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公眾號
阿裡雲公眾號
【新聞摘要】 新西蘭奧塔哥大學研究人員近日開發出一種新的醫學掃描儀,能夠生成關於人體的三維彩色X射線圖像,這一技術採用源自於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粒子物理學研究人員所使用的一種研究宇宙基本粒子和相應功能的大型強子對撞機相關研究工具,當電子快門打開時,它會對亞原子粒子進行計數。這使它能夠生成關於軟組織的高分辨率圖像,其中也包括微小的疾病標記。與傳統X光片不同,這一新的醫學掃描儀可以分辨出各種組織的細節,如骨骼,脂肪,水和軟骨,所有這些組織都在人體系統內共同發揮作用,最終可能有助於診斷癌症和血液疾病,而無需進行侵入性手術。(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從大型強子對撞機的科學研究中誕生新的醫學掃描儀,這聽起來像是“科幻故事”,但這恰恰証明了,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是線性的,每一項新研究、每一個新技術的發展過程都是發散的,總會誕生類似令人意想不到的新收獲,這也正是前沿科技研究的魅力所在:它不止將科技發展導向新的階段,更具有人所未知的創造力,誕生出人意料的成果——正如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工程師AuréliePezous所說:“這就是它的美妙之處:起初用於高能物理領域的技術正被用於改善社會,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令人興奮的。”
【新聞摘要】 據近期《宇宙學與粒子天體物理雜志》上雲南天文台研究人員所發表的論文顯示,雲南天文台高能天體物理研究組副研究員侯賢等人日前首次通過計算獲得銀河系中心黑洞在暗物質暈中的光學陰影。對黑洞陰影的觀測,被認為是直接探測黑洞的一種重要方法,並且可以加深對黑洞本質的認識。因此,研究不同時空下的黑洞陰影,成為天體物理領域的熱點,但這一觀測的難度較大,國外正通過新建望遠鏡的方式進行觀測。但雲南天文台研究人員則通過計算機模擬模型的方式,對冷暗物質模型和標量暗物質模型下,黑洞人馬座A星的陰影進行了研究,該研究的一項重要發現認為要觀測到兩種暗物質暈對黑洞陰影的影響,所需要的望遠鏡的角分辨率,超過了當前黑洞視界望遠鏡所能達到的水平。(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黑洞視界望遠鏡,即事件視界望遠鏡(EHT),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虛擬望遠鏡,涉及全球遠至夏威夷和南極的多架望遠鏡,是世界各地14個研究機構展開國際合作的成果,它的建設目標就是觀測到真正的黑洞以及黑洞陰影。雲南天文台研究人員通過計算所得到的結果,不僅僅是為該項目的黑洞陰影觀測提前敲響了“警鐘”,更重要的是,它為未來包括該望遠鏡在內的所有天文項目,找到了一條在項目前期驗証設計可行性的新辦法。不僅是在天文學領域,在越來越多的行業,計算也發揮著積極、重要的甚至是力挽狂瀾的作用,從計算的角度去預判、驗証和解決大工程的潛在問題很有必要。
【新聞摘要】 谷歌公司的科學家日前在《Nature Methods》上發布的一篇研究顯示,利用AI技術我們能夠更好地了解大腦結構及其功能。該項目的研究團隊建立了一個人工神經網絡,然后令其篩選 663GB 的斑馬魚的腦片圖,並且構建每個神經元和突觸的 3D 模型,谷歌的算法隨后將逐片觀察並通過樣本追蹤神經元的過程進行了自動化,同時“教會 AI 一次隻追蹤一個神經元結構,而不是試圖同時追蹤每個神經元”,因此,這一AI隻需要訓練7天就可以完成原本由人工需要10萬小時完成的1 毫米立方體大小樣品的檢測,比以前開發的自動化方法准確十倍,並且更快。(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一直以來,神經科學家通過肉眼觀察、拍照比對來進行大腦神經科學的研究,也因此在大腦神經元、大腦結構及其功能方面進展緩慢,特別是因為單個神經元周圍存在大量干擾的因素,如周圍空間和其他神經元,故而提煉出單個神經元真實形態的數據十分困難——神經科學家必須通過手動查看圖像、識別神經元切片來指定某個特定神經元的 3D 模型。但有了AI,神經科學家就像擁有了“金手指”:大量標的物識別、模式歸集和干擾因素過濾的工作交由AI來完成,既節省了時間,也減少了潛在的人為錯誤,神經科學家可以在最后階段介入,辨識、歸納並確定最后的科學結論。這一AI與人的“人機混合”模式,將在未來越來越多地呈現在科學研究各個領域——當然,作為AI能力普及的平台,雲服務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新聞摘要】 據國外媒體報道,人工智能(AI)能夠摧毀工作崗位,但相比之下,性愛機器人的破壞力可能要大得多。許多分析人士擔心,人工智能使得機器像人類一樣能夠通過經驗進行自我學習,會威脅到人類未來的工作崗位。擁有人工智能的機器人將能夠完成越來越多人類獨自完成的任務。最近有幾家報紙和電視分析人士稱,兼具人造的美麗外表和人工智能的性愛機器人的出現,有可能會破壞婚姻制度,扼殺部分人的飯碗。