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好稿是怎樣"修煉"成的》:新聞的力量,在更遠的前方

盧新寧
2018年07月31日07:2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新聞的力量,在更遠的前方(序與跋)

  《好稿是怎樣“修煉”成的》:費偉偉著,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

  時間是一種充滿魔力的尺度,標注時代的變遷,也丈量個人的足跡。歷經時間的反復淘洗,一個記者究竟能走多遠?

  讀罷《好稿是怎樣“修煉”成的》一書,心中多少有了答案。“要鮮活,更要鮮明”“把太硬的打碎”“從貌似熟悉中發現陌生”……僅僅是目錄,就“拽”著人不由自主往下翻閱。標題怎麼短下來?怎樣在沖突中寫好人物?如何既突出問題意識,也體現過程意識?……細覽內容,詳盡的案例引人入勝,犀利的點評激蕩人心。可以說,這本書既有“術”的經驗總結,也有“道”的深入辨析。無論是圍繞具體作品的個案分析,還是跳出新聞報道的抽象思考,都浸潤著一名老記者的精品意識和探索精神。

  作者費偉偉是我熟識多年的同事。自進入人民日報工作以來,他輾轉多個崗位,始終堅持以佳作記錄時代、影響社會、成風化人,採編了卷帙浩繁的新聞作品,多次榮獲中國新聞獎等獎項。三十余載豐富多彩的從業經歷,映照著熱愛新聞事業的初心,也詮釋了好稿是不畏繁難創作出來的。“好聲音在基層,好故事在路上。好新聞是‘用腳走出來的’,講好故事,當深入一線,接地氣,心貼著大地和民眾行走。”作者的感慨,很難不引起新聞工作者的共鳴。

  有人說,如果缺乏一種抵抗碎片化的自覺,新聞人很容易在歲月的流逝中消磨了韶華。偉偉無疑是個有心人。殊為可貴的是,這本書詳細記錄並還原了一些稿件的幕后編採過程與業務研討內容,堪稱現實版的“編輯部的故事”。不少細節,讀來令人趣味盎然。對於經典案例,本書還同時附有原稿,方便讀者對照查看。如此匠心,不僅有助於讀者了解一篇優秀新聞稿件是如何誕生的,相信對一般意義上的寫作也具有指導價值。

  學者馬克思·韋伯將學術與政治視為一種志業,認為這是一種“去用力而緩慢地穿透硬木板”的工作。做新聞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活蹦亂跳、頂花帶刺”的鮮活文字,背后是作者深厚的洞察力、判斷力,最根本的則是黨報記者的高遠站位。“風雷激蕩一紙書”,走過70年不凡征程的人民日報,一直以來都倡導記者要“站在天安門上看問題”,涵養立足中國、胸懷世界的大局觀,形成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全面能力。事實上,一個人積累越厚,越能抓住事物的本質,走出局部真實而抵達整體真實﹔也越能在小荷初露尖尖角時發現大趨勢,在風雲變幻中站穩腳跟。

  互聯網時代,信息已由稀缺、昂貴變為豐富、廉價,媒體融合方興未艾,新聞樣態日趨多元,新聞與社會的關系更趨立體、復雜。處身所謂的“后真相”時代,面對日新月異的傳播場域,記者何以立足,新聞何以“留痕”?常青的生活之樹下,“內容為王”依然有其價值,高質量的新聞文本依然是稀缺資源。人們期待著記者迎著問題上、抓住真問題,用好作品回應時代的關切,有力量行進至更遠的遠方。

  北京的冬夜裡,費偉偉提著書稿在夜班找到我時的情景仍在眼前。對他書稿的閱讀,讓我想起被魯迅稱為“中國最為杰出的抒情詩人”馮至在《南方的夜》中的一句詩,“這時我胸中覺得有一朵花兒隱藏/它要在這靜夜裡火一樣地開放”。我想好記者是否都該如此,在“日計有余,歲計不足”的奔忙中隱藏一份漫長的思考,並最終尋找到時機綻放。

  (本文為《好稿是怎樣“修煉”成的》一書的序言,刊發時有刪節。)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