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
56

卷首語

人民網公眾號

阿裡雲公眾號

莫憂AI泡沫 相信AI興邦
  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入我們所處世界的各個方面,這其中既包括工業制造、社會生活、智能設備,也包括生物醫學、天文學、化學、物理學等科學研究領域,不僅如此,AI的發展速度非常之快,它每天都在以新的形態、新的角度和新的成果不斷進化,不斷展現出它令人難以置信的一面。

  更重要的是,AI具有“相容性”。它幾乎可以同每一個試圖與它尋找結合點的領域產生“化學反應”,並進一步融入其中成為該領域的一項“同類技術”,這就是AI不可思議的一面——它不僅是一項數據技術(DT),AI能夠充分融入所賦能領域,並轉化為該領域自身技術,繼而推動該領域產生跨越式的發展,甚至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

  有積極的聲音,就有唱衰的論調,“AI泡沫論”正在甚囂塵上。部分觀點認為,現在的AI領域存在著巨大的泡沫,“隨時都有破裂的風險”,甚至於這些泡沫破滅后,會讓這一輪AI浪潮重新歸於平靜,再次陷入“AI低谷期”,就像過去五十年一樣。

  而AI顯然不會朝著這樣的方向發展。首先,AI重新陷入低谷期已經絕無可能,自誕生之日起,AI從未像今天這樣,深度參與到社會進程、經濟發展乃至國家強盛的進程中來,AI在產業界、科學界甚至文化教育界所起到的作用已經難以被抹去,“隻會更多、更深入”﹔其次,即使存在“AI泡沫”也並不需要過分擔憂,一方面,互聯網泡沫的破滅成為了典型的負面案例,提供了許多的經驗,這幫助雲計算、大數據等曾經被認為存在泡沫的市場有效地遏制住了泡沫的發展﹔另一方面,一時泛起的泡沫為行業發展培養了人才、建設了基礎設施、培育了市場和用戶習慣,即使泡沫破裂,淘汰的也不過是那些落后和劣質的企業,而經過篩選的、優質的企業會借助泡沫期所搭建的基礎,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

  當然,我們並非要對泡沫熟視無睹:那些AI炫技所造成的“泡泡”的背后,畢竟有著巨量的資金、寶貴的人才。本著“勤儉節約干大事,集中精力干成事”的精神,應當支持AI產業化、AI+科學等能產生實際意義的AI發展方向。
                                        阿裡雲研究中心 崔昊

  編輯制作:人民網研究院  內容提供:阿裡雲研究中心
  本刊僅用於行業交流,非商業用途。編輯或專家觀點獨立,不代表本刊立場。部分所選用內容,未能與作者取得聯系,請聯系本刊:yjy@people.cn

1、FAST首次發現毫秒脈沖星 引力波探測又添新可能


FAST首次發現毫秒脈沖星 引力波探測又添新可能

  【新聞摘要】 “天眼”FAST(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首次發現的毫秒脈沖星得到了國際認証,新發現的脈沖星J0318+0253自轉周期5.19毫秒,根據色散估算距離地球約4000光年,由FAST使用超寬帶接收機進行一小時跟蹤觀測發現,是至今發現的射電流量最弱的高能毫秒脈沖星之一。FAST首次發現毫秒脈沖星,展示了FAST對國際低頻引力波探測做出實質貢獻的潛力。FAST項目組已經策劃的FAST多科學目標同時巡天規劃將發現大量毫秒脈沖星,大幅度提高脈沖星陣探測引力波的靈敏度。(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天眼”FAST在建成后的調試階段即取得這樣的重大成果,証明了這一大口徑射電天文望遠鏡在天文研究領域的重要作用,同時,它更是我國在脈沖星搜尋、引力波探測等前沿課題領域提升科研水平、縮短國際差距的基礎保障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的天文學研究已經變成了一門“大數據科學”:進入正式觀測后的FAST每天將產生50TB的數據,需要海量數據存儲和超大規模計算能力的有效支撐,有鑒於此,早在2016年,阿裡雲與國家天文台就成立了大數據聯合研究中心,針對光學天文、射電天文、數值模擬和數據挖掘等領域的大數據技術與應用開展深度合作。

