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中國影像方志》: 拍攝中華文化“百科全書”

楊驍
2017年12月13日13:51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中國影像方志》: 拍攝中華文化“百科全書”

  ▲河南衛輝比干廟。

  《中國影像方志》節目組 供圖

  ▲陝西韓城司馬遷祠。

  在中國,有句話叫“國有國史,地有方志,家有家譜”,國史、方志、家譜,這些典籍資料共同記錄了中華民族的奮斗史。而地方志承上啟下,記錄了各地的歷史變革、文化傳承、地理風物、風俗民情等,形成了獨特的方志文化。目前正在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熱播的《中國影像方志》打破自古以來用文字記載縣志的方法,創新採用了一種以紀錄片影像記錄縣志的新手段。

  《中國影像方志》總導演羅安向《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介紹:“作為大型文化影像工程,《中國影像方志》試圖從中華文明的角度解讀地方志,從地方志的角度彰顯中華文明,以局部展示整體,以地方表達中國,從而為時代謳歌,為人民立傳,弘揚中國5000年來的優秀文化。”

  讓縣志走進百姓視野

  我國自古就有著獨特的方志文化,用地方志的形式記錄各地的歷史變革、文化傳承、地理風物、風俗民情等。每隔幾十年,各地都會續修地方志,記錄這些年來當地的發展和變化。地方志文化和鄉土文化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佔據著重要地位。

  2015年,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決定打破自古以來用文字記載縣志的方法,開創一種以電視記錄縣志的新方法,以鏡頭作筆,為中國所有的縣和縣級市撰寫百科全書,並上升到國家文化影像工程的高度來傳承方志文化。最終由中央電視台立項,並成立《中國影像方志》項目組,2017年3月樣片通過。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我每到一個新地方,都會先讀當地的《地方志》,以了解其歷史和文化血脈”,並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盛世修志是方志文化的傳統,地方志是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記錄著中華民族的奮斗史,《中國影像方志》項目組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這個重要時點上,選擇全國2300多個縣作為拍攝對象,就是為了全方位記錄中華民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過程,全面反映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壯舉,通過聚焦中國各地的歷史變遷和建設成就,記錄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進程,弘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自信。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各地方的故事生動傳奇,風土人情各具特色,《中國影像方志》將各個色彩斑斕、風格各異的縣市拍攝記錄下來,做成一幅拼圖,拼出來的,是一個從歷史深處走來、走進新時代、走向偉大復興的完整的中國。

  據統計,自2017年年初以來,央視科教頻道和央視網組建《中國影像方志》融媒體團隊,一體化策劃、一體化執行、一體化傳播,取得了很好的傳播效果,成為現象級融媒體文化節目。從4月份開始到12月9日,《中國影像方志》共播出42集。截至12月11日10點,節目在多終端覆蓋人數累計超過35億﹔全網視頻播放次數超過2.15億,獨立訪問人數超過1.2億﹔微博話題閱讀量超過1.1億。

  《中國影像方志》在央視網、央視影音、中國廣電IPTV、互聯網電視等央視新媒體終端,視頻收視次數超過1.1億,獨立訪問人數約6900萬﹔外宣方面,海外社交平台《中國影像方志》相關帖文總瀏覽量超過1250萬,獨立瀏覽用戶約820萬人。

  用歷史眼光去選擇

  一個縣,在中國的版圖上,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對於紀錄片《中國影像方志》來說,要在40分鐘裡講清楚一個縣的上下五千年,厘清這個地方的前世今生,考驗導演的並不是藝術觀,而是歷史觀。導演們要讓每一個縣都有鮮明的特色,尤其是相近的鄰縣,要做到類型、風格不同,絕對是一項非常有挑戰性的工作。

  為了確保《中國影像方志》的科學性、嚴謹性,突顯其史料價值,項目組在策劃選題時,堅持辯証唯物主義和唯物史觀的創作原則,與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密切合作,有非常扎實的學術支持和非常嚴格的史學標准,用歷史的眼光去選擇、判斷、取舍。節目中採訪的人物大多是當代歷史的親歷者和見証人,每一期節目文稿都會請地方志指導小組的專家進行審核,所有的創作人員都是帶著一份敬畏感與使命感在工作。這是一份對歷史負責、對時代負責、對子孫后代負責的敬畏和使命。

