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探尋新時代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化之路

——第三屆“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影響力高層座談會”部分嘉賓發言摘錄

2018年10月10日10:47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努力提升中國學術期刊的國際影響力

  □中國期刊協會會長 吳尚之

  近年來,我國學術期刊質量不斷提高,數量不斷增加,國際影響力得到較大提升。一方面,科技類期刊發展較快。在現有期刊總數中,自然科學、技術類期刊已超過50%。科技期刊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科技進步發展與自主創新水平的重要標志,為推動我國科技事業發展、促進科學交流、培養科技人才作出了積極貢獻。1978年,我國創刊和恢復出版的科技期刊僅為780余種。在其后的40年間,全國出版發行的科技期刊最高達到了5100多種,增長6.5倍。隨著現代科技發展的突飛猛進,科技期刊在構建國家科技創新支撐體系方面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另一方面,我國社科類學術期刊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繁榮與發展,不僅數量發展到了2660種,而且學術水平穩步提高,形成了門類齊全、能基本滿足科研學術交流需要的學術期刊體系,為推進社會科學研究、發展科學文化事業、服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與此同時,學術期刊的國際影響力也在不斷提升。據《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証年報》近幾年的數據顯示,中國學術期刊在2016年國際他引總被引頻次達到71萬次,較2015年增加了25.01%。其中科技期刊國際他引總被引頻次為64萬次,較2015年增長了23.40%,與2012年相比增長了68.30%,連續5年呈現增長態勢。但是,我國各學科被引頻次所佔的份額差別很大,學科發展不平衡。在科技類期刊中,我國在“工業技術”“數理科學與化學”“天文學與地球科學”等領域處於國際先進水平,而“交通運輸”和“農業科學”等學科的國際影響力不盡如人意。除了各學科期刊國際影響力差異顯著以外,不同類型期刊的國際影響力也存在差別,總體而言,專業類期刊國際影響力整體高於綜合類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出版要獲得與我國科技和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國際地位,就要順應國際學術期刊發展潮流,大力實施學術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戰略,積極主動參與國際期刊出版競爭與合作,培育一批優秀國際學術期刊。

  當然,我們也高興地看到,很多學術期刊在國際化辦刊模式探索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嘗試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如部分科技期刊探索通過聚集學科內高水平的科研人員,形成國際化、高水平的編委會和國際性審稿隊伍,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選題策劃、組稿﹔還有的期刊探索建立海外編輯部,爭取第一時間與當地的研究者接觸,搶先發表一流的研究成果﹔很多期刊越來越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引進與培養並重,形成一支專業領域學術期刊的優秀專業人才隊伍,為提升國際影響力、實現強刊的目標奠定基礎。

  黨的十九大提出,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這就要求我們大力提升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影響力、傳播力。

  一是要提升學術質量。要發揮傳統期刊優勢,將內容做強做優,提升期刊的學術價值和學術質量。要與世界高水平期刊看齊。在內容建設方面,特別是要加強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國際傳播,充分反映當代中國經濟、文化和科技發展的最新成果。

  二是要加快融合創新。既要立足於把傳統期刊繼續做強做大,鞏固立足點,又要創新思路,加快推進傳統期刊與新興媒體一體化發展,找好布局點。隨著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逐步走向深入,期刊業面臨著從訂戶到用戶、從傳統思維到互聯網思維、從線下到線上、從國內到國際等方面的機遇和挑戰。在融合創新方面,當前特別要做好知識服務、信息服務這篇大文章。

  三是要大力推動走出去。中國期刊要積極參與國際競爭,不僅要推動期刊版權走出去,還要推動傳播渠道、營銷渠道走出去,充分利用國外主流營銷渠道,擴大市場覆蓋面。當前還要順應讀者閱讀需求、閱讀方式的新趨勢,大力推動數字出版產品走出去。相對期刊紙介質產品,數字出版產品容量大、速度快、覆蓋面廣,更容易進入海外市場。希望期刊業加大這方面的投入,研發出更多外向型數字出版產品,全面提升我國期刊的國際影響力和傳播力。

