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
47

卷首語

人民網公眾號

阿裡雲公眾號

新技術對世界的改造正變得更快、更深刻
  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突破性技術與300年前出現的工業蒸汽機一樣,正在改變我們所處社會的發展進程。

  針對《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選的2018年10大突破性技術的分析顯示,人工智能對農林牧漁業、工業、建筑業、批發和零售以及交通運輸等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前五大產業的升級發展具有決定性影響﹔量子計算和光子計算將帶來指數級的計算力爆發,徹底改變天氣預報、災害預警、藥物研制乃至軍事國防領域的現狀,創造出前所未有的“量子天堂”——所有這些突破性技術的存在與發展,讓人類第一次擁有了登上“巴別塔”頂點的能力。

  當然,這意味著在政府治理、法律法規層面,時刻保持對技術的關注,創造友好的發展環境,並對其中的風險進行高效管控,不能鬆懈。
                                          阿裡雲研究中心 崔昊

  編輯制作:人民網研究院  內容提供:阿裡雲研究中心
  本刊僅用於行業交流,非商業用途。編輯或專家觀點獨立,不代表本刊立場。部分所選用內容,未能與作者取得聯系,請聯系本刊:yjy@people.cn

1、新華社推“未來場景” 媒體行業將迎新變革


新華社推“未來場景” 媒體行業將迎新變革

  【新聞摘要】新華社服務全國媒體的“現場雲”新聞在線生產系列日前正式發布3.0版本,為入駐媒體免費提供基於移動端的全媒體採、編、發功能,為採編人員提供即採即拍即傳、即收即審即發等全新升級的新聞在線生產傳播手段。這一產品突破了傳統媒體隻依靠一種或幾種元素的表現形式,既保証了新聞的即時性,又為網民營造了感性直觀的現場感,使得受眾和現場同步進入全息化時代。(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在不同場合與新媒體親密接觸,強調要利用新技術新應用創新媒體傳播方式,從媒體產業的發展來說,在內容、渠道、平台、經營和管理方面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深度融合,是行業未來發展的大趨勢,但隻有依托雲+互聯網的賦能才能推動媒體從傳統的“離線生產”向互聯網的“在線生產”轉型,進而實現傳媒業務的移動化、數據化、智能化。 2017年,人民日報就上線了提供數十種融合媒體服務的“媒體雲(MediaCloud)”,為媒體行業提供專業的雲平台服務﹔同年,中央電視台推出“融媒體雲平台”,為台網一體化提供技術支撐。

2、美國首例AI醫療產品獲批上市


美國首例AI醫療產品獲批上市

  【新聞摘要】醫療保健公司 Viz.AI的腦卒中護理應用成為首個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授權的人工智能應用,Viz.AI 的應用程序使用深度學習算法自動分析CT神經圖像,以檢測與腦卒中相關的指標,從而為神經血管專家提供臨床決策支持,該應用將在發現可疑的大血管阻塞時向患者的診療醫生發送通知,減少因等待放射科醫師檢查CT圖像並通知神經血管專家而喪失的寶貴治療時間。(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腦卒中就是我們常說的“中風”,會對患者造成嚴重和不可逆的損害,它已成為中國男性和女性的首位死因,造成我國每年高達400億元的經濟負擔。醫療AI技術的突破及應用,將為拯救生命提供最為及時的幫助:通過縮短發現和診斷時間,不僅減輕患者“中風”的范圍或進程,更會為減輕醫療健康經濟負擔產生積極的作用。這正是產業AI的價值:既對每個人產生普惠價值,也對國家穩步發展、社會持續進步產生重要價值。

3、受新技術犯罪觸動 美政府首度警告數字貨幣價格炒作


受新技術犯罪觸動 美政府首度警告數字貨幣價格炒作

  【新聞摘要】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首次針對數字貨幣價格炒作提出警告,表示“要注意那些交易量較少或者新的‘替代型’虛擬貨幣、數字貨幣或代幣存在的價格炒作及操控騙局”:利用新興技術引起公眾對數字資產的興趣,繼而通過價格炒作和操控騙局對后者實施詐騙並獲取高額收益,是金融詐騙者極為常見的手段,他們只是將設置騙局的場所轉移到了數字貨幣這一新的領域上而已。(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利用新興技術進行犯罪活動近年來屢見不鮮,而且往往會對廣大人民群眾造成巨大損失,發生在數字貨幣上的價格炒作和操控騙局只是冰山一角,除了依靠投資者自身進行徹底的調查,認清事實真相和炒作騙局的區別,政府職能部門和市場監管機構首先要從法律層面對此進行前瞻性管理,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除此之外,使用新興技術遏制新興技術領域的犯罪是非常有效的,雲計算、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的“組合拳”可以行之有效地識別和打擊違法犯罪活動。

