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2018第十四屆中國記者節大型公益論壇圓滿落幕

2018年11月12日14:57 | 來源:北京大學電視研究中心
小字號
原標題:“改革開放40年:我的新聞記憶”︱2018第十四屆中國記者節大型公益論壇圓滿落幕

11月8日下午,北京大學電視研究中心品牌活動——2018第十四屆中國記者節大型公益論壇在北京大學創新創業中心開幕。本屆論壇主題聚焦改革開放40周年這一特殊的時間節點,圍繞“改革開放40年:我的新聞記憶”展開討論,名記者、名主持、名專家,以及來自北京各高校的師生共約160人齊聚一堂,共同參與了本次論壇。

論壇繼續由北京大學電視研究中心、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北京大學七匹狼文化發展基金聯合主辦,邀請北大校領導、北大電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以及傳媒領域從業者作為嘉賓,他們是: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博,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陳剛,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著名節目主持人白岩鬆,《中國青年報》原社長、總編陳小川,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著名節目主持人敬一丹,中國傳媒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歐洲傳媒研究中心主任劉昶,新華社音視頻部主任、中國政法大學博導陸小華,上海市電視藝術家協會主席、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SMG)監事長滕俊杰,央視總編室節目研發部主任吳克宇,中國教育電視台副總編張志君,江西廣播電視台首席記者、長江韜奮獎(長江系列)獲得者、北京大學2010級MFA畢業生曾佳。論壇由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北京大學電視研究中心主任俞虹教授主持。

首先,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博為論壇致開幕辭。王博代表學校對北大電視研究中心自成立以來用一系列的品牌活動聚焦媒介前沿問題,踐行有責任、有擔當的北大精神的做法表示感謝,他提出,記者職業的偉大在於其是連接個人與世界的橋梁,今天在座的傳媒學界和業界嘉賓都是改革開放的親臨者、見証者、參與者,他們的個人命運也都與社會的變革發展息息相關。回顧歷史的目的是面向未來,王博寄語論壇,希望今日的思考與探索能夠為中國下一個40年的發展貢獻力量。

作為中國記者節大型公益論壇的主要發起人,俞虹教授闡述了北大電視研究中心13年來堅持與執著的理由。自2005年中心成立,第一屆論壇舉辦開始,每一年的關注議題都與時代進程、媒介變革和記者行業的變化緊密關聯,都是站在一個個歷史節點的叩問、思考與回答。北大電視研究中心希望基於北大這一平台,以傳媒學者和從業者這一小眾群體之口向大眾發出時代之聲,對關注社會與媒體發展的人產生影響。同時,俞虹教授也對所有將光鮮留給大眾,勇敢面對風險的記者們表示發自內心的關心與敬意。

隨后,現場嘉賓圍繞兩個子議題依次展開了闡述和對話交流。

回望與見証——40年新聞業的改變與突破

《中國青年報》原社長、總編陳小川於1979年26歲時進入《中國青年報》成為一名記者,到62歲退休,36年的從業生涯恰好與改革開放的歷史同步。他提出,新聞學界對改革開放40年的新聞史研究較少,但20世紀80年代是中國新聞事業大跨步的時代。這一時期業內一批優秀的前輩以服務讀者、推動社會發展為第一要義,作為時代的先鋒,發出了眾多振聾發聵的報道。正是這些前輩的耳提面命、言傳身教,讓人覺得記者這一職業可以推動中國的改革和進步。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著名節目主持人敬一丹也是在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幕之際開始職業生涯的。她認為,改革開放后社會的巨大變化,讓記者成為了時代脈搏的記錄者。例如中央電視台第一次使用連線方式為觀眾呈現新聞,第一次把“315”消費者權益日的概念通過電視平台傳播得家喻戶曉。敬一丹提出,電視的發展是時代變化中機遇的體現,1993年《一丹話題》和《東方時空》兩檔節目開辦的共同背景就是改革開放的深化為新聞提供新平台﹔而《焦點訪談》更是將輿論監督從一個陌生詞語變成如今媒體擁有的強大的力量。但今天新一代年輕人正在遠離電視扑向新媒體,如何應對這些問題還需要電視業界與學界更多的探討。

中國傳媒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歐洲傳媒研究中心主任劉昶也曾經是《歐洲時報》的記者、副總編,他回顧了40年來中國媒體發展史的10件大事:光明日報在1978年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1987年《經濟日報》第一次用了北大王選教授帶隊研制的漢字激光照排技術,標志著媒體開始擺脫鉛字印刷﹔1980年10月16日《中國青年報》頭版頭條批評商業部長王磊大吃大喝﹔1985年《中國新聞法》的起草方案正式啟動﹔1993年《杭州日報》成為亞洲最早觸網的報紙,1993年4月1日《中國青年報》用一整版刊登愚人節新聞﹔1993年《東方時空》播出使得電視成為強勢媒體﹔新浪成為中國最早的商業門戶網站﹔1995年中國第一份都市報《華西都市報》出版開啟媒體市場化競爭先河﹔2013年中國頂層加快媒體融合的設計,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不斷加快步伐。