2、歐洲各國“抱團”組建AI研究中心


歐洲各國“抱團”組建AI研究中心

  【新聞摘要】 歐洲頂尖的AI科學家們正在制定一項籌建名為“學習和智能系統歐洲實驗室”的歐洲頂級AI研究機構的計劃,該計劃旨在通過籌建這所世界級別的歐洲多國 AI 研究院來培育本地區 AI 人才和防止這些頂級人才外流,它將會在包括英國在內的多個歐洲城市中設立主要研究中心,每個中心都將會雇用數百位計算機工程師、數學家以及其它科學家。這些科學家們希望,通過建立這樣一所研究機構,最終能夠讓歐洲始終保持在 AI 研究的最前線。(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AI技術的潛力已經大到被公認為將對人類社會產生同工業革命一般的深遠影響,任何的懈怠和疏漏,都有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因此,全球各個國家,在AI領域不斷加大投資、深化研究、加緊網羅人才,都是必然的選擇。更加值得注意的是,雖然AI將對國家實力、社會生活乃至人類活動產生劇烈的、深遠的影響,但是“AI世界”仍然處在發展的早期,缺少國際標准、技術規則以及運用准則,因此,發展AI產業,目光不僅要停留在人才、技術、產業落地上,更應該加強人工智能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健全人工智能領域技術創新、專利保護與標准化互動支撐機制,促進人工智能創新成果的知識產權化,同時,還要支持優勢企業加強專利布局,牽頭或參與國際標准制定。

3、微軟公布FY18 Q3財報:雲計算業務追趕AWS


微軟公布FY18 Q3財報:雲計算業務追趕AWS

  【新聞摘要】 根據微軟公布的截至3月31日的2018財年(FY18)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微軟Azure雲計算業務的營收同比增長了93%,這幫助微軟在雲基礎設施市場的份額從一年前的10%躍升至2018年第一季度的13%,而微軟的老對手AWS的市場份額則下降了1個百分點。為更好地利用其雲業務,微軟最近啟動了新一輪組織架構變革,讓公司副總裁斯科特?格思裡(Scott Guthrie)負責新的“雲和AI”部門,並掌握更多資源,以此更進一步提升Azure雲計算業務的發展速度。(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在不斷地將資源投入到Azure雲計算業務之后,微軟獲得了雲計算業務的高速增長,並小幅提高了在全球雲計算市場的份額,同時,微軟也認識到,想要持續拉動雲計算業務的增長,組織架構的轉變勢在必行。微軟所做的並不僅僅對同類型的雲計算服務商有所啟示,對中國正處於借助雲計算實現數字化轉型的企業來說同樣有借鑒意義:在雲計算上不僅僅要專注於業務上的投入,組織架構、組織戰略上的與“雲”俱進同樣重要。

4、亞馬遜實體店銷售額數據首次登上財報


亞馬遜實體店銷售額數據首次登上財報

  【新聞摘要】 亞馬遜在4月底迎來了新一季度的財報,據財報顯示,亞馬遜第一季度淨利潤為16.29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淨利潤7.24億美元相比增長125%﹔淨銷售額為510.42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357.14億美元相比增長43%,其中,AWS雲服務第一季度淨銷售額為54.42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36.61億美元增長49%﹔運營利潤為14億美元,高於上年同期的8.90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在財報中來自於實體店的淨銷售額為42.63億美元,而亞馬遜去年同期並無這項收入。(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2017年是亞馬遜全力拓展實體店業務的一年,除了斥資130億美元收購Whole Foods Market,亞馬遜現在擁有13家書店、數十家快閃店和在Kohl’s和Safeway的門店銷售合作伙伴,正是這些構成了亞馬遜42.63億美元的實體店淨銷售額,而在中國,由阿裡巴巴建設和運營、作為“內部新零售創新項目試驗田”的“親橙裡”購物中心也正式開張營業。在這背后,是原本平行共存的線上電商和線下零售兩個世界,其之間的分界線近年來正在逐漸消融,而消費者們也正在獲得他們原本就應該得到的更好的零售體驗。

