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北京周報》六十年不忘初心 向世界說明中國

柴如瑾
2018年10月05日05:41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向世界說明中國

  2018年,《北京周報》走過一甲子。

  在美國國會圖書館亞洲圖書閱覽室,11本精選的《北京周報》(Beijing Review)年度合訂本安靜地躺在長桌上,不時有不同膚色的讀者前來翻閱。展開的書頁,有的已經泛黃,有的磨毛了邊角,有的甚至已修補數次。

  美國國會圖書館不僅完整收藏了《北京周報》自創刊以來的所有合訂本,包括一本全世界僅存3套的1958年創刊合訂本,還精選了不同年代的合訂本以專題形式展覽陳列。

  這本可能並不為國內讀者所熟知的刊物,為何會“牆內開花牆外香”,在海外享有這麼高的待遇?

  作為我國唯一的中央級外文時政新聞周刊,《北京周報》自創刊之日起,就受到海內外的高度關注。

  使命中誕生

  “我講話的英文譯文,以《北京周報》刊登的為准。”1960年4月,周恩來總理在尼泊爾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鄭重宣布。

  如此看重《北京周報》的周恩來,與周報的淵源更深,對周報的關懷更切——

  他是周報創辦的發起人。1954年4月,在率團參加完日內瓦會議的回國途中,周恩來幾次談到中國與國外互相了解的重要性。他說:“我們應當有一本英文周報,及時地向國外闡明我們的內外政策,介紹我們的革命和建設成就。”

  1958年3月,經過3年多的調研和准備,這本肩負“向世界說明中國”使命的英文周報創刊了,周恩來親自定名為《北京周報》。這是新中國成立后出版的第一本外文時事政策性新聞周刊,每周一出版,航空發行世界各地。

  1963年3月5日,原計劃在北京飯店舉行的《北京周報》英文版創刊五周年暨法文版、西班牙文版創刊茶話會,在周恩來建議下改在了單位食堂,他執意要到編輯部來看看大家:“我們要通過各位朋友的努力,使《北京周報》在五大洲更廣泛地發行。”

  要知道,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創辦一份外文刊物所要面對的困難可謂重重,要用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印尼文等語種出版《北京周報》更是難上加難。

  “為了節省成本,航空發行的紙張不能很重,所以要用很薄的字典紙。”今年90歲高齡、曾任中國外文局局長的林戊蓀參與了周報創刊的籌備工作,他回憶起這個細節,“當時國內沒有這種紙,這麼大的用量,如果進口就太貴了,所以印刷專家就去濟南找造紙廠。那邊說,造這個紙,除了紙漿之外,還需要一定的棉花。所以,我們造紙的棉花都是上級特批的。”

  60年來,對《北京周報》的成長,黨和國家領導人一直給予深切關懷。

  在中南海豐澤園毛澤東故居臥室床邊,至今還擺放著大字版《北京周報》,這是毛澤東生前每期必看的刊物﹔鄧小平曾對《北京周報》的文版調整作過指示﹔江澤民為《北京周報》手書“中國之窗,世界之友”﹔胡錦濤為《北京周報》紀念中巴建交55周年專刊致辭﹔習近平為北京周報社《中國與非洲》雜志“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專刊”發來賀詞。

  六十載弦歌不輟,一甲子薪火相傳。

  如今的北京周報社,是具有國際影響力、公信力、引導力的多語種、多平台的國際新聞傳媒機構。除出版《北京周報》英文周刊外,還出版有《中國與非洲》英、法文月刊和《風度》月刊,以中、英、德、法、日文出版北京周報網,入駐海外社交媒體及國內各大新媒體平台,讀者遍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國際社會了解真實中國的重要傳媒品牌。

  發展中壯大

  “對於想了解當前中國形勢的學者和讀者來說,《北京周報》是最好的信息來源。”聯合國秘書長辦公室高級官員溫佐精准詮釋了《北京周報》的價值定位。

  從“著重介紹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成就和經驗”到“以論述國際問題為主”,再到“增進國外對我國國內形勢和對外政策的了解”,60年間《北京周報》3次編輯方針調整的背后,雖有歷史原因和客觀工作的需求,但更體現了她伴隨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發展變化而不斷銳意進取的精神品格。如今,《北京周報》恪守“及時、全面、准確、深度地報道中國”的宗旨和嚴肅的新聞風格,成為國外讀者了解真實中國的窗口和中外交流的平台。

  “它總是處在國際輿論的前沿陣地和政治斗爭的風口浪尖上。”在《足跡留下的思考》一文中,曾任北京周報社社長兼總編輯的汪溪道出了辦刊的不易,“無論國內外發生什麼大事,它都得及時反映、表態,是躲不了,避不開,也等不得的。不但要准確反映,而且要有對外角度,講究表達方式。”

  也正是在60年不斷攻堅克難的腳步中,《北京周報》確立了以新聞立刊、以言論見長的辦刊理念,涌現了“編者札記”“說東道西”等一批知名專欄。

  安治國、穆友林、王大成、辛向榮……這些寓意美好的“編者札記”常用筆名,在20世紀70年代末為周報讀者所熟知。英國《衛報》撰稿人、中國問題專家吉廷斯兩次寫信給“穆友林”,討論裁軍問題。

