦得好、辦得認真、尊重讀者、定位准的少兒報刊可能會實現增長,反之就會被市場淘汰。

  陪伴閱讀的魅力在於堅持

  王娟前段時間在校園中就少兒報刊閱讀進行了調研,結果顯示,對於少兒報刊的閱讀,學校和學校之間、班級和班級之間、家庭和家庭之間的差異比較大。王娟說,有的學校一個班的孩子會每天都讀少兒報刊,並且會選不一樣的少兒報刊,但有的班級可能隻有20%的孩子有時會讀,還有的班級孩子基本不讀報刊。王娟發現,如果老師多組織閱讀和交流報刊的活動,班級裡面閱讀報刊的習慣就會比較好。

  如何培訓孩子們閱讀報刊的習慣呢?作為閱讀推廣人,王娟的體會是:出版少兒報刊的出版社、報社要更多地與家長、老師溝通,把凝聚編輯、作家心血的報刊推薦給他們,通過他們去陪伴和引導孩子們的閱讀。她還提到,圖書的閱讀推廣已經有一些方法了,但是少兒報刊在閱讀推廣過程中如何去體現它的連續性、互動性的特點,這方面的方法研究還不夠。

  在培養孩子們閱讀少兒報刊習慣上,孫雲曉做過多年相關課題研究,他提供了幾條有效的建議。一是建議父母帶頭讀報刊,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二是支持鼓勵孩子訂閱少兒報刊。三是在孩子10歲之前,堅持晚上睡覺前給孩子讀書或者讀報刊20分鐘,不僅增長知識,而且還增進親子關系。四是可以每天在一個固定的不受干擾的時間,找一個舒適的位置,讓孩子每天在那個地方讀報刊、讀書半個小時。這樣時間長了以后,90天孩子就會形成條件反射,非常享受讀書時間,父母能夠一起讀更好。孫雲曉認為,這4條如果能做到,大多數孩子都能養成閱讀少兒報刊的習慣。

  孩子閱讀習慣的養成,最重要的就是陪伴。在王娟看來,陪伴閱讀的過程其實很簡單,但是它的魅力隻有兩個字才能造就,那就是堅持。簡單的閱讀行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才能擁有它的魅力和價值。家長和老師們需要的是等一等、陪一陪,一起陪著孩子們走過短暫的童年。(劉蓓蓓)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