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央視一套黃金檔熱播劇 《最美的青春》致敬塞罕壩

2018年09月16日06:40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最美的青春》致敬塞罕壩

緊扣塞罕壩幾代造林人的奮斗史,用現代視角重述55年的造林奇跡,近日在央視一套黃金檔熱播的電視劇《最美的青春》,把塞罕壩精神以影像方式固化為民族記憶和國家記憶。

沒有大牌明星,沒有過度宣傳,這部英模劇以不落俗套的人物設計、明快緊湊的敘事節奏備受關注,口碑持續走高,穩居收視榜前列。

這是一部能夠載入電視劇歷史的重量級作品。

崇高精神的生動演繹

在蒼茫沙海,年輕人問老鄉塞罕壩怎麼走。老鄉答:“這就是。”這回答出乎年輕人意料,塞罕壩是蒙語和漢語的組合,意思是美麗的高嶺。這是一片荒漠啊,哪兒美啊?

電視劇一開篇,就用“塵沙飛舞爛石滾”擊碎了男主角馮程和觀眾的浪漫想象,而這曾經就是塞罕壩的真實寫照。“香草豐茸三尺贏”“鬆聲入夜常疑雨”的美麗風景,早被早期的過度開墾和戰爭破壞。

1962年,原國家林業部決定在塞罕壩建立大型機械林場,369名第一代建設者肩負國家使命上壩造林。這些平均年齡不到24歲的拓荒先鋒以滾燙的青春許國,克服了各種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獻完青春獻子孫,為祖國鑄成了一道堅實的綠色屏障。《最美的青春》便以此為背景,進行藝術開掘。

題材獨特,素材豐富,但創作卻並不順利。導演巨興茂剛拿到劇本時茫然失措:“對我們這些生活在城市的80后90后來說,那個年代的卓絕奮斗離現實生活太遙遠。單從文字上很難形成深刻的認識。”等到了實地拍攝,他的顧慮立馬就打消了。因為身臨其境,感動和理解應運而生。劇組曾趕上零下40攝氏度的冰凍極寒,設備凍壞了,拍攝時斷時續﹔也遭遇過大雪封路的困頓無奈,得靠推土機開路﹔還體驗過白毛風,夾雜著冰碴的勁風呼嘯而來,刮在臉上如同刀割。總編劇郭靖宇認為這些不算什麼,“在極端環境下,我們拍攝不過半年。而塞罕壩造林人一干就是半個世紀,旱魃為虐、雨凇侵擾、嚴寒封凍、缺水少糧。有了這半年的經歷,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才真正在主創心裡扎根發芽,從鏡頭裡自然流淌出來”。

劇組流傳著一句話:“拍攝就像取經,塞罕壩精神就是真經。”主演何雨虹說:“和當年植樹造林類似,拍這部戲也是跟自然抗衡。唯有經歷過伏冰臥雪、七竅塞沙,你才會理解塞罕壩精神不是一句口號,其中蘊含著青春選擇、人生價值,是我們學習的精神寶藏。”

電視劇是藝術的濃縮。《最美的青春》雖無法窮盡當年的篳路藍縷,卻足以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做到溫潤心靈、啟迪心智。很多家庭都是一家三代共同追看,既有經歷過那個年代的老年群體,也不乏與這段過往距離甚遠的年輕人。90后觀眾李嘉偉眼光獨到:“我在演員眼中看到了信仰的光芒和青春的火焰,這是屬於那個年代的溫度和激情,也是當下這個時代需要的寶貴資源。”

值得一提的是,一群特別的觀眾在劇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感動。塞罕壩育林人陳彥嫻感慨:“電視劇喚醒了我的記憶,熒屏中演繹的故事仿佛我的親身經歷,我感受到了那股純粹的力量。”

真摯靈動的詩意表達

《最美的青春》在人物塑造方面更真實、更新穎,它跳脫出臉譜化的英雄或惡人形象,將他們放置於真實生活中,關注人物內心情感。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讓觀眾眼前一亮。

