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傳媒》>>2017年4月上

把握穩中求進總基調 匯聚團結奮進正能量

——新華社2017年全國兩會報道精彩紛呈

新華社總編室
2017年09月25日16:49 | 來源:傳媒
小字號

發稿1.8萬余條,優秀稿件被624家媒體刊播,被100家以上媒體刊播的稿件多達148條……今年兩會期間,新華社牢牢把握迎接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這條主線,突出體現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以量大面廣和權威有效的“集束式”報道取得了精彩紛呈、亮點頻現的效果,被媒體和受眾認為打造了一批紙質媒體的“鎮版之作”,在新興媒體形成“刷屏之效”,為兩會勝利召開提供了有力的輿論支持。

集中力量做好習近平總書記新聞報道,充分展示總書記與代表委員共商國是的生動場景

今年兩會期間,美國《華爾街日報》視頻專欄首次對新華社推出的動漫MV《這六件“小事”,是習近平關心的“大事”》專門作了報道,在海外引起強烈反響。這一以“動漫+說唱”的形式細述習總書記牽挂的6件“小事”,在國內的全網瀏覽量超過5000萬,成為中央主流媒體報道的一大亮點。

“六件小事”的MV只是新華社今年兩會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報道的一個剪影。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活動、重要講話制作的融媒體產品引發強烈反響,微紀錄片《共商國是》立體展示2013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歷次兩會期間與代表委員審議討論、交流互動的場景,上線以來全網瀏覽量超過1億次。《獨家圖文記錄習近平代表的一天》等13期“習近平的兩會時間”融媒體報道總點擊量超過1200萬次……

作為權威發布的龍頭,新華社還准確及時完成習近平總書記在兩會期間每一場重要活動、每一次重要講話的授權發布,迅速組織解讀、評論、反響報道,成為各大媒體和互聯網最重要的新聞來源。長篇通訊《從人民中汲取治國理政的智慧和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同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共商國是全紀實》全面回顧習近平總書記同代表委員審議討論的生動場景,全景展現了總書記的兩會風採,成為各大媒體的“鎮版之作”﹔6篇新華社評論員文章深入闡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重要觀點和重要論斷,另有8篇稿件充分體現政治站位和思想高度,平均被70家以上媒體刊播。

在英文報道上,路透社、美聯社、法新社和BBC、《紐約時報》《每日電訊報》《世界報》等國際主流媒體紛紛轉發新華社對總書記的相關報道。例如,《習近平引領中國走向偉大復興》等英文重點稿件創新內容表達,梳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成績單,引起外媒高度關注。英語視頻《民主不是裝飾品》在新華社海外社交媒體賬號推出后,總瀏覽量超過760萬次,轉發、點贊、評論過2萬次。

完整准確完成大會程序報道,全面生動展現大會盛況

向海內外進行高清視頻直播40場,時長近3000分鐘,直播信號被多家省級衛視採用,同時佔據商業網站和移動客戶端顯著位置,每場直播點擊量均達數百萬次﹔新華網組織直播超過40場,累計直播時長超過2500分鐘,被各大網站廣泛轉發……

一連串數據再創新高,成為新華社緊緊圍繞大會主題和主要議程做好報道的真實寫照。在今年兩會期間,新華社集中不同兵種集團作戰,對兩會開閉幕、各次全體會議、記者會、團組開放、“部長通道”等重要活動突出做好進行視頻、網絡和海外社交媒體直播,組織文圖實時報道。兩場大會開幕報道均被600家以上媒體刊播。海外社交媒體賬號進行了50余場直播,吸引2000萬網民在線觀看。

不僅如此,新華社還對政府工作報告、民法總則草案、“兩高”報告等重要文件滾動播發中英文摘要稿,及時提煉重要信息,綜合運用全媒體形式進行報道。准確及時播發“兩會授權發布”專欄稿件200余條、“兩會解讀與訪談”專欄稿件70余條,深入宣傳解讀兩會精神。

深入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充分彰顯“四個自信”

今年兩會結束前夕,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同志來到新華社設在人民大會堂的兩會報道發稿中心,親自為《從拾荒妹到全國人大代表——蔡群和她姐妹們的人生逆襲》融媒體稿件點贊,並給予高度評價。

“蔡群和她姐妹們”只是新華社記者在兩會期間聚焦基層代表委員、深入現場抓“活魚”的一個典型。為了深入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新華社在兩會期間推出“基層代表委員‘金句良言’”“基層代表履職影像”“基層代表委員的行李箱”等專欄,將筆觸、鏡頭、話筒對准了來自基層的代表委員,播發《天梯上的村庄連著人民大會堂——一位西南人大代表的九日進京路》等稿件,用細節講述代表委員履職故事。“兩會·影像志”等圖片報道重點欄目,通過跟蹤拍攝、征集圖片等方式,完整記錄代表委員會上會下履職情況。例如,《馬玉花代表:盡心履職為村醫代言》《和四年前的“我”合影》等圖片報道全景表現代表承載重托、履行職責的全過程,獲得良好反響。

