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互聯網視域下如何講好黨史故事

雨馨
2018年07月05日13:17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互聯網視域下如何講好黨史故事

核心閱讀

結合新媒體的運用做好內容“裝潢”,讓黨史故事從單純的文字描述轉化為圖文並茂、數字動畫、音頻視頻等形式,增強對受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轉換話語體系,嘗試利用大眾化、精簡化、通俗化的語言體系,拉近黨史與普通大眾的關系和距離,達到入心入腦的效果。

變“單打獨斗”為“同頻共振”,將傳統媒體的權威性、公信力、把關力與新媒體傳播的便捷性、及時性相結合,形成優勢互補、更加強大的宣傳網絡,增強黨史宣傳的輻射力。借助大數據、雲計算技術,有效分析受眾的特點、需求,有針對性地精准“點穴”,提升黨史宣傳的影響力。

深化黨史檔案資源開發,加快黨史資料數字化進程,在公眾服務上力爭“變客為主”。打破黨史網站的程式化面孔,加入地方特色和人文底蘊。積極構建黨史“微宣教”思想工作平台,充分發揮“微宣教”思想工作平台在傳播主流思想輿論、引導網絡輿論等方面的優勢。

當前,隨著“萬物互聯”社會的日益臨近,互聯網的廣泛傳播力、社會影響力、輿論滲透力與日俱增,業已成為傳播主流思想、開展輿論斗爭的主陣地和主戰場。構建良好的網絡輿論生態迫切要求黨史宣教工作緊跟時代、務實創新,主動搭乘新媒體的快車,提升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講好黨史故事,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偉大勝利提供強有力的精神動力和思想保障。

順勢而為,正視網絡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在互聯網視域下,黨史宣教工作迎來了良好的機遇。首先,基於網絡傳播的海量性和共享性,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上傳宣傳教育內容,廣泛地進行黨史宣傳教育﹔其次,網絡新聞、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擁有的多功能傳播手段,拓寬了黨史宣傳教育渠道,文字、圖片與視頻相互融合的形式,克服了傳統宣教方式的限制,使黨史宣傳內容更形象、更生動、更立體地展現在廣大干部群眾面前,增強了黨史宣傳教育的影響力和感染力﹔再次,網絡新媒體具有多元、開放、自助、互動的特點,有利於准確掌握干部群眾思想動態,形成參與互動型的黨史宣傳教育新模式。

與此同時,黨史宣教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一方面,在傳播主體多元化、傳播平台多樣化和輿論交鋒復雜化的網絡環境中,各種思想言論、價值觀都日趨活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干部群眾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對黨史宣傳教育提出了嚴峻挑戰。另一方面,歷史虛無主義企圖借助網絡,大肆歪曲黨的歷史、丑化黨的形象,在干部群眾尤其是青少年中間制造思想混亂。對此,必須予以高度警覺。

因勢利導,讓鮮活聲音佔領宣傳主陣地

面對互聯網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黨史宣教工作要主動作為、創新表達,通過廣大受眾樂於接受的方式和途徑,讓真實、權威、鮮活的聲音佔領黨史網絡宣傳主陣地。

一是貼近時代,主動更新宣傳內容。新形勢下,黨史宣傳工作必須打破思維定勢,貼近時代需求,深入研究受眾心理,針對不同載體和不同受眾,積極轉化黨史研究成果。一要結合新媒體的運用做好內容“裝潢”,讓黨史故事從單純的文字描述轉化為圖文並茂、數字動畫、音頻視頻等形式,增強對受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要適應互聯網語境,轉換話語體系。話語表達是一門藝術和技巧,表達方式正確往往事半功倍。黨史宣傳應主動適應網絡受眾,尤其是青少年接受方式的深刻改變,從現實生活和網絡流行語中汲取經驗,嘗試利用大眾化、精簡化、通俗化的語言體系,拉近黨史與普通大眾的關系和距離,達到入心入腦的效果。三要注重功能取向、興趣取向。適應受眾思想活動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增強的特點,努力找准新媒體時代讀者的興趣點,將歷史的認知融入具體實在的工作生活,變“高大上”的宣傳為切實的內心共鳴。