劇中很多細節感人至深,比如“鎮風神樹”是馮程的精神支柱,老劉頭暴風雪為壩上送補給物資,自己卻成為“永遠的豐碑”犧牲了。“人物不再是表達主題的符號,反而自帶現實主義的溫度和質感。劇情沒有說教,而是用一流的藝術魅力支撐主流價值觀和塞罕壩精神的表達,使它們在情節和自然場面中流露出來。”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名譽主席李准分析該劇打動人心的原因。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尹鴻提出了“個人史”的概念:“每個人都有個人史,英模片不夠鮮活的最大問題就是沒有個人史。在《最美的青春》中,各個人物性格定位准確,使得他們的行為不完全按照創作者的概念去行動,而是按照自己的性格定位去行動,這一點顯示出很好的創作功力。”

劇中的一幕令很多觀眾印象深刻:先遣隊員被大雪困在壩上。在大家都陷入恐懼中時,馮程用一條板凳面制成“鋼琴”,演奏起無聲的《命運交響曲》,激越的旋律在每個人心中響起。“作品中富有詩意和美感的神來之筆還有很多。這些文學元素悲情卻不苦情,傳奇卻不獵奇,為作品賦予了巨大的藝術價值。再加上流暢不直白、曲折不做作的敘事,將有藝術的思想和有思想的藝術有機結合,做到了接地氣有靈氣,堪稱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高度統一的高峰之作。”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對該劇給予了高度評價。

精益求精的藝術追求

古今中外的鴻篇巨制無一不是厚積薄發的產物,《最美的青春》也不例外。劇本創作歷時七八年,採訪了30余位塞罕壩機械林場的創業者和近百名在職員工。如今塞罕壩的森林覆蓋率達80%,已不是當年的荒涼景致。創作者為了找尋心目中那片雪地、沙漠,先后轉場北京、天津、杭州等多地取景。與當下電視劇生產節奏不同,《最美的青春》慢工出細活,36集拍了162天。劇中的廠部大樓、實驗樓等建筑都一磚一瓦重新搭建,植苗機、推土機等道具按照博物館展品和老照片進行仿造。《文藝報》藝術評論部主任高小立說:“劇中人物干起播種、施肥等工作熟練麻利,諸如出苗率、雪藏、修床之類的術語也信手拈來,使其所塑造的技術能手形象深入人心,可見創作者對作品專業性的追求多麼執著。”

有人說影視圈是距離名利場最近的地方,但在《最美的青春》的演職人員身上卻看不到半點浮躁虛火。他們不比時尚比質朴,不比流量比演技,不比佔有比奉獻,積極主動地深入群眾、深入生活。以現在的技術條件,很多實拍困難的地方都可通過特技實現。該劇的主創卻不怕折騰,一定要用真聽真看真感受營造更真切的審美體驗和更深刻的心靈震撼。極端環境讓創作強度超乎想象。他們幾乎每天凌晨3點半起床。外景不是在沙裡就是在雪中,無法開車,他們就扛著搭景木材、攝影器材走。

和主演劉智揚搭檔的德國黑貝攻擊性強,開拍不久就咬了他一口。為了拍出人狗和諧相處的場景,劉智揚必須克服恐懼與它建立感情,后來干脆生活在了一起。他說:“馮程朗誦過一句詩,‘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隨著拍攝層層推進,我漸漸悟出了其中的深意。因為熱愛生之養之的那片土地,馮程離開舒適的城市,無怨無悔地投身生態文明建設的偉大進程之中。表演事業之於我,也是滋養成長的土地,我又怎能不義無反顧呢?”

《最美的青春》的播出,讓觀眾更具象地了解林業工作者的艱辛與植樹造林的重要性。沒有口號化歌頌塞罕壩造林人,而是通過人物永不言棄的奉獻精神,傳達了令人動容的情感與主題,通過藝術作品潤物無聲、潛移默化的感染力和影響力,履行了影視作品的社會使命。

主旋律題材劇往往凝聚著創作者更濃厚的情懷,無論是愛國情懷,還是致敬歷史與楷模的情懷。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主流價值觀的引領為原創作品烙下更深的文化自信,令影視創作更顯蓬勃生機。(本報記者 李蕾 本報通訊員 何天平)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