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揭秘:全球出版人這樣應對數字化

張君成
2018年06月25日13:51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揭秘:全球出版人這樣應對數字化

編者按 近日在京舉辦的第六屆故事驅動大會,圍繞出版跨界、新模式及新技術等話題展開研討。大會匯集了來自中國、德國、格魯吉亞、印度、日本、美國及阿拉伯地區等國家和地區的出版專業人士,探討全球內容產業的趨勢和前沿案例。本版特將其中的精彩觀點和具體做法進行概括總結,以期對行業有所借鑒。

技術更新帶來了機會,也加劇了對舊模式的沖擊。大環境的改變,使得傳統出版業面臨巨大的挑戰,這是全球出版行業都必須面對的現實。對於出版人來說,充滿挑戰的未來裡,也蘊藏著很多機會。

在今年舉辦的故事驅動大會上,很多出版人坦言行業雖然面臨困境,但也有應對之道。其順勢而為的應對策略背后,摻雜了出版人些許無奈,也蘊藏了很多希望。最終結果如何還有待時間的考驗,但值得肯定的一點是,行動遠比坐以待斃更有效。

來自中國、德國、印度等國家和地區的出版人在故事驅動大會上圍繞出版跨界等話題進行分享討論。 本報見習記者 楊志成 攝

在故事驅動大會上,德國圖書吸引讀者駐足觀看。本報見習記者 楊志成 攝

多方推廣 喚起閱讀紙書熱情

德國《書業周刊》編輯米夏埃爾·羅斯勒·格瑞申表示,從2013年到2017年,德國圖書市場一共流失640萬購書者,“讀者數量減少到不足3000萬,定期閱讀的人在總人口中所佔的比例也由38%降至32%。”

在米夏埃爾給出的數據裡,2016年德國圖書購買者為1880萬,比2015年下降了7%,而在2017年又減少了120萬購書者。“即使線上購買圖書的用戶也在不斷減少,這導致很多書店及圖書相關的機構都被迫關閉。”米夏埃爾有些無奈地說。

究其根源,米夏埃爾認為是人們有了更加便捷的替代品讓他們不再偏好閱讀紙質,“新媒體的便捷性使得人們再無法享受閱讀紙書的樂趣,並替代了人們在讀書時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以及深度的思考。”米夏埃爾的看法是有數據支撐的,如德國視頻用戶比例從2016年的12%增長到2017年的23%,以年輕人居多。

對於應對措施,米夏埃爾認為從業者應該認真思考如何推廣閱讀紙書,做一些關於閱讀推廣的活動,這樣就可以通過建立一種閱讀文化,以避免人們尤其是年輕人完全脫離紙書。“對於書商和出版商來說,應該盡力讓人們知道閱讀圖書的重要性。”

為此,德國出版人開始行動起來,採取各種舉措吸引讀者重新回到紙質閱讀的懷抱。在德國,出版商與其他機構共同合作,舉辦了各種活動來創建新的閱讀環境和閱讀文化,比如舉辦閱讀競賽,這項比賽人人都可以參與,冠軍還可以獲得豐厚的獎勵。

米夏埃爾還介紹了一個叫做“閱讀包”的活動。人們可以在布袋中放些自己喜歡的書或暢銷書,帶著“閱讀包”走進校園,提供給缺乏閱讀的小學生們。米夏埃爾說:“有些學生可能因為家長沒有興趣而缺乏閱讀,通過這項活動,可以提升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除此以外,發揮閱讀的社交力量,也成為德國振興出版的方法之一。米夏埃爾表示,在德國,很多人對於一些文學作品有著非常深刻的記憶,這些作品可能對讀者的一生都很重要。“我們可以邀請他們來閱讀和分享這些作品,讀者甚至可以在參加活動時與圖書的作者直接聯系,這樣會促使更多的讀者願意購買和閱讀圖書。還有一些數字平台通過建立紙書閱讀論壇,讓讀者們相互交流,相互激勵閱讀。”

米夏埃爾深知當今時代,讀書已經不再是大家討論的主要話題了,但是他仍對未來充滿希望,“雖然手機、電腦及其他高科技產品佔據了書籍原有的地位,但我相信圖書還有機會,因為人們對於閱讀的記憶還未被磨滅,而且始終以一種積極正面的態度看待書籍。”

立體開發 尋求更多發展路徑

“賣得好的書比以前賣得更多更好,但多數書銷量越來越低。”時報文化出版董事長、台北書展基金會董事長趙政岷認為,當前出版業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出版社需要尋求更多路徑,做出更多努力。

