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民樂競技《國樂大典》 聆聽盛世國樂奏響永恆經典

楊雯
2018年03月21日13:41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國樂大典》聆聽盛世國樂 奏響永恆經典

  赤焱樂團在現場演奏。廣東衛視 供圖

  古琴悠揚、馬頭琴奔放、琵琶悅耳、二胡婉約……在當前周五晚間黃金檔的節目中,由廣東衛視發起,攜手山西衛視共同制作的大型原創民樂文化競技節目《國樂大典》顯得頗為亮眼,這檔節目圍繞中國民樂主題展開,每期6個頂級樂團亮相,多支補位樂隊參加,通過12場器樂比拼,最終獲勝的6支樂隊將榮登國家大劇院國家舞台,上演國樂巔峰盛典。

  “我們從接到項目開始,就在思考怎樣讓民樂真正走近觀眾,讓被淡忘的金曲重回大眾視野,展示中華民族文化的恆久魅力和時代風採。”項目總導演林維樺表示,《國樂大典》選取了上百首橫貫古今的經典民樂名曲,將以全新的舞台表現方式對經典進行改編與再創作,讓經典民樂在新時代的語境中重現,讓中華民族音樂精華得以流傳和發揚。

  重釋經典曲目

  在林維樺看來,民樂的發展在今天是不盡如人意的。“現在很多人不了解民樂,包括孩子們都在學鋼琴、學西洋樂器,中國的民樂其實是在流失的。所以我們想著,如何把民樂這種活著的樂器傳承下去,將更多的美好留給下一代孩子們,希望這個節目能起到一點作用。”

  在節目創作理念以及節目編排上,節目組打破常規器樂節目之中隻有樂器演奏的傳統格局,改變了音樂類節目單一的表演形式,將經典的國樂作品重新配器編曲,糅合戲曲、舞蹈、吟唱、吟誦、話劇、詩賦等多種文化元素進行全新改編。“競演樂團融合創新民樂演奏手法與多元藝術形式,帶給觀眾意想不到的新穎演奏版本,展現民族音樂的恆久魅力和時代風採,為傳承和發展民族音樂帶來了新的突破。”林維樺說。

  據林維樺介紹,尋找合適的樂團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節目組先后走進麗江、上海、北京3個城市,走訪全國各地的國樂演奏家、作曲家和樂器制作家,集結全國各地比較有特色、一直都在深耕國樂演奏的樂團。節目首播恰逢元宵佳節,觀眾看到了來自內蒙古大草原、手持馬頭琴述說新民樂故事的“漠北梟騎”神駿樂團﹔具有濃郁地方特色、以傳承潮州音樂為己任的“燃魂匠師”海上城潮樂團﹔由中國著名月琴、中阮演奏家雷群安教授領軍,掀起一股維港民樂旋風的“逍遙弦士”赤焱樂團﹔由龔琳娜和老鑼夫婦傾心打造的“迷音獵手”龔鑼新藝術樂團﹔用水晶樂器詮釋當代東方之美的“妙樂精靈”女子水晶樂坊﹔融匯5個民族、融合5種樂器的“驕陽彩韻”五色風樂團。各優秀國樂團同台競技,點燃國樂舞台。

  “雖然從形式上看,這些不同的樂團集結在一起,是為了在《國樂大典》中競演,但是比賽的部分其實是弱化的。”林維樺說,“把自己好的樂器、好的民樂傳遞給所有的觀眾,讓觀眾愛上民樂,這個才是我們的初衷,也是節目的結構。”

  傳統融合現代

  在說到節目的創作理念時,林維樺一再提道:“希望是用現代和傳統的方式來做融合。”在他看來,《國樂大典》要呈現的東西,絕對不僅僅隻有節目表演。“導演團隊也是一邊學習,一邊摸索應該怎麼樣做,因為電視是大眾文化,不能隻在舞台上呈現專業技能。”

  因此,在這個舞台上,出現了一批特殊的嘉賓,他們是國樂藝術家、現代五弦琵琶代表人物方錦龍,文史學家、中山大學教授郭冰茹,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格萊美獎得主吳彤等,他們和多位知名音樂人組成專業鑒賞團,分別從藝術、歷史等多角度訴說國樂情緣,介紹民樂背后的故事,以及展望國樂未來﹔鑒賞團也將迎來“飛行嘉賓”,開展話題性互動,比如,會邀請一些藝人去發現了解他想了解的民樂。

  “比如方錦龍老師,他了解並能夠演奏多種樂器,這個節目裡,通過他跟樂團的互動,可以讓觀眾看到很多之前沒看過的樂器。再比如,我們將在節目中演奏的經典曲目《萬馬奔騰》,它背后其實隱藏了很多大家不太了解的故事,例如說駿馬和騎手的故事等,這些都會由鑒賞團中的嘉賓給出解讀。”林維樺補充說,鑒賞團中的文史學家,會根據演奏內容解析樂曲或樂器背后蘊含著的故事性內容,而節目前12集每集均會有一個文化主題,加強觀眾的文化理解。

  碰撞高科技

  除了內容精彩,《國樂大典》還在技術上“吃了一次螃蟹”:採用4K高清錄制。“我們在給這個節目設定檔次和配置的時候,就決定採取4K的方式來進行錄制。廣東省的4K技術本來就是全國領先的,廣東廣播電視台試播了全國第一家4K頻道,而《國樂大典》將是第一個用4K的方式錄制的大型音樂文化真人秀節目,這將是未來中國音樂發展史上濃重的一筆。”《國樂大典》執行總監何偉說,4K攝像憑借高清晰的畫質、自然逼真的畫面與更接近人眼的視覺效果,能展現更多民樂表演中的細節,環繞音效立體感強,令觀眾擁有身臨其境的觀感體驗,為觀眾帶來更純粹的音樂享受。

  在舞美設計上,《國樂大典》採用LED背景屏幕及三維動畫制景等最新的表現手法,配合樂曲節奏,加上環繞巨幕、AR虛擬等高科技特效制作的創意畫面,把國樂表演的藝術與舞台有機地融為一體。

  “整個舞台將會被設計成一個大扇形的結構,這不光是造型設計,同時也希望通過這樣的視覺效果與中國文化融合。”林維樺表示,舞台呈現將以夢幻場景構造傳統意象,用現代方法演繹傳統美學,以聲、光、電全方位包裝打造震撼的民樂舞台,帶給觀眾不一樣的音樂視聽體驗。

  “我們在策劃這個節目的時候提過一個預期,未來這個節目裡面每一首曲子經過改編,經過聲、光、電的配合和台前幕后故事的補充后,可以得到非常精彩的呈現並廣為傳播。並且,它們在網絡上或在各種媒體渠道傳播的時候,人們或許可以這樣感慨:‘沒想到這首經典國樂還有這樣的版本。’就是雖然旋律特別熟悉,一聽就是中國的民樂,但是完全沒有想到可以這樣演繹。”何偉稱,“這就是電視人和音樂人一起聯手為大家奉獻的精彩電視節目,這就是一場視聽的盛宴。”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