5、美國計劃用AI取代間諜


美國計劃用AI取代間諜

  【新聞摘要】 美國中央情報局技術開發副主任Dawn Meyerriecks在佛羅裡達州的一次情報會議上表示,在當前數字追蹤和社交媒體的時代背景下,中情局間諜試圖以一種假定的身份生活十分困難,因而,現代世界日益演變成為一個不適宜人類間諜居住的環境。中情局必須適應一種新的環境:其面對的主要對手是機器,而不是外國特工。因此,美國歷史最悠久的間諜機構正在經歷一場轉型,從向全球各地派遣人員來收集信息,轉變為使用計算機來更有效地完成同樣的任務。(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在間諜小說中,優秀的情報專家往往通過構思縝密的推理,識別出潛伏在身邊的間諜,但現在,在中央情報局看來,在結合了衛星跟蹤、地理空間智能等技術之后,AI能夠讓間諜無所遁形,甚至於在這場 “捉迷藏”的游戲中,人類間諜很有可能根本就沒有機會對抗AI所帶來的“反間諜環境”。相對於距離有些遙遠的間諜世界,阿裡巴巴聯合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中科院軟件所、蘇州大學 5 所高校發布藏經閣(知識引擎)研究計劃則顯得更接地氣一些:這一計劃以結構化的形式描述客觀世界中概念、實體及其之間的關系,將互聯網信息內容表達成更接近人類認知世界的形式,從而使計算機具備類腦推理能力。

6、谷歌展示實時檢測癌症的全新醫療診斷范式


谷歌展示實時檢測癌症的全新醫療診斷范式

  【新聞摘要】 4月17日,谷歌在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年會上發表演講,介紹了一種增強現實顯微鏡(ARM)原型平台,有望加速和促進世界各地病理醫生對深度學習工具的採用。該平台包含改良光學顯微鏡,可以實時地將圖像分析和機器學習算法結果直接呈現。重要的是,ARM 平台可以利用低價、易獲取的組件進行改造,以適應世界各地醫院、診所的現有光學顯微鏡,且無需分析組織的整張幻燈片數字圖像。(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無獨有偶,人工智能(以下簡稱AI)改變醫學診療的故事在中國也在上演:阿裡雲ET醫療大腦聯合青梧桐基因研究團隊,用機器學習算法實現了對妊娠糖尿病的精准預測,准確率達到83%,填補了國內尚無准確預測工具的空白(在孕早期積極干預后有望將實際發病率降低65%以上)。AI對全球醫學診療領域將產生越來越多的積極影響,幫助醫生更快、更准確地診斷肺結核、瘧疾、癌症、妊娠糖尿病等疾病,拯救生命,賦予健康。更為值得注意的是,從近期AI的發展來看,AI展現了它異乎尋常的一面:它不僅是一項數據技術(DT),還能夠充分融入所賦能領域,並轉化為該領域自身技術。

7、硅谷初創公司Luminar宣稱將車載激光雷達制造時間縮短到8分鐘


硅谷初創公司Luminar宣稱將車載激光雷達制造時間縮短到8分鐘

  【新聞摘要】 在正式宣布推出最新的車載激光雷達產品,並首次進行了100台的批量生產之后,硅谷初創公司Luminar宣稱,已經將一個激光雷達裝置的制造時間從大約一天縮短到了八分鐘。公司 CEO Austin Russell表示,“車載激光雷達不再是一個依靠光學博士手工制作出來的東西,而將成為一個合格的汽車系列產品。”此外,該公司宣稱其研發的新一代傳感器將足夠便宜,完全可以植入到消費者的汽車中,真正把自動駕駛汽車“看見”的能力轉化成一種人們可以買得起的商品。(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車載激光雷達是自動駕駛的關鍵技術,是汽車的“眼睛”,其在黑暗環境下辨別物體(特別是人類)的能力,是自動駕駛汽車安全性的重要保証,因此在設備精度、配置數量上絕不可以有絲毫妥協。但是,高昂的制造成本、冗長的制造時間是車載激光雷達價格居高不下的兩大主要原因,Luminar則正在這兩個領域取得突破性的進展,一旦其下一代產品上市,將對其他供應商產生極大的市場排擠效應。對於中國正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的車載激光雷達初創企業來說,需要進一步加快產品的研發和市場化、產品化速度,以此在車載激光雷達乃至自動駕駛領域留出自己的市場空間。