  加快集群化數字化建設步伐

  □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新聞報刊司司長 李軍

  2017年,全國共出版期刊10130種,總印數24.92億冊,總印張136.66億印張。2017年,我國期刊出版實現營業收入196.6億元,較上年增長1.5%﹔利潤總額29.1億元,較上年增長6.6%。經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開展的兩批學術期刊清理認定工作,共認証學術期刊6449種,經粗略統計,其中社科類學術期刊1918種,科技類學術期刊4531種。據2017年版《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藍皮書(2017)》統計,我國共有科技期刊5020種,包括科技學術期刊和科普期刊。在這5020種科技期刊中,中文科技期刊有4672種,英文科技期刊有302種,中英文雙語科技期刊有46種。

  當前,我國期刊積極探索集約化發展的道路,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一是以規模化的出版企業為載體。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科技期刊298種,旗下期刊中有45種被SCI收錄,有51種被EI收錄﹔中華醫學會雜志社主辦醫學期刊138種,通過辦刊、管理、模式、編排、經營的五統一,打造了“中華”品牌﹔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辦、協辦期刊42種,其中既有英文刊也有中文刊,既有科技期刊也有社科期刊,成為全國學科覆蓋面最廣的中英文刊群之一。此外,還有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卓眾出版有限公司等,在推動集約化建設方面,均取得佳績。

  二是以相同相近學科為紐帶。由《中國激光》雜志社有限公司牽頭,成立了“中國光學期刊聯盟”,共有加盟期刊50余種,並建立了在線工作平台“中國光學期刊網”,成為國內專業學科期刊集群的領跑者﹔上海大學期刊社以《社會》為核心,在全國社會學期刊中建立了“全國社會學專業期刊聯盟”,向著“期刊專業化、出版數字化、經營集約化、評價標准化、傳播國際化、互動社區化”的方向努力﹔中國航天類期刊以中國宇航出版有限責任公司為依托,組建了“中國航天期刊平台”先行試點,做大做強航天文化產業。

  三是以相同相近主管主辦單位或地域管理部門為依托,探索主管單位支持下的集約化辦刊之路。例如中科院提出“多模式集中辦刊”,積極探索期刊集群建設經驗和數字出版經驗,並且啟動支持科技期刊人才成長的優秀人才計劃,從多方面推動中科院所屬期刊的質量提升。多年來,中國科協通過規范管理、評獎評優、項目資金支持等,支持所屬期刊的集約化發展。區域性的科技期刊集群方面,浙江大學期刊群、重慶的學術期刊集群等,也多是依托相同主管單位和地域管理部門建立的期刊集群。

  當前,信息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對科技期刊出版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重構著出版傳播格局,集約化與數字化發展已經密不可分。高等教育出版社建立了“中國學術前沿期刊網”,制定了國內首套“學術期刊文獻結構化標准”,擁有自主研發的同行評議與投稿系統、期刊數字化生產與管理系統、期刊網絡發布平台,實現了從投審稿到編輯加工、數字化生產和發布的學術期刊全流程數字化出版,能夠支持單篇論文的在線優先出版、與國際權威檢索系統的互聯互通和對論文的多角度檢索、多維度評價,相關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中科院不但建立了中國科技期刊開放獲取平台、“中國科學數據”出版平台,還於2016年建立了中國科學院科技論文預發布平台(ChinaXiv),支持中國科技論文的預發布和首發權,在科學家、期刊、學(協)會之間搭建橋梁,為科技界營造了更加公開公正的學術交流氛圍。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我們還有不少差距。我國科技期刊隻有少數平台能夠真正實現論文數據的結構化和期刊的開放出版,且大多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服務能力受限,承載期刊量不多。數據期刊、多媒體出版、語義出版等則基本處於概念階段。科技期刊的數字化平台,在數據承載量、技術先進性、平台融通性、使用便利性等方面,與國際一流的期刊平台還有很大的差距。

  近年來,原總局通過新聞出版改革發展項目庫、數字轉型示范單位評選以及報刊媒體融合創新案例的征集和路演等工作,總結各單位數字化轉型的經驗,加強項目資金支持,推動學術期刊繁榮發展。一是強化政策引導,依托規模性出版企業和學科刊群,建設數字化知識服務平台。二是注重數字化呈現,積極探索優先出版、開放獲取出版、多媒體出版等新型出版模式。三是整合內容資源,推動機構知識庫、學科知識庫建立,依托大數據開發和技術運用,建設具有知識挖掘和集成服務能力的期刊平台。四是實施移動優先,融入學術社區,打造學術融媒體,滿足用戶個性化、精准化的知識信息需求,推動業態升級。

