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
48

卷首語

人民網公眾號

阿裡雲公眾號

前沿科技對世界的改造 我們這代人隻完成了1%
  我們總是感嘆,世界已經被科技改造得面目全非,但真實情況是,我們的前進速度依舊緩慢,只是完成了可能性的1%,甚至可能連1%也達不到。

  受制於“溝通壁壘”,許多前沿科技被局限在科技世界,無法對產業世界乃至商業世界產生應有的影響,反之,對科技世界疏於了解導致了產業升級和商業模式變革往往流於形式﹔在法律世界和自然世界,我們經常會落入“科技威脅論”和“科技倫理學”的陷阱,這進一步限制了科技發揮改善人們的生活和世界的潛力。

  就像鼓勵蹣跚學步的嬰孩不要懼怕跌倒,在前沿科技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審慎之余,請不要吝惜你的贊美和熱情。
                                          阿裡雲研究中心 崔昊

  編輯制作:人民網研究院  內容提供:阿裡雲研究中心
  本刊僅用於行業交流,非商業用途。編輯或專家觀點獨立,不代表本刊立場。部分所選用內容,未能與作者取得聯系,請聯系本刊:yjy@people.cn

1、數字經濟版圖呈中美雙分趨勢 日本IT行業為前景擔憂


數字經濟版圖呈中美雙分趨勢 日本IT行業為前景擔憂

  【新聞摘要】《日本經濟新聞》日前刊文稱,數字經濟的勢力版圖呈現中國和美國兩強雙分的趨勢明顯,這意味著日本可能不得不使用中美的技術,日本IT行業的前景堪憂,IT企業必須採取各種行動,國家也必須從這一視角考慮問題,否則可能無法扭轉頹勢。文章還稱,阿裡巴巴等中國企業正在同一個舞台上與蘋果、谷歌等美國巨頭展開競爭,並且已經顯現出成為世界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的信心和實力。(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落后者一旦醒悟,必將奮起直追﹔競爭者絲毫鬆懈,必是可乘之機。誠如文章所言,在數字經濟的諸多重要領域中,中國正顯示出極強的競爭實力﹔在創新能力方面,中國已經與美國呈現平分秋色之勢(全球262家“獨角獸”中,中國公司佔1/3,估值達到全球獨角獸公司總估值的43%)。但我們應當清醒的認識到,在前沿科技領域,中美之間仍然存在明顯差距。不僅如此,日本能夠更好地將新技術與產業應用、社會生活深度融合,腳踏實地地解決物理世界中的需求,這同樣值得我們學習。

2、全球DDoS攻擊愈演愈烈 內網服務器竟成黑客“幫凶”


全球DDoS攻擊愈演愈烈 內網服務器竟成黑客“幫凶”

  【新聞摘要】 知名代碼托管網站GitHub在3月1日遭遇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DDoS網絡攻擊,黑客盜用 “Memcached”服務器,對GitHub進行了峰值流量高達1.35Tbps的DDoS攻擊。目前,這一新的DDoS攻擊方法正在成為別有用心者的新“幫凶”,帶來遠超以往的攻擊規模和經濟損失。據統計,全球互聯網上共有超過5萬台的“Memcached”服務器,這些服務器在安全問題上疏於防范,正間接助推全球DDoS攻擊進入新一輪高發期。(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未來,隻有雲服務商才有可能應對愈演愈烈的DDoS攻擊。無獨有偶,就在同一天,阿裡雲已經成功監控和防御一起流量高達758.6Gbps的DDoS攻擊,黑客使用的攻擊方法與此次DDoS攻擊完全相同,阿裡雲安全DDoS監控中心數據顯示,利用Memcached 進行DDoS攻擊的趨勢仍在快速升溫並已成為“主流”。這意味此前全球每年因DDoS攻擊而產生的1500-2000億美元損失將進一步擴大,日益增多的物聯網、自動駕駛等也將面臨同等威脅,但企業數據中心、中小型IDC面對這種超大規模的DDoS攻擊毫無還手之力,具備超大帶寬和運營商級黑洞能力的雲服務商將肩負起這一重任。

3、5G的風頭蓋過AI 英特爾展示未來四大應用場景


5G的風頭蓋過AI 英特爾展示未來四大應用場景

  【新聞摘要】在日前舉辦的MWC 2018(2018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英特爾展示了5G網絡未來的四大應用場景:利用5G提供的千兆級海量數據處理能力實現了360度視角VR觀賽體驗﹔5G全互聯PC除了帶給PC用戶更快的網絡,也讓傳統PC演變成為海量數據處理中樞﹔智能駕駛5G車載通信平台大幅度提高自動駕駛汽車的數據交互能力,確保更安全的駕乘體驗﹔以5G技術為核心的公共信息亭向社區提供本地信息、報警、產品和服務或為游客提供增值服務。(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5G具有高速率、大容量、低延遲和高可靠等諸多優點,這不僅意味著數據交換的速度加快了,更意味著參與數據交換的設備更多、被交換的數據容量更大、使用移動通信技術進行數據交換的應用會更多,這使得5G成為VR、智慧城市、遠程醫療、自動駕駛、工業互聯網等底層關鍵技術。隨著5G標准的塵埃落定,加速商用成為唯一關鍵議題:美國運營商將在今年下半年率先實現規模化的5G商用,國內運營商需要抓緊了。