二是開闊思路,積極拓展黨史宣傳路徑。新形勢下,黨史宣傳要掌握網絡時代的傳播方式,適應新媒體立體化、互動化、即時化趨勢,加快推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一要變“單打獨斗”為“同頻共振”。在利用傳統媒體開展黨史宣傳教育的同時,發揮新媒體的教育優勢,將傳統媒體的權威性、公信力、把關力與新媒體傳播的便捷性、及時性相結合,形成優勢互補、更加強大的宣傳網絡,增強黨史宣傳的輻射力。二要注重線上線下的聯動。網絡時代也是自媒體時代,每個人既是信息接收者,也是信息傳播者。通過公眾號開通互動話題、開設互動欄目、及時精選留言、答復問題等,與公眾開展互動,積極促進黨史工作者與廣大網民的信息互動傳播,提高黨史宣教的親和力。三要借力大數據分析,使黨史宣傳精准發力。改變傳統的黨史宣傳存在的千篇一律、大水漫灌、針對性較差的弊端,借助大數據、雲計算技術,有效分析受眾的特點、需求,有針對性地精准“點穴”,提升黨史宣傳的影響力。

三是立場鮮明,堅守主流意識形態。新形勢下,講好黨史故事要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地位,牢牢掌握網絡意識形態主導話語權,在多元話語體系中體現核心價值觀,在多極輿論場中唱響主旋律。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線和主題,圍繞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結合重大活動、重要事件以及社會熱點,精准設置傳播議題,鮮明有力地唱響時代主旋律,及時呼應支持主流宣傳,貢獻黨史智慧。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根植於人民群眾心中,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同時,要旗幟鮮明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在新媒體上開辟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的前沿陣地,在“制高點”壓制歪風邪氣。尊重歷史原貌,堅守歷史真實,對網絡上各種歪曲歷史、罔顧事實,強化或極化某種錯誤觀點,渲染情緒,博取眼球的歷史虛無主義言論,要主動出擊、敢於亮劍,形成輿論強勢。

乘勢而上,抓好人才平台機制建設

打鐵還需自身硬。要在新的網宣工作中站穩腳跟,講好黨史故事必須進一步增強“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的意識,加強領導,加大投入,形成合力,把網絡打造成黨史宣傳的重要陣地。

一是加強隊伍建設,培育黨史網宣新力量。運用新媒體開展黨史宣傳工作,離不開一大批既懂網絡信息技術,又懂黨史的復合型人才。要繼續把加強黨史宣傳隊伍建設作為推進黨史傳播工作的重要保障,努力鍛造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新媒體技術過硬的人才隊伍,為黨史宣教工作注入新鮮血液。一方面,黨史部門要加強對既懂新興媒體應用技術,又有黨史宣傳教育經驗的復合型人才的選拔、培養與使用。另一方面,要敞開胸懷,開門迎客。秉承開門辦黨史的原則,整合社會資源,協調各方力量,特別是與政治素質高、社會影響大、群眾基礎好的新媒體代表性人士建立經常性聯系渠道,碰撞思想,各取所長,引導吸納他們加入黨史網評隊伍,讓他們在傳播黨史知識、弘揚主旋律等方面展現正能量。

二是完善平台建設,實現黨史網宣載體全覆蓋。加強與新媒體機構的合作,做到信息資源和技術平台共享,不斷壯大黨史網絡宣教工作的力量。一方面,要加強黨史網站建設,推動網站從部門工作網站、學術網站向黨史宣傳網站轉變。深化黨史檔案資源開發,加快黨史資料數字化進程,通過視頻檔案、圖說檔案等內容進一步豐富網站資源﹔加強在線服務,開通預約查檔、網上留言等互動交流欄目,在公眾服務上力爭“變客為主”﹔調整網站風格,打破黨史網站的程式化面孔,加入地方特色和人文底蘊,體現親民近民的氣質。另一方面,要積極構建以微信、微博、微視、微課、手機客戶端等為載體的黨史“微宣教”思想工作平台,充分發揮“微宣教”思想工作平台在傳播主流思想輿論、引導網絡輿論等方面的優勢。根據其自身特點,將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正確黨史觀的信息,以圖文並茂或視頻方式推送給公眾,使這些平台真正成為傳播中國好聲音、講好黨史好故事、凝聚中國正能量的重要陣地。

三是健全工作機制,強化黨史網宣管理規范化。領導干部要強化網絡意識形態工作意識,摒棄忽視新媒體或對新媒體敬而遠之的態度,主動了解認識新媒體,大力加強黨史網宣的規范化管理,建立健全網絡宣傳教育工作機制。一要建立涉及黨史重大輿情快速反應機制,健全網上輿情分析制度,完善輿情研判、報送、快速響應、分級應對、處置保障以及檔案管理機制,重視意識形態傾向性、苗頭性問題,提高危機應對能力、突發事件輿論引導能力。二要建立健全新聞發言人制度和新聞發布會制度,及時准確發布有關信息,對歷史虛無主義主動出擊、發聲亮劍,積極穩妥地引導社會輿論。三要建立與宣傳網信部門、主要媒體聯動宣傳機制,形成工作合力,統籌選題策劃、輿情研判,擴大黨史傳播聲勢和效果,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作者單位:山西廣播電視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