  清華同方、知網整合內容資源,推動知識服務,面向特定用戶提供精確的知識內容和個性化服務,打造聯系科研界和產業界的紐帶,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壹學者”平台的經驗也值得借鑒。他們以產品匯集學者,再以學者為中心挖掘、建立學者與機構、學科、文獻之間的數據關聯關系,打造“學術數字出版平台、學術分析服務平台、雲智庫管理平台”。《金屬加工》雜志以微信系列服務號和“金粉商城”電子商務平台為突破口,打造了全媒體服務平台,實現了盈利模式的突破﹔中國光學期刊網新建了“廣電匯”廣電產品在線導購平台,以導購撮合的方式,正在朝著“廣電界阿裡巴巴”的目標發展。

  數字化、集約化是期刊高質量發展的兩翼。數字化轉型為集約化發展提供了技術條件、平台支撐﹔反之,集約化建設又為數字化轉型提供了目標、方向、方法、路徑。我們要加快這“兩化”建設的步伐,推動學術期刊內容生產的再組織和再利用,全面支撐起知識經濟產業,服務創新驅動戰略,積極參與國際科研競爭,不斷開創我國學術期刊出版工作新局面。

  為行業找到可持續發展之路

  □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總經理 李忠

  學術出版是衡量一個國家出版行業水准的首個重要指標,學術出版處在學術和出版的交界點,承載著傳播學術成果、促進學術交流的使命。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學術期刊的質量不斷提高,數量不斷增加。

  近年來,中國學術期刊出版能力持續提高,數字化、國際化和集群化建設穩步發展,但與國際著名期刊出版集團相比,中國學術期刊整體學術影響力偏低。中國學術期刊出版要獲得與我國科技創新、人文社科研究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國際地位,就要順應世界學術期刊發展潮流,大力實施學術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戰略,積極主動參與國際期刊出版競爭與合作,培育一批優秀國際學術期刊。

  第三屆“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影響力高層座談會”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醞釀而生,作為主辦方之一,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希望通過這樣的座談會增進中國學術期刊出版界同行的交流,推動我國學術期刊的發展和改革。通過深入探討新時期學術期刊發展戰略,探索科技期刊在數字化、網絡化條件下的生存之道和多元化的發展之路,推動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構建我國學術期刊的國際影響力。

  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作為國務院批准組建的一家大型國有傳媒企業,是集報紙、期刊、新媒體於一體的綜合服務商。集團所主辦的《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中國新聞出版廣電網是面向國內新聞、出版、發行、廣電、版權、印刷、新媒體領域的權威媒體和行業門戶。

  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見証了中國(武漢)期刊交易博覽會的成長與發展,在本屆刊博會上,我們聯合《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中國(武漢)期刊交易博覽會組委會共同舉辦面向業界的專業論壇,就是希望為行業找到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作為新聞出版業的第三方觀察者,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關注中國學術期刊的數字化轉型、海外傳播與海外影響力構建以及戰略發展等諸方面的問題,我們願與業界同仁攜手同行,共同探尋開拓未來學術期刊的出版之路。

  立足全球從創新改革中尋找出路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總經理 劉學東

  近年來,國際社會對中國學術文獻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學術期刊的國際影響力也在提升,走出去成效顯著。然而,面對強手林立的國際環境,我們還未能贏得有影響力的學術話語體系、合理公正的評價體系和公平自主的市場運營體系。我們必須創新走出去模式,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科學研究本身是國際化的,中國學術期刊隻有立足全球、從自身的創新改革中尋找出路,才能闖出國際化發展新道路。

  首先,要構建整合全球知識資源的傳播平台,將中國的學術文獻與國際學術文獻放在一個平台上,建成為全世界服務的國際平台,使全球用戶都可以同台發現、同台使用中國和國際的學術期刊。

  其次,要構建中國學術期刊話語體系,建立具有自主核心技術和大數據系統的、國際認可的科學計量與定性分析指標體系,將中國學術期刊與全球期刊同置於一個指標體系中,構建科學的、具有自主話語權的計量與評價系統。