4、全球雲存儲市場將持續高速增長 亞太地區成未來熱點


全球雲存儲市場將持續高速增長 亞太地區成未來熱點

  【新聞摘要】全球雲存儲市場規模將從2017年的307億美元增長到2022年的889.1億美元,預測期間的年復合增長率達23.7%。對雲存儲的需求受多種因素推動,如混合雲存儲的採用增加、對提高效率的企業移動性的需求增加、物聯網的顯著增長以及對較低資本支出和運營支出的雲計算在企業中採用率的提高。此外,從區域市場來看,北美市場仍然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雲存儲市場,而亞太地區預計將成為增長速度最快的地區。(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數據是新的生產要素,以此為基礎建立的數字經濟,是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關鍵。未來,隻有通過數據,人們才能更好地組織和規劃生產經營,更能有效地進行判斷和預測。從技術角度來說,存儲在雲中的數據可以被更快的取用、更安全的保護和更高效的管理,雲存儲是快速、廣泛和有效的數據使用的最佳選擇,這正是北美市場成為雲存儲高度成熟市場的原因:難以計數的企業正在由此獲得數據經濟競爭力。因此,推動雲存儲的普及應用,應當是我們推動百萬企業上雲的關鍵一步。

5、中國AI技術亮相平昌冬奧會 奧運大腦成中國科技對外新名片


中國AI技術亮相平昌冬奧會 奧運大腦成中國科技對外新名片

  【新聞摘要】在平昌冬奧會之前,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就提出,希望在以后的奧運會上,通過數字化和“雲化”降低奧運會重復建設的成本。在這種理念的支持下,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參與到奧運的建設中來,英特爾使用1000多架無人機點亮平昌冬季奧運會開幕儀式的夜空,阿裡巴巴展館中則展現了如何通過阿裡雲的ET奧運大腦,推動“雲上奧運”成為現實。(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創新科技的參與對於國際奧委會非常關心的兩個議題——“年輕一代的參與”和“提升奧運組織效率”是極為關鍵的,通過新技術的使用,主辦城市可以大幅提升組織效率、運動員可以得到公平的訓練機會、觀眾可以獲得觀看奧運會的全新體驗,這將把奧運會“推向新的階段,使之數字化”。以阿裡雲的ET奧運大腦為例,其通過將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與體育賽事結合,從數字化體驗、數字化運營、數字化競技、數字化傳播等方面推動奧運升級。

6、《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出2018全球十大突破技術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出2018全球十大突破技術

  【新聞摘要】《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本周刊文,列出了2018年的10大科技突破。今年入選的技術包括給所有人的人工智能、對抗性神經網絡、傳感城市、巴別魚耳塞、完美的網絡隱私、材料的量子飛躍等數據經濟領域的新技術,也包括人造胚胎、基因佔卜、零碳排放天然氣發電和實用型3D金屬打印機等工業、生物、能源等領域的突破性技術。(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每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公布全球十大突破技術都會引發科技界的關注,它展示了人類在科技創造上令人驚嘆的想象力以及為之付出的努力。今年我們選擇了一個新的角度:10大突破性技術在中國GDP十大產業會產生哪些影響?從技術角度來說,給所有人的人工智能和傳感城市將會對十大產業產生顯著影響,尤其是在農林牧漁、工業、住宿和餐飲、金融和房地產這五大產業上﹔從十大產業的角度來看,農林牧漁、批發和零售、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以及住宿和餐飲業將會與10大突破性技術產生最多的交集。