  “我一直覺得我們在做非常困難的工作。在國際舞台上,在西方輿論界,我們的聲音依然很弱。然而,這聲音並不是可有可無的,因為中國並非可有可無的。我們之所以能指點江山、說東道西,不是因為我們這些所謂筆杆子有什麼了不起,而是因為中國了不起。中國使我們有底氣,有筆功。”說這段話的,是曾任北京周報社總編輯的黎海波,他在1996年開設時事評論專欄“說東道西”,同世界媒體過招。

  1996年底,《紐約時報》發表了題為《盯住金絲雀》的評論,對中國是否信守“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等原則含蓄地表示了懷疑。依據香港回歸后半年的實踐,黎海波在1998年第一期《北京周報》上寫出評論《自在的金絲雀》,用事實給出了強有力的回答。

  客觀報道中國最新發展,公正評述國際重大事件。在傳播中國聲音的歷史進程中,《北京周報》收獲了外國元首政要、國際組織和機構的支持和關注。在創刊60周年之際,多國駐華大使紛紛發來賀信,新西蘭駐華大使麥康年還深切回憶了與周報40多年的緣分:“20世紀70年代我第一次來北京就看過《北京周報》,它一直是我了解中國的重要信息來源。”

  邁入新時代

  美國紐約,時代廣場。

  今年4月,在全球最繁華商業中心最吸引眼球的地方,深入解讀習近平主席博鰲亞洲論壇主旨演講的英文稿件《融合發展和全球化讓世界更美好》及《北京周報》LOGO閃耀電子大屏,向世界奏響了中國開放的最強音。

  在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時代,北京周報社啟動實施國際合作傳播和全媒體化戰略,全面加強新時期國際傳播能力建設。

  從2017年7月底開始,北京周報社與世界主流媒體美國《時代周刊》《新聞周刊》《彭博商業周刊》、英國《經濟學人》雜志及法國《青年非洲》周刊等開展機制性長期供稿合作,北京周報社《中國與非洲》雜志還與南非《星報》、塞內加爾《太陽報》等開展供稿合作。僅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就在合作媒體刊出16個專版,供稿15篇次,合作方發行總量665萬份(冊)。與這些國際知名新聞機構的合作,開創了中國期刊新聞史上的先河。

  從創刊伊始的毛澤東思想的對外傳播,到后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的對外傳播——除向世界介紹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外,《北京周報》更是黨和國家領導人思想傳播的重要平台。如今,《北京周報》肩負向外傳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任。

  今年3月12日出版的《時代周刊》刊登了《北京周報》供稿的文章《共同書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新篇章》,充分說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是歷史的必然選擇。該文恰逢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全國政協聯組會后刊出,溫佐認為這是一篇很合時宜的解讀文章。

  黨的十九大召開期間,美國作家沃倫·劉在《新聞周刊》上看到《北京周報》供稿的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的稿件《中國共產黨是中國成功的原因》后,給周報發來郵件,稱贊其觀點“提供了一個如何審視中國智慧對世界貢獻的不同視角”。

  “新時代的中國理念、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貢獻等需要通過《北京周報》這樣的平台傳遞出去。”北京周報社社長李雅芳說,這是《北京周報》的重要使命。

  如果說國際合作傳播是周報擴大影響的主攻點,那麼,全媒體化戰略就是周報轉型升級的起跳點。

  《對話太平洋》《北京閃新聞》《“繪”眼看中國》《冷暖中國》……這些由北京周報社原創制作的視頻節目,通過英、法、日文網站和臉書、推特等海外社交媒體賬號同步推送后,獲得國外網友熱烈反響,僅《北京閃新聞》每期在臉書賬戶的播放量就超過300萬次。

  2015年4月,在接受了《北京周報》獨家專訪后,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轉推了一條周報發在臉書上的英語推文《要團結不要分裂》(More Unites Us Than Divides Us),並留言:“讓所有人都生活在一個更美好、更和平的世界一直是安南的一個夢想。”

  從紙質印刷版到互聯網電子版,從動態新聞網站到移動閱讀產品,從國內新媒體平台到海外社交媒體……《北京周報》的全媒體化步伐越來越快、越走越穩,影響力和輻射力也由傳統的紙質刊物延伸至全球互聯網新媒體平台。截至2018年1月1日,周報在各新媒體平台的日均閱讀總量超過一千萬人次。

  釣鰲莫問當年事,汗馬須收第一功。

  翻閱60年來的《北京周報》,就是瀏覽一部用不同外文寫成的當代中國社會發展史。3000多期內容,記錄了一個甲子以來中國波瀾壯闊的偉大實踐,彰顯了周報一以貫之的鮮明政治勇氣、堅定歷史擔當和獨特評論視角。

  站在60年輝煌歷史的基石上,《北京周報》不忘初心,重裝起航,繼續書寫“向世界說明中國”的新篇章。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