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金聲玉振 史鑒昭昭

毛佩琦

2018年11月05日06:5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金聲玉振,史鑒昭昭(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

  本文作者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百家講壇》特別節目《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現場

  中華經典,是一座豐富的寶庫,蘊藏著無數寶貝。發掘其中的寶藏,巧妙地使用,不僅可以增長智慧,也可以使我們的語言更加優美,行文更加優雅,表達更加有力。

  孔夫子曾說,“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不學詩,無以言。”(《論語·季氏》)。自古以來,中華先民就重視語言的修飾和錘煉。給語言增加文採,有很多方法,比如講究修辭,選擇恰當准確形象的詞匯,比如講究煉句,語言簡潔、明快,比如講究邏輯嚴謹,思維縝密等。其中有一個有力的手段就是用典。

  中國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多彩,歷史上誕生過無數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藝術家,發生過無數波瀾壯闊的、綺麗委婉的故事,有著許許多多推動人類文明進程的發明創造,因此也就留下了種種典故,形成了大量成語。它們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智慧,也是中華語言文字的工具和素材。引用經典,可以達到言簡意賅、以少勝多的效果。

  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他引用了“空談誤國,實干興邦”這一典故,進而說,“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一定要承前啟后、繼往開來,把我們的黨建設好,團結全體中華兒女把我們國家建設好,把我們民族發展好,繼續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前進。”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這8個字,可謂金聲玉振,鏗鏘有力。它既是堅定決心的宣示,又是語重心長的告誡,既是高屋建瓴的號召,又是歷史經驗的警訓。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是從明末清初史學家顧炎武的一段話凝練概括出來的。顧炎武曾經親歷改朝換代的天崩地坼,是在痛定思痛之后發出的肺腑之言。他在《日知錄》中寫道:“昔之清談談老庄,今之清談談孔孟……以明心見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股肱惰而萬事荒,爪牙亡而四國亂,神州蕩復,宗社丘墟!”(《夫子言性與天道》)

  歷史上,清談之風盛行的時候,往往是國家發生危難的時候。空談者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不能克服現實中的危機,國家因此滅亡。明朝經過200多年的發展,在晚明發生空前的危機,可以說內憂外患,迫在眉睫。但此時朝廷上下,文恬武嬉,不務修己治人的實學,不干正事,徒托心性之空言,拿不出應對時局的有效策略,也不願意躬行實踐的付出,結果政務怠荒,釀為禍亂,最終導致了明朝的滅亡。這是歷史的教訓。

  習近平總書記引用此典,強調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雖然我們現在面臨的形勢是革命戰爭年代無法比的,也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不知要好多少倍,但是我們前進道路上仍有許多艱難險阻,需要實干苦干。如果不務實干,隻尚空談,將會耽誤國家大計,不僅不能達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還可能毀掉大好形勢,把國家拖到險境。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又說,“功崇惟志,業廣惟勤”。“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現中國夢,創造全體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繼續付出辛勤勞動和艱苦努力。”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出自《尚書》中的周書。意思是:功勞崇高,因為有志向﹔事業廣大,由於勤奮。周王在平殷成功后,告誡各級官員要忠於職守,勤於政務,認真對待自己的職責,不能怠惰忽略。隻有樹立遠大志向,才能建立崇高的功業。隻有付出辛勤的勞動,才能成就偉大的事業。

  “志”的高低和品格決定了功業格局。宋代張載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志。立意高,格局大。

  荀子《勸學》說,“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要立志做前人沒做過的事,走前人沒走過的路。隻有克服了艱難困苦,才能通向光明。隻有付出常人想象不到的努力,才能建立顯赫的功業。

  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發表主旨講話時說到:“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他說,“幸福和美好未來不會自己出現,成功屬於勇毅而篤行的人。讓我們堅持開放共贏,勇於變革創新,向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不斷邁進,共創亞洲和世界的美好未來!”

  “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出自《荀子·儒效》。這句話,可以從三個層面解讀:

  首先,不論偉大的人,還是平凡的人,都要靠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達成遠大的目標。從字面看,“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山再高,也是由一掊土、一塊石累積而成的。沒有一點一滴的積累,就不能成就其偉大。任何偉大的事業,都要從一點一滴做起,而且都必須進行堅持不懈的努力。所以說,“幸福和美好未來不會自己出現,成功屬於勇毅而篤行的人”。什麼是“勇毅”?就是勇於擔當,有心胸,有膽識,有魄力,敢於負責任。什麼是“篤行”?就是堅持不懈,堅忍不拔。

  《荀子》用淺近的例子,解釋這個深刻的道理:“人積耨耕而為農夫,積斫削而為工匠,積反貨而為商賈,積禮義而為君子。”從事偉大事業,擔當重大責任的人,也是通過一點一滴的積累才能成就的。

  其次,凡事不僅要有好的初心,還要有完美的終結。宋陸九淵說:“懈怠縱弛,人之通患,知之非艱,行之惟艱。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人所同戒。”說的是人們的通病是習慣於懈怠縱弛,不願意作艱苦努力。知道道理並不難,難的是付諸行動。而且開始的願望往往都很好,但很少有堅持到底的。這種通病是所有人都要避免的。我認為,在這裡提出“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就是告誡投入偉大事業的所有人,要避免懈怠縱弛,不論事業多麼艱難,不論路途多麼遙遠,必須一點一滴地去積累,直至成為雄偉的高山,成為浩瀚的大海。

  最后,做事不能半途而廢。有道是“行百裡者,半九十﹔為山九仞,功虧一簣”,要堅持不懈才能成就大業。要走一百裡路的人,走了九十裡才算是走了一半。或者說,走了九十裡停了下來,不能走完剩下的“十裡路”,就會功虧一簣,前功盡棄。人必須通過一點一滴的艱苦努力,堅持不懈,永不放棄,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才能成就偉大的事業,達到光輝的頂點。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百家講壇》特別節目《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經典釋義人)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