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北京日報:名人"被去世",惡意傳播何時休

韓軒
2018年11月03日08:40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名人“被去世”,惡意傳播何時休

  這兩天,因音樂家劉歡的一張白發照片流傳,不少網友聲稱劉歡“病危”甚至“去世”,引發極大關注。隨后,劉歡的多位好友証明此事純屬謠言。

  2018年的秋季確實是“多事之秋”,從單田芳到盛中國,從朱旭再到前幾日去世的李詠和金庸,公眾沉浸在多位公眾人物離去的悲哀氣氛中。但沒想到,造謠生事者竟然“活躍”起來。有人看到近日劉歡的白發照片,就貼出來稱他病危,更有甚者說他去世,逼得圈內合作者出來怒斥“胡說八道”,劉歡簡直“躺槍”。

  此類名人“病危”和“被去世”的謠言不是第一次出現了,當楊絳先生在世時曾因輕度肺炎住院,就有人謠傳她已病危。此類謠言對公眾人物造成極大的傷害。一般而言,“被去世”的人都是在公眾中有極大影響力的人物,他們或者在某一領域做出極大貢獻,或者憑借自己的工作傳達出大眾的普遍情緒,這才得到了大眾的認可和愛戴。將心比心,當他們得知自己“被去世”時,心裡該有多麼難過。倘若他們真的身患疾病,這種謠言又何嘗不是對他們的一記重擊。

  更可怕的是,此類謠言的瘋傳會造成一種“狼來了”的情緒,反復的傳謠、辟謠,導致人們開始對此類信息產生抗拒,在收到真實的消息時,公眾依舊不相信。就在前兩天,當很多人聽說金庸去世,第一反應就是“不相信”。固然,大多數人可能出於對他們的喜愛,不願相信他們去世的消息,但還有不少善良的人們,極有可能是被“騙”怕了,才不敢相信網絡上的傳言。

  在互聯網混亂的輿論環境中,唯利是圖的造謠者太多。面對名人去世的信息,有一部分人是“關心則亂”,可能出於對公眾人物的關心,聽到、看到一則消息就分享傳播。但還有一種情況完全屬於惡意傳播,在自媒體時代,一部分微信公眾號為了吸引眼球,獲得高閱讀量和轉發量,胡亂發布道聽途說甚至捕風捉影得來的信息。事關名人的消息能得到公眾關注,這類自媒體也就能達到“漲粉”的目的。

  偏偏這一部分惡意傳播謠言的人,即便被戳穿也幾乎沒有失信成本。在傳統媒體時代,新聞的發布有謹慎的流程和把關機制,出現錯漏也有明確的懲罰條例。可是在眾聲喧嘩的網絡時代,隨便動動手指,貼幾張圖片,點一下發送,就可以發出一條消息,毫無底線地造謠卻難以被懲處,無異於赤裸裸地“吃人血饅頭”。

  這樣下去,受害的最終會是公眾。網絡謠言喧囂不斷,絕不止於名人去世這一個方面,當謠言甚囂塵上,真實的信息也會失去公信力。“狼來了”的次數多了,人們也就麻木了,可當真正的“狼”來了,公眾又該如何應對?我們不能等謠言造成的實際危害出現了,再倒逼公眾改信真相、提高警惕意識,而是應該先謠言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提高造謠和傳謠的法律成本,讓惡意造謠者沒有可乘之機。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