4、美國加州發布新規:無人駕駛汽車中可以真正無人駕駛


美國加州發布新規:無人駕駛汽車中可以真正無人駕駛

  【新聞摘要】根據美國加州機動車管理局( Department of Motor Vehicles )近日通過的一項規定,加州將允許無人駕駛汽車在真正無人駕駛的情況下在公路上行駛。這項規定將在4月2日后開始實施,對於Waymo、Uber、GM 等該領域的領先公司來說,雖然為了安全起見可能還需要配備遠程駕駛控制人員,但DMV 主任 Jean Shiomoto認為:“這是加州的無人駕駛技術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友好、開放的政策支持會刺激和加速自動駕駛新技術的應用。據不完全統計,加州的公路上目前有超過30家無人駕駛汽車進行實際道路測試,但大部分集中在級別3(有條件自動駕駛)上,新規定意味著加州將可以進行級別5(完全自動駕駛)的測試,進而刺激測試者加快從級別3到級別4(高度自動駕駛)的跨越。就中國自動駕駛技術領域的發展來說,突破激光雷達、計算機視覺、高精度地圖、決策控制算法、數據的收集利用以及通信技術這六個關鍵問題只是時間問題,如何給予更開放、更友好的實際支持,是擺在交通及城市相關管理部門面前的重要課題。

5、突破柔性電子材料量產難關 人造皮膚將掀開全新電子世界面紗


突破柔性電子材料量產難關 人造皮膚將掀開全新電子世界面紗

  【新聞摘要】 材料學家鮑哲南及其團隊近日在柔性電子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他們第一次實現了具有高度拉伸性的晶體管陣列和電子運算電路,朝著實現柔性電子功能器件的目標又邁進了一大步。以這一研究為基礎,可拉伸的高分子電子材料電路將很快成為可能,這意味著人類將第一次創造出具備“真實觸覺”的、極為接近人類皮膚的人造皮膚,這將率先幫助那些失去觸感的人恢復部分感覺,“腦機界面”則是未來最重要的應用方向之一。(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原子世界和比特世界的融合將帶來無法想象的社會變革與人類進化。早在2015年,美國人Zoltan Istvan就在手上嵌入了一枚NFC芯片,他將此舉稱為“Biohacking(生物黑客)”,但這與鮑哲南及其團隊所做的事情相比完全不能相提並論,后者的研究除了可以制造可折疊可伸縮的觸摸屏、電子織物或者用於醫學領域的人造皮膚或皮膚補丁,更重要的是,它創造了一個電子器件將具有前所未有形態的全新電子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我們將不再是100%的碳基生命體,而是“生物+電子”的混合體。

6、通信服務提供商的雲轉型僅靠自身很難成功


通信服務提供商的雲轉型僅靠自身很難成功

  【新聞摘要】Amdocs日前宣布與亞馬遜AWS達成戰略合作,兩家公司將在加速通信服務提供商向雲轉型的業務領域展開全面合作。雙方已經制定了三步走計劃:首先,Amdocs將雲化其現有的業務支持系統和軟件開發解決方案﹔第二步,Amdocs計劃幫助通信服務提供商將其基礎設施更新為外包解決方案,即AWS的雲解決方案﹔最終,Amdocs將與通信服務提供商一起,建立可用於業務測試的雲原生解決方案。(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雲計算和互聯網推動企業發展出新的商業模式,比如利用非管制通訊資源實現免費通信,這直接替代、蠶食運營商的傳統業務,消耗運營商通信網絡帶寬資源,加劇傳統電信業務收入規模增長放緩,產業鏈的控制權、話語權隨之發生了轉變。在新時期的發展中,運營商應當利用雲服務商的服務能力和知識經驗,積極轉向業務、平台、客戶、界面等商業資源的運營,成為既可提供基本基礎設施(如移動通信),也具有生態圈功能(如智慧城市、智慧警務等)的通信服務運營者。因此,從運營商到通信服務提供商的角色轉變,雲服務商的合作至關重要。

