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新聞輿論思想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新發展

雷躍捷 張馨方

2018年10月17日15:01  
 

來源:《青年記者》2018年3月上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在當代中國的理論結晶,是在豐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升華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理論體系。習近平新聞輿論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理論體系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展現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在當代中國的新特質,是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新發展。習近平新聞輿論思想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發展是多方面的。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持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接見和慰問一線記者代表,作出了一系列高屋建瓴的重要講話。其中,2013年8月19日、2014年7月27日、2014年8月18日、2016年2月19日和2016年11月7日這五次講話,科學闡述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性、職責使命、黨性原則、正面宣傳為主和輿論監督的辯証關系、新聞工作的輿論導向、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新聞工作者專業素質、中國傳媒國際話語權建設問題等,闡述的一系列概念、論斷和重要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新貢獻,是廣大新聞輿論工作者的行動指南和基本遵循。囿於篇幅,本文僅就習近平新聞輿論思想在黨性原則上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作出的發展進行梳理論述。

黨性原則是社會主義新聞工作的根本原則,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精髓。黨性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理論的基石。系統闡述新聞事業具有鮮明黨性的是無產階級革命的導師列寧。1894年,列寧第一次在其著作中明確提出“黨性”這個理論,在批判國內敵對的民粹主義時說:“唯物主義本身含有所謂黨性,要求在對事變做任何評價時都必須直率而公開地站在一定社會集團的立場上。”①在寫於1905年11月的《黨的組織和黨的出版物》一文中,列寧系統全面地闡釋了無產階級政黨報刊的黨性原則內涵,並批判了資產階級報刊標榜的“無黨性”的虛偽性,列寧提出黨的出版物的黨性原則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黨的出版宣傳事業是黨的事業的有機組成部分。他指出:“黨的出版物的這個原則是什麼呢?……寫作事業應當成為整個無產階級事業的一部分,成為……社會民主主義機器的‘齒輪和螺絲釘’。”②

二是黨的出版宣傳事業要接受黨的領導。列寧指出:“出版社和發行所、書店和閱覽室、圖書館和各種書報營業所,都應當成為黨的機構,向黨報告工作情況。有組織的社會主義無產階級,應該注視這一切工作,監督這一切工作。”③

三是黨的出版宣傳事業要為千千萬萬勞動人民服務。列寧指出,無產階級報刊的寫作,“將是自由的寫作,因為它……是為千千萬萬勞動人民,為這些國家的精華、國家的力量、國家的未來服務”。④

列寧這些關於報刊黨性原則的思想,不僅對於俄國的無產階級革命和蘇聯社會主義報刊事業有著巨大的指導作用,同時,對於中國的無產階級革命和社會主義報刊事業有著巨大的影響。中國共產黨的歷代領導人,基本上是遵循著列寧關於報刊出版事業的黨性原則的理論,並結合當時中國革命和建設時期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無產階級和社會主義報刊事業的黨性理論。這些黨性理論,在毛澤東的新聞思想中,主要表述為“政治家辦報”,在鄧小平的新聞宣傳思想中,主要表述為“報刊要成為安定團結思想上的中心”。胡耀邦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期間,受政治局委托,於1985年春發表了《關於黨的新聞工作的性質問題》的講話,提出黨的新聞事業的根本性質是“黨、政府和人民的喉舌”。這些論述和觀點,都是對新聞報刊事業的黨性原則內涵創新性的表述。

1989年,針對新聞工作出現的失誤和新聞理論出現的一些片面乃至錯誤的觀點,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發表了“關於黨的新聞工作”的講話,在這個重要的講話裡,江澤民針對一段時期新聞理論界關於黨性和人民性問題的爭論,有人提出“人民性高於黨性”的錯誤觀點,從正面系統闡述了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必須堅持新聞事業的黨性原則的觀點。他指出:“我們的新聞工作是黨的整個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不言而喻,必須堅持黨性原則。”⑤他還駁斥和批評了“人民性高於黨性”的錯誤觀點。“堅持黨性原則,也就是堅持工人階級和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原則,兩者是完全一致的。提出‘人民性’高於黨性,實質就是要否定和擺脫黨對新聞事業的領導。”在上述基礎上,江澤民提出了改革開放新時期黨性原則的內涵:“堅持黨性原則,就要求新聞宣傳在政治上必須同黨中央保持一致……堅持黨性原則,就要求新聞工作者必須同人民群眾保持最廣泛最深刻的聯系,從群眾的實踐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堅持黨性原則,就必須在新聞宣傳中旗幟鮮明地堅持不懈地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⑥

