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7年第8期

論新媒體與傳統文化的互動關系

——以“陸地詩詞”公眾號的傳播為例

彭 翠,楊東東
2017年09月22日17:00 |
小字號

來源:《新聞愛好者》

【摘要】在新媒體時代,傳統文化的傳播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如何更好地將二者的優勢進行融合,實現多媒體與傳統文化的共同繁榮,這是學界和業界共同的期待。北京大學著名學者陸地教授創辦的公眾號“陸地詩詞”,就是陸地教授以學者的身份對新媒體傳播內容的一次探索,也是尋找新媒體與傳統文化實現互動的有益嘗試。

【關鍵詞】新媒體﹔傳統文化﹔“陸地詩詞”﹔媒介融合﹔互動關系

唐詩宋詞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古往今來,滋養著無數知識分子的精神空間。歷代先賢在詩詞的濡養中,詩意地棲居於審美的世界,享受著靈魂的自由。這雖是一種理想的生活狀態,但不論是學界還是業界,均不乏執著的追求者。尤其是在網絡時代,越來越多的快餐式文本鋪天蓋地地襲來,越來越多的媒體人開始推崇技術,越來越多的前沿和熱點都聚焦在新媒體的石榴裙下,而傳統文化似乎與這個時代漸行漸遠。但即便如此,也沒有人能夠抹殺傳統文化曾與日月爭輝的光華。因此,在媒體不斷商業化的現實境遇中,如何讓傳統文化在新媒體一統天下的趨勢中綻放出絢麗之花,如何讓新媒體在傳統文化的涵養中永葆青春,這是學界和業界應該共同思考的重要議題。換言之,如何實現新媒體與傳統文化的共贏與互動,這是每一個學者和媒體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陸地與“陸地詩詞”

眾所周知,北京大學的著名學者陸地教授,早年先后就讀於安徽大學中文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到高校任教,亦是先清華后北大。這種豐富的經歷,注定讓陸地成為不一樣的媒體人。故而,當他“陰差陽錯地進入媒體行當后,不知是因為新聞的管制太多太嚴,還是因為覺得新聞的寫實無法充分發揮想象力和語言能力”[1],於是隻對人物專訪、紀錄片和專題片等能夠允許想象和發揮的領域感興趣。而這種興趣,多半源於陸地對文學的鐘情。雖然他大學畢業時沒有去成文學雜志社,但“文學的夢像雲一樣始終在心靈的天空時散時聚,時濃時淡”,這就為陸地成為一個有情懷的學人和有溫度的媒體人打下了基礎。童兵先生在《陸地詩詞三百首》的序中也曾說:“陸地是‘一不小心’跨過文學當了記者。”

現在看來,也許正是當年的“一不小心”,成就了今天這樣一個才華橫溢、視野開闊的業界精英和學界專家。也正是當年那個“一不小心”帶來的遺憾,讓至今不能以文學為業的陸地,將傳統文化中的詩詞情愫和大行其道的新媒體這兩大新舊更迭的領域交融在了一起。基於自身起步於業界,行走於學界的雙重身份,憑借著多年來對詩詞的熱愛,2017年1月,陸地以“走遍千山萬水,書盡畫意詩情﹔茶煮春花秋月,笑看雲淡風輕”[2]的雅士情懷,推出了個人公眾號——“陸地詩詞”。相較於2015年出版的《陸地詩詞三百首》,可謂經歷了一次從舊媒體向新媒體的變革。但無論傳播形式怎樣改變,陸地用詩歌來繪制中國版圖,用文學講述中國文化的初心依稀可見。而且,用新媒體的思維助推傳統文化,這既是陸地以學者的身份對新媒體的傳播內容做的一次探索,也是他找尋新媒體與傳統文化實現互動的有益嘗試。

綜觀“陸地詩詞”這一公眾號,自推送第一首《臨江仙》以來,截至目前已有百余篇。該公眾號集原創詩詞、中英文朗誦、背景音樂、漂亮插圖、名人書法於一體,可謂綜合調用了多種媒介和資源。作者的風神、詩詞的意境、畫面的生動,輔之以聲情並茂的朗誦和原汁原味的英文翻譯,在新媒體的綜合運用之下,讓詩詞這一典型的傳統文化,瞬間從對紙質媒介的完全依賴與單向傳播中解脫出來,且搖身一變為集詩、樂、畫、書等多種藝術門類於一體的雙語視聽盛宴。這一精神領地的打造,不僅為廣大熱愛詩詞的受眾營造了栩栩如生的鑒賞情境和如在眼前的接受語境,而且為以古典詩詞為代表的傳統文化走向與新媒體的融合做了一次積極的探索和嘗試。

顯然,這種嘗試離不開作者的深厚學養和專業素養,同時也離不開“陸地詩詞”團隊中每一個成員的辛苦付出。素有“神還原”美譽的趙彥春教授,負責圖文統籌的惠東坡教授,承擔朗誦工作的馬宗武先生、鄔建軍先生、凌曉軍女士,以及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宋華平先生和中國隸書第一人張惠臣先生的揮毫潑墨,無不為公眾號的成功運營付出了艱辛勞動。當然還有陸地老師自己的碩士、博士們。他們每個人都是義務參與這個傳播中國人文地理的團隊,極具奉獻精神和使命意識。正是這些充滿智慧和才情的團隊成員,為“陸地詩詞”迎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