  再次,要用差異化競爭策略構筑中國學術期刊優勢,迅速推進網絡首發、增強出版等新型數字出版模式,掌握網絡時代、智能時代、大數據時代的出版傳播主動權,否則就會錯失良機。靠“借船出海”不可能從根本上國際化,更不會形成自身的話語體系。

  20年來,中國知網以全面打通知識生產、傳播、擴散、利用全過程為目標,自主研發形成了國際領先的數字出版與數字圖書館技術和平台,建成了基本覆蓋我國各學科、各行業文獻資源的中國知識資源總庫,並將中國學術文獻推廣到了50多個國家和地區。

  近年來,中國知網全面整合了海外80多個全文數據庫和600多個題錄摘要數據庫,構建了全球學術快報,形成了世界知識大數據體系﹔創新了學術期刊CI指數等計量指標﹔通過網絡首發,800余種學術期刊較紙刊出版平均提前了49天,在發表時效性上贏得了國際優勢﹔增強出版、數據出版等也初見端倪。這一系列舉措為中國學術期刊的國際化發展奠定了基礎,中國知網將進一步努力為我國學術期刊轉型升級、深化改革發揮更大作用。

  實現整體服務功能新突破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副總經理、副總編輯 肖宏

  學術期刊應該升級其傳統作用,借助互聯網技術,重新定位服務角色,做好大數據收集、整理和分析。學術期刊未來應努力成為國際范圍內重要研究專題的組織者和新聞發布者、科研過程監督者、學術成果把關者、權威專家評議中心、創新知識服務中心和學術觀點聚焦中心,實現整體服務功能的新突破,切實提升國際影響力。

  在大數據支持下,學術期刊必須使學術導向、學術認証、學術示范、學術催化、學術傳播的作用貼近國際前沿並實現跨文化交流,以支持世界范圍內的及時創新。因此,建設一個數字化、全媒體化出版發布平台和國際化傳播平台、網絡化知識服務平台、學術與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尤為重要。CNKI在2006年—2015年6268種學術期刊700多萬篇文獻大數據的基礎上,以CNKI《知識資源總庫》為統計數據源,運用文獻計量學和對比分析方法,從發展趨勢、學科現狀、機構統計、學者分析、研究熱點和高影響力文獻等角度,定量分析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及主要學科領域在統計年的各項評價指標和數據。論文高頻關鍵詞有助於准確分析該領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重點,而高被引和高下載等高影響力論文則能揭示同行研究和讀者關注的具體問題。這些分析結果為黨和政府的頂層設計、科研管理者的學科布局、學術機構的發展規劃、學者的研究方向以及期刊的組稿審稿等學術創新與發展,提供了基於大數據的分析方法和科學決策參考依據。

  同時,我們還開展了基於世界1.7萬種學術期刊的引文分析,深入細致地挖掘了中國學術期刊被世界期刊引証的基本數據,連續7年開展了《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証報告》研究,以獨特的引証指標CI,揭示了中國學術期刊的國際影響力狀況。

  加大英文學術期刊國際化探索

  □高等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中國期刊協會副會長 韓筠

  迄今為止,高等教育出版社“前沿”系列英文學術期刊有28種,涵蓋了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生命科學、人文社科等眾多領域,是目前國內覆蓋學科最廣的英文學術期刊群,以網絡版和印刷版形式出版,面向全球發行。在國際上與施普林格等著名學術出版機構合作發行。截至2018年8月,“前沿”系列期刊海外下載量累計達500多萬篇次,在國際學術界形成了較好的影響。

  提升期刊國際影響力的基本舉措大致包括:一是國際化的編委會,“前沿”系列期刊在編委會組織、組稿審稿、編輯出版、數字化發行等各個環節上遵循國際期刊出版規范。二是國際化的研究成果,為了把握學科前沿,高教社與中國工程院、科睿唯安一起開展了“全球工程前沿戰略咨詢研究”,其研究成果對預測全球工程科技發展趨勢、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起到重要的預判和咨詢作用。三是國際化的同行評議,各刊均建立了完善的審稿定稿機制。四是國際化的宣傳推廣,如媒體宣傳、網站鏈接、國外數據庫收錄等。

  構建權威預印本發布平台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資源建設與知識組織中心主任 黃金霞

  開放獲取是當前促進科技知識傳播、打破學術信息交流障礙、支持創新性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也逐步成為主流方式。開放獲取需要科技界的專家學者、資助機構、科研教育機構、出版商、圖書館等共同努力。