胡錦濤根據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的新形勢,與時俱進地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在繼承社會主義新聞事業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的前提下,又對黨性原則的內涵作了進一步的發展,在提出新聞工作要落實“三貼近”原則的基礎上,強調報刊、廣播、電視、網絡要正確處理體現黨的意志與反映人民心聲的關系。他在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提出了“我們堅持把體現黨的意志同反映人民心聲結合起來,加強和改進宣傳思想工作,更好地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不斷增強社會影響力”。⑦

簡要回顧從列寧到胡錦濤關於新聞工作黨性原則的主要論述,我們可以看到,列寧是在俄國無產階級建黨初期首次提出報刊的黨性原則的。“黨報的黨性概念,是列寧黨報思想的核心概念,它的對立概念便是非黨的小組習氣和派別性,列寧創辦《火星報》的緣由之一,便是要使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成員克服小組習氣,能夠組織成為一個真正的黨。”⑧列寧認識到報刊宣傳在建黨過程中所具有的類似於建筑工作中的“腳手架”的極其重要的功能和作用,為充分發揮報刊宣傳在黨建工作中的這種作用,就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報刊的黨性建設,具體說,就是要堅持和加強黨對報刊宣傳的領導,要求黨的報刊寫作擺脫非黨的小組習氣和派別性,使之成為黨的事業的一個部分,成為黨的事業這一部機器上的“齒輪和螺絲釘”﹔要求黨的報刊寫作事業擺脫資產階級報刊標榜的所謂具有“超階級”“無黨派”的虛偽性,寫作不為“私利貪欲”“名譽地位”服務,不為那些“飽食終日”“百無聊賴”“胖得發愁”的“貴婦人”和“上層分子”服務,黨報黨刊的寫作事業要為黨的事業服務,為黨所代表的千千萬萬勞動人民服務。列寧在建黨初期這一歷史背景下提出的黨報的黨性原則,為當時的革命斗爭提供了具有針對性的理論指導,也為后來的社會主義新聞事業奠定了必須堅持黨性原則的堅實的理論基礎。但是,由於列寧領導布爾什維克取得政權后,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剛剛開始不久即辭世,這在客觀上造成了列寧對於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報刊實踐經驗認識不足,對於社會主義新聞工作的黨性原則的論述不多,不深入,這是時代造成的客觀性局限。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幾代中國共產黨領導人,在繼承和發揚列寧在領導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戰爭期間,所提出的無產階級報刊的黨性思想的同時,結合中國革命,特別是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發展了列寧的黨報黨刊的黨性原則,毛澤東提出“全黨辦報、群眾辦報”的“雙辦方針”,強調“政治家辦報”的思想,是對戰爭年代和建設時期黨的新聞工作遵循黨性原則高度抽象的概括。進入改革開放時期,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根據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特別是針對新聞工作的實踐經驗和教訓,對社會主義新聞工作黨性原則的內涵、特征、要求做了新的闡釋,進一步發展了社會主義新聞工作的黨性原則。但是,也應該看到,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特別是由於一段時間理論界對“黨性和人民性關系的探討”出現了一些錯誤的觀點,而且在這些錯誤的觀點已經給黨的新聞工作帶來了危害,以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為首的黨的領導集體,必須集中精力思考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特別是在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國際社會主義運動陷入低潮的背景下,如何反擊在新聞工作中存在的對黨的領導的懷疑和質疑的聲音﹔在黨性和人民性關系的闡述中,如何抵制和糾正用人民性代替黨性,甚至以人民性否定黨性的錯誤觀點。由於思考和論述側重點不同,出現了未能對人民性這個概念做出正面闡釋的情況,這種情況也是客觀造成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集全黨之智慧,在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的基礎上,創造性地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其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習近平新聞輿論思想以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其中,習近平審時度勢,正面提出了關於黨性與人民性的關系問題﹔深刻地闡釋了人民性這個新聞理論中的重要概念的科學和豐富的內涵。