最近,在國家地理頻道播出的節目中,著名電視主持人凱蒂?庫裡克(Katie Couric)與性愛機器人進行的對話不僅引來了很多負面的評論,也引發了人們對成人機器人的擔憂。(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首先,人與人之間的連接、情感和協作,是自然的偉大創造之一,即使是最高科技的人工智能,也不可能給人類關系創造出一個機器人替代品,它與人類的關系是“人與機器”的關系,並不會成為“人與人”的關系,但機器人確實可以起到補充的作用,在類似情感陪伴、健康服務、孤老看護等領域提供“帶有近似人類情感”的服務,而不僅僅是冷冰冰的“生存服務”﹔其次,無論機器人技術發展到何種程度,機器人的道德觀,只是其創造者和使用者道德觀的傳遞,在強大的社會倫理道德面前,有違人類尊嚴的研究活動和技術發展必須做出讓步——這句話對成人機器人尤其適用。
【新聞摘要】 據國外媒體報道,兩年多來,谷歌一個秘而不宣的工程師團隊一直致力於Fuchsia項目,該項目自2016年開始在網上發布了一些代碼,並讓外部應用程序開發者修補了一些開源代碼,同時測試該系統的一些應用,包括交互式屏顯和YouTube語音命令,但近期據知情人士透露,Fuchsia項目團隊已經制定計劃將其打造成一個統一的操作系統,既可適用於谷歌的所有內部設備(如Pixel手機和智能音箱),也可用於目前搭載Android或Chrome OS的第三方設備,最終將在大約五年內取代佔據全球主導地位的移動操作系統Android,橫跨智能手機、智能音箱、筆記本電腦等所有消費級IT設備。(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在與蘋果公司的競爭中,谷歌在操作系統的跨設備功能和體驗上落在下風,蘋果的一個關鍵優勢就是在iPhone、iPad、MacBook、Mac乃至AirPods耳機等設備上都提供了統一的安全性、統一的跨設備功能和統一的iCloud賬號體系,極大增強了蘋果設備用戶應用體驗的統一性和入門友好度,這對谷歌自然是一種極強的吸引,特別是未來每個人都將被智能設備所圍繞,這一生態背后存在著令人艷羨的商業利益。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同時意味著操作系統提供商擁有了更多維度、更細顆粒度和更實時的數據,不僅對消費者的隱私,更對國家數據安全帶來了新的挑戰。
【新聞摘要】 亞馬遜AWS宣布,此前發布的Snowball Edge將可以支持新的EC2實例,這一新的實例採用 1.8GHz 的 Intel Xeon D 處理器,擁有多達 24 個 vCPU 和 32GB 的總內存。這些 SBE1 實例類型具有多種大小,多個實例可以在單個 Snowball Edge 設備上同時運行。當設備位於現場時,可以通過 AWS CLI 或開發工具包停止、啟動和更新實例,並且可以使用標准 AWS 工具對實例進行管理和監控。在此之前,Snowball Edge的作用是為了方便礦業、能源、軍事、零售和制造等行業的客戶使用 Snowball Edge 在遠程位置收集數據,並通過標准貨運公司將這些設備和數據運回 AWS。(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從一個被應用於特定行業邊緣數據收集的“超大號硬盤”,到成為AWS邊緣計算的新設備,Snowball Edge完美地詮釋了“未來數據中心隻有‘服務器(計算設備)’”的論斷:無論是服務器、存儲還是網絡通信設備,其根本上都是計算設備,“只是配置略有不同”,未來數據中心將呈現出以“具有不同配置和特性計算設備”為核心的基礎形態。與此同時,從公有雲、混合雲,再到私有雲和銷售裸金屬服務器Snowball Edge,AWS証明“雲的形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以什麼樣的形態為客戶提供最合適的服務”。
【新聞摘要】 持續了 36 小時的亞馬遜 Prime Day 促銷活動在北京時間7月18日下午3點落幕。亞馬遜稱,今年 Prime Day 的美國銷售額,比此前任何一年都要高。零售研究公司 Coresight Research 預計,Prime 會員們今年將為亞馬遜創造 34 億美元的銷售額,去年這一數字為 24 億美元。此外,Prime Day 促銷活動前 12 小時內的銷售額同比增長近九成。但在本次 Prime Day 促銷開啟后第一時間涌入亞馬遜網站及 app 的用戶發現,Prime Day 的登錄頁面無法正常運作,在當天下午5點,亞馬遜通過官方渠道確認網站確實出現了訪問困難的現象,並宣布“正在迅速解決這一問題”。(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這一次亞馬遜Prime Day 促銷活動被國外媒體稱為“前所未有”,消費者的消費熱情高漲,卻遭遇網站訪問問題,類似遭遇工人罷工。正如研究公司 GlobalData Retail 的董事總經理 Neil Saunders所說:“網站宕機毫無疑問會對銷售額造成沖擊,讓一些消費者放棄購買……如果無法為客戶提供愉快的購物體驗,那他們就會舍身離去,轉投競品。”阿裡雲在2017年“雙11”期間支撐住了“交易峰值32.5萬筆/秒,支付峰值25.6萬筆/秒,數據庫處理峰值4200萬次�秒”的龐大交易流量。在這背后,除了技術、產品的不斷迭代,自2009年起的歷次“雙11”的磨練至關重要——這種磨練在國外市場難覓其蹤。
