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出版行業日歷書熱潮愈演愈烈 有匠心才能出精品

2017年11月21日07:51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日歷書:有匠心才能出精品

  編者按 日歷書出版熱這幾年一直在延續。本期《出版周刊》05版關注這一熱題,解答日歷書為何走紅、如何做一本有品質的日歷書、怎麼開發新功能等問題。

  自2010年《故宮日歷》重新出版以來,出版業便掀起了一陣日歷書的出版熱潮,而且這種熱潮有愈演愈烈之勢。業內對這種現象從最開始的驚嘆,慢慢到現在的懷疑與憂慮,跟風讓日歷書的出版成為名副其實的紅海。

  雖然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沉澱,有不少出版社退出了這場戰爭,但是也有不少出版社加入進來,整個出版的市場熱度不減。不過,在這熱度背后,日歷書的出版呈現出了新的特點。出版人在努力將這種“一期一會”的出版,變為一種可持續的出版資源,同時也願意將日歷書變為自己出版品牌的一部分。

  依托自身優勢 挖掘日歷書出版潛力

  中華書局文化遺產分社副主編許旭虹覺得出版單位出版日歷書並不是一件難事,難的是如何將日歷書與自身的出版優勢相結合,“《故宮日歷》的成功依賴於故宮的文化底蘊,這是它出版的基石”。

  許旭虹認為,日歷書的出版更多的還是要求出版社挖掘自身的優勢。為此,2015年,中華書局推出了《紅樓夢日歷》,深挖《紅樓夢》這個古典文學的寶庫。許旭虹接著說道:“一方面,我們是古籍專業出版社,這是我們出版的一個延續。另一方面,《紅樓夢》有足夠的文化底蘊,有足夠的內容供我們挖掘。”

  從2015年的紀念曹雪芹誕辰300周年精雅生活版,到2016年的詩詞版,到2017年的植物版,再到2018年的中醫版,經過4年持續精心的打磨,《紅樓夢日歷》創造了良好的口碑效應,擁有了廣泛的讀者基礎,受到知識分子和精英階層的高度評價。

  “我們提倡的是一種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結合,讓傳統文化賦予到出版的內涵裡面。”許旭虹覺得日歷本身就帶有很深的文化屬性,因此從傳統文化裡尋找能量就成為日歷圖書出版的最好方式。

  《紅樓夢日歷》的成功讓中華書局找到了日歷書出版的感覺,中華書局在今年推出了《中華詩詞日歷》,邀請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專家葉嘉瑩做主編。《中華詩詞日歷》收錄了中國文學史上88位有名有姓的詩人詞人的名篇佳作,以及《詩經》《古詩十九首》中的詩篇。

  《中華詩詞日歷》的責任編輯李世文告訴《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該書由於今年10月才上市,已經錯過了最佳的銷售時期,但是表現依舊搶眼,首印2萬冊很快被一搶而空,“除了自身內容過硬,我們也是借助今年古詩詞流行之勢,借力出版”。

  讓傳統文化賦能日歷書出版,挖掘自身出版潛力,似乎已經是很多出版社的共識。現代出版社出版的《一日一禪 蔡志忠日歷》憑借著富有禪意的文字,以及有格調的配圖,成功地虜獲一大批文藝青年讀者。現代出版社的責編趙海燕告訴記者,現代出版社擅長漫畫類圖書,而蔡志忠是國學漫畫的大家,這本日歷書的出版也是水到渠成,“無論是文字還是配圖,這本日歷書都浸透著傳統文化的神韻,讓當下的年輕人找到了自己的節奏”。

  與之類似的還有剛剛獲得“中國最美的書”稱號的《箋譜日歷》,河南文藝出版社的副編審楊彥玲表示,這本日歷在編輯的過程中將傳統文化滲入日常,“其以箋紙的形式帶給了出版更多的創意,也符合我們出版社的文化定位”。

  中國農業出版社推出《二十四節氣詩畫日歷》《茶文化日歷2018》兩部深挖傳統文化的日歷書。中國農業出版社裝幀設計中心副主任張德均表示,《二十四節氣詩畫日歷》抓住了“二十四節氣”今年剛剛申遺的熱點,再配上詩和畫,給讀者更好的體驗。而對於《茶文化日歷2018》,該書的責編、中國農業出版社生活分社黃曦表示,茶文化源遠流長,與日歷結合迸發出了新的力量。