習近平在2013年8月19日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統一的。堅持黨性,核心就是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站穩政治立場,堅定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堅定宣傳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堅定宣傳中央關於形勢的重大分析判斷,堅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中央權威。所有宣傳思想部門和單位,所有宣傳思想戰線上的黨員、干部都要旗幟鮮明堅持黨性原則。堅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以民為本、以人為本。要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把服務群眾同教育引導群眾結合起來,把滿足要求同提高素養結合起來,多宣傳報道人民群眾的偉大奮斗和火熱生活,多宣傳報道人民群眾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滿足人民精神需求。”⑨三年后,習近平於2016年2月19日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再次強調“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堅持黨性原則,最根本的是堅持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宣傳陣地,必須姓黨。黨的新聞輿論媒體的所有工作,都要體現黨的意志,反映黨的主張,維護黨中央權威,維護黨的團結,做到愛黨、護黨、為黨﹔都要增強看齊意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都要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把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變成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及時把人民群眾創造的經驗和面臨的實際情況反映出來,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⑩這說明,習近平關於黨性與人民性統一的思想是系統性、一以貫之的,也是不斷發展、豐富和深化的,所具有的理論與實踐意義具體表現為:

其一,正面提出了就無產階級和社會主義新聞事業而言,“黨性與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統一的”重大命題,深刻地闡釋了黨性和人民性的內涵和意義,對黨性與人民性關系的問題,給予了正面回答,展示了理論創新的巨大勇氣。

其二,在繼承和發揚無產階級新聞工作黨性原則的基礎上,結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工作的實際,明確提出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黨性原則是黨性與人民性的統一,在此基礎上,揭示了黨性與人民性豐富的內涵和時代的特征,這為豐富社會主義新聞工作的黨性原則的內涵,提供了科學、完整的解答,發展了無產階級和社會主義新聞工作黨性理論。

其三,堅持黨性與人民性相統一的黨性原則,闡明了對於做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輿論工作的重大意義,指明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輿論工作所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揭示了無產階級和社會主義新聞事業與資本主義新聞事業的根本區別,“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它政黨的顯著標志”。

其四,“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這既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工作堅持黨性原則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新聞工作實踐中的具體體現。“全黨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就要求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者德為民所立、情為民所系、智為民所謀、才為民所用﹔就要求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以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操和精湛的職業技能,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豐富多彩的新聞信息和文化精神產品,以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回顧歷史,放眼未來。目前我國正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黨的十九大吹響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集結號。偉大的實踐需要科學的理論作為指導,“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總是決定於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內外形勢變化和我國各項事業發展都給我們提出了一個重大時代課題,這就是必須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集全黨智慧和廣大人民群眾偉大的實踐經驗,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其中的新聞輿論思想,回答了時代發展的一個重大課題,那就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輿論工作要不要堅持黨性原則,如何堅持和發展黨性原則。習近平關於“新聞的黨性原則,是發展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根本原則”“黨性與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統一的”的思想,就是正面回答了這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理論中帶有根本性質的問題。習近平關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工作黨性原則的思想,是對無產階級新聞事業和社會主義新聞事業黨性原則和黨性理論的繼承和創新,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在認識黨性原則問題上的新發展,具有理論創新和實踐指導意義,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強大的現實指導作用。

注釋:

①《列寧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363頁

②③④《列寧全集》第二版第十二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3頁、第94頁

⑤⑥《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版,第770-772頁

⑦鄭保衛主編:《中國共產黨新聞思想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511頁

⑧陳力丹:《列寧論黨報的黨性》,《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年第4期

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10月版

⑩習近平:《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新華社北京2016年2月19日電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11月版,第40頁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頁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新華網,2017年10月27日

習近平:《在浙江省委新聞宣傳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載於《干在實處 走在前列——推進浙江新發展的思考與實踐》,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年版

(雷躍捷: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張馨方: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總編辦高級主管、主任記者)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