【新聞摘要】 據科技博客The Verge報道,谷歌、Facebook、微軟和Twitter聯合宣布了一項名為“數據傳輸項目”的新標准項目,該項目旨在成為平台之間轉移數據的一種新方式。谷歌在一篇博客文章中稱,該項目允許用戶“直接將數據從一個服務傳輸到另一個服務,無需下載和重新上傳。” 該系統的當前版本支持照片、郵件、聯系人、日歷和任務的數據傳輸,從來自谷歌、微軟、Twitter、Flickr、Instagram、Remember The Milk和SmugMug的公開可用的API(應用程序接口)中提取數據。(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谷歌、Facebook、微軟和Twitter,一項數據傳輸、共享標准項目,將這兩者放在一起看似幾乎不可能的事情,但這個 “數據傳輸項目”正是在這種不可能之下誕生,甚至要將這個項目發展成一個比傳統API更穩健、更靈活的替代方案,為什麼?因為“可移植性和互操作性是雲技術創新和競爭的核心”,更因為“數據可移植性的未來需要變得更加包容、靈活和開放”,換句話說,這應當是龐大的雲生態為用戶所提供的基礎服務和重要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該項目需要建立在強大的數據保護、數據安全、用戶隱私保護基礎上,同時,谷歌、Facebook、微軟和Twitter在數據傳輸項目上的合作,很可能建立起APP數據、雲上數據傳輸的事實性標准,從而對中國的APP開發商、雲服務商形成負面影響。
【新聞摘要】 據國外媒體報道,零售業巨頭沃爾瑪和微軟公司聯合宣布,雙方將達成戰略合作,未來沃爾瑪將會使用微軟提供的雲服務和人工智能技術,同時對抗亞馬遜。消息稱,雙方簽訂了5年的合作協議,沃爾瑪將充分利用微軟的雲解決方案,包括微軟Azure和微軟365,讓顧客購物更快、更方便。此外,作為合作計劃的一部分,沃爾瑪和微軟的工程師將合作,使walmart.com和samsclub.com的大部分業務轉移至微軟Azure平台上。雖然雙方的合作看似互利互惠,但如果我們留意早前消息會發現,沃爾瑪聯手微軟或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自家的雲業務試水失敗了。(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沃爾瑪雲業務的跌宕起伏與其發展模式密切相關:作為亞馬遜AWS的早期客戶,沃爾瑪獲得了良好的雲轉型支撐,卻轉而投入巨資開始自建雲業務但試水失敗,被外界認為“不僅沒有實現商業化,在維持自身運營的能力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而現在,雖然更換了合作伙伴,零售業巨頭還是回到了與雲服務商合作的道路上來——將雲業務交給雲服務商,自身則專注於零售業的轉型升級。代表橫向貫通雲能力(當然也包括AI、大數據等由雲所提供的分發能力)的雲服務商與具有垂直行業能力的行業企業的“橫豎組合”是數字化時代的大趨勢,“不要重復造輪子,而是以開放的心態,站在雲服務商的肩膀上成就行業雲能力”是更優的選擇。
【新聞摘要】 7月19日,微軟發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18財年第四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微軟當季營收為300.8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56.05億美元增長17%,超過市場預期的292.2億美元。微軟的淨利潤為88.7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80.69億美元增長10%。每股收益為1.14美元,這一業績遠好於去年同期。微軟智能雲部門本季收入96億美元,同比去年的78.22億美元增長了23%,服務器產品和雲服務收入增長約為26%。作為智能雲部門的明星產品,Azure本季收入大幅增長89%,高於分析師此前預期的80%水平。由於多項指標表現搶眼,超出華爾街分析師預期,微軟股價在盤后交易中出現大漲,漲幅一度達到近5%。最終上漲3.26%,股價定格在107.8美元。以此股價計算,微軟的總市值已經達到8021.26億美元,沖破8000億美元的市值大關。(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在最近接受彭博社採訪時,一向高傲的微軟前CEO史蒂夫·鮑爾默承認:“薩提亞·納德拉(微軟現任CEO)做得很好,他重新塑造了微軟在投資者心目中的地位。”而且,“正是他把Azure雲業務提升到了如此高度,他上任后,公司才開始真正改變定位。”正是依靠對雲計算業務“All-in”的決心和重大戰略轉型,微軟沖破了8000億美元的市值大關,與此同時,微軟股價與雲業務發展的同步攀升也証明,雲計算是一項被資本市場長期看好的戰略性業務:它是未來企業實現數字化增長、轉型的關鍵支撐,企業通過雲服務,獲得AI、大數據、IoT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