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紀錄片回顧新華書店80年歷程 互聯網時代新突圍

2017年04月25日06:44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80歲新華書店“互聯”時代新突圍

陪伴幾代中國人成長的新華書店昨天迎來了它的80華誕,回顧這80年風雨歷程的紀錄片《新華書店》也於昨晚開始在央視科教頻道(CCTV-10)《探索發現》欄目播出。為了慶賀這個重要的日子,中國新華書店協會上周在位於北京北禮士路的新華書店總店舉辦了一個小型的慶祝儀式,剛剛結束的2017北京書市上也設置了相關主題圖片展,此外還將陸續舉辦新華閱讀嘉年華、“80載書香情”及“新華情緣”征文、“最美新華書店”評選等一系列紀念活動。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遷,新華書店也在緊跟潮流腳步,好多近年來在讀者群體中廣受好評的大書城和時尚小書店並沒挂著新華書店的店標,其實也都屬於新華書店旗下,這個老字號還已經走上互聯網,擁有了購書便捷程度不遜於亞馬遜、當當網的網上書城。

“共和國第一書店”

新華書店的80年光輝征程始於1937年4月24日、革命聖地延安清涼山腳下,中共中央機關刊物《解放》周刊在那一天正式創刊,署名“陝西延安新華書局”發行,當年10月即改名為“陝西延安新華書店”,新華書店的名稱自此沿用至今。1940年1月,延安新華書店改名新華書店總店,在那炮火連天的歲月裡,新華書店總店的主要任務是發行《解放》和其他馬列叢書、抗戰叢書。在當時的狀況下,根本不可能有什麼正經的門店,只是由工作人員在延安萬佛洞底層的兩門洞窟外放上一張桌子,既當辦公桌也當賣書櫃台。

隨著淮海戰役、遼沈戰役和平津戰役勝利結束,1949年初中央宣傳部在西柏坡致電東北局,要求在哈爾濱的東北書店選派精英帶書跟隨中國人民解放軍入關,准備接管平津兩地原國民黨的書店、印刷廠,即刻開展組建新華書店工作。1月15日天津解放,1月16日夜裡,東北書店的盧鳴谷、史修德就率領30多名骨干人員,匯集了馬列主義、毛澤東著作、黨政文獻和各類進步圖書700多種約30多萬冊,裝上繳獲來的美國十輪大卡車,日夜兼程到達了天津。

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2月3日解放軍舉行入城儀式。2月7日,盧鳴谷幾人以北平軍事管制委員會代表身份,受命率東北書店、華北新華書店總店派出的專員,接管了國民黨的正中書局北平分局、獨立出版社、中國文化服務社北平分社及其所屬印刷廠。隨后盧鳴谷又帶領東北書店小分隊工作人員來到王府井8號原正中書局,在不改變樓舍結構的情況下,打掃書架、擺放新書、裝飾櫥窗、立宣傳招牌……經過三晝夜奮戰,終於在2月10日成立了北平新華書店第一門市部,這就是被稱為“共和國第一書店”的王府井新華書店的由來。

買“毛選” 店門外排起百米長隊

“當時王府井書店店堂面積有限,隻能容下20幾個書架,裡外店堂隻有兩個書台、一個借閱處,每天要接待五六千讀者,整天人頭攢動,把個店堂擠得是水泄不通。有限的人手整日忙得連飯都沒時間吃,甚至到了中午和晚上根本關不上門,工作量之大可以想見。”已經年近90歲的趙金城是新華書店的第一批員工,他回憶說,當時賣得較多的是《王貴與李香香》、《小二黑結婚》、《新民主主義革命》、《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等描述解放區日常生活和共產黨政策一類的圖書。

1953年出版的《新華字典》則是新華書店歷史上熱銷的幾個爆款之一,因為當時正在進行全國性的掃盲運動,為了讓每家普通百姓都買得起,《新華字典》在周恩來總理的過問下一直奉行低定價策略,每本售價近似於一斤豬肉的價格。讓趙金城記憶深刻的還有《毛澤東選集》發行時那“排得像長龍一般的讀者隊伍”,他說當年每發行一卷《毛澤東選集》,店門外都會排起至少100米的長隊。

在年逾百歲的離休員工何蘊之印象中,《紅旗譜》、《暴風驟雨》、《青春之歌》等紅色經典小說也都曾是轟動一時的暢銷書,尤其是《紅岩》。“我清楚地記得,那是上世紀60年代初,正逢三年自然災害的飢荒年,春寒料峭的清晨,新華書店的門前已排起了購書的隊伍,那時各門市每日定額售書,每天的售書量隻消一個多小時便告罄,不少人為求購此書要連續四五天起大早去排隊。知道我在新華書店搞發行的親朋好友,無論本地外地的,紛紛來信來電請我幫助購書。”

互聯網時代帶來新“沖擊”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和社會的轉型,當年的輝煌逐漸一去不返。1982年,國家放開出版社的圖書印刷權和總發行權,新華書店由此失去圖書批發的壟斷地位,不過這還並沒有影響到它的大小門店遍布於各城鎮的繁華路口。孰料新的沖擊隨著新世紀一起到來,互聯網開始成為圖書發行業務新的主戰場,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的民營書店也給老牌的新華書店造成越來越大的壓力。