趙政岷以中國台灣地區的出版業現狀舉例:“台灣地區圖書市場近6年來從360億元人民幣的產值,下跌到不到180億元人民幣,可以說是直接腰斬。而且,雖然台灣的圖書出版量並沒有減少,但是平均在一本書上的銷量很低,很多書都跌破了損益值。”

在這種情況下,趙政岷認為轉型迫在眉睫。今年,時報文化出版在組織機構、運營管理、業務合作、渠道拓展等方面做了諸多嘗試,比如嘗試做作家經紀人。趙政岷表示出版社可以打破舊觀念,看是否可以成為新人作家們的經紀人,代理他們的版權,幫助他們推廣原創作品,打造品牌項目。

在開發圖書的同時,出版社可以嘗試開發文創產品。近兩年,時報文化出版陸續與幾位作家合作開發了200多種文創產品,包括紙膠帶、日歷本、立體卡片、水杯墊、手提袋等。不過趙政岷對文創產品的開發持保留態度,因為在開發的過程中,他們發現文創產品和圖書的銷售渠道完全不同,而且文創產品的設計費用和制作成本均比較高。

時報文化出版當前嘗試做策展,同時還嘗試建立自己的獨立書店。趙政岷表示,他們的展覽目前反饋還不錯,但是要以怎樣的贏利模式呈現,還需要他們進一步思考。而打造出版單位自己的獨立書店,趙政岷認為有4個目的:賣書、提供閱讀服務、給予讀者體驗、和社區進行互動。

德國出版人也正在嘗試提升讀者的閱讀體驗。米夏埃爾說:“當讀者購買圖書的時候,可以同時選擇紙質書和電子書,這樣不論讀者身處何種環境,都可以方便閱讀。目前一些閱讀平台還在試驗階段,某一平台是可以與書店直接連通的,用戶隻要‘搖一搖’手機,就可以隨機獲得一本書的部分內容,如果喜歡這本書就可以將它放在‘心願清單’裡,或是直接下單購買圖書。”

平台合作 關注有聲產品市場

來自各國的業內人士都注意到有聲產品的強勁增長,電子書、廣播劇、播客等有聲內容的興起為出版行業提供了巨大的機遇。“前幾年出版社還在為這種形式擔心著急,現在已經完全逆轉了局勢。”米夏埃爾說。

阿聯酋迪拜的音頻平台Booklava創始人塔雷克·博爾博爾在兩年前發現,音頻和播客是人在旅行中獲得大量信息的最好方式,然而阿拉伯語的音頻內容很少,為填補市場空白,他創建了Booklava。塔雷克說:“數字、音頻等新興領域都可以推動我們的出版業前進一步。”

趙政岷認為,出版商必須拓展出版市場,走出舒適區,和各個平台開展跨數字、跨文化合作。上海譯文出版社文學編輯室主任黃昱寧對此表示贊同,她認為載體的變化並沒有阻擋人們對於故事本身的熱愛。

從一年前開始,上海譯文出版社與“得到”APP合作,在《每天聽本書》欄目中解讀經典外國文學,開啟了一種講故事的嶄新方式。這個欄目從去年8月推出第一篇經典文學解讀以來,黃昱寧工作室至今已上線了30篇經典文學解讀,累計聽眾超過200萬人次,用戶需為每篇支付4.99元的費用。從傳統出版跨界到新媒體的黃昱寧,希望借此探索新興內容產業與傳統出版業之間合作的可能性,尋找內容深度挖掘的新辦法。在黃昱寧看來,為知識付費用戶提供音頻文學經典要有信息量,深入淺出,緊貼文本,知識點明晰,在讀者視角和作者立場之間找到平衡,闡釋故事的價值所在。

對“得到”來說,這也是一次全新的嘗試。“得到”APP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脫不花表示,聽音頻是用戶最主要的學習方式,“得到”100萬人的用戶群體中95%的人是要通過聽音頻來學習的。

《每天聽本書》上線后,理科生用戶居多的“得到”,用戶群體范圍得到進一步擴大,如其平台上女性用戶的比例從之前的40%增至50%。此次雙贏實踐也讓脫不花意識到:“‘得到’未來在創造供給的同時還需要創造需求,吸引新用戶來消費,並讓他們意識到有這種需要。”

黃昱寧覺得出版單位還要繼續努力,以內容為主、以作家為主、以讀者為王,“站在傳統出版者的角度,我們希望通過這次與‘得到’公司的合作,觀察新型媒體的內容營銷手段,做更深入的拓展。”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