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國際在線:“外”視角看中國“內”變化

李雪昆
2018年11月13日13:39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國際在線:“外”視角看中國“內”變化

  改革開放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我們被40年的發展奇跡所感動,而眾多生活和工作在中國的外國人也與國人一樣感受著中國的神奇變化。

  近日,一組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國際在線推出的“改革開放40年·老外在中國”系列微視頻在網絡悄然走紅,總計40集的短視頻通過選取40名在中國學習、工作、生活的外國人,以獨特的視角,講述在中國的經歷、體驗和感悟,透過生活中某個側面,折射出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與成就,向世界展示了一個全面、真實、立體的中國。

  “老外”小切口 中國大視角

  始於2017年的“老外在中國”系列微視頻是國際在線重磅推出的融媒產品,是獨具特色的短視頻,更是意圖打造現代新型主流媒體的創新性嘗試。國際在線副總裁、“老外在中國”系列微視頻總監高連忠表示,40年來,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受到世界的矚目。隨著國門的打開,越來越多來自世界各國的外國人來到中國,有的來經商,有的來求學,其中有一些人甚至選擇長期在中國工作和生活,“我們希望從第一視角來觀察‘老外’眼中不一樣的中國”。

  “改革開放40年·老外在中國”系列微視頻,以“一期一人一故事”的方式呈現,自9月20日正式推出后,引起了眾多網友的關注和點贊,在已經播出的30余集中,從祖孫四輩與中國的情緣到來華僅幾年的“老外”,他們在中國實現著自己的夢想,並見証了中國40年的發展奇跡。

  “我希望能夠長長久久地在這裡生活下去。”在《我家的中國情緣》一集中,6歲就來到北京生活的烏克蘭小姑娘納斯佳這樣表達著自己的中國情。讓網友更為感動的是,納斯佳一家與中國有著60余年的不解之緣。

  “採訪過程中,我們被納斯佳一家對中國由衷的熱愛所打動。”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國廣烏克蘭語部副主任李嫻介紹說,為了使故事更豐滿,小姑娘一家提供了大量家庭照片。但由於納斯佳的家鄉正處於戰火之中,那裡與外界的通訊也時常中斷。在這種情況下,納斯佳一家依然多次想方設法托家裡的親戚收集曾外祖父的照片,很多素材來之不易。

  “回想我的40年,可以說沒有虛度。非常榮幸能夠親身經歷中國改革開放的全過程,並提供一些想法和意見。”1981年,來自美國的青年龍安志以大學交換生的身份來到中國,並在近40年時間裡,一直在中國生活和工作。龍安志對中國改革開放與全球治理有著獨特而深刻的體會與見解,正如他所表達的:“偉大的時代締造偉大的事業,改革開放是全球發展最寶貴的范例。”該集視頻在國際在線新聞官方微博發布后,閱讀量超過2800萬次。

  廣泛找嘉賓 展示“微變化”

  在“改革開放40年·老外在中國”中,觀眾能夠感受到每集的主人公所表現出來的自信、幸福和奮斗精神,同時也讓全球網友通過影像和具象化事實,看到了一個真切的中國。

  來自孟加拉國的留學生莫斯達克·阿赫邁德和沙加·昌德拉·納特,一名是攝影師,一名是畫家,他們職業不同卻有著共同的愛好——火車。兩名留學生分別到盧溝橋、青塔與永定路交界處、高碑店、北京西站、北京南站等地,拍攝了不同的火車鏡頭,還特地來到北京可以體驗綠皮車的通州西火車站,感受綠皮車京郊一日游。作為“城市觀察者”,一人以鏡頭、一人以畫筆記錄著中國從綠皮車到復興號的出行軌跡,也記錄下他們自己與中國鐵路之間的不解之緣。

  在談到拍攝對象如何選擇時,高連忠表示,“首先是盡量體現職業的廣泛性,其次是能夠體現國別的廣泛性,再次是嘉賓應對我國的改革開放有一定的認識。”他進一步解釋說,國際在線擁有40余個語種的外文平台,因此,就由各個外文平台選取自己對象國在華有代表性的人物,形成拍攝選題,最后進行統籌,確定40名有代表性的外國人。

  無論被拍攝者來自哪個國家,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有著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這樣的例子在系列微視頻中還有很多,他們為眾多受眾全方位呈現了一個開放、包容和更加多元的中國。

  “採訪過程中,我們能夠感受到所有的被拍攝嘉賓對中國發自內心的喜愛和友好。我們也希望將這種情愫散發出去,讓全世界都能看到中國的巨大變化和成就。”李嫻說。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