7、馬斯克預造史上最大衛星通信網絡 網絡主權隱憂值得關注


馬斯克預造史上最大衛星通信網絡 網絡主權隱憂值得關注

  【新聞摘要】硅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的獵鷹9號火箭在本月成功將 3 顆衛星送入了太空,在這之中,兩顆代號分別為 Microsat-2a、Microsat-2b 的衛星標志著 SpaceX 龐大的“Starlink”衛星互聯網計劃正式踏出了第一步。這一計劃的目標是利用衛星取代傳統的地面通信設施,來幫助全世界尤其是偏遠的地區接入高速的寬帶互聯網,按照之前的估算,這一項目將可以承載最高 50% 的全球回程通信和 10% 的城市本地互聯網流量。(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寬帶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的報告,全球 70 億人之中,有超過 52% 也就是 36 億人因為各種原因而無法使用互聯網,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基礎設施的缺乏和網絡費用的過高,Starlink計劃所建立的衛星網絡將會極大的改變這一局面,是“以前沿技術換取極低發展成本”的教科書式案例。必須注意的是,西方科技界與之類似並正在落地的“大想法(Big Idea)”還有很多,這不僅將拉大中西方科技水平的差距,降低我們對全球互聯網/數字經濟的影響力,形成對國家網絡主權的侵害,並在國家信息安全方面存在隱患。

8、光子芯片橫空出世:中國青年科學家正打造完整光子計算生態


光子芯片橫空出世:中國青年科學家正打造完整光子計算生態

  【新聞摘要】Lightelligence創始人沈亦晨正帶領團隊全力研發光學芯片的相關技術,包含芯片設計、核心算法、傳輸、周邊等,欲打造一個完整的光學計算生態。目前 Lightelligence 的光子芯片發展已經完成實驗室階段的展示,在算法、總線以及存儲方面都有相對應的設計正在進行。目前,包括英特爾、IBM在內的多家業界巨頭,已經在光子計算生態中投入巨資。(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搶佔未來計算技術生態的高地勢在必行,這決定了國家科學技術發展的起點與所能成就的高度。如今,中國已經在量子計算領域實現了領跑,應加大在光子計算領域的人才和資源投入力度,力爭讓兩個全新的計算領域呈現齊頭並進的快速發展態勢。還有一點不可忽視的是,近年來科技領域的多項突破,都來自於35歲左右的青年科學家及同樣年輕的團隊,加大對青年團隊科技創新的扶植,不僅會讓科創環境變得更加活躍和充滿想象力,更會在全球前沿學科的研究上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成績。

9、區塊鏈的“美國共識”:已上升為美國國家戰略


區塊鏈的“美國共識”:已上升為美國國家戰略

  【新聞摘要】短短9天時間內,美國眾議院舉辦了兩場聽証會,議題思路經由數字貨幣、証券領域,擴大到了無限廣闊的應用場景,形成了“超越比特幣:區塊鏈技術新興應用”的新階段議題。美國各界針對區塊鏈已經形成全新的共識:區塊鏈是一項變革性技術,應用場景涵蓋金融、商業、政府等多個領域,應支持區塊鏈技術的大規模應用,保持“擁抱技術、開放、做好應用准備”的積極態度。就此,上升為美國國家戰略的區塊鏈的“美國共識”已然成型。(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區塊鏈是一項令人激動的技術,它有可能使用強大且經過驗証的信任模型來真正解決企業和消費者需求。” 美國國家標准與技術研究院主任Dr. Charles H. Romine的這句話給予了區塊鏈高度的肯定,但這並不為過,區塊鏈所解決的信用問題是商業文明和金融文明的關鍵。在中國,區塊鏈應用主要以央行、中國銀聯為代表的“國家隊”來推動,商業領域的區塊鏈發展(請注意,並不是數字貨幣)仍然有待加強,這就需要在建立區塊鏈“中國共識”的前提下,促進和扶植區塊鏈的“中國民間共識”。

10、美國CLOUD法案或將允許政府跨境調取數據


美國CLOUD法案或將允許政府跨境調取數據

  【新聞摘要】近日,美國35個州的檢察長簽署了一封公開信,要求迅速通過CLOUD法案,並出台相關標准,美國最高法院也對CLOUD法案表現出了極大的關注。CLOUD是Clarify Lawful Overseas Use of Data的簡寫,這是一項可跨境調取公民海外信息的法律,如果美國國會通過該法案,美國聯邦調查局將可憑借一紙簡單的傳票,收集來自海外的電子郵件和其他個人信息。(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試想一下,如果這一法案通過,FBI可以向加利福尼亞法庭發傳票,從舊金山的企業托管在法國的服務器中獲取文件,從而避開法國隱私保護法和法律制度——嚴格意義上來說,上面的數據應當受到法國相關法律法規的保護。CLOUD法案受到許多第三方組織的強烈反對自然毫無懸念,因為它基本上允許了美國從世界任何地方獲取任何數據,無論數據的存儲位置和創建地點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