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文藝作品80年接力傳遞 長征主題創作為何長盛不衰

2016年10月27日07:0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長征主題創作為何長盛不衰(文化脈動)

  在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的日子裡,長征精神再一次激發了文藝工作者的創作熱情,今天走進書店、打開電視、面對熒屏、點擊網絡、跨入劇院,長征題材的文藝作品正以感人的情節、精彩的音像、震撼的畫面、優美的旋律,不斷映入我們的眼帘、縈繞我們的耳畔、深入我們的腦海、激蕩我們的心靈。

  充分准備 遵循文藝規律

  在文藝評論家范詠戈的眼裡,長征精神是當代民族精神的源頭,是主旋律文藝作品創作的富礦。他說,其實就算有關部門不組織,作家、藝術家和創作單位也都對這個題材充滿興趣,很多作家、藝術家和創作單位早在多年前就已開始准備,可以說准備得特別充分。由於以往長征題材的創作獻禮性的較多,導致題材雷同,主題提煉欠火候,所以保留下來的作品有限,而今年的創作淡化了獻禮性,回歸到創作的本真,努力按照文藝規律進行。

  國家大劇院推出的原創歌劇《長征》策劃始於2012年,4年多來,參與創演的藝術家和制作團隊在長征精神的感召下,以長征精神排演《長征》。作曲家印青反復閱讀了幾百萬字的長征回憶錄,一次次聽取各方面的意見,主創團隊一直在思考如何以當代觀眾的審美角度,塑造出紅軍戰士的風骨。

  四川和北京聯合推出的交響套曲《長征》是作曲家張千一的力作,他為此用了近兩年的時間。他說,雖然從1996年起他就參與到各種形式的長征紀念創作中, 但這次還是專程到涼山、阿壩等地採風。在涼山採風期間,當地老百姓對他談起紅軍過涼山那段歷史,不少人依然懷著深深的感情。

  廣東教育出版社《紅軍長征熱點面對面》的作者石仲泉用了10多年的時間,沿紅軍長征各條路線逐步進行實地考察,獲得了很多不同於書本上的材料,熔見聞、知識、論理於一爐。

  在長征勝利80周年的舞台、銀幕、熒屏、出版中,可以說,厚重的積累、長期的研究、耐心的構思、精心的創作是鮮明特點。

  尊重歷史 扎實收集史料

  長征勝利已經80年了,在很多人看來,史料收集早已完成,而事實並非如此,從這次展現的紀錄片、史料叢書、紀實文學、攝影集看,仍有大量值得深入開掘的地方。正如北京大學教授閻志民所言,長征題材的史料收集永無止境,因為長征的歷史太傳奇、太豐富了。

  電視紀錄片《長征》用新主題、新故事、新視角、新創意、新內容,著重闡釋長征的深層歷史,通過歷史當事人、當事人親屬、紅軍戰士口述,再次挖掘出各種歷史現場,豐富了當代人對長征的視覺感受。

  “紅軍長征紀實叢書”收錄了紅軍長征親歷者的回憶錄、口述史料、長征日記等文獻資料,共計1600余萬字。在長征途中,紅軍將士們留下了大量記錄長征的原始文本,《重讀長征原始文本》的編者精心揀選,設文電、日記、名篇、詩詞、歌曲、圖畫、報道七部分,用一個個原始生動的文本片段,串聯起一部真實具象的長征史詩。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史料叢書”由綜述、文獻、大事記、回憶史料、圖片、表冊、參考資料等構成,共15冊,約400萬字,梳理了歷史上遺留的紅軍長征的第一手歷史資料。《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簡史》精選長征中130余幅圖片和長征路線圖,完整地記述了長征歷程。

  《讀懂長征》以珍貴的館藏史料為基礎,包括歷史照片、原始文件、文物圖片,權威的紅軍序列表、長征路線圖、主要戰役戰斗要圖等,通過60個隨文小檔案,讓讀者對長征可以產生鮮活、深入的認識和感受。

  總之,這些作品以扎實、生動的史料,讓人們了解長征、體味長征。解放軍后勤指揮學院教授邵維正認為,“不要說國內,就是在國外,人們認識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很重要的一個角度就是長征。”

  長征精神 今天最需弘揚

  今年有22種長征圖書列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題出版重點選題,涉及史料整理、理論研究、紀實文學、繪本等各個類型,而且都不約而同地把重點放在了對長征精神的挖掘和闡釋上,體現了長征精神歷久彌新的魅力。

  何止是圖書,在今年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的舞台、影視作品中,重新挖掘長征精神、再次高揚長征精神,都是創作的最終目標。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名譽主席李准看過34集電視劇《千裡雷聲萬裡閃》后認為,“長征精神的內核是什麼?那就是:革命理想高於天!這種精神,也是當下我們最需要的。”

