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2017“CCTV網絡春晚” 小年夜在網上傳遞新春溫暖

2017年01月21日08:43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在網上傳遞新春溫暖

  “實時歡唱”中連線杭州東站。

  機器人送春聯。資料圖片

  作為幾代中國人集體記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們對春晚的期待越來越高。面對全媒體時代的巨大壓力,春晚也在尋找突破,力求通過不同渠道為觀眾呈現一個個歡樂溫暖的有創意的節目。

  網絡春晚自2011年亮相以來,一度成為吸引觀眾眼球的視聽盛宴,受到人們的關注。2017“CCTV網絡春晚”作為中央電視台和中國網絡電視台多終端同時播出的融媒體產品,20日小年夜晚在CCTV-3和央視網全媒體播出。今年的網絡春晚展示了互聯網帶給中國人的獲得感,同時也為央視春晚充分預熱,正式開啟了央視歡樂、祥和、年味兒十足的春節播出季。

  融媒體時代新產品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普及,電視在媒介生態中的傳統主導地位遭遇挑戰。面臨這樣的挑戰,央視春晚也在台網聯播、多屏互動等方面進行了嘗試。

  作為一款融媒體產品,傳播方式的改變是2017“CCTV網絡春晚”突出的變化。據央視相關負責人介紹,直播技術和概念的融入讓本屆網絡春晚有了鮮明的融媒體亮點,節目讓電視大屏與手機端深度融合,實現了全媒體覆蓋和實時呈現。央視網總經理、總編輯錢蔚說:“CCTV網絡春晚是央視重點打造的融媒體產品,節目具有天然的互聯網屬性。網絡春晚在電視節目創新方向上有著有益的探索,其不同於電視節目創作的過程,是產品意識先行,用傳播渠道推導內容的一個制作模式。”

  中國社科院新聞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冷凇說:“現在的視頻內容產品,傳播和制作一樣重要。CCTV網絡春晚把互聯網技術和內容緊密結合,打破空間限制,連接舞台內外的明星和普通家庭,覆蓋傳播渠道的同時也在制造傳播的熱點。”

  作為融媒體時代的新產品,網絡春晚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屬性,用溫情的節目打通媒介傳播的渠道,用新技術全方位呈現節目的點滴。

  形式煥然一新

  網絡直播是一種溝通手段的創新,能讓遠隔萬裡的人們互通互聯,即時看到對方最真實的生活。網絡春晚把中國百姓最真實的幸福生活呈現在每一位觀眾的面前。2017“CCTV網絡春晚”中一曲《烏鎮時間》,把傳統與文明的交織、人文和科技的融合、中國與世界的互聯共享表現得淋漓盡致。

  2017“CCTV網絡春晚”將現代人的互聯網新生活搬上了熒屏,並借助高新科技應用“連接”台前幕后、線上線下的所有人群,為觀眾“送年貨,送祝福”。在舞台設計上,多部手機屏成就了舞台大屏的炫目感覺,360度全景視覺空間體系完成了最廣闊的視覺效果﹔在節目環節上,網絡春晚開啟了“實時歡唱”的直播互動環節,歌手大張偉通過雲視頻技術與杭州東站的旅客直播連線,明星通過直播技術實現了與粉絲的實時互動。

  2017“CCTV網絡春晚”用互聯網技術突破空間限制,還與遠在1.7萬公裡之外的南極科考站成功連線,讓溫暖的情感通過互聯網的信號傳遞給了中山站和長城站的工作人員。

  創新是不變的方向

  有人說,網絡春晚不應該只是新技術的噱頭。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講師黃典林認為:“隻有炫目的技術手段,而不在節目內容上有突破性的創新,觀眾很難買賬。創新始終是產生優秀作品的前提。”

  隨著互聯網綜藝節目的迅速興起,各類節目的競爭壓力日益增大。新媒體文藝產品形式越豐富,意味著觀眾的選擇越多,所以網絡春晚也承受著不小的競爭壓力。如何讓網絡春晚越做越好?作為一款連接中華民族情感紐帶的融媒體產品,一年比一年更有新意是網絡春晚應當追求的。因此,不論技術有多新穎、內容有多豐富,創新始終應是網絡春晚發展中不變的方向。今年的網絡春晚就嘗試從內容到形式上的創新,比如,明星與機器人的對戰,展現高科技的魅力。當然,高科技包裹的仍然是傳統文化內核,如對祖國的忠誠、對信仰的忠誠、對父母家庭深厚的愛,都是觸動人心的。

  中國傳媒大學文科科研處副研究員鄧文卿認為:“網絡春晚應當堅持發揚並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用新媒體力量豐富並激活傳統文化,使之在最為廣泛的傳播中獲得傳承、得到弘揚。但顯然在這樣一台大型新媒體節目中這些還表現得不夠充分。”(本報北京1月20日電 本報記者 牛夢笛)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