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聚首的舊劇與消失的大片

2018年07月21日09:54 |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小字號

WechatIMG168.png

  啊——啊——西湖美景三月天,春雨如酒柳如煙。睡前唱一會,夢中有世界。大家好,受黨報評論君邀請,獻丑唱幾句。這歌大家太熟悉,來自1992年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最近,《新白娘子傳奇》劇組大聚首,引發了很多人的感慨,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新白》劇組大聚首,粉絲們送來劇照書等紀念性禮物,讓導演夏祖輝和趙雅芝、陳美琪等多位演員紛紛感嘆:“這些是從哪裡收集的?你們有這麼喜歡這個電視劇嗎?”確實愛不釋手。近年來,不論是《西游記》《紅樓夢》,還是《包青天》《射雕英雄傳》,不少老版電視劇組的聚首總能引發熱議。他們一聚首,我們就回憶。為什麼讓葉童女扮男裝演許仙?西游拍攝過程為何與取經一樣坎坷?當年經費短缺、技術落后,那些經典鏡頭又是怎麼出來的?為什麼那年夏天百看不厭的劇目今天依然能霸屏?

timg-2.jpeg

  這一批電視劇創作確實是匠心獨運。比如《新白》裡主角“一言不合”就開唱,那是因為考慮劇本橋段源於戲劇《白蛇傳》,所以借鑒了新黃梅調、京劇唱腔,幾位主創人員在唱腔、手法和眼神上都下了很大功夫。這便是藝術上的返本開新。除了對傳統文化的自信自覺和藝術創作的匠心獨運,這些劇目讓我們念念不忘,更重要的是主創人員心中那份對於電視藝術的追求。比如86版《西游記》劇組,迎來日出送走晚霞,靠的卻是一部攝像機。這種不畏艱辛、肩挑霜花將西游拍攝進行到底的精氣神,激勵主創人員以敬畏之心傾情演繹,也讓這樣的努力感染了觀眾。當西游劇組展示出服裝、布景等美術設計手繪原稿時,西游迷們無限震撼﹔當《雲宮迅音》的作曲許鏡清為《西游記》主題音樂會的資金犯難時,籌款第一天過百萬。

  經典劇目到底好在哪?正是因為它們對能激活觀眾對於人物與世界的想象,能喚醒觀眾內心深處的情緒與記憶。看《新白》,為古老的神話之戀而或揪心、或傷心、或開心之時,也會想起自己情竇初開時對一個人的思慕,對美好愛情的向往﹔看《西游記》,沉迷於瑰麗的想象、有趣的情節之時,也會感受到那一份“路在腳下”的無悔追求,那一種為了目標不懈前行的執著﹔而看87版《紅樓夢》,那一顰一笑一蹙眉,那娉娉婷婷裊裊娜娜,契合著我們心中林妹妹的形象,也能深味美好背后揮之不去的“悲涼之霧,遍被華林”。激發這樣的觀影、觀劇經驗,可能無需復雜浮夸的劇情、表演,要的反而是朴素、克制,反而是用心、用情,以及工匠精神一樣的細細打磨。

timg-3.jpeg

  近日,一部投資頗費的奇幻大片,因遭遇票房滑鐵盧而臨時撤檔,引來不少熱議。時下,不少影視劇確實投資巨大、星光璀璨,特技不可謂不華麗、場景不可謂不精美,不過即便如此,卻仍然缺少一些打動人心的力量。還有一些影視劇,主要情節在綠幕內景裡兩三個月拍完,故事不夠,后期來湊﹔主角不到場,找替身了事,劇本都沒好好理解,也談不上人物情緒的培養﹔甚至一些演員,連台詞這樣的基本案頭工作都不願花時間,現場直接念著數字“123456”蒙混,“反正有后期配音”﹔更有編劇創作涉嫌抄襲,侵權投訴時有發生……結果呢?拍出來的作品,角色上天入地,劇情雲山霧罩,特效花裡胡哨,結局爛尾收場。人物、情節、故事經不起推敲,留下的往往是熱搜榜上的“#”或是播放平台上的“C”。雨過地皮濕、風過不留痕,更別提結晶為記憶、作用於人心了。

  應該說,過去那些電視劇能深入人心,多少也與當時尚不豐富的文化生活有關,也多少與每個人都有的成長記憶有關。但是,能經過歲月的沉澱,就能成為經典。文化生活更豐富了,創作的水平更應該與時俱進﹔觀眾口味已經進化了,創作的能力更應該水漲船高。觀眾對於那些舊劇的熱愛,或許是一個提醒:仍然要有一份對於觀眾的敬畏、仍然要有一份尊重藝術的初心、仍然要有一份創造經典的追求。唯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的作品留存在觀眾的心中,在時間的花園中種下我們的那一朵玫瑰。

  這正是:電視創作要求真,共鳴共情打動人。主創團隊大聚首,經典傳頌精氣神。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思聊工作室·黃 超)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