  當前,學術交流其實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目前的社區交流方式更加符合學術傳播的含義。社區交流包括社交媒體、開放共享平台,並通過開放知識資源利用的路徑,讓學術交流與傳播達到支持社區學術創新的目標。在這樣的開放學術環境下,國際學術期刊的編輯出版也正在發生變化,在2017年,計算機科學領域的論文中,23%在出版前已經發布在預印本平台上,而10年前這個比例隻有1%。當前,不是繼續排斥預印本,而是更多的期刊在選擇合適的方式與預印本合作。

  從長遠來看,預印本是以科研人員為主導的科學交流與學術分享方式,未來在學術交流中會佔據相對主導的地位。要構建國際化、權威性的預印本發布平台,在質量控制、預印本平台認可度和公信力,以及學術交流的國際化特征、社區化特征、預印本政策等方面,需要做好規劃與管理。另外,要吸引科研人員的關注,可以通過構建領域預印本的方式來打造學術社區。

  用最前沿成果促全球交流

  □美國科學促進會《科學》雜志亞洲業務開發總監 初曉英

  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是全球最大的綜合性科學協會,旗下的《Science》雜志是全球發行量最大的綜合性科學雜志,每月有近600萬人次訪問網站內容。

  2015年2月,AAAS創辦《Science Advances》。這是一本多學科的“金色”開放獲取期刊,發表最前沿的研究成果。相對於《Science》聘用全職編輯,該刊所有的編輯由一線科學家擔任,其編委會由主編、14位副主編,以及130多位專業編輯組成。他們與同行評審專家密切合作,嚴格執行《Science》的高標准,保証評審過程公平迅速。《Science Advances》所覆蓋的專業領域比《Science》更為廣泛。《Science Advances》在短時間內贏得了科研人員和公眾的高度認可,前兩年出版的文章中,20%以上引用量超過25次。2018年,《Science Advances》的第一個影響因子達到11.51。很多文章的研究成果被大眾媒體報道,引起了公眾對科學的關注,體現了AAAS的宗旨,促進全球科學交流,為人類謀福祉。

  關注學術期刊變革四因素

  □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團中國期刊出版人 丁海珈

  未來5年,引領學術期刊出版變革的因素主要有數字技術、網絡與共享經濟、全球影響與參與、科研誠信4個方面。

  其一,目前研究活動的不斷進步和改變,使得我們記錄分享和傳播科研成果及內容的方式也在轉變,現在提出的科研數字工作流程帶來了新的行業變化及進步,研究人員和出版商日常使用數字工具可確保在出版過程中共享與記錄科學成果和影響。其二,網絡與共享經濟方面主要體現在共享和學術合作網絡,我們做出版服務的人員應該了解學者們常用的平台環境,了解他們有什麼樣的變化,以及在哪裡進行社交活動,從而思考我們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其三,全球影響與參與方面應該多做一些嘗試,尋求科學納入主流的不同方式,增加學術界和公眾之間的接觸,通過思想領導者及易於理解的語言提出事實和証據,這樣會更容易被大眾接納,進而實現更廣泛的傳播,實現科學研究更多的社會責任和價值。其四,科研誠信在國內非常受重視,今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目前,科技部和社科院兩大體系都在參與科研誠信建設的研究。

  推進規模化辦刊專業化運營

  □查爾斯沃思集團中國區總經理 陳會麗

  要做強我國的學術期刊產業,戰略本身就應該是充分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一方面要規模化創辦面向全球作者與讀者的英文期刊,另一方面要更快更有意識地推進期刊專業化運營。

  專業化運營是與“學術內容與質量”相較的一個廣義概念,包括期刊創辦的理念與定位、基礎設施的建設、品牌軟實力的構建、期刊盈利模式的搭建,以及專業人才隊伍的培養。以目前英文學術期刊的全流程要素為例,完善基礎設施需從哪些角度考慮來搭建平台、啟用現成系統、引進第三方工具?國家整體層面與期刊社/期刊編輯部個體層面要兩條腿走路,既要利用我國的技術速度優勢發展能夠參與全球市場競選的平台系統,也要鼓勵廣大期刊同仁積極選用第三方成熟工具以快速進入運營正軌。