  歌劇《長征》在舞台上繪出紅軍長征的壯闊畫卷,通過劇中人物彭政委、曾團長、平伢子、洪大夫等閃爍著人性光輝的感人事件,高揚理想與信念,弘揚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團結互助的長征精神。作曲家為全劇譜寫的合唱氣勢恢宏。在《我們終將得勝利》《奔襲之歌》等合唱段落中,以豐富的情感層次與富有藝術表現力的聲音,展現出紅軍戰士的豪情與斗志。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跟著信仰走——我們家的長征故事》是國內第一本關於紅軍長征的家庭口述回憶錄,書中收錄了28個紅軍家庭、31名老紅軍的長征故事,通過老紅軍自述、紅軍家人口述的方式講述了三代人學習繼承長征精神的感人故事。長篇軍事文學巨著《長征記》以恢弘氣魄和生動筆觸,從宏觀到微觀、從全景到特寫,既有娓娓道來的敘說與描摹,又不乏激情澎湃的寫意揮洒。

  《黨的女兒》早已成為幾代中國人心中最熟悉的紅軍故事,小說、電影、歌劇都成為經典之作,這次國家京劇院又排出現代京劇《黨的女兒》。中國戲曲學院教授傅瑾評價說,將《黨的女兒》這個曾經家喻戶曉的故事講出新意,體現了當代人對革命認識的提升,尤其是站在今天的時代高度重新定義與理解革命以及革命者,更能體現當下戲劇與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思想文化進程的關聯。

  長征故事和長征精神的代代傳承離不開小讀者。今年的長征主題圖書不少是為少年兒童量身定做的。“長征繪本叢書”,包括《小太陽》《親人》《在一起》《迎春花開》《大郭小郭行軍鍋》《遠去的馬蹄聲》《紅軍柳》《爸爸的木船》等,通過繪本這一生動的形式,向兒童講述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長征故事。《紅軍長征史(青少年圖文版)》以易於接受的故事和圖文,引導青少年去感受老一輩革命家用血肉之軀譜寫的長征歷程。《偉大長征》收錄了160多個故事,責任編輯趙勇介紹,這些故事生動感人、催人淚下,書裡還配有100多幅戰場遺跡圖、長征文物圖以及長征路線圖,可以幫助小讀者更好地了解那個年代。

  故事精彩 創作引人入勝

  《紅星照耀中國》《千裡雷聲萬裡閃》《彝海結盟》《我是紅軍》……在電視熒屏中,無論央視還是地方衛視,一部部長征題材的電視劇正相繼上演,其中,《千裡雷聲萬裡閃》講述了廖驚北等一批共產黨人在陝甘邊地區浴血奮戰,從建立小股游擊隊開始,一步步壯大為主力紅軍並建立了紅色根據地的故事。作品情節曲折、引人入勝,第一集剛剛播出一半,就以2.2654%的收視率排名全國收視第一,並穩居榜首直至結束。李准評價說:劇中並沒有用真名真姓,具體人物、具體地點都是虛構的,但框架卻非常符合歷史真實,對歷史真實和藝術虛構的關系處理得十分恰當。在敘事方式上,熔宏大敘事、家族敘事、個人生命體驗敘事於一爐,許多情節不僅把戲劇沖突推向了極致,同時也把對人物靈魂的拷問推向了極致,具有很強的精神震撼力。

  情節曲折、故事動人、表演精彩、寓意豐富,正是當下正在播出的多部電視劇的長處。

  《紅星照耀中國》以上世紀美國記者斯諾和海倫·福斯特夫婦在中國的親身經歷為故事主線,還原了紅軍發展、壯大的歷史進程,還展現了動蕩的時局下中國社會的民生百態,西安事變、七七事變、淞滬會戰、國共合作等震撼人心的歷史事件被一一重現。《彝海結盟》講述了紅軍北渡金沙江后,中央紅軍先遣部隊司令員劉伯承與彝族果基部落頭人小葉丹歃血為盟的傳奇故事,生動展現了血脈相連的民族情誼。《我是紅軍》以紅軍一小分隊的成長展開敘述,講述了男主人公從為報私仇,到加入紅軍,再到成長為一名為革命而戰的紅軍戰士的曲折歷程。

  面對如此之多的長征題材作品,范詠戈格外振奮。他說,最明顯的是表現視角的下移,寫普通人的長征多了,寫普通戰士在長征中的成長多了。視角下移后,人物更鮮活,題材也更開闊了。此外,對領袖人物的塑造也越來越接地氣。

  今年的長征題材,還有眾多的音像電子出版物也值得一提。解放軍音像出版社社長張宛沙介紹,由中央電視台軍事節目中心拍攝、制作,解放軍音像出版社出品、發行的《長征系列經典紀錄片選輯》是中央電視台軍事節目長征系列經典紀錄片的首次跨代集錦,採用超高清4K拍攝,將歷史細節與宏大敘事相結合,將個人命運與國家沉浮相鉤連。廣東大音音像出版社的有聲讀物——《話說紅軍長征——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八十周年》,選取了親身參加過長征的老將軍、老戰士撰寫的長征回憶錄,把這些生動鮮活的事跡以說故事的形式錄制出來。

  “長征,真是取之不盡的創作題材”,一直關心長征勝利80周年創作的中國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趙季平看到如此豐富的作品后,這樣感慨道。(記者 陳 原)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