二、“陸地詩詞”中的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早已植入每一個炎黃子孫的集體無意識之中。然而究竟何為傳統文化,它的內涵和外延至今都無法完整界定。但琴棋書畫和詩詞歌賦一定位列其中,因為這是古已有之的高雅文化。如果說前者較為注重個人的修身養性,那麼,后者則是每一個懷揣文學夢的人共同的雅興。但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以紙質為媒介的單向傳播面臨著歷史性的挑戰。這不僅僅因為傳統媒體總體的文化特質是一種高高在上的“廟堂式”文化,而且“它是集權的、唯我獨尊的,而對受眾,是俯視的、教化的。而新媒體,特別是在其進入社會化媒體的時代后,其文化更多的是建立在以‘人’為核心的基礎上”[3]。正是這種鮮明的對比,使得傳統文化在新媒體時代逐漸落寞,甚至在快餐式文化和碎片化閱讀中逐漸失尊。

也許正是這種落寞的境遇,讓有著豐富經驗的業界精英和具備擔當精神的學界專家,開始思考傳統文化何去何從的問題。尤其是在當下的復雜語境中,陸地從傳統文化體系中選擇了“詩言志”,而且師法唐宋,以律詩、絕句的形式去摹寫祖國的大好河山。而且每到一處,作者都特別注重將當地風俗和原生態風光融入詩文之中。不言而喻,律詩、絕句作為古體詩中要求最高的藝術樣式,若無格律方面的精深造詣,想做到押韻、合律實屬不易,更遑論情景交融、追求意境之空靈了。正如陸地所言:“寫古體詩詞最難的不是形式上的對仗合仄押韻,而是另外三難:一是對語言文字得心應手的駕馭,二是營造古體詩詞高妙的意境﹔三是賦予古體詩詞深刻的哲理或高貴的靈魂。”[4]

但正是這樣一種藝術追求,使得“陸地的詩歌讀起來往往一唱三嘆,抑揚頓挫,韻味十足”。除此之外,他的不少詩作還大量融合了文學典故和歷史故事,彰顯了詩人的古今情懷。在他的公眾號中,不僅推送精雕細刻的原創詩詞,而且注重作品自身的文化內涵和傳播效果。且以《詠荊州》為例:

“江腰漢腹楚文頭,幾度得失意未休。浪打洪湖雲夢遠,風催漁鼓動蓮舟。”該詩以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都城所在地荊州這一楚文化的源頭和三國文化的中心為題眼,首句用擬人手法生動地道出了荊州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地位,接著用“大意失荊州”這一典故突出了荊州在歷史上的軍事地位,融入了歷史視角。最后兩句則讓人天然地聯想到“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的波瀾壯闊,以及“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的清新活潑。隻不過陸詩重點還是以寫實的筆法,記錄湖北的壯麗風景和民俗風情。

而這一系列的創作,無不以傳統文化為傳播主體。因此,古體詩詞作為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在“陸地詩詞”中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傳播內容。但作為新媒體的研究專家,作者不可能以單純的詩詞推送為旨歸。因此,琴、棋、書、畫、詩、酒、茶作為傳統文化的象征,在“陸地詩詞”中頻繁出現。隻不過這些文化,或以詩詞的形式表達,或以音樂的形態出現,或以朗誦的情感傳遞,或以拓展延伸的注釋存在。雖然形態各異,但“陸地詩詞”整體上浸潤著傳統文化的基因,煥發著新媒體的活力。尤其是微信公眾號這一傳播平台,它就像一個媒介的萬花筒,“各種藝術形式和文化元素幾乎都可以‘裝’進來”。正因為如此,微信平台上的“陸地詩詞”顯然已經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多媒體,而且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受眾關注和喜愛。

三、新媒體傳播:傳統文化的新常態

在幾乎已經到來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微信這一傳播平台已經“進一步聚合了人與人、人與信息、人與服務的關系,創造了一個規模空前的新平台,如何利用這個平台進行信息傳播,成為傳統媒體的新挑戰”。而如何弘揚傳統文化並加以新的傳承,則必須從正視這一挑戰開始。因為新媒體在社會的變革中已經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這一過程中,它們“自身也超越了單純的媒體而演變為新的社會形態。這個社會形態與現實社會形態的交互,也進一步影響到人們的生存狀態”。對於陸地而言,也許正是看到了新媒體時代的勢不可擋,才試圖將原創的詩詞做成微信公眾號,並以新媒體的思維加以運營,以期開創傳統文化與新媒體和諧共融的新常態。

