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信息時代呼喚編輯提高科學素養

青兆娟
2018年07月09日13:27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信息時代呼喚編輯提高科學素養

編輯的科學素養決定了編輯的眼光,決定了他呈現給大眾的是怎樣的產品水平與產品質量。科學素養並非是科技類出版物編輯才應該具有的。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大眾對相應知識的了解需求迅速擴大,而科普讀物是大眾獲得科技知識的一個重要來源。提高自身科學素養,是編輯處理好書稿,跟上時代步伐的重要一環。

編輯應關注新知識、新科技,最大限度地保持對科技的熱情,保持學習科學、探索科學的欲望。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要做個有心人,碰到出現頻率高的新名詞、概念等,要留心將它們收集起來,讓自己對此類新知識有一個基本的概念,在編校圖書時對新詞有印象,以后碰到時才不至於造成誤判。在編校過程中,要注意使用規范的名詞術語,不要被日常生活中的大眾俗稱誤導。

我們生活在信息時代,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出版作為重要的傳播媒介,為大眾傳播科學技術知識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出版從業人員之一,編校人員應該怎樣做才能跟上時代步伐,出版大眾喜愛的科技類讀物?

廣西教育出版社的科普圖書“生命價值”“尖端科學”“少年時”等系列,在業內做出了一定影響,其中《生命價值·我是怎麼來到這個世界的?》被《人民日報》列入2015年國際兒童圖書日推薦的50本好書單,“生命價值”曾獲得當當網“五星圖書”。筆者以自己做這幾個系列科普圖書的實踐,與大家分享一下提高自身科學素養、提升科普讀物質量的一些體會。

如何理解科學素養

國際上普遍將科學素養概括為3個組成部分,即了解科學知識、了解科學的研究過程和方法、了解科學技術對社會和個人所產生的影響。公眾隻有在上述3個方面都達到要求,才算具備基本科學素養。

美國學者米勒認為,科學素養是指具有足夠的可以閱讀報刊上各種不同科學觀點的詞匯量和理解科學技術術語的能力,理解科學探究過程的能力,關於科學技術對人類生活和工作所產生的影響的認識能力。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簡稱經合組織)認為,科學素養是指有能力參加到和科學相關的事件中,並能使用科學想法進行反思。經合組織進一步指出,具有科學素養意味著你能解釋科學現象,評估和設計科學探究,分析數據以及得出科學結論。

筆者認為,科學素養是指主體在掌握科學概念的基礎上,以科學的態度、運用科學的方法來對現實中的個人、科學、社會有關問題做出明智的選擇。

科學素養越高產品品質越好

作為出版傳播環節裡重要的一環,編輯的科學素養決定了編輯的眼光,決定了他呈現給大眾的是怎樣的產品水平與產品質量。“打鐵還需自身硬”,編輯的科學素養越高,呈現的產品品質就越好。當前,我國科技發展對出版從業人員的科學素養提出了新要求。編輯應提升對科學素養的認識,努力提高自身科學素養。

許多人覺得,科學素養是科技類出版物編輯才應該具有的。其實,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大眾對相應知識的了解需求迅速擴大,而科普讀物是大眾獲得科技知識的一個重要來源,許多出版社也快速加入科普讀物出版行列。科普讀物的編輯許多都不是科技相關專業出身,因而盡快提高自身科學素養,是編輯處理好書稿,跟上時代步伐的重要一環。

科學素養從小處著眼

注重學習科學知識。“學不可以已。”出版是一個知識密集型產業,編輯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才不至於落伍,被行業淘汰。

培養科學意識。關注科技時事,關注新知識、新科技,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對科技的熱情,保持學習科學、探索科學的欲望。這是培養科學意識的最佳途徑。

留心收集新的科技術語,培養對科技新詞的敏感度。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要做個有心人,碰到出現頻率高的新名詞、概念等,要留心將它們收集起來,讓自己對此類新知識有一個基本的概念,在編校圖書時對新詞有印象,以后碰到時才不至於造成誤判,影響編校進度及編校質量。比如,“航空”與“航天”、“太空”與“深空”,這些詞語有什麼區別?適用於什麼場合?隻有平時注意了解、注意區別,才能正確使用。

樹立規范意識。出版物,尤其是科技類讀物,承載著向大眾傳播科學知識的重任,內容質量和編校質量一定要過關,稍有差池有時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所以必須做到准確無誤。在編校過程中,要注意使用規范的名詞術語,減少混亂,降低讀者理解的難度。在處理科普讀物時,要注意使用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的規范名詞,不要被日常生活中的大眾俗稱誤導。比如,“剖腹產”應為“剖宮產”,“腦中風”應為“腦卒中”,“維他命”應為“維生素”,“荷爾蒙”應為“激素”等。筆者向大家分享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查詢方法,進入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網站,點擊頁面右上方的“術語在線”,就會出來一個“術語在線”對話框,輸入需要查找的詞語后,點擊右方放大鏡符號,即可跳出搜索答案。

培養嚴謹作風。有些作者在下定義時比較隨意,常常按照自己的記憶給出,造成給出的定義出現偏差,甚至不正確。在編校過程中,如果碰到這種情況,或者是出現概率較大的概念以及自己不太清楚的概念、定義,編輯應該先查找權威的工具書、教材等資料后,再決定改不改、怎麼改。對比較重要的概念、定義,編輯最好是自己核查一遍。可以通過中小學教材、《辭海》、百科全書、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網站的“術語在線”等權威參考書、工具書、網站核查。對於科技名詞,應選擇使用規范的術語及定義。

注意量和單位的問題。在量和單位的差錯中,常見的是使用不規范的單位。科普讀物與中小學教材一樣,應該盡量使用國際單位制裡的單位。如日常生活裡的“斤”在科普讀物裡應轉換成“千克”,長度單位“尺”應該轉換成“米”,面積單位“畝”應該轉換成“平方千米”或“公頃”等。處理書稿時還應該注意單位的排版格式。單位不要拆開兩行排,如“千米”“千克”這種單位不要出現“千”字在上一行,“克”“米”在下一行﹔“米/秒”“安/米”也不要出現“米”“安”在上一行,“/秒”“/米”在下一行。這樣的排版都算編校差錯。

編輯的科學素養決定了編輯的眼光,決定了科技類出版物的質量。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為大眾提供更好的讀物,是我們每一個編輯應盡的責任。

(作者單位:廣西教育出版社)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