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新時代,期刊如何講好中國故事:有意義更要有意思

趙新樂
2018年08月13日13:15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有意義更要有意思

“在我看來,當前,期刊以內容為王的特點仍然沒有變化,這是期刊可持續發展的‘百年大計’。但是,期刊在內容質量上的高水平如何轉化為更大的影響力,就需要引入更多的呈現方式。”

《中國科學院院刊》副主編楊柳春的這一觀點,就像那句改編后被廣泛應用的俗語“酒香也怕巷子深”一樣,反映了當下內容提供者在傳播理念上的變化。

“上接天線”也可“下接地氣”

《瞭望》推出的《永遠為了人民的期待——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治理的根本邏輯》一文公開后,迅速激發起“迎接十九大”輿論場的高度關注和積極反響。

據不完全統計,文章推出后,24小時內新華社微信公眾號閱讀量“10萬+”。包括新華網、人民網、騰訊網在內的149家互聯網媒體以及澎湃、界面等新媒體APP頭條全文轉載,超過上千條讀者回帖。

“文章之所以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回應,在於能夠牢牢把握住十八大以來國家治理大政方針的大特征、大邏輯和大趨勢,將‘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的‘執政秘訣’,客觀理性、令人信服地解讀給世界,除了具有鮮明清晰的理論力量外,還在於其生動鮮活的感染力量。”在瞭望周刊社副總編輯王磊看來,這篇文章在闡釋習近平“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思想時,通過大量採訪在眾多故事和細節的字裡行間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感染力。

《上海支部生活》在推出《大城之治——創新社會治理中的城市基層黨建》一文時,編輯部一方面帶著問題對中央和上海市委重要文件進行再學習,並和上海市委組織部對接,精准領會中央和市委有關精神﹔另一方面則通過記者平時深入一線“走轉改”的採訪積累,精准挖掘、篩選、呈現黨建案例,努力讓這組文章所講述的黨建故事、所提供的黨建思考,真正體現前沿性、代表性、可借鑒性。

“即使是理論性較強的學術文章,我們也要做到‘入眼、入腦、入心’,爭取將深厚的思想理論,進行深入淺出的解讀,並結合藝術的特性進行表達”,用中國文聯理論研究室主任、《中國文藝評論》主編龐井君的話說,好文章一定具有“真、實、新、特、美”的特點,一定是在“上接天線”的同時“下接地氣”。

“鞏固陣地”也要“四通八達”

《中國新聞周刊》策劃、採編的《雄安時代》於2017年10月16日正式出版上市。與此同步,專刊內容在互聯網上線,實現紙媒、網絡及移動端全媒體刊發、全平台覆蓋和海內外傳播。

據統計,百度已收錄專刊內容7.9萬條,在《中國新聞周刊》全媒體平台上總閱讀量破1億人次。報道翻譯成英語、法語、日語、意大利語等7個語種在《中國新聞周刊》9個外文版刊載后,成為外媒報道雄安時援引的權威信源。

“閱讀方式呈現多樣化,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對於媒體來說,在鞏固自身原有陣地的同時,傳播方式自然也需要多樣化。”這是《中國新聞周刊》總編輯呂振亞的想法,也是《中國新聞周刊》的年度大事。《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看到,在呂振亞的辦公桌前貼著的《周刊十條(2018年版)》中第六條就是:“促融合,合力推進新媒體建設。”

將紙版內容同版面語言、新媒體傳播相結合,讓“有新媒體的紙媒”向“有紙本的融媒體專業機構”實質性轉型顯示傳播力量,同樣是《瞭望》的發展方向。

版面語言是稿件內容的延伸,用好版面語言能夠准確傳遞出刊物的政治站位、輿論導向、價值取向,能更為有效觸動讀者內心。在鞏固紙媒特色的同時,在十九大期間,《瞭望》打破刊期,自大會開幕當日起就在新媒體平台上每天推出一條深度述評,堅持“移動優先”,大部分評論被新華社客戶端首頁推送,收獲良好傳播效果。

作為新華社體系內的唯一一本財經類期刊,《財經國家周刊》雖然佔據宏觀經濟主題題材宣傳報道的“先天優勢”,但他們依然認為,期刊內容的核心不能丟,不意味著報道形式、方式、呈現手段、傳播方法不能變通,反而更應該從新媒體中汲取靈感,學為己用,利用新媒體的講故事方式和傳播方式,讓精品更容易到達更多讀者,被更多讀者所接受。

比如,《財經國家周刊》成立了專門的新媒體業務部門,利用微信訂閱號、微博、頭條等眾多渠道,傳播精品。雜志社旗下的《瞭望智庫》《財經國家周刊》等新媒體賬號讀者數量和影響力在同類主流新媒體已經處於領先地位。此外,雜志社還在找選題、做策劃以及稿件撰寫編輯方面,優先要求記者編輯對標新媒體的傳播要求,能夠全面掌握運用新媒體的報道技能。

不僅“立意”,還要“立體”

“我理解,好文章的標准,簡單地說,就是要能夠把‘有意義’的內容表達得‘有意思’。”《上海支部生活》副主編侯肖林對期刊主題宣傳好文章的看法與《軍嫂》雜志主編彭清雯不謀而合。

在彭清雯看來,期刊主題宣傳好文章應該“有趣”“有用”。所謂“有趣”,不是“搞笑”甚至“惡搞”,而是吸引人、感染人,讓人有閱讀興趣。所謂“有用”,就是希望期刊的文章能夠對受眾有所啟迪,或者可以引發他們的思考,或者是“按圖索驥”去實踐。

“攜筆從戎 淬火成鋼”一組文章刊發后,很多讀者感慨:文章令他們想起了自己的從軍之路,思考了軍旅的未來,更加堅定了自己在軍改大潮中攜筆報國的初心。

對於打造精品期刊,彭清雯認為,除了做好刊物的內容之外,也要精心策劃活動,嘗試立體宣傳,通過多種創新,實現服務受眾。雜志社策劃、承制的國內首部軍嫂主題公益宣傳片《最美軍嫂》,在中央電視台首播,后獲得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6年度廣播電視公益廣告扶持獎勵。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軍嫂》雜志編著的《跟著信仰走——我們家的長征故事》一書,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被中國出版協會評為2016年度“中國30本好書”,並入選2017年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的百種優秀出版物……

在探索立體傳播上,《中國科學院院刊》近年來在紙刊基礎上不斷拓展業務范圍,形成了紙刊、論壇及活動、新媒體、內參、研究咨詢“五位一體”的發展模式。

用楊柳春的話說,這種立體式、多元化的發展模式,不僅擴展了紙刊的影響力,也為紙刊發展帶來了更多更好的內容資源,實現了不同形式的平台內容的資源整合,保障了紙刊文章內容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上。

“創新意識,這是好文章之‘翼’。是否善於創新,是否能夠做到常做常新,是新聞工作發展壯大、保持強大生命力的關鍵。這表面上考驗的是期刊工作者的能力,背后則是使命擔當。”侯肖林說,借鑒新媒體的內容創新和形式創新,推動傳統紙質媒體在內容呈現上的新突破,從而使二者形成優勢互補、良性互動,同樣是每個期刊人在新時代應承擔的責任使命。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