當然,這種新常態要以傳統文化為根基,並把傳統文化的精髓融入新媒體的傳播,以此醞釀一場新媒體文化。而所謂的新媒體文化,本質上則“是一種競爭性的‘江湖式’文化,表現出較強的開放、分權、共享、容錯、戲謔、多元等特點。開放性不僅帶來了內容的多元,也提高了用戶的參與度,更改變了整個傳播的格局”。這也是傳統文化之所以在新媒體時代落寞的軟肋。當內容不再是唯一的“王”時,媒體人就必須用更加開放的姿態和眼光去尋求業界之中可能的合作伙伴,形成共謀,實現共贏。在這樣的形勢下,陸地探索了詩詞傳播的新模式,在微信上實現了詩詞、朗誦、書畫等多種媒介的融合。對於“會寫詩中最懂自媒體的,玩自媒體中最會寫詩的”兩棲精英而言,當然能夠輕而易舉地做到新媒體與傳統文化的兼容。因為他“既有出色詩才,又是杰出的媒體學者”。這種得天獨厚的跨界優勢,恐怕非陸地莫屬。

然而,想要讓新媒體真正為我所用,首先就必須清楚何為新媒體。實際上,它主要是指“基於數字技術、網絡技術及其他現代信息技術或通信技術的,具有互動性、融合性的媒介形態和平台。在現階段,新媒體主要包括網絡媒體、手機媒體及其兩者融合形成的移動互聯網,以及其他具有互動性的數字媒體形式”[5]。從這一概念的界定來看,新媒體的主要特征就是數字化、融合性、網絡化和互動性。而且“互動性成為區分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主要特征之一”,這是因為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比,前者的受眾反饋機制較為被動和微弱。而且,紙質媒介的傳播范圍十分有限,讀者與作者之間的距離相當遙遠。相較之下,利用微信進行的詩詞傳播就有了受傳雙方“面對面”的感覺。尤其是線上精選留言的發布,不僅有利於作者能夠及時地看到作品的傳播效果,也有利於讀者之間的互相交流。總之,新媒體傳播的雙向性傳統媒體無法企及。

這就啟示我們,在網絡無處不在的社會生活中,要想讓信息實現更持久、更廣泛的傳播,就必須充分利用新媒體。更何況,國家所大力倡導的“互聯網+”時代,“是一個去中心、去壟斷的時代,是一個參與、互動與分享的時代”[6]。這樣一種時代既是新媒體文化應運而生的大環境,也是傳統文化走向新常態的時代契機。這是因為“新媒體文化具有一定的平民性與非主流性,對過去一直佔據主流地位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形成了一定的沖擊”。正是這種沖擊,使得傳統文化的主流特質和精英氣質遭到冷遇。但“陸地詩詞”的成功運營,卻充分說明了傳統文化在新媒體時代依然可以保留貴族氣派和精英氣質,只是一定要以一種平民化和非主流的方式,並輔之以新媒體的思維加以傳播。這就要求“媒體人需要有正確的價值觀”,而且要利用好自身的經驗。尤其是在如火如荼的自媒體時代,“人的經驗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力量,關鍵是要珍惜、充分運用並聚合這些寶貴的經驗”[7]。如此,才能在新媒體時代讓傳統文化重出江湖。

簡言之,公眾號“陸地詩詞”的運營,是乘著移動互聯網的東風,裝著傳統文化的博雅,穿著新媒體的花衣,聽著意見領袖的高歌,走向大眾、走向精英、走向主流文化的非主流嘗試。它綜合運用多媒體手段,充分調動讀者的多感官參與,使得“詩好、翻譯好、朗誦好、書法好、配圖珍貴”的好評不斷。而這種精心設計的多感官體驗,既是媒介融合的典型體現,也是傳統文化走向新常態的可行性借鑒。此外,公眾號驚人的訂閱數量和熱情的用戶反饋已經証明:傳統文化在新媒體的傳播下,同樣可以擁有巨大的威力和無限的魅力。當然,新媒體傳播的開放性、多級性和復合性等特點,也在為傳統文化的新常態傳播保駕護航。

四、結語

面對傳統文化和個人興趣,陸地以媒體人的擔當做著思想者的功業。公眾號“陸地詩詞”作為一種新媒體文化現象和文化行為,順應了傳播的趨勢,並借助微信平台,探索出了與傳統文化互動的路。而這一探索正是學術理論自信、擁有理論創新思維且不乏“跨界的學術眼光與深厚的知識積澱”[8]的文化自信。

 

參考文獻:

[1]陸地.陸地詩詞三百首[M].北京: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2015:2.

[2]陸地.滴水觀滄海:一個微信公眾號的能力和魅力[J].新聞論壇,2017(1).

[3]彭蘭.新媒體導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46.

[4]陸地.陸地詩詞三百首[M].北京: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2015:3.

[5]彭蘭.“新媒體”概念界定的三條線索[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6(3).

[6]陳昌鳳.“互聯網+”時代的媒體創新與產業融合[J].新聞與寫作,2017(7).

[7]陳昌鳳.人機大戰時代,媒體人價值何在[J].新聞與寫作,2016(4).

[8]陸地.周邊傳播概念和理論的再思考[J].新聞愛好者,2017(2).

(彭翠為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講師,河北省文化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楊東東為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在讀研究生)

(責編:馬瀟(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