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水滴直播有沒有侵犯隱私? 讓安全意識走在技術前面

任翀
2017年12月15日07:39 | 來源:解放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水滴直播到底有沒有侵犯隱私? 專家稱,物聯網時代,安全意識應伴隨技術發展和產品開發,更要走在技術前面

近日,90后女生陳菲菲與奇虎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祎為360監控攝像頭和水滴直播平台爭了起來,前者認為360將監控攝像頭的內容直播侵犯公眾隱私,后者則認為這是有策劃的“黑公關”言論。

記者梳理多方意見發現,此次360攝像頭和水滴直播事件是物聯網時代網絡安全的一個案例。面對物聯網等新技術,既不能因噎廢食拒絕技術進步,也要讓安全伴隨技術同步發展。

360稱會加強對隱私的保護

12月11日,一篇署名“陳菲菲”的文章《一位92年女生致周鴻祎:別再盯著我們看了》開始在網上傳播,文章稱一些餐廳、網吧等公共場所使用360監控攝像頭,並將拍攝的內容在360旗下水滴直播平台播放,導致用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直播。

周鴻祎認為,這是有策劃的“黑公關”行為,指出360攝像頭並非如陳菲菲所說免費贈送給相關企業,而且直播功能默認關閉,同時,360將用人工智能技術平衡商家與消費者的矛盾。

此后,陳菲菲再次用一篇《92年女生再致周鴻祎:我告訴你誰是幕后黑手》回應稱,自己並非“黑公關”,之前的文章之所以流傳,是因為“不是我一個人的吶喊,而是民意”。

截至記者發稿,周鴻祎和360方面沒有更多回應。或許雙方還會圍繞“是不是‘黑公關’”等展開爭論,但對圍觀者來說,這些恐怕不是重點,因為事件最重要的部分莫過於“360攝像頭和水滴直播到底有沒有侵犯公眾隱私”。

這一點,已經有了結果——周鴻祎和360公司的公開信息明確表示,會加強對隱私的保護,一方面增加人工審核,另一方面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為直播中的公眾面部打上“馬賽克”等。周鴻祎還表示,計劃把監控攝像頭和直播攝像頭區分開,監控攝像頭將不具備直播功能。

監控直播算不算侵犯隱私

在周鴻祎看來,生產銷售360監控攝像頭、推出水滴直播平台,不是為了獲取用戶隱私。他用“半公益”來形容水滴直播平台,比如送給餐廳的攝像頭是為了讓餐廳實現“明廚亮灶”,接受公眾監督。水滴直播也表示,之前就要求商家在直播區域張貼提示貼紙,未來還將加強安全提示,包括“攝像機不要對著屏幕,不要對著鍵盤,關閉聲音”等。

不過,從陳菲菲的公開信和部分媒體的調查來看,一些商家在使用監控攝像頭直播時,並沒有告知參與者,他們的一舉一動正在視頻網站上直播。

“在生活中,確實有不少地方會挂‘監控區域’的告示,但在我看來,‘監控’和‘直播’還是有區別的。監控給特定的人看,比如小區的保安等,或者把監控視頻保留下來,在需要的時候給公安人員看,這我能接受。但‘直播’不一樣,它意味著所有人都有機會看到,這就侵犯了我的隱私。”白領白曉在朋友圈轉發了陳菲菲的文章,她這樣解釋自己支持陳菲菲的理由。

法律界人士認為,這件事的焦點和難點在於“監控直播”算不算侵犯隱私。《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第二條列舉了部分公共場所,包括賓館、美容店、影劇院、公園、圖書館、商店、公共交通工具等。這些公共場所基本裝有監控設備,公眾選擇出現在公共場所,意味著具有被攝像頭拍攝的心理預期。所以在這些公共場所被拍到,不能說是侵害隱私。但相關設備的安裝者如何利用監控內容,得按不同場景分別對待。比如,有的商家直播監控內容是為了招攬生意,這樣的直播有商業目的,被拍到的消費者在不經意間成為商家的代言人,那麼消費者提出直播侵害了自己的肖像權,有一定法律依據。又如,有的餐廳直播后廚生產環境,是為了換取公眾信任,而被監控和直播的是商家自己的工作人員,並且這些工作人員知道並接受在直播下工作的條件,那麼就不能說直播侵害隱私了。

讓安全意識走在技術前面

“今天這個產品有一些缺點、一些瑕疵,但至少我們的出發點沒問題。”這是周鴻祎與媒體討論此次事件時的態度。多名互聯網從業者向記者表示,他們同意這一觀點,因為監控和直播應用的是物聯網技術,如果因使用方式上的一些問題就拒絕相關技術發展和產品開發,並不合適。安全意識應當伴隨技術發展和產品開發,如果可以,更要走在技術和產品前面。

其實,除了監控內容通過直播平台直播,很多物聯網設備都存在“偷窺風險”。在今年的一場黑客大賽上,有一個場景是“你用它(攝像頭)看貓,我用它看你”,黑客通過入侵家庭安防攝像頭,偷窺私人生活,而且偷窺的內容完全被黑客掌握,隨時可以上網公開。又如,一些智能語音音箱也被認為有“竊聽”風險。平時,它們在靜候主人的指令,可如果被黑客入侵,就成為24小時的家庭竊聽器。

上海社會科學院互聯網研究中心聯合安全研究團隊極棒實驗室發布的 《智能物聯網安全風險報告》顯示,存在於物聯網終端的安全威脅高達82%。但拒絕智能生活並非明智之舉。“白帽子黑客”、極棒實驗室高級研究員宋宇昊說,面對智能生活,不必太悲觀,因為總有不少人和團隊致力於發現安全風險,用技術為智能生活保駕護航。將人工智能用於安全對抗,就是智能物聯網時代人們消除安全威脅的重要武器。

在這一過程中,相關企業也應增強安全意識。宋宇昊說,他們連續4年向相關物聯網終端企業進行安全提醒,但給出積極回應的未超過60%。基於此,《智能物聯網安全風險報告》也向企業和政府部門建議,企業要在產品設計、開發環節增加安全考慮,政府部門則應當為智能物聯網行業設立統一的安全規范和標准。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