  走精品路線 賦予日歷書更多價值

  許旭虹坦言,日歷書最開始的跟風出版不可避免,“這類圖書受歡迎,証明裡面是有市場的,因此一棍子打死是不現實的”。但是她覺得定好選題之后,更重要的是以一種匠人的精神去打造這個日歷書,“還是要從精品的意識著手,把文化和出版做得更有內涵,將傳統文化發揚出來。我們一直就是做原創,做深度挖掘。雖然很難,但是我們一直堅持在做”。

  日歷書的精品化路線,首先體現在作者或者作者團隊的選擇上。如《紅樓夢日歷》由北京曹雪芹學會監制把關,裡面的中醫養生案例則是由具有多年一線臨床工作經驗的中醫大夫祁營洲編纂完成。雙方的親密合作讓中醫養生與30例紅樓醫案很好地結合在一起。《箋譜日歷》由河南文藝出版社設計師劉運來設計,他的作品4次入選“中國最美的書”,還獲過全國設計金獎。楊彥玲坦言,在編輯的過程中很有挑戰性,“劉運來會用坐標數字去規范每一個符號、字體、字號、間距、行距、比例,追求細節上的完美”。

  這種精品化的路線保証了日歷書的品質,同時出版單位也希望為產品增加更多附加值,以提升其核心競爭力。

  《中華詩詞日歷》兼備了公歷、農歷,附贈具有索引功能的《詩人詞人小傳》折頁。“這讓我們所選的88位詩人詞人的生卒、籍貫、生平、詩詞風格一目了然。”李世文如是說。

  《一日一禪 蔡志忠日歷》採用了可撕分離的方式,讀者可以根據需要保留日歷的圖畫卡片,趙海燕說:“我們希望除了時間指向性功能外,還能給讀者更多的驚喜。”除了開發限量版、福袋禮品外,趙海燕和同事們還發明了相關游戲,如將日歷禪意的話語集結成冊,然后遇到難題時隨便抽取一張,趣味性十足,“我們也把這個游戲推薦給了讀者,效果很好”。

  開發新功能 尋找日歷書轉型之路

  面對日歷書的出版紅海,有的出版社另辟蹊徑,開啟轉型之路。比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就推出“早安,生活”系列輕手賬,兼具了日歷與筆記本的雙重功能,避開了競爭,成績斐然。

  “早安,生活”系列輕手賬的責編鄺芮告訴記者,《故宮日歷》興起的時候,他們也有所心動,但是考慮到當時的市場環境,就猶豫了很久,“三聯書店一直有做筆記本的傳統,但是只是將其作為員工福利。后來我們策劃的時候聯想到了日歷書出版的產業鏈條,就策劃出輕手賬這樣的產品”。

  “早安,生活”系列輕手賬每年都有會有一個主題,表達著對自然藝術的向往,比如今年的《早安,生活2018:世界剛醒來的樣子》的主題就是航海,與三聯書店的氣質相得益彰。鄺芮認為,三聯書店做這種延伸開發有三大優勢,首先在於獨特性,每個出版品牌都可以做相同的產品,但是三聯書店出版基因使其產品具有獨特性,而且之前積累的經驗很容易轉化新產品基礎,延伸到整個鏈條。其次就是讀者定位,這種輕手賬的定位年輕化,滿足了年輕人對於出版文創產品的需求,可以鎖定核心用戶,保証了其忠誠度。最后則是三聯書店對於細節的打磨,鄺芮說:“我們以做書的精神來對待這個產品,每次都是死摳細節,比如說配色、材質等。”

  鄺芮認為,無論是日歷書還是輕手賬,都是有時間性的,因此,做成品牌很關鍵,讓讀者培養起購買習慣,才會形成良性循環,“跟風是商業的基本規律,有利可圖的大家自然趨之若鹜,不過最后能留下來的肯定不多。誰產品好,用戶體驗好,就會留下來。出版單位應該多在品牌的影響力、風格與價值等方面下功夫,保持整體風格的情況下重視用戶體驗,相信會獲得讀者的認可”。(見習記者 張君成)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