從一個個重點專欄、一篇篇重點稿件、一組組重點報道中,受眾看到了新華社的努力和成績——

會前,圍繞“奮進中國”主題播發系列述評和時評,累計被600家以上媒體刊播。會中,連續推出“兩會特別報道”“兩會特稿”“兩會新華時評”“兩會進行時”“兩會新華視點”等重點欄目,《堅定我們的中國自信——從兩會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評論《中國式民主的本質特質品質》等“中國式”系列報道突出思想性和新聞性,平均被75家媒體刊播,《擼起袖子干 走好下半程——寫在2017年兩會啟幕之時》等報道廣受好評。

圍繞海內外關切,立足全球視野,講好中國故事、講好兩會故事

在今年的兩會上,新華社的兩位外籍記者頻頻被新聞媒體鏡頭捕捉,成為被記者報道的“主人公”——新華社首次選派參加兩會報道的英文外國專家海倫·本特利和阿文外國專家穆小龍,在17場海媒手機端直播中出鏡,通過真實、自然、輕鬆的傳播形態,解讀中國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對話全國政協委員,充分展示中國式民主的細節和故事,移動端直播累計瀏覽量超1200萬次。此外,他們主持的短視頻節目《新華社外籍記者首次亮相全國兩會:中國兩會原來如此重要》《新華社外籍記者上兩會:“駕馭”中國經濟需要“好司機”》《新華社外籍記者上兩會:看中國如何下好反腐這盤大棋》等四個短視頻海外媒體總瀏覽量達1700萬,在海外也形成“刷屏之勢”。

作為獨家報道優勢,新華社在對外報道上特別強化了議題設置。例如,圍繞中國政治制度的獨特優勢,針對西方政治制度在實踐中遭遇的挫折與亂象,播發了《從兩會一瞥中國式民主》《人大:中國成功故事的重要因素》等一系列貼近國外受眾視角的稿件。圍繞輿論對中國經濟形勢等熱點話題的關切,播發了《“可復制的實驗”:中國發展奇跡的世界意義》等報道。圍繞重大國際問題,播發了《中國要做世界之錨》等綜述,闡述中國發展對世界的積極意義,被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和《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等境外主流媒體大量轉發。

此外,新華社海外社交媒體賬號集群以19種語言,在推特、臉譜、優兔、Instagram、連我、VK等主要海外社交媒體平台對兩會進行了全面立體報道,各語種、平台發稿總量約1800條,總閱讀量約1.5億次,總互動量約230萬次。

以深度融合為方向,推動業務創新由單個產品向系統化創新轉變

或許,人們還記得新華網的一則短視頻——《無人機航拍:換個姿勢看報告》。廣袤的中華大地、絕美的山川江河,配上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數據亮點……只是“換了個姿勢”,無人機航拍與增強現實特效技術便讓政府工作報告煥然一新,讓人有了一種獨特的閱讀體驗。

在兩會期間,新華社在融合媒體報道上加強了各種探索和創新——

新華社客戶端4.0版在兩會前正式上線,進一步整合全社文圖視頻等全媒體資源,採用內容特征分析、用戶畫像、推薦算法技術,推出國內主流媒體首款語音智能引擎。“全景兩會”欄目360度拍攝人民大會堂,為讀者帶來“沉浸式”體驗。

新華網綜合運用文字、圖片、視頻、H5輕應用等多種形式,打造專題頁面“擼起袖子加油干”,主題鮮明、庄重大氣、催人奮進,閱讀體驗良好,受到網民好評。手繪新聞《你用了洪荒之力,我的生活隨之改變》形式新穎、生動直觀,被各網站廣泛轉載。

以“部長通道”高清視頻直播為開端,實現高清直播與新聞加工、線路分發、終端展示同步進行,較好滿足用戶和受眾需求。利用北美演播中心優勢資源,首次在兩會期間推出英語視頻直播節目。

社辦報刊等多平台協同發力,回應社會關切、引發受眾共鳴

今年兩會上,一些代表委員意外地從《新華每日電訊》上的二維碼鏈接,讀出了新華社兩會融媒體報道。

作為傳統主流媒體,新華社的報道離不開報刊展示。《新華每日電訊》在兩會期間每天擴至16個版,濃墨重彩推出“兩會特刊”,版面新穎、重點突出、文圖並茂,凸顯政治高度,展現思想深度。

作為街頭巷尾人們手中炙手可熱的讀物,《參考消息》每天及時反映外媒外電對中國兩會的積極報道,“兩會聚焦”欄目充分反映國際輿論對中國兩會的積極評價,“兩會微觀察”突出報道兩會新亮點和新景象……

不僅如此,新華社各類報刊還以專刊專題等形式組織了具有各具特色的報道——瞭望周刊社旗下四刊共刊發兩會報道稿件76篇,約35萬字,受到中宣部《新聞閱評》表揚。《經濟參考報》《半月談》《中國証券報》《上海証券報》推出“時評·代表委員論國是”“兩會國企改革談”等兩會報道專題專欄,被各行業專業人士給予好評。

(責編:馬瀟(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