  一切可以以技術來解決的基礎設施如果通過人為的方式去實現,那麼,在現在環境下既做不到國際化,更談不上國際影響力。

  提升國際化水平需具備五項能力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總工程師 吳晨

  學術期刊國際化已成為我國學術期刊發展的一項重大課題。對於期刊而言,提升以作者國際化與讀者國際化為核心特征的國際化水平需具備五項能力:第一,具有敏銳的前沿學術問題感知力,能夠瞄准世界范圍內重大問題﹔第二,具有獨特的行業資源吸納力,可吸引國際頂尖的學者及學術組織﹔第三,具有領先的出版新技術應用能力,能夠及時開展新模式出版,再造採編流程﹔第四,具有強大的傳播力,能夠以用戶為中心優化傳播與服務﹔第五,具有品牌塑造與經營力,能夠積極開展營銷推廣,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平衡發展。

  如何迅速提升這五項能力?知識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為其創造了重要條件。CNKI國際化數字出版平台圍繞這兩點,開展了探索與實踐,現已初步建成了世界性大數據知識體系,在數據方面已聚合了6.2萬余種中外學術期刊及其他30余種全文文獻,形成了120多億條知識碎片、T級用戶行為數據等。功能方面實現了六大技術體系:基於大數據的期刊定位策劃﹔基於大數據的期刊質量品牌建構﹔支持4種新型數字出版模式的採編流程再造﹔面向知識利用場景的期刊內容投送﹔搶佔期刊消費市場先機的知識利用平台建設﹔支持面向供應鏈改革的全媒體期刊一體供應模式。同時,CNKI國際化數字出版平台為期刊調整辦刊方向與戰略、樹立國際形象、重塑市場主體地位、連接用戶等方面提供服務支持,使期刊形成強有力的國際競爭優勢,奠定了其傳播、擴散、利用的國際市場基礎。

  “三管齊下”打造期刊品牌

  □《中國機械工程報(英文版)》新媒體部部長 張強

  提升期刊的影響力,就要把期刊做成品牌。品牌是一個國家競爭力的象征,全球競爭其實也是品牌競爭,學術期刊具有很強的學科性,因此,要在品牌之下提升期刊的影響力。

  在提高學術期刊影響力方面,要內容、平台、服務三管齊下。內容方面,在考慮編輯部現有資源的前提下,深挖文章背后的故事,將研究成果、科研當中遇到的問題、實驗室團隊的介紹、成果的實際應用通過視頻、圖片等形式體現。《中國機械工程報(英文版)》通過設立《中國科學家》欄目,將我國科學家在國外發表的文章在不同平台進行展示。平台方面,基於微信公眾號、電子刊、網站平台,關注論文推薦、增值出版、科技論文寫作等。服務方面,從現在的以期刊為中心逐步轉化為“期刊+服務”模式,建立了JME學院,在這個學院下面進行學術活動、動畫設計、學術直播等一系列服務。

  對於今后的目標,要做一個有態度、有深度、有溫度的媒體平台,內容、服務、平台最終都要圍繞品牌來打造。

  建設國際化編委隊伍

  □《農業科學學報(英文版)》執行副主編、編輯部主任 張以民

  《農業科學學報(英文版)》(JIA)作為中國農業科學院院刊,是一本綜合性英文學術期刊,研究領域覆蓋了農牧業各個方向。對於《農業科學學報(英文版)》的優勢:其一是加強編委會國際化建設,優化工作機制。《農業科學學報(英文版)》新一屆編委會全面提升國際化程度,共274人,國際編委佔42%,院士佔11%,來自美國、德國等國家的高影響力專家進入到編委會﹔推行欄目主編負責制,引進各領域知名專家擔任欄目主編,牽頭欄目建設、組稿、專刊/專題組織籌劃等工作,同時採取多項措施,充分調動欄目主編積極性,增強責任感,有效推動優質稿源。其二是充分利用新媒體。宣傳方面以微信為例,重點構建多個專家朋友圈、作者朋友圈,並與知名農業公眾號合作,通過專業性、權威性的學術社交媒體,加強推廣傳播,進一步提升期刊影響力。另外,注重開展國際交流,舉辦多種形式的學術交流、研討會、新聞發布會、專家沙龍、作者培訓等活動。