8、二維半導體新突破:傳輸速度已足夠驅動OLED像素


二維半導體新突破:傳輸速度已足夠驅動OLED像素

  【新聞摘要】 韓國首爾延世大學的柔性電子專家 Jong-Hyun Ahn及其團隊找到一種方法,可以將二硫化鉬晶體管應用到可彎曲的 OLED 顯示屏中。他們使用這種晶體管,在厚度僅為 7 微米的塑料片上組成一個簡單的 6×6 的點陣,這片塑料片可以貼在人的皮膚上。這個簡單的塑料片顯示屏非常柔軟,用小於 1 厘米的彎曲半徑來折彎也不會損壞。他們接下來希望制造一塊智能手表或智能手機大小的柔性屏,以此驗証其技術的產品化可行性。(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柔性OLED已經量產,因此准確來說,這一突破是二維半導體領域的突破:二維半導體材料具有獨特的電學性能,有可能代替硅在電子產業大施拳腳,實現豐富的器件功能,是半導體材料研究的重要突破。原子世界每一次類似的突破,都會對比特世界產生顯著的促進作用和深刻的影響,隨著比特世界發展的速度不斷加快,原子世界的影響也就更加深入,原子世界與比特世界之間的纏繞、融合也就更加明顯。因此,在考慮如何推進比特世界的發展及解決相關領域的難題時,從原子世界的角度進行思考並不懈努力顯得非常重要。

9、三星、海力士和美光被指控操縱DRAM芯片價格


三星、海力士和美光被指控操縱DRAM芯片價格

  【新聞摘要】 4月28日,Hagens Berman事務所律師在美國加州北部地區法院向三星電子、海力士公司和美光科技提起集體訴訟,指控這三家企業操縱DRAM芯片價格。這樁集體訴訟代表全體美國消費者,具體包括2016-2017年購買了這三家公司的智能手機和個人電腦產品的消費者。該律師事務所聲稱,他們調查發現這些主要DRAM芯片制造商互相勾結,限制市場上各種DRAM芯片產品的供應,從而人為地推高了DRAM芯片價格。截至2017年年中,三星、海力士、美光三家制造商總共佔據96%的全球DRAM芯片市場份額。在集體訴訟指控的時間段裡,DRAM芯片的價格上漲了130%。(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這不是第一次DRAM芯片寡頭形成了事實上的價格同盟,也不是第一次被人告上法庭:2002年,美國司法部向美光、三星、海力士等公司發出傳票,控告其價格壟斷行為,並在隨后對數家企業處以高達7.31億美元的罰款,是當時美國歷史上第二大反壟斷罰款。作為IT產業的核心組件,DRAM芯片所生產的內存被廣泛應用於PC、移動設備和服務器中,“DRAM芯片價格同盟”是阻礙市場自由競爭規模的違法行為,企業即使獲利一時,從長期來看,最終會對行業的健康發展產生負面作用。

10、阿迪達斯開設第二座機器人工廠 僅150名人類員工


阿迪達斯開設第二座機器人工廠 僅150名人類員工

  【新聞摘要】 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報道,阿迪達斯在美國亞特蘭大開設了其全球第二座智能工廠Speedfactory,這一工廠佔地約6874平米,採用全自動化生產方式,隻雇佣了150名員工。在此之前,阿迪達斯已經在德國設立了首個Speedfactory工廠,佔地約4600平米,已經於2017年正式投產。據該公司表示,這兩個工廠的目標是到2020年每年的合計產量達到100萬雙運動鞋。雖然這一數字聽起來巨大,但與阿迪達斯每年的總產量相比仍僅是一個零頭。2017年,阿迪達斯生產了4.03億雙鞋,平均每天生產超過100萬雙。(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全自動工廠、6874平米、僅有150名員工,這些關鍵詞的組合很容易刺激到某些“技術威脅論者”的神經,並將其與“失業”“機器取代人類”等話題牽扯在一起,但事實是,這一系列數字對於阿迪達斯意味著,利用自動化技術,在一個缺少高技能制鞋工人國家設立工廠在經濟上也是可行的,這不僅能夠讓阿迪達斯運動鞋更快地到達這些國家消費者的手中,而且能夠根據市場上不斷變化的需求,快速生產出符合當地市場消費者喜好的定制化產品,這將大大提高社會消費需求和生產效率,創造出大量工作機會,乃至出現全新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