西四新華書店經理牛守義已經在此工作了22年,這家書店在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的輝煌,如今也依然讓他感到自豪。因為1994年王府井新華書店的拆遷改造,西四新華書店和花市新華書店成了當時北京最大、最有影響力的兩家書店。

1998年,西四新華書店全年銷售達1850萬碼洋,單位面積(每平方米)產值突破6萬元,考慮當年圖書價格較低的因素,這樣的業績已是十分驚人。這一時期的西四新華書店儼然是北京的一個文化中心,能夠引領一時的文化風尚。比如1997年著名主持人楊瀾在這裡舉辦了新書《憑海臨風》的首發式,牛守義說那天整個書店被擠得水泄不通,甚至后院的小平台上都站滿了人。鐵凝等著名作家發布新作時,也都願意選擇此處舉辦簽售交流活動。

可是,西四新華書店的舊樓雖然在2010年經過翻修而煥然一新,但它的人氣卻再也回不到巔峰時刻。據牛守義介紹,近年來西四新華書店的年銷售額僅在三四百萬元左右,工作人員也從最多時的54人一度減少到個位數。在夾縫中求生存,便隻能獨辟蹊徑,牛守義給書店找到了新的發展方向——發掘特色品種,他選擇的是連環畫。現在,這裡已成為京城連環畫品類最集中的書店,吸引大量連環畫愛好者和收藏家前來淘寶。

“突破封鎖線”

正如中國新華書店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新華書店總店副總經理張雅山所說:“戰爭時期,面對一張張求知若渴的面孔,新華書店人一次次突破封鎖線,將書從一個根據地轉往另一個根據地,每一次的歷練造就了新華書店人的傳統——自我犧牲和艱苦創業的精神。我們希望新一代新華書店人將這種精神傳遞下去,而這種精神在當下的表現應該是不斷優化服務,創新服務模式,滿足讀者日益增多的閱讀需求。”

王府井新華書店在1994年11月時為配合王府井大街的整體改造工程而拆除,據老員工們回憶,老書店的最后一個營業日是那年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天,上萬名讀者冒著紛紛揚揚的雨夾雪跑來為書店送行,在關門時刻,店領導帶著全體店員站成夾道歡送隊伍,送走了最后一位讀者,人群中一位老師傅忍不住抽泣起來。6年后的2000年,就在離原址不遠的王府井大街南側,一幢高8層、總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的現代化高樓拔地而起,王府井新華書店以嶄新的面貌重裝上陣,但是店名中去掉了“新華”二字。而在此之前的1998年5月,已經有一座大型書城——北京圖書大廈矗立於繁華的西單路口,這座當時亞洲最大的書城同樣隸屬於新華書店旗下,但也沒有突出“新華”字號。

新華書店,就這樣悄悄地變了模樣,曾經遍布街頭巷尾的4個大紅字招牌雖已漸漸隱沒,當下在全國共計有8000余處發行網點的新華書店其實卻依然不顯山不露水地佔據著中國實體書店的龍頭老大地位。

現在在新華書店的陣營中,既有王府井書店等這樣主打文化Mall概念的大書城,也有崇尚小而美風格的軒客會等小型書屋﹔既有為特定人群打造的書店如廈門江頭少兒主題書店,也有結合地域文化策劃的特色書店,如充滿俄羅斯風情的哈爾濱果戈理書店等。

此外,新華書店也在積極適應互聯網時代的新模式。據張雅山介紹,如今每個省的新華書店集團都有自己的電商平台和門戶網站,其中如四川的文軒網和浙江的博庫網等在全國圖書電商平台都已經具有了相當的影響力。

張雅山說:“新華書店一般都是大型綜合國有書店,本來立店目標之一就是滿足社會各階層讀者的需要。伴隨著社會的發展及個性化需求不斷增加,新華書店也在不斷改進,力爭做最美書店。我們新華書店把最美書店定義為‘最美形象、最美服務、最美員工、最美陳列’,‘四個最美’的有機整合,代表著新華書店的未來。”(記者 崔巍)

探訪

新華書店在社區 老人孩子最愛逛

位於和平裡十區7號樓的新華書店和平街店是和平裡一帶最“資深”的書店。走進書店,兒童類圖書與教輔類書籍在門口整齊地擺放著,書店裡寬敞明亮,偶有兩三位長者安靜地站在書架前翻看書籍。每到放學時間,總有穿著校服的小學生趴在兒童繪本書架上津津有味地讀著。

頭發花白的郭大爺在詞典書架前費勁地看著每一本字典的名字。做過白內障手術的他其實已經看不清書上的小字了,但他平常會帶著孫子孫女一起來新華書店購買他們喜歡的兒童書和教材。

據店員介紹,因為店面位於裡街社區內,新華書店和平街店主要以周邊社區居民為主要服務對象,讀者多居住在周邊,有一定的固定讀者群。

北京青年報記者先后走訪了三家規模大小不一的新華書店分店,駐足讀書的讀者多為老人和小孩,鮮見年輕人。在大眾點評中搜索新華書店和平街店時,底下有名為“魏大拿”的網友點評道:這家書店可有年頭了,我記得打小就有。活在現在真不容易!小時候常去,有滿屋子的書。(實習記者 曾師斯)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