  探索運用新型出版模式

  □中國知網國際出版與發行本部副總經理 孫紅梅

  數字環境下,學術期刊涌現出了可隨時隨地按出版規范進行錄用定稿的網絡首發,可充分表達研究細節和重磅成果的增強出版,可促進重要項目合作研究的協創出版,可注冊大量客觀事實性研究成果的數據出版等。關於增強出版這一新型出版模式,是將與文獻有關的圖、表、數據、推導過程等以附屬材料的形式呈現在網絡上﹔協創出版則系統地報道多人參與的協同學術創新活動全過程,並客觀記錄每個人對成果的貢獻﹔數據出版通過互聯網出版的方式來發布數據,目前以數據論文和數據集的方式實現。

  同時,網絡首發以“網絡版”的數字出版形式發布學術期刊的單篇定稿,在中國知網實施短短一年時間,即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2018年9月初,有814種學術期刊參與其中,508種期刊首刊發表了46496篇文獻,下載量近155萬篇次,多數論文同時用HTML、PDF、CAJ等3種格式多元發布,較紙質出版平均提前了45天,正式印刷前平均被下載38.7次,編輯部定稿到網絡發布的時間為1天—2天,極大提高了出版時效,在發表時效上贏得了國際競爭優勢。

  關於國際化,我們還需變革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進行集團化經營,打造一個國家層面的出版發布平台,積極參與期刊的國際化競爭。中國知網經過20多年的努力耕耘,不斷整合全球各類中外文學術資源,針對海外用戶科研、教學、決策等不同需求,搭建了中文精品學術期刊雙語數據庫(JTP)、中國英文期刊一站式獲取平台(AcademicFocus)、中國英文資源集成檢索平台(AcademicReference)等國際化出版平台,打造了CNKI集群化期刊數據庫,同時還研發了移動版的中外內容發現平台——《全球學術快報》。面向海外綜合性的高校和科研機構進行學科機構的細分,針對不同的市場需求進行傳播和發行,以多種資源形式帶動期刊文獻的檢索和應用,以期用網絡首發、增強出版、協創出版及數據出版等新型出版模式,把中國最好的學術成果快速推向全球。

  利用大數據分析做好選題策劃

  □《地球科學學刊》編輯部主任 王淑華

  《地球科學學刊》(英文版)是教育部主管、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主辦的綜合性地球科學學術理論期刊,1990年創刊,2007年被SCI收錄,2009年起與Springer合作海外發行電子版,2016年—2017年榮獲知網頒發的“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2017年JCR影響因子為1.50。

  為了更好地把握辦刊方向,我們將《地球科學學刊》2009年至今發表的所有論文按照文獻類型、基金資助及其歷年引用情況等進行數據整理,對發文數與篇均引用數進行國別分析,利用中國知網大數據,對學術熱點進行研究,這些措施都有利於我們為期刊選題提供輔助決策。

  “互聯網+”時代信息豐富,獲取信息渠道多樣,出版服務理念須順應時代,注重多渠道融合。編輯部通過官網和微信、微博以及新媒體推廣文章題目和內容摘要,也支持和鼓勵作者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文章。隻有通過出版商、編輯部、作者和讀者的多方協作共同努力,以及國外主流媒體的轉載等方式傳播,學術期刊的影響力才能得到提升。

  向世界發聲提供專業平台

  □《東南亞研究》編輯部主任 陳若華

  社科期刊和自然科學有很大不同,因為涉及觀點的問題,歸根結底是一種觀點的分享。社科期刊走向世界,就是要讓大家知道中國學者怎麼想,中國學術界怎麼想。《東南亞研究》一直在做這件事,自1959年創刊以來,注重及時全面地反映中國東南亞現狀研究的成果,為發展和繁榮中國的東南亞研究發揮積極的作用,為中國東南亞學者向世界發聲提供了專業平台。

  為了加快國際化的步伐,我們也做了一些工作,比如與知網合作開展《東南亞研究》雙語在線出版,加入中文精品學術期刊外文版數字出版工程,對一些熱點事件和話題及時發聲﹔發揮學院引進的高水平海歸或外籍專業人才的優勢,通過向對外交流請來的國內外專家推送內容,提升了期刊的影響力﹔通過學院平台舉辦各類交流會議,借助一流的學會協會為辦刊服務,加強國際交流﹔通過改版、編輯流程的網絡化,進一步提升雜志質量。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