  “在拍攝前,通常要去各個地方踩點,我們要想明白四件事:一是,這個縣的主題是什麼?哪方面是獨樹一幟的?二是,是什麼因素造就了這個獨特性,究竟是地理位置、地形特點、民族原因,還是文化傳承?三是,這個因素還在哪些方面影響了這個縣的發展,帶來了什麼樣的后果?是如何影響的?四是,這個縣的當代發展,有哪些事件?要敘事,講故事,解讀事例的來源,找到其獨特性。”羅安表示,《中國影像方志》的導演們弄清楚、想明白這四件事,節目的主題和架構就基本出現了。通常這個過程都需要團隊集體的智慧,更需要文史專家、方志學指導的傾力相助。

  《中國影像方志》始終追求的是生動的講故事的語態。故事講得好不好,就要看故事中的人和事件有沒有曲折性、有沒有細節描述。“策劃選題時,我們會著重看這個故事能不能提供給電視觀眾新鮮的信息,是否具有典型意義、社會普遍性、群眾關心度,有沒有擊中觀眾興奮點的情節。”羅安說,《中國影像方志》現在最難的是記與記之間要有邏輯關系,每一個縣要梳理出一條主線,並用這條主線去結構全篇,不能是一盤散沙。

  導演們在創作時,需要不辭辛苦,去找、去挖、去查、去問,採用各種手段,找遍相關史料,探索相關的故事線索。材料採集回來后,還要沉下心去思考、去梳理、去結構、去設計,用生動的故事去呈現一個縣最鮮明的文化特點。

  把握好古今關系

  習近平總書記講過,發展文化有“三來”——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把握好“古”和“今”的關系,這成為《中國影像方志》創作的一個關鍵點。項目組在創作中力求在歷史中尋找當代故事的文化根源,以確定“來處”,同時在當代故事中努力發現其歷史文化的創新發展,以尋找“去處”,在“來處”和“去處”中梳理建立每一個縣鮮明的文化精神坐標,夯實文化自信的基礎。

  《中國影像方志》特別重視史料的准確性和嚴謹性,不能出現任何疏漏、差錯。對於模糊不清的內容,會反復核查。比如陝西洋縣被當地百姓譽為蔡倫故裡,這個說法准確嗎?哪些文獻証據與文物証據証明蔡倫來過洋縣?《史記》中有沒有過記載?在每個編導工位上,總能發現《詩經》《楚辭》《二十四史》《后漢書》《左傳》等史學著作,這是編導們隨時需要查閱的知識寶庫。

  導演們在策劃選題和寫稿時也常常與史學家進行溝通,確保講述的每一個歷史故事都真實可靠。項目組定期還會對一些常見錯字和錯音進行梳理,為了減少唱詞錯誤率,組內人手一本《中國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

  方志姓“方”,靈魂在“志”

  紀錄片與影視劇不同,它不能編故事,必須是真實地、客觀地記錄,不能隨意使用再現鏡頭。在拍攝過程中,攝制組遇到的困難不勝枚舉,羅安介紹,在《浙江卷·嵊州篇》的拍攝過程中,編導剛到拍攝地,就趕上了當地洪澇災害,於是攝制組決定先拍攝嵊州市區內的鏡頭,一方面是為了不耽誤拍攝進度,另一方面是為了等待天氣的好轉。6月份正是南方的梅雨季節,攝制組隻能隨機應變,將原來的許多室外場景重新設計,在場景中加入“江南煙雨”這個元素,將原來束手無策的拍攝環境變成了節目中的一個新的要素。

  在《山東卷·長島篇》的拍攝過程中,全組人員多次被風浪困在海島上無法進行轉場。長時間出海拍攝,攝制組成員還得忍受暈船帶來的各種問題,甚至一邊吐一邊工作,最終克服種種困難拍攝完成。正是因為項目組的強勁策劃和攝制組的一絲不苟,使得《中國影像方志》持續受到廣泛好評,並且提供了值得總結的電視創作經驗。

  方志姓“方”,靈魂在“志”。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研究員時統宇表示,影視作品的接地氣不是一般的接土氣,更不是接俗氣,而是連接一個民族自強不息的底氣,弘揚舍我其誰的志氣。《中國影像方志》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啟示,“當一部影視作品勾起每一位國人鄉愁的時候,國家的前途、民族的未來就與個人的命運緊密相連,精神產品人文教化的功能也就得到了極大的發揮”。

  近年來,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推出了以《中國詩詞大會》《綠水青山看中國》為代表的一系列現象級的文化節目,在收視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受到了廣大觀眾的歡迎。這說明在廣大人民群眾心裡,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懷著一種強烈的文化自信和精神渴求的,而這份自信和渴求,又恰恰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步伐密切呼應。《中國影像方志》的誕生,說明隻有創新,才能更好地運用電視這一現代手段,為我們創造出既有歷史厚度,又有審美價值的電視新篇章。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