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光明日報:好的紀錄片要傳遞情感

姚婉莉
2017年08月17日06:52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好的紀錄片要傳遞情感

  央視財經頻道《經濟半小時》近日播出了兩集紀錄片《十年支教路 兩千同路人》(以下簡稱《十年》),講述了志願者在滇西北山區十年支教的故事。節目有動情的淚點,更有理性的思考。

  對於支教,電影、電視、詩歌小說、美術版畫等藝術門類都表現過這一主題。《十年》沒有把重點落在支教給鄉村帶來的變化上,而是把重點放在抒寫年輕支教教師的動機以及貧困地區兒童的頑強堅持上。《十年》不僅記錄了支教教師的事跡,而且把目光聚焦在每一個人的命運上,既展現了支教教師的執著頑強,又表現了當地兒童的天真善良,這才是最讓觀眾動容的地方。

  片中,“滇西支教團”這個由年輕人組成的團隊讓人印象深刻。《十年》再現了“滇西支教團”辦團宗旨,對支教團的管理、志願者的選拔培訓,對支教團與滇西地方學校的對接、各位老師與課程的銜接,都進行了細致刻畫,展現了他們生龍活虎、井然有序的生命華彩樂章。而給這個樂章定調的是年輕人苦行僧般的奉獻精神和義無反顧的執行力。

  藝術是生活的映射。在拍攝方式上,《十年》編導選擇了一種盡量“再現”而不是“表現”的方式。任何紀錄片都是主觀情感的表達,絕對的記錄是不存在的。一張照片有四條框,對照片中的景物加以限制,把主題隱藏在感人的細節裡,追求盡量客觀,是編導的立場和態度。當表現留守兒童因為干農活而失去四個手指的時候,觀眾在震驚難過之余,會希望她將來能幸福,而幸福的條件就是她走出大山,有更多的人生選擇,這就為支教打下了情感基礎。通過支教機構對志願者的認真審核和培訓,觀眾看到的不單單是一個機構的運作,更有這些年輕人基於信仰的力量。當一排排車隊打著雙閃行進在崇山峻嶺中,把支教老師分別送到滇西各處的時候,那種能引起觀眾共鳴的情感被高度視覺化了。

  任何藝術都要表達情感,好的紀錄片也不例外。《我在故宮修文物》書寫了匠人們對職業的熾熱情感,賦予了冰冷的文物以溫度和靈魂。醫療紀錄片《人間世》直面疾病和死亡,有親情的眷戀,有對生的執著和對死亡的思索。有了情感的輸出和傳遞,編導要表達的主題才能如清泉般流進觀眾的心田。正因為充滿感情,《十年》才如此打動人心。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