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北京晚報》"一帶一路"報道:有特色 拉近讀者距離

郭強
2017年05月23日13:30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特色報道拉近讀者距離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一場新聞大戰也由此展開。《北京晚報》經過精心策劃和籌備,推出了一系列有晚報特色的報道,圓滿完成了報道任務。

  《北京晚報》關於“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的報道特色大體呈現出“巧策劃”“接地氣”“樣式新”“成規模”等幾個特點。

  點面結合解讀“五通”

  到底該如何來理解“一帶一路”以及本次高峰論壇給世界、給中國、給你我帶來的變化呢?《北京晚報》的主創團隊經過學習相關知識並進行探討后認為,3年多來,“一帶一路”建設從無到有、由點及面,進度和成果均超出預期,尤其是在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五通”方面,探索出互利共贏的國際合作新模式。可見“五通”是關鍵。於是,報道團隊決定從“五通”入手,圍繞“一帶一路”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三大層面向讀者做解讀。

  如5月9日,《專家解讀“五通”之政策溝通 互利共贏 中國朋友圈在擴大》﹔5月11日,《專家點評“貿易暢通”重要性 貿易是最好突破口》《能源貿易可期待服貿可更深化》﹔5月13日,《資金融通是“血液”有力助推人民幣國際化》等,都是通過專家細致的分析,讓讀者對“一帶一路”有了具象的了解。

  精心融入北京元素

  “一帶一路”倡議的內涵歸納起來主要是“五通三同”。政策通,則民意達﹔設施通,則民生連﹔貿易通,則民需滿﹔資金通,則民情悅﹔最終實現民心的聯通。

  同樣是圍繞“五通”展開的報道,但與之前推出的“專家解讀‘五通’”有所不同的是,《北京晚報》在5月12日又推出了“一帶一路”特別報道——《絲路精神 北京使者》,講述的是“五通”中的動人故事和忙碌中的北京身影。比如《“足球之都”的北京印記》,講的是在英國曼徹斯特空港城項目中,來自北京建工集團的工程管理人員的故事。而《巴基斯坦有了北斗系統》說的是北京科技企業參與巴國援建的獨特經歷與感悟。

  正因為這組報道突出了“北京身影”,一下子拉近了北京與“一帶一路”的距離,起到了很好的傳播效果。

  獨家報道獨特視角

  “一帶一路”高峰論壇規模大、規格高,舉世矚目,面對這道“必答題”,《北京晚報》主創團隊想方設法,在新聞大戰中拼搶挖掘出獨家新聞。

  比如,5月12日上午,《北京晚報》記者獨家專訪了北京市政府有關部門,了解到為了確保論壇活動的順利舉行,北京市已在市容環境、交通保障、服務保障等多方面完成了籌備布置工作,一切均已就緒,並於當天推出報道《鮮花綻放 彩旗飄飄 北京歡迎您》。

  5月15日,《北京晚報》刊發的《政要夫人們一下飛機先奔秀水》一文,源於記者無意中探聽到秀水市場連日來接待了大批與會嘉賓及其家屬的消息后,馬上展開採訪並寫成了該文,這條新聞當天即成為爆款。根據這一稿件制作的文章在晚報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推出后,閱讀量很快達到10萬+。

  5月16日上午,《北京晚報》一位攝影記者得知參與論壇的嘉賓每人獲贈一件神秘國禮的消息后,立即對國禮的制作單位——北京工美集團展開採訪,並於當天就推出了圖片專題報道——《國禮全家福》,而其他報紙大多是第二天才刊發了關於國禮的消息。

  即使同樣都在新聞中心採訪,採訪同樣的人和事,《北京晚報》記者也都秉承著“小中見大”“見微知著”的晚報視角,做出自己的特色。比如,5月16日《探訪“一帶一路”高峰論壇背后的服務團隊 僅用2分47秒就完成會議轉場》這篇反映志願服務的報道,無論從內容還是標題,細節突出,有著很強的貼近性和可讀性。

  系列報道形成規模

  採訪“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北京晚報》共派出9名上會記者,從5月9日—5月17日,《北京晚報》共推出62個版的專題報道。

  規模效應不僅僅體現在版數多,《北京晚報》採編團隊對於一些版面打破常規的設計處理手段在增強視覺沖擊力的同時,也使得報道顯得更加庄重大氣。

  比如,5月12日《北京晚報》頭版的處理,用了一張畫面上有“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道旗的大幅照片,配上超大字號的大標題“迎盛會”3個大字,營造出喜慶的氛圍。另外,5月14日,“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開幕當天,《北京晚報》更是將頭版和第16版打通,使論壇開幕當日的報道顯得更加厚重。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