7、印度宣布第一個智慧城市項目 發展理念與城市大腦相似


印度宣布第一個智慧城市項目 發展理念與城市大腦相似

  【新聞摘要】博帕爾智慧城市項目將創建印度首個雲端集成指令和控制中心,該中心通過一個中央雲來監控並管理多個城市的民生設施和公共服務,並從中央控制的角度監視全省城市。這一項目將挖掘多城市多設備的海量數據所衍生出來的價值,並通過相互關聯的分析為市民和政府機構提供實時信息。作為這一項目的合作伙伴,HPE將為博帕爾智慧城市項目提供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包括HPE通用物聯網平台、業界領先的服務器、邊緣計算系統、HPE Pointnext服務以及一個廣泛的合作伙伴生態。(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印度這一項目中“中央雲”的概念,即是建立一個中樞性的城市大腦,以此作為城市數據輸入、處理和運營決策輸出的核心,從而利用實時全量的城市數據資源全局優化城市公共資源,即時修正城市運行缺陷。在杭州,類似的城市大腦被証明是高效可行的:主城區中河-上塘路高架車輛道路通行時間縮短了15.3%﹔蕭山區應急車輛到達時間節省50%﹔救援時間縮短7分鐘以上,同時信號燈自動配時路段的平均道路通行速度提升15%。

8、微軟數據授權案轟動全球 在美最高法院開庭后公司高層態度反轉


微軟數據授權案轟動全球 在美最高法開庭后其高層態度反轉

  【新聞摘要】日前,微軟對美國司法部的一樁重大隱私權案在美國最高法院再度開庭。這一案件源自2013年美國司法部的檢察官要求微軟提交涉嫌毒品走私的郵件信息,但微軟以這些郵件存儲在位於愛爾蘭首都都柏林的服務器上為由拒絕了其要求,后者隨即將微軟告上法庭。美國司法部認為,微軟和其他科技公司拒絕移交雲數據,這損害了對犯罪行為的調查。由此引發了持續至今的訴訟案。(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考慮到這一訴訟持續的時間,其將很有可能成為美國國會即將開始審閱的CLOUD法案的首個判例,該法案允許調取美國數據服務商存儲在美國境外的數據,在數據的跨國界流動加速的當下,這或將迫使其他國家或地區開始效仿,導致各國法律產生嚴重沖突。但更值得擔憂的是,在與美國司法部周旋五年之后,微軟公司的態度發生了180度大轉彎,曾經明確持反對意見的微軟總裁兼首席法務官Brad Smith最新的表態是:新的CLOUD法案是邁出的重要一步,有助於改善和保護隱私,同時減少國際法律紛爭。這不得不引發我們對美國科技公司在CLOUD法案通過后態度反轉的擔憂。

9、德國研究機構將區塊鏈用於射頻識別系統


德國研究機構將區塊鏈用於射頻識別系統

  【新聞摘要】德國弗勞恩霍夫光子微系統研究所宣布,他們正在物流領域使用區塊鏈概念來開發無線射頻識別(RFID)傳感器系統,該研究所使用區塊鏈來分散存儲由RFID傳感器產生的數據,從而可靠地追蹤到供應鏈中的所有參與者,同時將區塊鏈應用於自動化物流過程中的供應鏈數據管理,通過模擬分析的方法,確定物流企業在供應鏈上可供優化的部分。(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在區塊鏈找到可靠的剛需場景之前,必須持續擠壓“發幣”泡沫,將目標瞄准實體產業所面臨的實際應用需求。目前,區塊鏈仍然屬於前商業時期,業界需要做的是充分利用區塊鏈在加速交付、避免欺詐、解決錯誤、提高互信和降低成本等方面的作用,與實體產業不斷進行互動和磨合,繼而孕育出成功的大應用。在這一過程中,吸引和支持互聯網頭部公司在實體產業領域開展區塊鏈課題研究,既保証了瞬息變幻的前沿科技得到充分識別與應用,更會形成前沿科技與產業發展的協同效應。

10、26位專家聯合發出AI報告:警惕人工智能的惡意使用


26位專家聯合發出AI報告:警惕人工智能的惡意使用

  【新聞摘要】 近日,26位來自牛津大學、劍橋大學、OpenAI、電子前沿基金會等多個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布了一份AI預警報告,針對AI的潛在惡意使用發出警告,並提出相應的預防及緩解措施。在這份近100頁的報告中,研究人員預測了未來十年網絡犯罪的快速增長、無人機的濫用、使用機器人操縱,從選舉到社交媒體等惡意利用人工智能的場景,號召政府及企業重視當前AI應用中的危險。(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但切不可杞人憂天。人工智能尚處於技術發展和產業落地的早期,除了在圍棋上顛覆了人類的認知,對現實世界產生真正的實際影響仍然處在摸索之中,過早、過多、過大的宣傳“AI威脅論”毫無必要。與電子商務一樣,AI需要在有效、廣泛的普惠大眾過程中,形成持續發展的大生態,借此不斷積累安全經驗。阿裡雲在MWC2018宣布全球同步發布8款產品,其中“圖像搜索”、“雲小蜜”等基於AI技術的產品,正擔負起AI技術普惠大眾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