江西廣播電視台首席記者、長江韜奮獎(長江系列)獲得者、北京大學2010級MFA畢業生曾佳通過親身經歷的3個新聞事件分享了自己13年來的記者從業感受。2005年她深入震中區報道江西九江地震時,和她同行的攝影記者經歷余震卻從容應對,秉持記者的職業天性拍攝到最真實的畫面。2008年冰雪災害,她的記者同事被困於井岡山上,一周都沒有喝到干淨的水,卻仍為取得好的素材而興奮不已。2015年她參與海昏侯墓考古報道,團隊6個人在1個月內精心策劃了400分鐘的新聞報道。曾佳認為正是一次次難忘的採訪經歷,使她堅定了在記者崗位上勇敢面對困難的信念。

上海市電視藝術家協會主席、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SMG)監事長滕俊杰對“今天我們如何做記者”這個問題給出了自己的回答。首先,記者要讓自己所有的感官高速運轉,要高度掌握和熟練運用新技術、新工具,要有融媒體的綜合能力。此外,記者還要擁有獻身精神。滕俊杰認為,正是記者不畏風險的勇氣,為大眾換來了最新鮮、最深入、最真實的信息。

反思與前行——對未來發展的暢想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著名節目主持人白岩鬆表示,站在1978年看今天的新聞業發展會讓人滿意,因為40年前有很好的記者,但卻沒有新聞﹔但站在1998年看今天會讓人不滿意,因為今天新聞隨處可見,但新聞的溫度、力度、深度、刻度和人們的寬容度卻顯得不足。我國如今的新聞改革某種意義上看還是20年前深化改革的續頁,而不是新的篇章。而新聞的新發展需要“開放、開明、開心”,即更加開放的社會、更加開明的傳媒和社會更加包容的開闊之心。白岩鬆認為,在急劇變化的時代,記者應堅守四點不變的核心力量:第一,在紛繁的事件中迅速提煉新聞本質的能力﹔第二,簡練而精准地提問的能力﹔第三,寫作能力﹔第四,語言表達能力。這四點能力讓記者能夠在談論未來的同時避免虛無、更接地氣。

中國教育電視台副總編張志君認為,隨著新媒體賦權,做記者變得更加容易,但做好記者卻變得更難。張志君提出,做好記者的核心在於“不忘初心”,而不忘初心的核心在於“守正出心”。張志君講述了4個故事:斯諾毅然前往中國西北採訪,著成《西行漫記》,展現了記者的好奇心﹔竺道生堅持不被當時佛教主流理解的觀念,在山中對著石頭講經說法,代表記者的求真心﹔巴基斯坦國防部長阿西夫誤信假新聞而對以色列做出核威脅,忽略了應有的細致心,攝影家凱文 卡特因拍攝《飢餓的蘇丹》獲普利策獎,卻受到輿論譴責,是因缺乏了仁愛心。保有這“4顆心”,是今天做好記者的必要條件。

央視總編室節目研發部主任吳克宇提出了“中國電視再出發”這一概念。他認為電視面臨的最大危機是如今的年輕一代群體已經不再從電視上獲取信息。據此,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提出了“居危思危,以變應變”的應對方式和“再造新央視”的口號,用“台網並重,先網后台,移動優先”的管理思路,在新媒體方向集中力量。吳克宇認為,技術進步推動傳播革命,如今以用戶為核心的互聯網技術是當今時代最大變量,也應當成為新聞事業增長的最大增量。因此,面對新挑戰,未來的新聞記者除了一貫的專業能力和價值操守,更需要能夠適應新媒體環境的技能與素質。

新華社音視頻部主任、中國政法大學博導陸小華對未來的新聞業表達了自己的期待:中國和世界都正處在變化的節點,未來的記者將見証中國發揮自身力量,推動人類社會前進。因此,記者需要常保敬畏之心,對自身肩負的使命擔當有清晰的認識,既對歷史的變化有大局觀,又能夠從細微處洞察真相。他對新聞專業的學生提出了在知識積累的基礎上注重能力學習的要求,記者需要培養自己的腳力、筆力、思想力,不僅用事實的力量,更用觀點的力量影響人。

最后,俞虹教授致閉幕辭。改革開放40年讓俞虹從一個媒介受眾變成了新聞傳播領域教學研究者,她提出,新聞傳播讓她的人生價值有了更好的實現,讓個體生命和社會時代發展有了緊密的關聯,讓北大電視研究中心的一批同仁聚首,實現情懷與理想,追求責任與擔當。2018年是中國新聞教育100年,今天的教育應在變與不變中認識新聞專業的發展,在變化的課程結構中堅守不變的核心能力培養﹔同時應在融媒體發展背景下,打破傳統的專業劃分,以融合教育追逐新聞教育新前行。第十四屆記者節大型公益論壇圓滿落幕,新聞人的理想與信念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